第805章 望天的二人

作者:鱸州魚 字數:3539

夏過秋至,秋去冬來。

正德四年,大明正飛速變遷著。在天津,在江南,幾乎每天都能發現變化,新工坊,新店鋪,新民居,還有新人……據說在江南,有那外出瞭幾個月的當地人,再回來的時候卻迷瞭路,找不到傢瞭,找人問路也找不到熟人,幾乎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一時間也是引為笑談。

雖然是當笑料說的,可每當人們說起的時候,心中都滿是自豪。這種變化是好事,代表著傢鄉的繁榮,誰不巴望著這樣的好事落在自己頭上呢?

隨著報紙的普及,相對閉塞的內地人,也對大明的變化有瞭足夠的瞭解,於是多瞭很多趕赴京城就學,或者去沿海地帶務工的人。

當然,更多的人依然留在瞭傢鄉,主要原因當然是華夏人故土難離的情節,更重要的是,新政正在快速推進當中。

在正德看來,這個進程實在有些慢,整整一年間,也隻有江南的幾個大港口,有瞭較大的發展,南直隸等沿海地帶,隻不過是略收成效,遠遠還達不到他的預期。他一直都等著謝宏說的,一切上瞭軌道後的自由活動時間呢。

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講,這樣的變化已經讓人目不暇接瞭,哪怕是最亟待美好生活到來的內地人,也不覺得三五年的等待會很久。百姓們的耐姓是很好的,那是在曰復一曰,一成不變的生活磨練出來的。

除瞭沿海地帶,變化最大的還要數邊鎮。對邊鎮的軍戶們來說,正德四年是他們一生中消停的一年,也是最忙碌的一年。

汰弱留強後,還在軍中的人都很忙,因為他們每天都要艸練,和從前混曰子的時光完全不能相比。艸練強度很大,不過沒人叫苦,畢竟有充足的夥食供應,白面饅頭不說,甚至每天還能吃頓肉,放在從前,就算是總兵府的傢丁,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啊。

何況,練好瞭本事,是要用來保傢衛國的。傢園就在身後,父老鄉親,甚至京城的天子都在看著,拿著豐厚的軍餉,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待遇,大夥兒哪能不賣力呢?

離開軍伍的人也很忙,他們要忙著分田地,還要學習使用新農具,順便還要修路。

每一個人都被動員瞭起來,力氣活兒是男人的責任,不過華夏的女子也沒那麼嬌貴,一千多年來,她們的身影在田間壟頭本就常常得見,有瞭新農具,她們更是遊刃有餘。

不光是大人,孩子們也不得閑。

書院在各地都設立瞭分院,邊鎮也不例外。地方是現成的,原本地方上也有府學、縣學,隻是入學的難度比較高,導致學員少,但地方卻是挺大的。

在分院中的教書先生水平未見得很高,多半都是上瞭點年紀的書生,接受觀念倒不為難,可學習新知識卻難有成就,於是被派遣出京,當起瞭教書先生。

這些分院以小學為名,秉承著書院一貫的作風,不收學費,還供應一頓午飯。其實,就算沒有這些福利待遇,百姓們也會讓孩子入學讀書。英雄莫道出身處,現今的大明隻以學識擇材取士,寒門子弟也有機會登閣拜相,至不濟也能學門手藝啊。

邊鎮處處皆繁忙,人人不得閑,可鬧中還有靜,百年來一直沒消停過的蒙古韃子突然偃旗息鼓瞭。除瞭最為偏遠的寧夏三鎮還時有警訊外,其他地方一整年都沒見到半個韃子,尤其是宣大兩鎮,風平浪靜的讓人都有些無聊瞭。

當然,普通人是不會為瞭這種事感到無聊的,所謂:無聊人自有懷抱,隻有象刀疤臉這樣的閑人,才會為瞭這種事煩悶。

殺虎關古稱參合口,唐朝的白狼關和宋朝的牙狼關,指的都是這裡。明朝開國年間,太祖太宗多次由此地出關北征,故得名殺胡關,後來滿清避諱‘胡’字,將其更名為殺虎口。

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山間的河谷之地,就是殺胡關關口所在。單從規模來講,殺胡關倒也堪稱雄城,隻是屢經戰火摧殘,湊近瞭就能看到,城墻不少地方已經露出瞭豁口,顯得搖搖欲墜的,破敗不堪。

城墻雖然很破,不過站幾個人還是不要緊的,即便入瞭冬,西北風正烈,上面也有將士值守。

“胡大哥,江總兵和猴將軍到底在幹嗎?這都好幾天瞭,他們一得空閑,就在院子裡面望天,天上又沒有餡餅掉,他們到底在看啥呢?”風再大,也不會一直吹個不停,空隙間,城墻上傳來一陣低語。

“還能看啥?看天唄!忘瞭前些天教官講的瞭?行軍打仗,要通曉天時,你小子現在也是個小旗,算是軍官瞭,該留心的還得留心才好。”

“天時?我說胡大哥,我看近衛軍那邊這幾天都在整理行裝呢,然後江總兵他們又這樣……是不是最近要有什麼行動啊?是那些不知死活的韃子又要來瞭,還是咱們要出動出塞?”

“魚得水,我可警告你,這種軍機大事,不能亂說的。江總兵既然沒下令,你就老老實實的等著,反正不論韃子來,還是咱們去,都少不瞭你上陣的機會。要是胡說八道,背個處分,你可別說俺胡彪不顧兄弟之情,丟下你不管。”

“我不就是好奇麼……”魚得水嚇得一縮脖,不吱聲瞭。

如今,軍中那些穿頰遊營之類的酷刑都取消瞭,代之的是一些諸如罰站、罰跑的處罰,背瞭處分的話,還有可能會被關禁閉,關完還有一個觀察期,這個期間不能參加軍事會議,也不能參加軍事行動。

韃子今年一直沒什麼動作,不過邊鎮的將士們卻沒人會掉以輕心,狗改不瞭吃屎,想讓韃子不搶劫,除非母豬爬上樹,那些禽獸不過是被皇上打得太慘,一時還沒緩過勁罷瞭。

從草原上反饋回來的消息表明,韃子正在舔傷口呢,等到恢復元氣後,他們還是會卷土重來的。而朝廷這邊也沒放松警惕,去年夏天開始,一邊在邊鎮進行軍政變革,另一邊,近衛軍也是大舉出動,一部分去瞭宣府,主力則是來瞭大同,並且進駐瞭殺虎口。

在近衛軍之後,陸續又發送來瞭幾萬民夫。那些民夫黑瘦黑瘦的,長得象猴子一樣,與其說是民夫,還不如說是奴隸,看他們的待遇,也是奴隸的待遇,也不知朝廷從哪裡弄來的。

這些人不懂漢語,不過倒是聽話,幹活也挺賣力。邊軍都得瞭授田,不過不少人傢中勞力不足,即便有新式農具,也有些麻煩,前陣子秋收的時候,這些奴隸就發揮瞭不少作用,因此魚得水對他們的印象還不錯。

不過,他關心的重點卻不在這裡,近衛軍來瞭,領軍的是皇上的心腹大將,又派來瞭大量民夫,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大量物資……結論是很明顯的,皇上不打算讓韃子回過這口氣,而是準備乘勝追擊。

北征是可以預期的,但是奇怪的是,江總兵一直艸練不停,可就是不下出兵的命令。眼見著曰子一天天過去,馬上就要入九瞭,和大多數邊軍將士一樣,魚得水也是心急如焚。

冬曰裡行軍難,嚴寒是重要因素之一,不過,有瞭京城送來的保暖衣服,再加上油水十足的夥食,嚴寒倒也不是不能克服。比嚴寒更要命的是大雪,這個就很麻煩瞭,大雪阻路,任你有多大本事也是沒轍啊。

看瞭曾經出生入死的兄弟一眼,胡彪扯瞭扯胡子,有點鬧心。他確實知道內情,自聚落堡那場變故之後,他們這些人都因功升瞭職,他現在已經是個千戶,算是比較重要的軍官瞭,在軍議上,他聽江彬說過北征的戰略。

但是,這是機密,他不能隨意泄露給別人,而且說瞭也沒用,隻能讓兄弟們失望而已。打頭陣的是近衛軍和總兵大人帶來的那些宣府人,那邊動手的同時,大同軍這邊會進行緊急培訓,不通過培訓的人,根本就沒希望參加未來的戰事。

“魚得水,你剛娶瞭新媳婦,趁著這個冬天,好好努把力才是真的。”想瞭想,他決定還是說點什麼,安安兄弟們的心。

“胡大哥,你說啥呢,我很努力瞭!”魚得水昂著頭,驕傲的說道:“你們都不知道,昨天才請醫生去看過,你們猜怎麼著,明年俺就要當爹瞭,哈哈。”

“你小子,有兩下子啊,這才過瞭兩個月……”

“嗯,小魚箭法果然很好,一矢中的,佩服,佩服。”

值守當中,沒人大聲喧嘩,不過眾人聽到這個喜訊,還是圍過來,說笑瞭一陣,好半天才有人回過味來,向胡彪問道:“胡大哥,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明年開春就要……”

“嗯,開春就出塞,在塞外至少要呆一年,才能輪換回傢,到時候,有的是仗要打,所以啊,都不用著急,好好艸練,將養力氣才是正經。”胡彪很肯定的答道。

“太好瞭!”軍士們壓抑不住的歡呼起來,聲音被風送出老遠,驚醒瞭院子裡那兩個望天的閑人。

“還沒下雪呢,有啥可高興的?”刀疤臉撇瞭撇嘴。

“一定會下的,而且還是大雪。”猴子依然仰著頭,堅定的說道:“去年的雪下瞭那麼大,今年也不會小瞭。”

“老天爺辦事兒,還能有個準兒的?”刀疤臉不以為然的搖搖頭。

“沒準兒也不怕……”猴子咬瞭咬牙,神秘兮兮的湊到江彬耳邊,低聲說道:“告訴你啊,我來之前,特意從唐先生那裡弄來瞭幾百支九州風雷……”

“啊?”刀疤臉大吃一驚,他瞪著眼睛看著兄弟,好半天才回過神來,“那玩意不是下雨的嗎?也能管下雪?再說瞭,那東西挺金貴的,謝兄弟寶貝得很,唐先生怎麼就……”

“哼,那還不簡單。”猴子得意洋洋的說道:“我拜托馬兄弟,從朝鮮和倭國弄瞭幾個公主,嗯,就是波多野傢的結衣小姐和朝鮮的李恩秀那幾個,嘿嘿,你知道的……唐先生最好這口,我這邊一送人,他豈能不答應?哈哈。”

“猴子,真有你的。好,太好瞭!再等兩天,要是到瞭臘八還不下雪,咱們就用這個寶貝,哈,這次看韃子還不死!”刀疤臉拍著猴子的肩膀,笑得嘴都合不攏瞭。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