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軍營生活

作者:上林春 字數:2307

袁耽和謝尚出現在瞭街角,一群人呼啦啦圍瞭過去,當時的說書就和現代追精彩的連續劇一樣,說著說著沒瞭,心裡能不急麼?

“各位父老!”

袁耽拱手,放聲道:“楊郎因有急事,連夜北行,須數月才能回歸,托我向各位父老告個罪!”

頓時,人群炸鍋瞭!

幾個月聽不到書,還不得把人活生生憋死啊。

有人問道:”袁小郎君,可知楊郎去瞭哪裡,為何如此蒼促?“

袁耽道:”楊郎並未言明,我問之,語焉不詳,隻囑我務必代他向各位父老至歉,不過,我看楊郎似是面有憂色。”

“什麼?憂色?“

”莫非是楊郎得罪瞭誰?“

”昨日不是有蘭陵蕭氏找上門麼,莫非還在糾纏?逼迫楊郎暫避?“

”不對啊,此事已經瞭結,莫非另有其人?“

”哎,各位可還記得,早初是尚書令征楊郎任記室掾,楊郎不從,昨天,尚書令又親至五兵尚書府,莫非,是為瞭……為瞭楊郎而去?“

不得不說,憂色二字,提供瞭無限想象空間,人群喧囂起來,矛頭直指刁協,並在多人的渲染下,又莫名其妙的多出瞭很多證據。

袁耽與謝尚相視一眼,悄然離開,直至街角,左右無人,袁耽才道:“三人成虎不外如是,我算是明白瞭楊兄為何讓我如此說辭。“

謝尚也道:”楊傢郎君借用人心謀以自保,那老匹夫縱是憤怒,也無可奈何,通篇皆由民眾自行想象,楊傢郎君未有一詞針對那老匹夫。“

袁耽點點頭道:“不過那老匹夫也不無辜,下次要再征楊兄,必得掂量掂量,走罷,我們去店裡。

”嗯!“

謝尚跟著袁耽快步而去。

……

傍晚時分,大隊過瞭江,瓜步在那時,隻是一個簡陋的碼頭,戰略地位並不如劉宋時期那般重要,時建康的門戶是姑孰(今安徽馬鞍山)。

尋瞭一處背山的地方,車隊展開在外圍,於內搭建營帳,帶刀侍婢們則就地搭起土灶,撿來木柴,生火做飯,不片刻,麥香味傳出,每人一碗麥粥,兩塊胡餅,還有少量風幹的肉脯。

當然瞭,這隻是人少,如果人多的話,隻能把食物發下去,以伍為單位,自己生火做飯。

很快的,一頓簡陋的晚餐結束,各人用清水涮瞭碗筷,放回車上,這時,荀虎突然向楊彥道:“聽聞楊傢郎君於街頭說三國演義,不如給弟兄們也講講?”

“是啊,是啊,楊傢郎君給我們說說吧!”

軍卒們一聽就來瞭興趣,紛紛附和。

荀灌也饒有興致的抬頭看去。

楊彥笑道:“說書無妨,但我有言在先,每日晚飯後隻講兩回,若是聽著不過癮,可別拿刀架楊某脖子上逼著我說。“

“楊傢郎君說笑瞭!”

軍卒們放聲哄笑。

荀虎大手一揮:”楊傢郎君放心,誰他娘的敢,老子第一個把他的脖子擰下來!“

”好!“

楊彥找瞭個稍高的土丘站上去,折扇取出,刷的展開,娓娓道來。

與第一次講相比,楊彥的表情和動作更加豐富,水也是越灌越多。

灌水並不總是壞事,關鍵看灌的有沒有水平,如明清時期的說書先生,在茶館裡講隋唐,僅僅一個薜仁貴征西就能講一年半,一部三國演義能講好幾年,如楊彥這樣一回回的實實在在講,簡直是菜的不能再菜的菜鳥。

如今楊彥充分反思,恰到好處的灌瞭些水,故事情節顯得更加的飽滿,每個人都被緊緊拽著心弦,即便荀灌也是聽的連眼都不眨。

這次兩回講完,足足多花瞭半個時辰,天色也黑透瞭。

“楊傢郎君,再講一回吧?”

有軍卒忍不住道。

楊彥擺瞭擺手:“楊某早已有言在先,每日兩回,絕不多講,請勿讓楊某為難。”

荀灌其實也聽的入迷,希望楊彥繼續講,但軍營本就是個令行禁止的地方,不可能有通融的,於是道:“想聽明日讓楊傢郎君接著講,現在各自回營休息!”

“諾!”

眾軍卒紛紛起立,施禮離去。

楊彥卻是拱手道:“敢問女郎,夜裡我可否起來習練騎射?”

周圍人均是古怪的看著楊彥,荀灌也是愕然瞭一陣子,才道:“你既有此心,我理當應允,不過你別跑遠,清晨必須回來。”

“是!”

楊彥說不慣諾,因為諾是下級對上級的應答,而他是客卿身份,沒必要對荀灌稱諾。

荀灌也不在意,隻是道:“荀虎,楊彥之由你安置。”

“諾!”

荀虎應下,帶著楊彥去往營地。

女營位於最裡面,軍卒的營帳分佈在外面,四人一座,楊彥也沒有受到特殊優待,與荀虎和兩個軍卒住在瞭一起,軍營裡,隻有荀灌才會清洗,其他人不存在什麼洗漱的問題,當那馬靴一脫,帳中的味道頓時變得妙不可言。

荀虎回頭笑道:“楊傢郎君,一看你就是沒住過軍營,若是受不瞭這味兒,明天某和女郎說說,給你單獨準備一間營帳。“

楊彥搖瞭搖頭:”多謝瞭,但著實不必,我楊彥之住茅草屋,吃麥飯長大,也不是嬌生慣養,諸位睡得,我為何睡不得?“

帳內三人看楊彥,眼神都有瞭些親切,畢竟無論古今,同吃同住是最容易處出感情的,如果處處搞特殊化,講享受,很容易被排斥在外。

其實楊彥不是不想享受,而是現在沒有享受的資格。

一名軍卒忍不住道:“這世道,論起生存之艱,良人當居首位,楊傢郎君,你為何不入荀府?郎主與女郎待人寬厚,兩位小郎君均人中之龍,足以光大荀氏,以你之才學,若投身於荀氏,必得重用。“

楊彥笑著搖瞭搖頭:”楊某山野鄙夫,受不得拘束,多謝你的好意。“

實際上,這就是當時人的普遍想法,如果一個人的出身不好,首先想到的不是奮發塗強,而是投身一戶好人傢,畢竟這是個士人當道的年代,庶人很難出頭,出身的重要性甚於才華,這名軍卒如此勸說,也是一番好意。

不過楊彥是不可能給人當蔭客的,荀虎見著楊彥沒這意思,於是笑道:”楊傢郎君,你夜裡還要起床習練騎射,早點睡吧,若是有人打鼾你可得擔待著點。“

那兩人都看瞭眼荀虎,神色有些古怪。

果然,荀虎幾乎是倒床就著,不片刻,如雷鳴般的鼾聲響起,沒過多久,那兩個又開始打鼾瞭,三道鼾聲,忽高忽低,此起彼伏,有時還象吹著哨子,聲音帶扭彎。

楊彥暗暗搖瞭搖頭,不過他也屬於挨著枕頭就能睡著的類型,很快便沉沉睡去。

到下半夜,楊彥自動醒轉,稍無聲息的出瞭營帳。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