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劉遐父子

作者:上林春 字數:2343

荀灌也現出不快之色,劉遐的話語中明顯帶著輕視。

想來也是,劉遐被比作關張,看不起荀灌一介區區女流很正常,雖然他未必有意冒犯荀灌,但流民帥是一方土皇帝,長期的頤指氣使在潛意識中影響到瞭他的行為。

結果讓他對荀崧缺瞭應有的尊重,賢侄女脫口而出。

要知道,賢侄不是隨便叫的,通常隻有通傢之誼的長輩見到晚輩才會稱呼賢侄,或者地位高的為表示親切,稱呼地位低的為賢侄,如葛洪稱楊彥為賢侄。

說句不中聽的話,王導、卞壼、陸曄陸玩等人可以稱荀灌為賢侄女,可是廣平劉氏哪點比得上潁川荀氏?他劉遐又何德何能稱荀灌為賢侄女?

荀灌對待楊彥還算隨和,主要是楊彥在為人處事方面,分寸把握的很好,又不恃才而驕,所以對於楊彥帶有擦邊球性質的輕薄言語可以容忍,卻不代表她沒有大小姐脾氣。

說到底,荀灌是潁川荀氏的嫡女,自恃甚高,哪能容劉遐不分尊卑上下?

蔡豹一看荀灌的神色,暗道瞭聲不妙,連忙道:“荀傢女郎,老夫再給你介紹餘下幾位,這位是武威將軍候禮。”

候禮三十來歲,面目平庸,丟進人堆絕對不起眼,對荀灌也沒什麼特殊的神色,不過楊彥清楚,越是這種人,越是不能掉以輕心。

荀灌與候禮互相見禮。

“這位是鮮卑段文鴦!“

段文鴦被稱作鮮卑段氏中最為忠勇之士,也被譽為萬人敵,楊彥不禁多看瞭兩眼,確實,段文鴦渾身股肉虯結,充滿著爆炸性的力量,偏偏對荀灌恭恭敬敬,絕不多看一眼。

最後是劉遐子劉肇,這是一個約二十左右的青年,身體粗壯,眉目與劉遐較為相似,笑呵呵的拱手道:“數年前聽聞荀氏幼女單騎突圍,往襄陽請來救兵解瞭宛城之困,當時便驚為天人,今日得見荀傢女郎風采,果是名不虛傳哪!”

荀灌不冷不淡的回禮:“小劉將軍過獎瞭,隻是僥幸而己。“

“哈哈~~”

蔡豹又向看向瞭楊彥三人,正等著荀灌介紹的時候,劉遐卻是哈哈一笑:“賢侄女請坐,各位請坐!‘

荀虎和荀華明顯面色一沉,目中隱隱蘊著惱火,他們其實不是荀氏族人,而是荀氏的傢生子,被賜姓荀,但是既然被荀灌帶來赴宴,自然受不得這份輕視,反倒是楊彥沒有任何表示,他還不至於為別人的輕視妄動怒火。

荀灌在最初的不悅之後,倒也冷靜下來,詫異的看瞭眼楊彥,便以眼神示意荀虎和荀華稍安勿燥,隨即與各人分賓主落座。

行伍間以左為尊,劉遐坐在最上首,左首依次是蔡豹、候禮、段文鴦和劉肇,右首則是荀灌、荀虎、荀華和楊彥,剛好一邊四人。

有仆役陸續奉上酒食,劉遐舉杯笑道:“今日貴客駕臨,來,讓我們同飲此杯以賀之。“

每個人都舉杯,一飲而盡,但是席中的氣氛總是有些僵硬。

於是蔡豹不經意的問道:“不知荀傢女郎往郯城是為何事?”

荀灌也不隱瞞,拱瞭拱手:“奉詔,迎回東海王妃。”

“哎呀~~”

各人均是現出瞭唏噓之色。

劉遐便嘆瞭口氣道:“裴妃身經大難,幸得好心人援手,贖回置於郯城,早於數月前,裴妃便有南歸之意,我等亦曾派人,去往郯城與裴妃聯絡,願以兵馬護送回建康。

但裴妃似有疑慮,遲遲不肯啟行,我等雖有心分辯,卻無從辯起,還望賢侄女回朝之時,解釋一二,免得朝庭心生誤會。”

荀灌不置可否道:“若是實情如此,灌自會奏明。”

其實從下邳到郯城,不過三百裡地,裴妃不肯移駕,主要是不信任淮北的流民武裝,這也怪不得裴妃,徐龕首鼠兩端不說,僅僅因為淮北流民帥、沛國內史周默投降祖逖,其叔彭城前內史周堅便將其斬殺,另外蔡豹、候禮這些人也是心意難測,裴妃作為一個女人,肯把自傢性命交托過去才怪。

大傢都心知肚明,不再談論裴妃,轉而閑聊起瞭淮北形勢,同時你來我往,互相勸酒,就連荀華與荀虎,也不時交談兩句,氣氛稍微放松瞭些。

隻有楊彥坐在最後,也沒人問過他姓名,從頭到尾一聲不吭,不過他並沒有任何拘束難堪之意,自斟自飲,吃兩口小菜,好象別人與他毫不相幹,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這份閑悠漸漸地引起瞭註意。

段文鴦舉杯問道:“貴姓?”

“楊彥之!”

楊彥舉杯與段文鴦虛碰,一口喝幹。

段文鴦不禁目中帶上瞭一絲欣賞之色,贊瞭句好漢子,也喝光瞭杯中的酒。

“楊彥之?”

蔡豹喃喃道:“老夫似乎聽說過這個名字,隻是一時又想不起來,請問楊傢郎君郡望何處?”

問郡望,就是問身份,確認是否士族。

這裡的人除瞭荀灌,別看沒一個是朝庭認可的士族,但他們自己不是這麼認為的,上溯數代,都是有名有姓的響當當人物。

荀灌的目中也有瞭些好奇。

楊彥拱手道:“蔡將軍言重瞭,楊某出身於建康,本一介良人,因緣巧合,與稚川先生結為知交,又受稚川先生引薦,得荀公器重,今次女郎出行,楊某有意見識淮北風物,故毛遂自薦,得女郎帶在左右。“

楊彥這番話不亢不卑,虛虛實實,雖然講清瞭來龍去脈,卻又等於什麼都沒說,也不因自己的良人身份而自輕,荀灌暗暗點瞭點頭。

劉遐父子的眼裡,卻是現出瞭鄙夷之色。

劉肇突然笑道:“曾有傳言,建康有一楊彥之於街頭給人說三國演義,聽者數以千計,於市井中頗有名聲,想必……就是你瞭。

今日見著楊彥之,劉某不由憶起瞭前漢武帝朝平陽長公主,時衛青乃她府上傢奴,後其姊衛子夫被武帝納入宮中,衛青亦得平陽賞識,推薦給武帝,自此成為一代名將,而今日之楊彥之,得荀氏賞識,誰敢說,將來就不會是另一個衛青呢?

哈哈哈哈~~”

說著,劉肇竟然放聲長笑起來。

蔡豹心中著急,悔的腸子都青瞭,要早知道劉傢父子是這副德性,說什麼也不該接荀灌入城啊。

候禮與段文鴦愕然的互相看瞭看。

荀灌、荀虎與荀華的眼裡更是閃現出瞭怒容,楊彥卻擺瞭擺手:“劉小將軍言之有理,世事本無常,風中塵土揚,想那世傢,誰也不敢說天生便是世傢,無不是驚才絕艷之人物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才得以傳下百世傢業。

今日楊某受劉小將軍吉言,若他日事業有成,必與厚報。

其實楊某最為欽佩之人便是衛青,以傢奴之身,統軍十萬,逐匈奴於漠北,這是何等的壯志豪情,不知劉小將軍欽佩哪種人物?“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