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寧為漢傢犬

作者:上林春 字數:3272

劉遐的反駁有他的道理,站在老成持重的立場上,並沒有問題,畢竟淮北凜冬,天寒地凍,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用兵,再撐兩個月,石虎有極大的可能不戰自退,既然如此,何須拼命呢。

韓晃不禁點瞭點頭:“韓某也認為,還是穩守較為妥當。”

錢鳳不看這兩人,作為客軍,有保存實力的想法可以理解,他隻看著沈充。

沈充心裡頗為猶豫,按楊彥的方法,是畢其功於一役,勝瞭通吃,從此奠定下席卷河南的基礎,可若是敗瞭,就是搭上全部傢業,甚至還有可能成為石虎的階下囚。

這無疑是一次豪賭,需要常人難以企及的魄力才能定奪,沈充本能的想到瞭楊彥具有全騎兵的優勢,敗瞭好跑路,又而進想到,楊彥提此險策的居心到底是什麼,有沒有借石虎之手除去自己的意思?

猜疑一旦產生,就會象瘟疫一樣的蔓延,更何況沈充本就對楊彥持有戒心,揣測楊彥的意圖合乎情理。

許久,沈充擺瞭擺手:“楊府君此策,過於險瞭些,石虎軍雖初來疲憊,但我軍也忙碌一整日,不宜趁夜進攻,還是緩一緩為好,待得凜冬到來,石虎退軍之時尋機追擊亦不為遲。”

“士居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錢鳳急聲勸說。

“誒~~我軍數萬之眾,我身為一軍之主,萬不可冒進,士儀不必再勸!”

沈充擺瞭擺手。

錢鳳呆呆的看著沈充,漸漸地,眼裡閃出瞭一抹難以掩飾的失望之色,沈充素有大志,可是機會來臨之時,僅有大志又有何用呢。

他不是不清楚沈充的顧忌,也不是說贊同楊彥就去瞭對楊彥的敵視之心,而是這確是大破石虎的最好機會,雖有可能損失慘重,但名望上的收獲難以想象,長遠的利益遠遠大於短期的損失,可惜的是,沈充不如楊彥清醒,也缺瞭楊彥的公心。

人有時候,還是要有些公義的,凡事都從私利的角度考慮,那別人也會以私心揣測你,很難真正歸服。

‘哎,恨瓊枝生於別傢啊!‘

錢鳳暗暗嘆瞭口氣,神色復雜的回頭看瞭眼楊彥。

其實楊彥真有大破石虎的想法,雖然他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卻不代表他會為瞭內鬥,放過擊破石虎的機會,畢竟與羯人是主要矛盾,與沈充、劉遐等人是次要矛盾,兩者要分清。

而且他不可能完全把破石虎的希望寄托在曹嶷身上,必須要做好曹嶷不來,己方獨自與石虎作戰的準備。

這裡幾乎所有人,都以為石虎到瞭冬季會退兵,但石虎在性格上有著暴戾的一面,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這種人的行為很難揣測,萬一冬季不走怎麼辦?

要知道,石虎是並州人,連郯城冬季都有零下二十度的極端低溫,並州零下三十度絕對有可能,況且石虎的麾下多來自於北方,耐寒能力要強於沈充從吳興帶出的部屬。

如今石虎托大,僅帶三千騎隨行,在楊彥眼裡,就是天賜良機,隻可惜各懷鬼胎,沈充又有保存實力的想法,坐看大好戰機平白錯失,他隻能抱以一聲嘆息。

一時之間,眾將均是無話,不片刻,前方煙塵漸起,一支騎隊出現在瞭視線中,為首一將,形體粗闊,滿面絡緦,眼神中閃爍著冷厲的光芒。

在石虎右側是徐龕,除瞭面容佈滿瞭深深的疲憊,眼眸裡還隱約閃動著不甘,這表明徐龕很可能已經被石虎奪去瞭軍權。

其實晉室對徐龕真的不差,徐龕論起出身,連楊彥都不如,楊彥好歹還是帝都良人,堂堂丹陽人士,天子腳下九品官啊,而徐龕是流寇出身,也就是賊,壯大之後,攻取瞭泰山全境,朝庭認瞭,許為泰山太守,後徐龕攻略瑯琊,迫使瑯琊鄉豪獻女獻糧,在名義上歸附徐龕,而朝庭依然沒有追究,再往後,隻因徐龕做的太過份,公然降瞭石勒,朝庭哪怕隻為瞭臉面,也不得不興兵討伐。

楊彥不由想到瞭蔡豹對徐龕的評價,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不外如是。

楊彥移開目光,當看到石虎右側的一員將領時,因錯失戰機略有消沉的心情變好瞭,這正是石瞻,左臉從額頭開始,一直到嘴角,有一道深深的鞭痕,褐紅色的皮肉外翻,遠觀如一條獰猙的蜈蚣爬於面龐,眼部蒙著個黑罩子,這分明是被石虎一鞭抽瞎瞭左眼。

有如此嚴厲的懲處並不奇怪,石瞻葬送的是石虎的中軍禁衛,哪怕在交戰中折損萬餘大軍,都遠不如這近千禁衛的被殺讓石虎心疼。

就如楊彥,如果戰局惡劣到必須要兌子的地步,他寧可兌掉騎兵,也不會拿親衛去兌!

以石虎的暴燥脾性,沒要瞭石瞻的命就不錯瞭。

隨著騎隊接近,寨中的氣氛愈發緊張,於箭程之外,石虎率隊停住。

石瞻代為喚道:“東海國相楊彥之可在?中山公心訝南貉竟有壯勇之士,愛惜英才,故不辭舟車辛勞,特來相會。“

眾將愕然,甚至心裡還不乏妒意,這是一種很難說清的情緒,勉強可以類比為楊彥得到瞭敵方數一數二人物的器重,從而心生不忿。

畢竟來自於敵人的贊譽,才是真贊譽,同時也可以預見,因為石虎看重楊彥,楊彥的名望將會大漲。

楊彥看瞭眼沈充,便道:“隨本將出寨會會石虎。”

寨門緩緩推開,楊彥領著親衛策馬而出,守門有一部分是蔡豹軍卒,他倒不擔心沈充會突然關門,害瞭自己。

石虎的目光射瞭過來,饒有興致的打量著楊彥。

經過詢問,他得知楊彥曾大破過徐龕,又瞭解到桃豹的三千前鋒也被楊彥擊敗,桃豹被生擒活捉,生死不明,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東海軍騎兵會一種返身回射的神技,可以向後射箭,射殺追兵,這讓他大感興趣,生出瞭招攬楊彥的想法。

死去的屬下在石虎眼裡隻是工具,如能換到更有價值的楊彥,何樂而不為呢?

石虎突然很奇怪的看瞭眼石瞻,當日石瞻回報,荀灌軍中有一無名小卒善於回身射箭,說的不就是此人麼?

果然,石瞻死死盯著對面,獨眼中射出瞭極其怨毒之色!

當日僅率著數十騎逃返,石虎震怒,一個個拿皮鞭抽,有好幾個當場被抽死,他也被抽瞎瞭一隻眼,他不敢恨石虎,把所有的怨恨都加諸在楊彥身上,都是拜楊彥之賜啊。

“哈哈哈哈~~”

楊彥已拱手大笑道:“想不到於兩軍陣前,竟能再見故人,冉良,別來無恙否?”

石瞻氣的渾身發抖,卻無言以對,因為石虎有招攬楊彥的心思,反罵回去,生怕惹得石虎不快,於是怒哼一聲。

石虎擺瞭擺手,問道:“可是楊彥之?”

楊彥拱手道:“正是,中山公有何見教?”

石虎哈哈一笑:“殘晉困於一隅,不識天命,昏聵不明,不恤英才,國中多玄虛妄誕之輩,寡有能征善戰之士,某生平所敬者,唯祖豫州也,奈何庶務纏身,始終緣吝一面,甚是遺憾。

今聞江表又有瓊苞楊彥之,不染其劣,亭亭玉立,心生歡喜,而以你之才,本該委以大任,率國之兵開疆擴土,成就不世功名,惜乎你本非出身華夏冠帶舊譽門戶,亦非三吳鄉土人傢,故晉主不識人耳,致你被污為幸佞。

而大王之國,賢才雲集,猛將如雨,未必不能容你,你不如趁早北投,若真是南鄉少有之賢能,肯俯首歸於中國,我傢可視之為親,許你嫡出女以待之!“

“哈哈哈哈~~”

楊彥忍不住仰天長笑:“想不到我楊彥之竟得石季龍如此看重,惜乎楊氏一脈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受姓始祖,想我楊某華夏貴胄之後,豈能與你羯人為親,況羯人本為屠各奴,若楊某屈身相投,將來有何顏臉去見我楊氏列祖列宗?“

石虎的臉沉瞭下來,明顯不悅。

徐龕一看便心中有數,立刻哼道:”迂腐孺子,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故以此視之,殘晉實為夷狄也。“

石虎石勒都沒什麼文化,可這話是叔侄二人最愛聽的,石虎不禁連連點頭。

“閉嘴!”

楊彥大怒道:“此為後世偽作之言,卻被你等數典忘宗之輩津津樂道,今楊某有言在此,寧為漢傢犬,不為胡虜座上客,石季龍你膽就放馬來攻,楊某必生擒,綁於建康市集寸剮臠割,以慰我北地諸多枉死冤魂在天之靈。

還有你石瞻,本為冉傢兒,與沈府君同源,卻認賊作父,為奴驅使,眼下棄暗投明尤可恕也,否則王師北破襄國之日,便是你冉氏九族皆夷之時!“

“大膽小兒!”

石虎的面孔都因氣憤過度充血通紅,手中馬鞭高高舉起,似是憤怒已經達到瞭一個臨界點。

石瞻也恨,但理智尚存,他清楚石虎隻是作個姿態,不然被當眾辱罵不表示一下難以向下面交待,石虎還至於因氣恨難平就不顧後果的驅三千騎攻打,石虎隻是需要個臺階。

於是趕忙強行往回勒著石牙的馬韁,急勸道:“中山公,黃口小兒徒逞口舌之利,何必計較於一時,他日大軍踏平菟裘城,再捉來此子臠割於駕前便是。“

”哼!“

石虎馬鞭一指楊彥,意思是我記著你瞭,隨即策馬往回奔,各騎紛紛跟隨,漸漸地消失在瞭視線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