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紀瞻愛才

作者:上林春 字數:2725

“府君!”

那三人不敢置信的看著楊彥。

“去罷,去罷!”

楊彥好象很疲憊的樣子,揮瞭揮手。

“自古以來,加入行伍哪有退出的道理,離軍皆為逃卒,當斬,但府君不僅不為難我等,反贈糧米佈帛,高義厚恩,我等怎能棄府君而去!“

”是啊,不就是威脅我等的傢人麼,大不瞭與他們拼瞭!“

”我等願聽令府君帳下!“

人群中,突然暴出瞭吶喊聲。

”大傢安靜,安靜!“

楊彥雙手猛的往下壓,待人群再次安靜,才拱手道:”承蒙諸位厚愛,但楊某實不願諸君妻兒因我而害,否則我心難安,大傢的好意我記著瞭,公道自在人心,強梁終將覆滅,他日東海軍中,必有諸君一席之地,現在都請回罷,切莫因一時義憤禍及傢人!“

”府君恩德,我等沒齒難忘!“

軍營外,軍營內,跪倒瞭一大片,均是抹著眼淚,哽咽失聲。

“回去,回去罷!”

楊彥的眼圈竟也紅瞭,連連揮著手。

“府君,保重!”

陸續有人重重三叩首,然後去一邊領瞭糧油佈匹,再次鞠躬離去。

近千人,走瞭大半,隻剩下無父母妻兒的三百餘眾,雖然人數變少瞭,可這三百來人,均是情緒激昂,無不現出瞭效死之色。

“哎~~”

荀灌重重嘆瞭口氣:“我明明知道你使的是以退為進之策,心裡卻仍是氣憤的很,恨不能帶兵沖入紀傢和張傢,揪著那兩個老傢夥問個明白。“

楊彥淡淡道:”女郎莫要動怒,今天我們貌似吃瞭虧,但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水,君為舟,水面看似平靜,實則水底已怨氣從生,暗流湧動,爆發隻是欠個契機,暫時我替紀瞻和張闓把民怨壓下去,但什麼時候松開手,就由不得他瞭,早晚我讓這些高門大族品一品被滾滾洪流淹沒是個什麼滋味!

好瞭,不說這個,這三百餘人雖是忠勇之士,值得付出心力栽培,卻也要小心混有內奸,張訪會助你識別,不過暫不急於揭破,適當時候或有奇用,我該回去瞭。“

“嗯~~”

荀灌點瞭點頭,目送著楊彥策馬奔向遠處。

是的,乍一看,紀氏和張氏占在瞭上風,楊彥因募兵失敗會成為建康的笑料,可一兩次的勝敗不能說明什麼,更何況這次誰勝誰敗,還說不準呢,紀張二氏小勝的代價是付出瞭民心。

在這世道,升鬥小民,板蕩浮沉,民心本不算什麼,可若是有人出面,將零散的民心匯聚為一股洪流,又有誰傢能擋得住?

烏衣巷,紀傢!

紀瞻凝神靜氣,抒筆疾書,竟是一氣呵成,厚德載物四個鬥大的字躍於紙面。

紀瞻的字,渾厚古樸中又不失鋒銳,筆力滲透紙面,明明是厚德載物,偏偏一股金戈之氣撲面而來。

大地滋養萬物,卻不代表大地沒有怒火,當大地發怒時,地動山搖,江河倒懸,天崩地裂!

“好!”

張傢傢主張闓撫掌叫好:“紀老吳中國士,南人冠冕,凡我江東之人,皆承德澤,隻是近年來紀老修心養性,怕是某些人早已忘瞭當初是誰逼退瞭石勒。

楊彥之年少狂妄,區區蚍蜉,妄圖撼樹,莫非他以為做瞭青徐僑門的狗,便可隨意攀咬瞭,今次紀老隻言片語,便挫他狼子野心,哈,我倒要看看在建康,誰敢給他當兵!“

紀瞻放下筆,小心翼翼的揭起紙面,吹瞭吹,才攤在案上,搖頭笑道:”張尚書過獎瞭,人言五十不為夭,天命俱有定數,老朽年愈古稀,怎會為難一小兒輩,哪怕狂悖些,亦隻當惡犬吠戶,不理他便是,隻是江東初定,上至門庭,下至黎民,俱要休養生息,又怎容得他胡來?

今次略施薄懲,若還不識進退,不但老夫不容他,怕是大司徒亦不容他!“

張闓贊道:”紀老功卓名著,志壯義隆,生平行事,無一損節,由紀老代王妃管教此狂徒,王妃當感念其恩,那小子也理該知難而退,若是體悟紀老苦心,應登門負荊請罪。“

”呵呵呵呵~~“

紀瞻捋須笑瞭起來:”老朽那有那麼大的能耐啊,隻求閑來得一清凈,於願已足,其實這事也不全怪他,起因乃周宣季胸無溝壑,挾私報復,而此子年少氣盛,凌厲反擊,如今國將動蕩,宜靜不宜動,此次事瞭,可擇一冰人,為兩方冰釋前嫌。

畢竟楊彥之雖出身低微,卻也算一人材,總不能教其真做瞭青徐走狗,況我丹陽人士,豈是他說不認便不認?“

張闓躬身施禮:“紀老雅量,若楊彥之得知,必痛哭流泣,登門悔過。”

“過譽瞭,過譽瞭!”

紀瞻笑著擺瞭擺手。

實際上到瞭他這個年紀,對於利反倒不大在乎瞭,最看重的還是名,若是能馴服楊彥這匹野馬,為吳姓所用,這得是多大的名聲?

其中更妙的是,楊彥曾對紀瞻言語不敬,而紀瞻不予計較,反予以栽培重用,還不怕美名滾滾來?

紀瞻其實是個精明人,可人老瞭往往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並頑固的可怕,吳姓需要一把刀在淮北打開局面,掣肘僑門,讓渡部分政治權力,恰恰吳姓的手裡缺瞭這把刀。

沈充雖然也出身於吳鄉,但沈充坐大,對三吳大姓的威脅反而超過僑人,畢竟僑人好歹有分寸,雖防范吳人,卻不敢把事情做的太絕,而沈充就沒瞭這層顧忌,他就是吳人啊,如有機會吞下顧陸朱張乃至紀氏,會毫不猶豫的吞掉。

與沈充相比,無根無底的楊彥更值得栽培重用。

紀瞻承認自己看走瞭眼,在楊彥起步之初沒能給予助力,不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郯城鄉豪林立,楊彥還未成氣候,仍可補救。

當然瞭,為吳姓所用,首要是忠心,紀瞻會讓楊彥認清,論起底蘊,僑人哪裡及得上吳人數百年的積淀,誰才是合適的投靠對象。

此子既能為僑門作犬,亦可為吳門守戶!

“郎主!”

這時,傢裡的管事領著兩個褐衣漢子施禮拜見。

“進來!”

紀瞻微笑點頭。

“諾!”

三人入屋再施禮。

張闓問道:“情況如何?”

一名褐衣漢子拱手道:“回郎主,張尚書,新驀軍卒大鬧,那楊彥之和荀灌親自趕來,見著群情洶湧,隻得任由軍卒自行離去,並還假惺惺,凡離去者,贈予糧米佈匹……“

沒錯,這兩個褐衣漢子,正是紀傢混進去的人手,滿面振奮,講的眉飛色舞,作為經手者,恨不得將楊彥募兵失敗的功勞全部歸為自己,但是漸漸地,張闓和紀瞻的眉頭皺瞭起來。

“張尚書,你怎麼看?”

聽完之後,紀瞻回頭問道。

“哼!”

張闓冷哼一聲:“此子順勢邀買人心,雖從目前來看,無甚大用,可一旦任由此子坐大,或有一呼百應之效,倒也不枉紀老看重於他。”

紀瞻捋須道:“升鬥小民,分之則散,聚之可用,楊彥之能有如此應對,倒也難得,那幾人可曾留於他的軍中?“

另一名褐衣漢子施禮道:”回郎主,已經留瞭下來,若無郎主之令,隻會聽用於荀灌,絕不會有任何異常,亦不怕被識別出來,請郎主放心!“

”嗯~~“

紀瞻點瞭點頭:”你等乃我紀氏百年忠仆,老夫自是放心,先下去領賞罷,這些日子莫要隨意亂跑。“

”謝郎主!“

二人與管事施禮離去。

張闓又道:“紀老,楊彥之桀驁難馴,非是尋常手段所能馴服,正如惡犬,非得拿鞭子抽,才能抽服,聽說葛稚川將把愛女許與此子,您看要不要請士光(陸曄表字)兄出面?“

紀瞻沉吟道:”陸傢豈能置身事外,況陸納又與楊彥之有怨,由士光出面最為妥當。“

”那我去陸府走一遭,告辭!“

張闓並不廢話,施禮離去。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