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六章 崔訪上朝

作者:上林春 字數:2746

謝謝好友糖果爸的月票

崔訪並未在王府停留多久,禮節盡瞭,意思到瞭就可以瞭,當他回到住處的時候,卻發現溫嶠已經在等候。

“小婿拜見外舅!”

溫嶠深施一禮。

看著那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兩鬃已經染上瞭一層霜白,崔訪心中感慨,擺擺手道:“太真不須多禮,起來罷。”

“多謝外舅!”

溫嶠起身之後,與崔訪分賓主落坐,兩人交談起瞭往事與近幾年來的艱辛,均是唏噓不己。

不知不覺中,日頭已過正午,溫嶠突然道:“外舅既然來京,還望移駕小婿府上,讓小婿一盡孝心才是。”

實際上溫嶠的發妻,也就是崔訪的女兒已經死瞭,從維系兩傢血緣的紐帶來說,溫嶠與崔訪的關系隻剩下瞭名義上的翁婿之誼,更何況崔訪的身份非常敏感,一舉一動都會被人關註,多一事倒不如少一事,於是搖搖頭道:“老夫身為東海國長史,還是住在楊府君宅第為好,望之好意老夫心領便是。”

溫嶠不再堅持,問道:“外舅代表東海國來京,可要小婿代為引見主上?”

崔訪擺擺手道:“再有數日,便是朔望大朝會,老夫還是上朝拜見。“

”也好!“

溫嶠又與崔訪寒喧瞭片刻,便起身告辭,回望著楊彥府邸,不由嘆瞭口氣,隨即去往庾亮傢,把與崔訪見面的情形告之瞭庾亮。

在政治上,溫嶠算是庾亮的盟友。

庾亮聽罷,沉吟道:“清河崔氏亦是河北望族,崔公名動北地,既然來京,可留朝擢用,不知太真以為如何?“

溫嶠渾身一震,遲疑道:”就怕外舅不允。“

庾亮呵呵一笑:”東海國份屬晉臣,主上召用,崔公當倍感榮幸,更何況崔公年事已高,正該留京頤養,有太真敬孝於膝前,亦是一段佳話,莫非太真就不願崔公留於建康?“

溫嶠搖頭苦笑:”我這外舅,素有主見,不會輕易受人影響。“

”這樣啊“

庾亮捋著須於屋內走動,漸漸地,目光定於溫嶠身上,現出瞭異色。

溫嶠給看的渾身不自在,正要發問的時候,庾亮已先一步開口道:”此次崔公入京,攜孫女同行,聽聞年已十六,正是待嫁之齡,而你子放之,未曾婚娶,不若由我出面,替你向崔公保個媒,你兩傢親上加親,豈不美哉?“

溫嶠頓時想到瞭崔玲。

今早去拜見崔訪的時候,崔玲曾向溫嶠見禮,畢竟溫嶠是她的姑父,而溫嶠對崔玲的印象也很不錯,除瞭臉上有一道疤,不過把話說回來,娶妻當娶賢,納妾才納色,無論從學識還是門第,崔玲配他的長子綽綽有餘。

而且崔玲和溫放之是表親,不同姓,可以結婚。

溫嶠大喜,向庾亮拱手道:“那就拜托元規瞭。“

”無妨!“

庾亮擺瞭擺手,笑道:”東海軍於城西圍欄作業,你可知內情?“

按楊彥的要求,將以三萬羯人的頭顱在建康築京觀進獻給皇帝,可這畢竟是一顆顆血淋淋的腦袋,普通人見瞭,恐怕會橫生波折,因此在築的時候,邊上築以圍欄,隨著京觀加高而加高,並以佈幔圍上,如此一來,外人始終不知道裡面在忙活什麼。

很快的,四日過去,七月初一,朔望大朝會如期舉行。

司馬紹高踞九層玉階,頭戴十二旒白玉珠平天冠,身著上衣以玄色為主,下裳以朱色為主的冕服,上下各繪有章紋,繡有日月星辰,山火黼黻,龍鳳藻米,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臣等拜見陛下!”

眾卿整整齊齊的立於階下,躬身施禮,司馬紹一一掃視著階下眾臣,每一個人與他目光相接,都是迅即垂下瞭面龐,這就是天子的尊嚴啊,無論他的手上有多少實權,可他就是大晉天子!

總有一日,朕要讓四海臣伏於朕的腳下。

司馬紹心裡明白,他這個皇帝論起窩囊程度,不比他的父親好到哪裡,北方有諸胡肆虐,山河破碎,上遊有王敦蠢蠢欲動,淮北又出瞭個楊彥之這等居心叵測之徒,而在朝中,公卿士族各有各的想法,哪怕是倚為臂助的庾亮,都未必見得可靠。

這是個風雨飄搖的朝庭,但是他年青,身具名份大位,他有時間鏟平一切逆賊,成為晉室中興之主。

司馬紹深深吸瞭口氣,抬手道:“眾卿免禮,請坐。”

“臣等謝過陛下!”

群臣稱瞭謝便陸陸續續的回返各自座席,司馬紹的心裡竟莫名的有瞭一種失落感,他覺得行禮環節結束的太快,還沒過足皇帝癮頭呢,暗暗搖瞭搖頭之後,開口問道:“眾卿可有事上奏?”

庾亮站出來拱手:“稟陛下,東海國相楊彥之遣長史崔訪入朝覲見陛下!”

“宣!”

司馬紹淡淡道。

“宣東海國長史崔訪覲見!“

外面有宦人扯著脖子,一層層的呼喊。

寬大的殿前廣場上,崔訪小步疾行,待到殿前,解下佩劍,脫去鞋子,入殿深施一禮:”臣東海國長史崔訪參見陛下。“

司馬紹仔細看著崔訪,五十來歲,須發皆白,卻身手矯健,精神矍鑠,一副老當益壯的模樣。

清河崔氏他是知道的,幾乎可與河東裴氏相提並論,這樣的人,怎會為楊彥之所用?

帶著這份不解,司馬紹微微笑道:“崔公無須多禮。”

“臣謝過陛下。”

崔訪依言起身。

司馬紹又問道:“不知楊卿托崔公前來是為何事?”

崔訪呈上一份表文,肅容道:“郯城自去冬起,被石虎率五十萬大軍圍城,故陛下登基,未得恭賀,然不久前,楊府君大破石虎,石虎僅率百來騎隻身脫逃,郯城之圍已解,於是托臣入都,向陛下進獻賀表,並奉上賀禮一份。”

“哦?呈上來!”

司馬紹向左右示意。

有宦人接過表文,攤在瞭司馬紹的案前。

司馬紹俯目望去,文中多是恭賀之意,沒什麼特別之處,隻是半句都沒提賀禮一事,不禁問道:“禮在何處?”

崔訪道:“陛下富有四海,尋常物無以賀陛下赫赫天威,故府君以羯奴頭顱三萬級,送來建康築就京觀,一賀陛下登基,二來向四夷展示我大晉武功。“

”轟!“的一聲!

殿中喧嘩瞭!

誰都沒想到,楊彥居然給皇帝送京觀,這到底是展示誰的武功,是朝庭還是他楊彥之的?這就是赤果果的挑恤啊。

司馬紹的面色不大好看。

“哼!”

陸曄也臉一沉道:“那楊彥之怎能以此不詳之物進獻天子,依老夫之見,必是居心叵測!“

崔訪看向瞭溫嶠。

溫嶠介紹道:“此公乃揚州大中正上陸諱曄字士光。”

崔訪的面色有瞭些古怪,陸曄的妹妹陸蕙芷正在郯城呢,每日和些歌舞姬泡在一起,排演西廂記,這要是讓陸曄知道,還指不定能氣成什麼樣。

“崔公可是無話可說?”

見著崔訪神色,陸曄又哼一聲。

崔訪這才不急不忙道:”大中正此言差矣,自古以來,邊藩武將有向朝庭獻俘的傳統,無非是羯人數量太眾,且桀驁難馴,府君唯恐押來建康另生變故,若是驚擾瞭陛下、諸公卿與建康民眾,皆府君之過也,故將其斬殺,以其頭顱進獻天子,京觀就在城西,臣鬥膽,請陛下去往一觀。“

“這”

司馬紹有些遲疑瞭,很明顯,京觀炫耀的不是朝庭的武力,而是楊彥的武力,作為皇帝,去瞭形同於給楊彥捧場,楊彥在建康將聲勢大漲,這是他非常不願見到的。

可是不去吧,又拿不出合適的理由,甚至還會有些謠言,說他膽小怕事,不敢看羯人的頭顱,這對於一國之尊無疑是致命的。

司馬紹認為,他要是不敢去,楊彥必會著人在建康散播謠言。

“陛下,既是崔長史好意,不妨前去一觀。”

庾亮向司馬紹打瞭個眼色,便勸道。

“嗯,也罷,眾卿皆可隨孤前去!”

司馬紹略一沉吟,點頭起身。

7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