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荀灌留信

作者:上林春 字數:1767

(謝謝好友神聖騎士團長的兩張月票,好友川流不不息的月票~~)

“稟將軍,兩裡半!”

當時一裡約合430米,兩裡半折合1075米。

一名親衛激動的往回跑,邊跑邊大叫。

現場嘩然!

兩裡半啊,這比投石機,床弩遠瞭數倍都不止,當那黑黝黝的鐵球砸在城墻上的時候,天下何城不可破?

不過楊彥倒沒表現的太過興奮,畢竟兩裡半不算遠,隻能算作最基本射程,可這才剛開始,以後可以加大用藥量,提升射擊距離,其實太遠瞭也沒用,還容易增加炮膛負荷,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提高射擊精度與點火速度。

楊彥特意檢查瞭番銅炮,還不錯,並未變形,於是讓工匠照這標準繼續鑄一門,以目前軍中的儲銅量來看,最多隻能鑄三門炮。

當時豪強士族儲存的金銀多是純金屬,而銅幾乎都鑄成瞭銅錢,其中含有較多雜質,沒法鑄炮。

中國是個貧銅國,短時間內打到歷陽也不可能,該上哪裡去弄銅呢?

楊彥暗暗思忖著。

炮場上,不時就是轟隆一聲巨響,還伴著軍士激動的尖叫,尤其是一枚炮彈射中瞭三裡外的標靶的時候,軍沸騰瞭!

與此同時,建康楊府內,氣氛頗為凝重。

裴妃、荀華和荀灌三個女人擠在一起,荀華和裴妃還各抱著個孩子。

“唉~~”

裴妃不舍的低頭看著,嘆道:“荀華,你此次去郯城,把虎頭也帶走罷。”

虎頭是裴妃給孩子起的小名,因孩子瘦弱,故取虎頭,寓意虎頭虎腦,寄托著強壯的美好願望,正名留待楊彥取,荀華則不同,她的孩子早由楊彥取好瞭名。

楊氏在當時,來源非常單一,是黃帝的嫡系子孫,一世祖黃帝,四世祖帝嚳,五世祖後稷,二十七世祖文王昌,二十八世祖武王發,至周成王時,把唐地封給其弟唐叔,並賞懷姓九宗,唐叔子燮繼位後,改唐為晉,唐叔第十一世孫晉武公又封次子於楊(弘農一帶),稱楊侯,是為楊姓受姓始祖。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楊姓來源於姬姓,是古代中國最為顯貴的一批姓氏之一。

因此,楊彥特意擬瞭宗譜,他自己是建康楊門一世祖,自下分別為繼延崇宗,文武安邦,伏宣子榮,仲元啟秀,暫時先排十六輩,將來由後世再排。

荀華的孩子,若是男孩名楊繼元,元為一,意為老大,起這個名字,也是為瞭保護荀華母子,身為現代人,自然清楚後宮內宅的醜陋黑暗,荀華的孩子若是男孩,就是庶長子,在楊彥眼裡,雖然沒有嫡庶之分,但是在社會生產力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前,他不得不向貫穿整個中華文明史的宗法制度妥協,起名繼元,就是告訴所有人,這是他的長子。

女孩就沒那麼多講究瞭,庶長女非但不是禍,反而是福,所以楊彥沒花太多的心思,張口便是繼華二字。

荀華也嘆瞭口氣:“王妃,我和繼華都走瞭,若是再把虎頭帶走,王妃如何渡日?”

是的,楊彥不在身邊,荀華母女也將離去,虎頭要是再被帶走,裴妃恐怕光是相思,就能瘋掉。

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一是楊彥,另一個便是虎頭,楊彥不在身邊,至少有虎頭寄托感情,若是虎頭也走,那是連寄托對象都被剝奪。

裴妃強笑道:“虎頭名義上是你的孩子,你去郯城,於情於理都該帶著,你放心,不是還有灌娘陪著孤麼?”

裴妃給楊彥生瞭孩子,本質上是主君私通傢臣,捅出去是天大的醜聞,連崔訪、於藥等人都不知道裴妃才是虎頭的母親,隻以為是荀華生瞭對龍鳳胎,這事隻能偷著和楊彥說,因此荀華把虎頭留給裴妃,在道理上是說不通的。

“這……”

荀華的心都糾在瞭一起。

她為難啊。

“哼!”

荀灌卻是冷哼一聲:“這有何為難,要照我看,荀華你別走瞭,那楊彥之要想著你們,就自己來接!”

“這……這如何能行?楊郎有大事在身,豈能為兒女私情輕犯險境?”

荀華膛目結舌。

荀灌又哼道:“兒女怎麼就是私情瞭?你和王妃為他生瞭孩子,卻連個名份都沒有,尤其是王妃,自己的孩子當著外人面還不敢認,這得是多大的辛酸和委屈,現在再把虎頭帶走,你讓王妃怎麼辦,難道日日以淚洗面嗎?總之,要走一起走,要麼一個都不走,那楊彥之要是心裡掂念著你們,就自己來接!”

荀華竟然有些心動瞭,望向瞭裴妃。

裴妃也是心裡猛然一動,想想自己確實挺委屈的,憑什麼?憑什麼要把自己的命根子給帶走?自己又憑什麼要日日以淚洗面?

不行,他要心裡真有咱們娘幾個,就該親自來接,哪怕晚幾年都沒關系!

隻是……

裴妃仍有些遲疑,吞吞吐吐道:“崔公明日將啟行,還等著把?你現在所看的《晉顏血》隻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進去後再搜:晉顏血

搜禦宅屋,禦書屋,看更新最快的書!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