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一觸即潰

作者:上林春 字數:2666

東海軍在觀察著來敵,下面也紛紛舉目上望,每個人的心情都可以用震驚來形容,數年前,高句麗美川王率大軍進攻百濟,陷數十城、百多村莊,迫比流王立誓為奴,自此之後,倭人加大瞭對百濟的援助力度,並以重兵相護,就從未有船隊被劫的情況發生,而今日,走的夜路多瞭終撞見瞭鬼!

船上的情形雖然看不清楚,可船下那盔甲精良,且列隊以待的騎士卻給人帶來瞭極其沉重的心理壓力,竟使得他們不敢一鼓作氣揮軍強攻。

片刻之後,一名披著銅甲的小個子踏前兩步,正待喝問,身邊一名文官卻小聲提醒:“襲津彥大將,這些人未必是高句麗人,高句麗人甲胄奇缺,不可能有如此齊整的騎隊。”

小個子點瞭點頭,連喝兩遍:“本將乃大倭王大鷦鷯尊座下,武內宿爾傢族葛城長江襲津彥大將是也,你等何人?是高句麗人還是遼東公麾下?為何劫我船貨?”

第一遍是百濟語,第二遍是中土洛陽官話。

楊彥哈哈大笑道:“老子們是晉人,劫你的船,是看的起你!”

柳蘭子暗道瞭聲無語,搶劫都理直氣壯。

頓時,對面一幹人等均是面色劇變,畢竟晉室仍是海外諸藩的宗主國,哪怕慕容部,都在明面上尊奉晉室為主。

葛城長江襲津彥連忙道:“原來是大晉來人,堂堂大晉,富甲四海,為何行此劫掠惡事?我大倭國與百濟皆向大晉稱臣,又怎能引軍前來?

若是諸位缺衣少食,大可討要,我大倭國雖不富庶,卻不小氣,又何必劫我船貨?其中是否存在誤會?還望貴軍把船貨人員交還,免得傷瞭和氣啊!”

楊彥冷哼一聲:“人已經丟下海喂瞭魚,船貨老子另有他用,事實簡單清楚,哪有什麼誤會?”

“這”

楊彥的囂張令人心生惱火,葛城長江襲津彥卻仍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勸道:“望將軍冷靜行事,莫要令宗藩心寒,也匆讓親者痛,仇者快啊!”

“哧!”

楊彥不齒道:“倭人算個什麼?怎入本將法眼?想要船貨,來拿便是,休得羅嗦!”

一名部將再也忍受不住,怒道:“將軍,他欺人太甚,咱們與他好言相勸,難道真怕瞭他?末將聽說,晉室已不比當初,被諸胡奪瞭北方江山,偏安江南一隅,他有大敵,哪有心思惦記百濟?很可能這支軍馬是趁著冬季偷偷跑出來打野食的,不教他吃個教訓,會越發張狂。

將軍,萬匆退縮啊,既使晉主得知,也是他們無禮在先!”

葛城長江襲津彥略一遲疑,便轉頭喚道:“我倭人已折損瞭數百精銳,而兵仗糧草是送給你傢比流王的,理該百濟打頭陣,咱們大倭國緊隨其後,匆要耽擱!”

“這”

彌鄒忽扼阿利水出海口,戰略位置相當重要,由比流王庶弟佐平優福鎮守,這時便暗中咒罵不止,如今形勢險惡,誰上誰先死,但大王親倭,慰禮城又有不少倭人掌握要職,葛城長江襲津彥隻要回頭告自已個畏敵之罪,一告一個準,而且船上的糧草物資對慰禮城也非常重要,比流王有反擊高句麗的打算!

其實高句麗與百濟貴族同族,同為扶餘人,源於中國東北,韓人是被奴役對象,是奴隸或佃農,但同族未必友好,在高句麗與慕容部的連番打擊之下,扶餘國覆亡,而百濟早在百來年前,由南下的扶餘人建立。

佐平優福隻得很不甘的拱瞭拱手:“此戰有關你我兩國顏面,請襲津彥大將匆存僥幸!”

葛城長江襲津彥冷冷一哼:“本將省得!”

佐平優福伸手一招:“一起上,都靠緊點,莫要怕他騎兵沖擊!”

三千軍,百濟占兩千,倭人隻有千餘,百濟在前,倭人在後,緊緊靠在一起向前穩步推進,這種戰法雖然死傷率奇高,卻是步卒阻擋騎兵沖擊的有效手段。

越是靠近,百濟人越是放松,畢竟騎兵啟動需要蓄勢,速度上不來,沖擊力自然無從談起,就連在後押陣的葛城長江襲津彥都暗松瞭口氣。

百步距離很短,僅十餘息工夫,前鋒已接近到瞭五十步左右,佐平優福頓時大喝:“上!”

“殺!”

喊殺聲剛剛爆出,前方已繃繃連響,夜裡看不見箭矢,肆虐的北風也掩蓋瞭箭矢的破空聲,但百濟人成排成排的倒在瞭血泊當中!

船上的戰士們依托船舷,根本不用瞄準,隻需向天空拋射,船下的騎兵也騎在馬上引弓連射,他們是平射,與船隻構成瞭一道立體交叉火力。

葛城長江襲津彥急呼道:“不要怕,沖上去,再靠前三十步,咱們也能射箭!”

這話柳蘭子聽的清清楚楚,愕然道:“將軍,倭人的弓真隻能射二十步啊!”

“我何時騙過你?”

楊彥嘿嘿一笑,向下喝道:“騎兵散開,兩翼包抄!”

雷鳴般的蹄聲驟響,留於船下的騎兵疾馳向兩側,葛城長江襲津彥趕緊提醒道:“兩邊註意,不要被晉人兜底,靠緊點,再靠緊點!”

他不叫還好,一叫反而出現瞭混亂,前鋒是百濟人,對上前送死本已不滿,但身後有倭人跟著,不沖不行,如今倭人結緊密陣防禦鐵騎,很明顯不會跟上來,那自已豈不是成瞭孤軍?

要盾沒盾,要甲沒甲,能沖破船上的密集箭雨嗎?既使僥幸攻過去,還得攀船,船可視為城池,倉促間很難攻破,更重要的是,船上黑燈瞎火,搞不清有多少敵人。

與高句麗和期盧斯羅作戰,大傢裝備差不多,尚能一較高下,可是與甲胄齊全,又有騎兵的晉人作戰,心裡不犯怵那是不可能,向前沖,生死未卜,停留在原地,自已的弓射不到船上,敵人的箭矢卻如雨點般灑來,密密麻麻無有止歇,還是個死字。

這份遲疑剛開始隻是極少數人,卻以最快的速度影響到身周的同伴,並一層層的向外蔓延,進不得又留不得,隻能後退,前鋒一見後陣沒跟來,當然不會傻的送死,也向後退卻,一退又帶動瞭一大片,仿佛船上的晉人正源源不斷的下船追擊!

倭人同樣緊張,光聽到馬蹄隆隆作響,卻沒法判斷晉軍鐵騎從哪一處突入,其實倭人的戰鬥力不比百濟強,畢竟百濟貴族來自於扶餘,是女真人的祖先,都是深山老林裡的大塊頭,而倭人矮一個百濟人足以幹翻兩個倭人,主要是百濟被高句麗侵襲,實力大損,不得不與倭人結盟。

而且倭人從未與騎兵正面交接過,這下見到百濟軍潰退,他們也情不自禁的開始後移,那時倭人還沒有武士道精神,不以戰死為榮,也沒有天皇給他們效忠,倭國可以看作一個城邦聯盟,其中以大鷦鷯尊的勢力最大。

船上眾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這就潰敗瞭?

騎兵還沒沖擊呢,正在向遠處迂回蓄力!

楊彥大喜,喚道:“百濟人已敗,全軍出擊,殺,一個不留,今晚攻破彌鄒忽城!”

“殺!”

將士們紛紛跳上舢板,一列列的向下奔去。

葛城長江襲津彥面色難看之極,未戰先敗,丟臉不說,還大部分的物資被劫,將影響到百濟對高句麗的反攻計劃,而另一個更緊迫的問題是,船沒瞭,如何回國?

一名部將急勸道:“襲津彥大將,快走啊,再不走被晉人的騎兵包抄就走不掉瞭啊,現在回城尚有幾分希望,晉人沒有攻城器械,急切之間難以攻下,進瞭城,咱們可以向慰禮城求援!”

葛城長江襲津彥不甘的看瞭眼船頭,便大吼:“退軍!”說完,轉身向回狂奔!

傾刻之間,兩千多人如潮水般退卻。

楊彥卻道:“鳴金收兵!”

7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