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小心翼翼的湊上鼻子,上下嗅動著,從發梢,到臉頰,一直嗅到脖子、衣領和腰肢,他失望瞭,屬於各美所獨有的味道完全被厚重的脂粉味替代。
眾女見著楊彥的失望之色,無不交換瞭個得意的笑容。
不過楊彥並不氣餒,他突然想到,郗璇胸較小,自己如果順著脖子,垂直嗅到胸,那是否郗璇一嗅便知,因為突起較大的話,自己可以隔著幾毫米的距離感應,及時避開。
楊彥想到就做,從脖子重新嗅起。
果然,隨著往下嗅去,鼻尖漸漸傳來瞭一種壓迫感,很明顯,嗅到胸瞭,這不是郗璇。
個中的原理很簡單,好比一個人閉著眼睛,當有物體逐漸靠近額頭的時候,隨著接近,會有越來越明顯的異樣感。
鼻子同樣也有,隻是一般人的感受不強烈,而楊彥是高手,身體的靈敏度要遠遠強於尋常人。
他能感覺到,那近在咫尺的嬌軀輕微顫抖瞭下,並本能的向後縮瞭縮。
楊彥有數瞭,哈哈一笑,突然一個轉折,繞過去,再猛撲,摸著副身體,一把抱入瞭懷裡!
“啊!”
尖叫聲響起,正是郗璇的聲音,楊彥扯開眼罩,如看獵物般的看瞭過去。
郗璇的俏面紅紅的,帶著不敢置信之色,目光柔柔的,軟軟的偎在自己身上,再回頭一看,那跳出來攔路的女子是巧娘,盯著郗璇的胸,滿臉懊惱。
“巧娘啊巧娘,枉我待你不薄,你竟差點害瞭我啊!”
楊彥搖瞭搖頭。
“哼!”
巧娘哼道:“想不到郎君的心思真是細如發絲呢,這次是妾們忽略瞭,下次可不會這樣瞭。”
“噢?”
楊彥瞥瞭眼崔玲那爆炸性的胸脯,嘿嘿一笑:“要不要紮起來?”
郗璇不自禁的低頭看瞭看,有些自卑。
慧娘註意到瞭,為照顧郗璇的情緒,也哼道:“不用瞭,妾們會註意的,不會再停下給你慢慢嗅著分辨的機會,好瞭,再來!”
郗璇被捉,形同於淘汰,悻悻出瞭局,崔玲卻是鬥志十足,在楊彥被蒙上眼之前,挑恤般的揮瞭揮小拳頭。
楊彥笑瞭。
崔玲因胸大的原因,行走時重心稍稍前移,腳步聲略有不同,他已經記下瞭崔玲的腳步聲。
“開始!”
憐香親手替楊彥蒙上眼,又清叱一聲。
這次果然與前次不同,眾女奔走不竭,腳步聲密集如雨,絕不停下給楊彥細細分辨的機會,即使有心挑弄的,也是一閃即逝。
楊彥配合著左晃右繞瞭好幾圈,隨即循著腳步直沖而去。
崔玲的表情凝固瞭,想叫又不敢叫的樣子,目中現出瞭認命之色,眾女也是暗感惱喪,每個人都能看,崔玲逃不掉瞭。
連這樣都不行,那將來……
可就在這時,楊彥眼見要抱住崔玲,卻擦身而過,抱住瞭距崔玲不遠的另一副身體。
“這……”
眾女均是一怔,怎會這樣?
楊彥扯去眼罩一看,是慧娘,也怔怔看著自己。
草地上,竟詭異的鴉雀無聲。
明明該抱住崔玲啊,怎會抱住慧娘?
“郎君可是故意如此?”
巧娘似是猜出瞭什麼,帶著復雜難明的神色問道。
楊彥懊惱的呵呵一笑:“失手瞭,我以為這是崔玲,沒想到抱的是慧娘,沒關系,我言而有信,我認帳!“
”郎君……必是故意為之,又何必安慰妾呢!“
慧娘被楊彥抱在懷裡,緩緩說道,美眸中現出瞭濃的化不開的情義。
眾女細細一想,確是如此,楊彥完全沒有理由突然轉身去抱慧娘,除瞭故意輸,沒法解釋,一時之間,均是美眸中情義漣漣。
有句話怎麼說的?
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哎~~”
楊彥搖瞭搖頭,嘆道:“人啊,總是會變的,我也不知將來自己會變成哪樣,我既想創造遠超秦皇漢武的功績,又不願生活奢侈無節制,所以有點約束總是不錯,更何況你們哪個不是天之驕女,尋常人擁有一個已是謝天謝天,而我擁有瞭全部,哪能不惜福,我滿足瞭,將來我們白首攜老!”
“郎君,嗚嗚嗚~~”
慧娘忍不住伏入楊彥懷裡,失聲痛哭,哪怕作為大婦,聽著這動人的情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其餘眾女均是眼眸紅紅的,楊彥伸手笑道:“想哭到我的懷裡哭!”
“嗚嗚嗚~~”
宋褘回想起自己前半身的坎坷顛簸,第一個忍不住,撲入楊彥懷裡大哭。
“嗚嗚嗚~~“
一個接一個,眾女陸續抹著眼淚撲向楊彥,哪怕楊彥已經被抱滿,但能抓住衣角也是好的。
……
當天晚上,楊彥同時享用瞭崔玲和郗璇兩個新娘子,或許是受瞭白天那愛的箴言的影響,二女放下瞭一切矜持與羞澀,用全身心去奉迎楊彥。
這是一個不眠之夜,也是一個瘋狂的夜晚!
足足過瞭三日,楊彥才走出王宮,召見瞭刁協、崔訪和郗鑒等一幹重臣,主要是聽取徐龕匯報營建洛陽的進度。
在大約半個時辰的匯報完畢過後,刁協捋須微笑:“大王氣色不錯。”
郗鑒暗哼一聲,這小子三日君王不早朝,氣色能差麼?
楊彥理解郗鑒的憤悶,不僅僅是女兒給自己做瞭妾,還始終都是太常,要知道,這老鬼自負的很,區區太常是埋沒瞭他啊。
不過楊彥並不看好郗鑒,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郗邁和周翼都獲得瞭重用,郗璇又是自己的愛妻,如果再重用郗鑒的話,郗氏將權傾朝野,這不是什麼好事。
有時候,投閑置散也是保護的手段之一。
楊彥隻搖瞭搖頭,便道:“有件事要與諸公商議,今征戰不息,軍卒長期在外戌守,難免思念傢人,欲互通書信,報聲平安,又受諸多限制,往往一趟出征,年把無音訊,傢人焦急,士卒不安。
而明國百廢待興,蓬蓬勃勃,常有民眾商賈在外討生活,與傢裡音訊幾至斷絕,此等人同樣有互通書信之需,以往書信,是由商賈捎帶,耗時長久,又極易散失,故孤想到瞭一法,可設立郵政,專門用於書信傳遞,諸公以為如何?“
“郵政?”
幾個相互看瞭看,似有所悟,崔訪問道:“大王所言可是驛傳?又提及軍民,是否欲將驛傳向民間開放?”
驛傳是漢代的主要通信組織,分為驛置和郵亭,要求迅速、準確、安全,這也是現代郵遞的要求,甚至漢武帝還建立瞭國際郵路,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絲綢之路,其公文分裝的原理與現代類似,於竹簡外的繩結加封粘土,以印覆之,拆開前須檢查印鑒是否完整,以防止私拆泄密。
具體流程包括封發、運遞、時限與檢查三項內容。
郵驛自殷商就有,三國兩晉南北朝亦是時斷時續的設置,及隋唐大一統,經濟高度繁榮,郵驛也得到瞭空前發展,中國最早的報紙《開元雜報》,便是交驛後再傳遞到各道州或節度使手上。
但自古以來,郵驛僅用於官面文書與軍情的傳遞,直到宋太宗才詔令臣僚,允許郵驛附遞臣僚的私傢書信,可依然和平民百姓無關。
楊彥要建立的是近現代郵政制度,通過郵車發送信件,以收費的方式實現盈利,避免郵政成為國傢的財政負擔,歷史上有個著名的反面典型,那就是崇禎裁撤驛卒,把李自成裁瞭!
誰料到李自成是煞星下凡,你不給我工作,我就要你的江山,要你的命!
恐怕崇禎上吊之前,最後悔的就是裁瞭李自成。
當然瞭,楊彥提議設立郵政除瞭有方便民眾通信的初衷,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漿糊面世瞭,漿糊的制做很簡單,把面粉按比例加水,熬煮成糊狀即為漿糊,具備相當的粘性,粘合紙張不成問題。
完全可以想象,沒有漿糊或者膠水,會給寄信帶來多大的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