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六章 李雄敗逃

作者:上林春 字數:2742

晉顏血正文卷第六二六章李雄敗逃?“不好!”

見到這一幕,紫雲山頂的公卿權貴紛紛色變。

李雄更是天旋地轉,兩眼發黑,面如死灰,失魂落魄的直挺挺站著。

“仙師,仙師呢?”

李雄又喃喃,目光向對面,可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張昭成瞭。

他不敢多想,連道不可能。

但旁人不裝糊塗,范賁便向左右問道:“可曾見到仙師?”

左右茫然道:“仙師剛才還在那兒,咦,怎麼不見瞭?”

李雄頓時如遭雷擊,張昭成已逃之夭夭。

“陛下,陛下!”

這時,高定領著幾十個僚人上瞭山。大吼道:“明軍就要來瞭,我等死戰,料難抵敵,還望陛下速作打算啊!”

高定作僚人裝束,又渾身浴血,後背還插著支箭,狀如惡魔,李雄的妃嬪不禁啊啊慘叫。

“活捉李雄,活捉李雄!”

山下有呼喝聲傳來,密林中,時不時就轟隆隆巨響,土石紛飛間,樹木枝葉斷折,甚是嚇人,還有密如蟻附般的明軍在奮不顧身的向山頭攻擊。

“陛下,速退啊!”

范賁等一眾豪強拉住李雄大叫。

李雄如行屍走肉般,目光呆滯。

江州的失守已使他承受瞭巨大的壓力。。與這十幾年來的順風順水、歌舞升平形成瞭強烈反差,今次孤註一擲,以重兵防守龍泉山實為無奈之舉,從來沒聽說過,守龍泉山就能守住成都,可是哪有別的法子呢?

而今敗相已現,讓他走到瞭崩潰的邊緣,張昭成的背棄則成瞭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山頂的公卿們心急如焚,架住李雄轉身就跑,隻要從山後小道下瞭山,即可逃回成都,至於回去之後該如何,這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

“陛下,等等妾,等等妾!“

”陛下,別丟下妾啊!“

一眾妃嬪也哭哭啼啼的跟在李雄後面。。走一路哭一路,梨花帶雨,驚懼交加,不過處在生死關頭,沒人憐香惜玉,均是急匆匆的奔向下山小徑。

卻是突然之間,有沙沙聲響起,密集的冰粒子從天而降,遲到的大雪竟然不期而至。

如果是單純下雪,對於追擊不會有太大影響,可是下冰不同,用不瞭多久,整個龍泉山將又濕又滑,難以行走。

”娘的!“

楊彥忍不住一拳捶上瞭樹。

今日是活捉李雄的最好機會,可突如其來的冰粒子成瞭李雄逃跑的最佳掩護,冰粒子異常密集,山上的溫度又低,落地幾乎不化,恐怕搶上山之時,地面將一片雪白,滑不溜腳。

與楊彥的無奈相反,李雄一行喜從天降,這簡直就是救命冰!

錢鳳從旁勸道:”大雪雖說來的不是時候,但李雄敗亡已定,無非是多活幾日罷瞭,今龍泉山既破,成國上下人心浮動,大王當占住山頭,待得天氣好轉,再下山兵圍成都亦不為遲。”

“嗯~~”

楊彥點瞭點頭,向魏乂道:“孤任你為漢安太守,給你五年時間,收攏僚人,改土歸流,若做的好,孤調你進洛陽,你意下如何?”

“改土歸流?”

魏乂撓瞭撓後腦殼,不解的喃喃。

楊彥哈的一笑,那時還沒有改土歸流的概念,於是稍稍解釋瞭下。

改土歸流在本質上是把羈縻納為直接統治,夷民須繳稅服役,當然瞭,楊彥目前並沒有向西南腹地推廣的意思,主要是普遍的生產力還沒有達到全面改土歸流的水平,漢安則是是個特例,本來當地的田畝就不屬於僚人,僚人又是戰敗的一方,自然沒可能縱容。

魏乂聞言大喜,這就是送上門的功勞啊。當即重重一拱手:“請大王放心,若是五年還不能改土歸流,末將願提頭來見。”

楊彥笑著擺瞭擺手:“孤沒那麼暴戾,最多罷你的官,好瞭,你本是南蠻校尉,有處理西南夷糾紛的經驗,不過孤提醒一句,在漢安,我大明勢強,沒必要過多遷就僚人。”

“末將謹記!”

魏乂肅容應下。

錢鳳卻是暗嘆一聲,他原想謀漢安太守,表現自己的能力,畢竟跟在楊彥身邊做謀士,實在是沒什麼前途,但楊彥中意的是魏乂,他能說什麼呢?

“大王。。大王!”

這時,郭誦驚喜的叫喚傳來,楊彥轉頭看去,郭誦身後跟著幾個軍卒,抬著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郭誦拱手道:“司馬玖被象群踐踏而亡,這是將士們撿到的屍體,經辨認印信,理該是司馬玖。

這具屍體慘不忍睹,臉都被踩爛瞭,明光鎧的甲片有部分陷入瞭肉裡,楊彥大略翻看瞭下印信,確認是司馬玖,不禁嘆瞭口氣。

司馬玖是晉室遠房宗親,就任寧州刺史形同於流放,而寧州大部為西南夷,司馬玖真正控制的,隻是州治兼建寧郡治味縣,及周邊的小部分范圍,本身實力不強,由此也可見司馬玖必是許下瞭天大的好處。。才說得西南夷協同出兵。

而今大敗突來,不僅是司馬玖魂歸地府,寧州西南夷也損失慘重。

這倒是讓楊彥心中一動,問道:“我欲以你就寧州刺史,你可願留在西南蠻荒之地?”

“誦領命!”

郭誦毫不遲疑的施禮應下,畢竟寧州再偏遠,可寧州刺史是秩比兩千石,而他才三十不到,按刺史太守五年一任的規定,五年之後正是年富力強之時,隻要小有成績,就可調離寧州,要麼回洛陽,要麼去中原江東的富庶大州,因他的是秩比兩千石,調任別職,必是真兩千石,甚至加侍中頭銜,這是錦繡前程啊。

除瞭不開竅,沒有誰會拒絕這份任命。

錢鳳眼裡的羨慕之色更加濃烈。

楊彥點點頭道:“魏將軍將任漢安太守,負有改土歸流之任……“

向郭誦簡要介紹瞭改土歸流,楊彥又問道:”你去寧州如何施政?”

“這……”

郭誦不敢殆慢,尋思良久,才道:”漢安地方狹小,多為平地,且酋帥高平既便不死,也難以為禍,而寧州不同,地處偏遠,山地林立,滿目皆夷,故末將以為,暫不宜於寧州推行改土歸流,應以靜制動,可這並不是指無所事事,末將將采以下三策。

其一,打探摸清各夷酋底細,或分化之,或挑撥之,削弱其實力。

其二,逐漸招納貧苦夷人,給田地,去其俗,歸化為晉人,積蓄力量。

其三,采益州之資與寧州夷人公平交易。宣揚王道,使之漸漸歸心。“

”嗯~~“

楊彥滿意的揮瞭揮手:”待孤破瞭成都,你就領萬卒去味縣上任,先把司馬玖葬瞭罷。”

”諾!“

郭誦躬身施禮。

……

冰粒子越下越急,雖然李雄跑瞭,但更多的成軍將士包括大部分僚人跑不掉。。都不用明軍入山,天黑之前,紛紛出山投降,否則窩在濕滑的山裡,既便不摔死,也會活活凍死。

天氣越來越惡劣,到上半夜,飄起瞭鵝毛大雪,山頭一片白皚皚,這樣的天氣,楊彥不可能翻山進逼成都,除分出部分軍卒扼守山頂高地,全軍於山腳駐紮下來。

據統計,成軍的主力幾乎喪失殆盡,連同僚人男女老少,近十萬人投降,這讓楊彥想起瞭花蕊夫人的名句:十四萬人齊解甲。。竟無一個是男兒。

不過這對於楊彥是好事,魏乂也得到楊彥的授意,提前jinru太守角色,把成軍中原屬於蜀中各豪強的部曲佃戶單獨甄別出來,與僚人混在一起,給田授地,抓緊時間安置,並承諾將來會把他們的傢眷送來漢安,與之團聚。

這部分人裡,至少有半數是漢安本地人士,因僚人侵占土地,又性格軟弱,不敢抗爭,被迫遠走成都,成瞭豪強大族的佃戶,今回歸故土,自然是樂意的。

大雪下瞭兩日,楊彥又多等瞭幾天,待得積雪化去,才領著軍卒,翻越龍泉山,而成都,隻在山那邊的二十來裡瞭。

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妙書屋手機版網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