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章 談判破裂

作者:上林春 字數:2660

李雄這話,乍一聽沒問題,但是細細品味,隱約存有激怒楊難敵之意,順著這個線索捋下去,李雄的居心不難猜測,顯然是不希望涼州與仇池降瞭明軍,挑撥兩方動手交戰。

明軍若勝,李雄沒有任何損失,或還會因勸降有功,受到嘉獎。

要是明軍敗瞭,李雄就有機會借助涼州與仇池的力量復國,雖然前路渺茫,也極易被人挾持,但搏一搏總好過什麼都不做。

更何況在李雄自己看來,自己掩飾的極好,不擔心被楊彥覺察端倪,不過可能是心虛的緣故,他朦朦朧朧感覺到楊彥的視線在他的側臉停留瞭小片刻。

不可能吧,如此隱秘都被發現,難道那小兒真是妖孽?

“仲俊辛苦瞭,先退下去。”

這時,楊彥從旁揮瞭揮手。

“諾!”

李雄施禮,轉身向回,偷偷一掃楊彥,好象神色如常,再去觀察身後眾人,也沒什麼過份的反應,唯有任皇後的神色間多出瞭一絲鄙夷,仿佛在嘲笑他自作聰明。

憑著對任皇後的瞭解,李雄清楚,多半是看破瞭自己的圖謀,那楊彥之會不會看破呢?心裡不由一緊,再也不敢去觀察楊彥,隻能聽天由命。

楊彥仿似無所覺察,待李雄退下之後,朗聲道:“孤無意與三位開戰,既三位各有疑慮,亦不強求與我共誅匈奴,但還請莫阻我去路,是敵是友,一言可決!”

“這”

三人立時陷入瞭生平最大的為難當中,哪怕是楊難敵,曾先後bp降於劉曜與李雄,也未有如此為難。

眼下的問題是,如果不阻著明軍,明軍必取秦州,他日破瞭劉曜,絕對會回過頭橫掃仇池西涼,明軍還是東海軍的時候就大破過石虎,如今的實力膨脹瞭十倍都不止,誰與明軍對上敢輕易言勝?

韓璞、陰預是涼州堅定的主戰派,不到山窮水盡,怎肯把命運置於楊彥之手?楊難敵也是仇池氐人之主,哪甘心屈居於人下?

況且今次把明軍堵在瞭歧山道中,明軍裝備精良,人多勢眾的優勢難以發揮,又是兩傢合力,此時若不敢戰,將來即便想戰恐怕都沒有勇氣。

隻是戰瞭,就形同於失去瞭轉圜餘地,兵敗的後果,怕是連李雄都不如。

楊難敵猛一咬牙道:“韓公陰公可見著李仲俊?明明國滅被俘,還要違心勸降我等,何等可悲?莫非涼王願如李仲俊般看人臉色?至少孤要搏一搏,哪怕敗瞭,此生亦無憾!”

陰預眼裡一抹狠厲閃出,點點頭道:“不戰而退還不如直接投降,憑你我身份,混個一官半職不難,老夫可不願背負上處事不斷,軟弱無能之名,今次,便由我等試試明王斤兩,看是否如外間所傳那般神乎其神!”

“也罷,我涼州民風剽悍,西涼鐵騎,橫行天下,未必輸於他!”

韓璞深吸瞭口氣,向前喚道:“我等實不願與明王為敵,但此路不通,請明王速返!”

說完,三人相視一眼,各自退回後陣。

夏季的秦嶺,陰濕多雨,幽深的林木遮擋著陽光,悶熱異常,隨著韓璞三人退後,涼州軍與仇池軍也調動起來,弓箭手倚著林木,攀上就近的山頭,層層佈防,間雜有槍盾兵,那林間的點點寒光,尤為耀眼。

“山林潮濕,縱火燒林或濫用傷人也傷己,對此戰的艱苦要有個心理準備。”

楊彥首先給這一戰的性質定瞭性,然後望向瞭身邊諸將。

山林潮濕好理解,會燒出大量的濃煙,而山區多旋風,風向飄忽不定,欲驅煙攻敵,幾乎是沒可能。

至於濫用這一點,是楊彥以美軍在阿富汗的窘境為鑒,當地也是大山連著大山,除瞭林少稀疏,地形地貌與秦嶺山區很有可比性,n扔山裡,也就是聽個響,冒一陣濃煙沒瞭,更何況明軍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n,隻有,在山區中發揮的作用,比之現代美軍更加不如。

尤芒長期跟著楊彥身邊,又屢立戰功,算是比較熟瞭,這時便嘿嘿一笑:“大王,若是在平地上,尤某遇見西涼鐵騎那是有多遠走多遠,可這是秦嶺大山,他那弓馬本事十成中發揮不出三成,此役末將願為前鋒,為大王打通出歧山之道。”

楊彥丟瞭個贊許的眼神過去,便示意於藥。

於藥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幾年下來,從目不識丁的莽漢子,到如今字識字近千,可以讀懂一般的文章與兵書,算是有瞭脫胎換骨的變化,在略一沉吟之後,便道:“此役受地形所限,隻能投入有限兵力,故按常規來說,勝敗不在雙方兵力多寡,也不在軍卒之猛,而是關乎著糧草補給。

由此地往下辯,不過三百來裡,涼州軍與仇池軍輸送糧草隻須十日,而漢中不足以負擔我軍所需,糧草隻能由成都運來,須月餘才能運送一趟,又山地崎嶇難行,消耗倍增,我軍若想獲勝,還得出奇,攀山繞往敵軍後部,焚其糧米,令其斷糧自潰

不過,楊難敵身經大小數十戰,經驗豐富,韓璞、陰預亦是西涼老臣,當會料及我軍必襲其糧隊,故此戰無謂偷不偷襲,隻能利用兵力無法集中的特點,尋到他的糧營,全力攻打,一舉焚之,可奠定勝局。”

“嗯”

楊彥點瞭點頭,望向瞭其他人。

nn道:“此策甚妙,同時我軍亦全力護住車駕糧草,防敵焚燒。”

“好!”

楊彥向尤芒道:“尤將軍,你率本部與僚人,攜帶火油,攀山而去,孤於正面強攻,可有問題?”

“諾!”

尤芒重重一拱手:“請大王放心,若燒不瞭糧草,某提頭來見!”

說完,便飛奔而去。

山越經多次作戰,還剩四千餘人,軍中的僚人也有三千多,山地軍有近千,誰都明白這或許是自己的最後一戰瞭,均是群情激奮,嗷嗷亂叫。

這也沒辦法,出瞭歧山,便是一望無際的高原,無論是攻上邽,還是取關中,山地軍幾無用途,要想建功立業,唯有此役。

楊彥又向北望去,問道:“上邽距下辯僅兩百裡,涼州與仇敵的兵力調動不可能瞞過劉嶽,諸位以為,劉嶽會如何行事?”

“這”

眾將均是神色一肅。

是啊,劉嶽身經百戰,除瞭在楊彥手上吃過大虧,幾乎是戰無不勝,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對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戰爭視若無睹?

好一會兒,郭默拱手道:“大王,若我是劉嶽,不出於以下兩個選擇。

其一,與涼州、仇池結盟,共拒我軍,但從目前來看,劉嶽並未出現,故很可能打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心思,做那窺伺一旁的黃雀,但是秦嶺山連著山,道路隻有一條,他若伏兵,將置於何處?“

楊彥擺擺手道:”劉嶽未必須入秦嶺,我軍如出歧山,因山道狹窄,隻能是一截一截的出,且隊形必散,形同於渡河,他可抓住時機,半渡而擊。”

“噢!”

郭默恍然大悟道:“大王,若利用的好,或能輕取上邽啊!”

楊彥點點頭道:“此事倒是不忙,先破瞭涼州與仇池再說。”

幾人說話間,小鋼炮已經推到陣前,在一聲令下之後,朝著前面的密林開起瞭火,一蓬蓬鐵彈子噴射而出,枝葉間發出密如雨點的沙沙聲,聲勢極為驚人,可是造成的傷亡極其有限。

畢竟山區地形復雜,又多樹木遮掩,不過明軍並不指望小鋼炮能取得多大的戰果,主要是展示給涼州軍看,告訴他自己有大殺器,來襲營燒糧先掂量掂量。

同時開炮也是發起進攻的信號。

炮聲過後,明軍戰士三五成群,互相配合,以nn開道,以鐵甲厚盾防身,向著對面的軍卒發起瞭沖擊。

。頂點: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