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七章 倒弋相向

作者:上林春 字數:2725

謝謝好友獰魔鐵騎的月票

不片刻,諾大的宮室裡,隻剩下瞭司馬紹與皇甫方回兩人,司馬紹以眼神示意。

皇甫方回拱手道:“陛下與陶公攻打市易行未有寸進,反傷亡頗重,不知陛下是否仍有攻破的信心?”

司馬紹不悅道:“皇甫卿是為何意?難道深夜來此,就是為諷刺朕麼?”

“臣哪敢?”

皇甫方回笑著擺瞭擺手:“臣隻想指出,市易行易守難攻,又屯積瞭巨量來自於各傢的糧米,別說三兩日,再有十個三兩日都未必能攻破,屆時陛下該如何?”

司馬紹想起瞭那幫士族,諸葛氏是市易行明目張膽開出條件的,剛開始還欲語還羞,猶抱琵琶半遮面,迫於n的壓力,稍稍出瞭人手搖旗納喊,但在如瑯琊王氏、陸氏、顧氏等高門大族普遍出工不出力的大背景下,諸葛氏很快退縮,與諸葛氏一向交好的泰山羊氏、陳留蔡氏也跟著退,這一退就扼制不住,一傢接一傢的退,雖還未撤兵,卻已經不再參與進攻瞭。

至昨日傍晚收兵為止,還在進攻市易行的,隻剩下司馬氏與陶侃兩傢,別傢圍在邊上看熱鬧,也不排除攻破之時趁火打劫的可能。

“丞相欲如何?”

司馬紹反問道。

皇甫方回道:“陛下與丞相,比不得江東士族傢大業大,他們耗得起,我們耗不起,故而袖手旁觀,欲為漁翁,莫非陛下甘願為別傢做瞭嫁衣裳?”

司馬紹陰著臉不說話,那閃爍的火光中,映襯的面容有些獰猙。

皇甫方回又道:“市易行已攻打不得,但若退兵的話,恐怕不須多久,便糧米耗盡,軍卒離心,最終一哄而散,陶公倒還好些,大不瞭從哪裡來,回哪裡去,而陛下若手中無兵,怕是王敦舊事重演啊。”

“你到底想說什麼?”

司馬紹不耐的催促。

皇甫方回鄭重拱手道:“陶公願附驥陛下之後,突襲士人,取其田畝糧米,資為所用!”

“這”

司馬紹不傻,皇甫方回的來意不難猜測,但真說出來,半是震駭,半是佯裝,現出瞭震驚之色。

皇甫方回默默等待著司馬紹作出決定。

司馬紹席離起身,負手在殿內來回走動,顯示出瞭內心的掙紮,這和繳滅紀張二姓不同,那兩傢派人刺殺他,他反過來滅門,占據名份大義,無人能說半個不字,哪怕是同處江東的顧氏和陸氏,在求情未果之後,也隻能袖手旁觀,坐視兩姓被抄傢滅族。

而主動攻打士人,將沒有任何名份大義作為遮掩,先不說成不成,即使成瞭,將來於青史中也要安個暴君的名頭,與桀紂並稱。

但皇甫方回並非無的放矢,陶侃若撐不住,下一個就是他,士族雖損失大量錢糧,根底仍在,局勢又將走回元帝朝的老路,甚至還不如。

因為明國崛起瞭,若是揮軍南下,隻怕滿朝文武會先一步投敵,大晉成為第二個孫吳。

嘗過瞭一次被廢的滋味,司馬紹絕不想再經歷第二次,眼下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其一是茍且,坐看局面愈發惡化,最終無力掙紮,獻城出降。

其二是奮力一搏,取士族田畝丁口為己用,趁著楊彥無力南顧之時,壯大自己,哪怕敗瞭,也是轟轟烈烈去死。

尤其是各傢士族的五六萬聯軍就在建康,如能全殲,將給予士人重大打擊,搞不好真能趕在明軍大舉南下之前,以武力統一內部,收天下之錢糧兵馬為己用。

這個念頭一出,就如毒蛇噬咬著心靈,畢竟人都有賭性,在面臨絕境的時候,會奮力一搏。

隻是陶侃

“陶公將如何自處?”

司馬紹轉頭詢問,他必須要弄清陶侃的立場,因為他的力量沒有陶侃強,分得的好處也不可能超過陶侃,眼下有江東士族,陶侃不敢亂動心思,可一旦士族被滅,指不定第二次被廢就在眼前。

實際上陶侃也沒有退路瞭,身居高位,權勢地位不是說放就能放,既便是真心激流勇退,別人卻未必這樣想,隻有死瞭才不會有威脅。

更何況陶侃麾下以俚僚為主,耿直的同時也意味著性子野,眼看軍中就要斷糧,到時別說驅之作戰,甚至還有可能兵變,反噬其主。

原本陶侃是不願意與江東士人互相攻殺,但市易行掏光瞭他的傢底,人被逼上絕路,就沒法去考慮將來,隻能先解燃眉之急,而市易行太硬,啃不動,捏軟柿子成瞭唯一選擇。

不過這話,皇甫方回不可能說出,隻是道:“江東乃是非之地,陶公根基淺蒲,久居不妥,事畢之後,求為湘州刺史,願為陛下鎮守西陲。”

“嗯”

司馬紹緩緩踱著方步,腦海飛速開動,判斷著皇甫方回所言真假。

皇甫方回又苦笑道:“臣不瞞陛下,陶公何德何能,既無顯赫出身,又無明王那般天縱之才,哪敢生出他念,平生所求,無非是顯赫門楣,擠身於高門罷瞭。

早先陶公坐鎮番禺,坐視江東風雲變幻,卻被陶瞻所誤,不得不來建康赴任,這幾年來,小心翼翼,唯恐行止有失,但從眼下來看,江東已不可久留,還望陛下明鑒。”

湘州是陶侃的老傢,山地延綿,多苗夷,去湘州就藩,可以避楊彥的兵鋒,實在抵不住時,還可繼續往南,避入俚僚區域。

司馬紹理解瞭,陶侃的年紀大,喪失瞭進取心,去湘州是避禍,楊彥哪怕統一瞭天下,一時之間,手也伸不到湘州山區,而陶侃可以坐觀時局,即便歸附,也能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何時動手?”

司馬紹問道。

皇甫方回道:“就在今夜。”

“哦?這麼急?”

司馬紹訝色一現,又問道:“明軍會否幹涉?”

皇甫方回道:“陛下身邊,難保沒有各傢暗伏人手,臣深夜到訪的消息若被傳回,有心人不難從中推測,既使不敢搶先動手,也必加強防備,故於今夜出兵,可保穩妥,至於市易行臣以為理該不會幹涉,畢竟他得瞭錢糧,咱們又沒去招惹裴妃,臣實在想不出,他有幹涉的理由,或許他還願意看著江東亂下去。”

司馬紹的眼裡,閃出瞭一抹殺機,明軍的存在,讓他如芒刺在背,也是一種難言的恥辱,可是他隻能忍,待得自己有瞭足夠的實力,不奢求滅瞭楊彥,隻望驅逐建康明軍,與明國劃江而治。

“好,今夜寅時出兵!”

司馬紹猛一點頭。

皇甫方回匆匆而返,與陶侃佈置,雖說不擔心市易行會斷其後路,但還是留瞭些兵馬防守,待得寅時一到,司馬紹揮全軍,陶侃也派出大部軍卒,殺向瞭士族連營。

這真是無妄之災,誰都沒想到,深夜中竟然會被皇傢與陶侃攻擊,一時之間,火光沖天,慘叫大作,數不清的人馬四散潰逃。

“郎主,郎主!”

陸曄正在陸府中,突有仆役急匆匆奔瞭進來,大叫道:“主上與丞相突然揮軍殺向我方營壘,全軍猝不及防,已經潰散瞭,請郎主速離建康!”

“什麼?”

陸曄大驚,隨即便大怒道:“黃須兒,奚狗,老夫與爾等誓不兩立,走,速回吳郡!”

怒歸怒,陸曄倒是不含糊,一旦亂兵打上門來,那是想走都走不瞭,他也不奢望司馬紹會手下留情,現今的形勢很明顯,陶侃與司馬傢缺糧,狗急跳墻,又奈何不得市易行,隻能對士族下手。

覆舟山腳,喊殺震天,距離較近的士族府邸,已經有交戰發生,各傢府邸,也不停的有車駕人馬馳出。

瑯琊王氏,帶著諸葛氏、羊氏、蔡氏等一眾交好傢族,蒼皇逃向僑立瑯琊郡,江東士人也向大本營奔逃,其實陶侃和司馬紹不是沒想過提前佈置兵力,把士人一打盡,但太蒼促瞭,又擔心過於頻繁的兵力調動會使士人警覺,打草驚蛇,因此隻能於發動之後,再派兵追擊。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