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二章 形勢危急

作者:上林春 字數:2720

(謝謝好友永樂江畔的兩張月票~~)

石堪留意到吳豫那邊的狀況,再加上他的人數僅為楊彥的一半不到,因此始終保持著三到四裡的距離,以拖為主,待得張噎仆率領的中軍擊潰瞭羌氐,再與自己聯合夾擊楊彥。

每當楊彥跑,他也跑,楊彥回頭,他跟著回頭,不過楊彥有優勢兵力在手,羌氐又現出瞭不支態勢,他不可能容許石堪一再的撥弄自己的神經。

“追!”

楊彥猛一揮手。

轟隆隆的馬蹄聲驟然爆響,整支騎兵收束為兩個巨大的魚鱗陣,一支由他親領,另一支由管商率領,一左一右的向石堪追擊。

石堪照著老套路往回跑,但明軍不再如先前那樣,追一陣就回頭,而是緊追不舍,漸漸地,他感覺這樣不行,於是猛一呼喝,全軍由一個長條形的縱隊迅速向兩翼散開,在加速的同時,隊形大體不亂,羯趙禁軍的精銳,果然不是吹噓,全軍上下,皆是提前撥出瞭背上的短矛,隨時奮力投擲!

羯趙禁軍並不怵明軍,他們是守衛王宮的最精銳武裝,也不是普通的羯人,隻有高階羯人的子弟,才有姿格入選禁軍。

身份上的高人一等給禁軍帶來瞭巨大的優越感,年齡普遍介於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羯人最悲慘的那一段歲月,隻存在於口口相傳與典籍中,並沒有親身經歷過,他們是朝氣蓬勃的第二代。

兩軍快速接近,在石堪看來,明軍收縮成魚鱗是找死,雖然魚鱗陣的沖擊力強大,但攻擊隻集中在一個點,主要是作為鑿穿使用,殺傷有限,而自己把陣形鋪開,確保每個人都盡可能的投出短矛,萬餘騎兵,一次性投出萬餘短矛,威力不敢想象。

暗暗數著與沖來的羯軍距離,楊彥又喝:“撐盾!”

旗手把旗號打出。

騎隊兩側靠外圈的戰士,紛紛矮身撐起圓盾,盾剛撐好,帶著尖嘯破空聲的短矛已是凌空襲來。

“當當當!”

正面的短矛大多被楊彥與身邊的將領絞向瞭四面八方,而從側翼擊來的短矛,陸續擊打在圓盾上,巨大的力道,不出意外的將圓盾刺穿,但圓盾並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由鐵皮、壓緊的植物纖維與竹片構成的圓盾,消耗瞭短矛相當一部分力量,在手上傳來巨力沖擊的那一瞬間,將士們把心一橫,紛紛轉身,以胸腹正面迎上!

短矛透過圓盾,擊上胸前的竹甲,雖將竹片擊的四分五裂,卻成瞭強弩之末,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楊彥已經在騎兵中推廣瞭絲綢內衣,這項來自於鐵木真的發明,能有效降低箭矢的傷害。

絲綢內衣擋住瞭短矛,隻有不多的動作稍慢的將士,被射中胳膊或是肋下。

與石堪事先預料不符,因明軍把隊形收的很緊,禁軍並不是誰都有機會投擲出短矛,畢竟隔的太遠,冒然出手,沒殺傷明軍,反中瞭自己人,真正投來的也就近千支而已,造成的傷害對於一支兩萬多人的騎隊來說,尤其明軍還擋住瞭大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也是楊彥冥思苦想出的破短矛方法,做起來雖隻是短短的一瞬間,但將士們都經過瞭艱苦的訓練,今日初次用於實戰,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石堪大驚失色,可這麼短的距離已來不及調整陣勢瞭,隻得硬著頭皮以松散陣形去迎擊明軍的魚鱗陣。

轉眼之間,兩軍轟然撞上,身為龍頭的楊彥,馬槊以極高的頻率左刺右挑,以精妙無比的手法,每刺中一個敵人,便帶起快速一掄,將屍體遠遠擲向瞭敵軍陣中。

兩側的騎士,則把還插著短矛的圓盾當作輪盤擲出,隨即擎出馬刀斜向劈砍,無論是否砍中,均是一觸即走,僅這一沖,已沖破瞭敵陣!

“娘的,攔住後面,包抄,包抄!”

石堪急的大聲呼喝。

可是明軍陣形再變,大陣中的小陣分瞭出來,陸續斷裂為瞭十餘截,向著呈一塊長長截面的羯軍正面沖殺!

喊殺震天,刀鋒交擊清脆悅耳,還夾著骨骼被劈斷的嚓喳聲,這一輪交擊,羯趙禁軍吃瞭大虧,他們雖然精銳,但明軍以專擊分,以尖錐對截面,誰能頂的住?

兩萬七千明軍,每隊兩千人左右,把羯軍斷為瞭十餘截,這簡直是致命。

石勒面色難看之極,他萬萬料不到,石堪隻是稍微應對失誤,就陷入瞭萬劫不復之局。

一名將領湊頭道:“大王,右將軍險之又險,唯今之計,須再組織萬騎出城支援!”

石勒立時頭大如鬥,其實他也明白救援的重要性,但他隻有禁軍三萬與三萬中軍,六萬軍已經派出去瞭五萬,而羯人權貴的部曲與四座衛城的守軍合計還有四萬左右在理論上,石勒尚能調動五萬卒。

可這些兵力,互不統屬,從未有配合作戰的經驗,拿去與精銳的明軍作戰,恐怕兇多吉少。

而且如今的襄國,籠罩在一片濃厚的恐怖氛圍當中,連中禁軍都不敵,那些權貴還有哪個願意拿自己的部曲去送死?

石勒已經意識到,隨著手頭兵力的急劇減少,他的威望也隨之驟降。

如果換瞭尋常人,面臨如此惡劣的局觀,多半認命等死,但歷來成大事者,皆為心志堅毅之輩,石勒從一個奴隸翻身成為河北之主,除瞭逆天的氣運,也與他那不屈不撓的性格有關。

略一尋思,石勒作下決斷,向左右大喝道:“傳令,調中軍五千出城,支援吳豫,務必一舉擊潰明軍千牛衛,另召四衛城守軍速回!”

調五千中軍,是他的極限,衛城他可以不守,集中兵力才是最重要,那五千禁軍也不能動,是他最後握在手裡的力量。

“諾!”

侍從匆匆而去。

時間緩緩流逝,石勒心急如焚,縱觀整個戰場,除瞭中軍對羌氐占有優勢,吳豫率領的禁軍被明軍千牛衛折騰的進退兩難,在那神乎其神的回身射術之下,陸陸續續有人墜馬身亡。

雖然每次沒多少,可那是持續出血啊,又沒法止詮,很容易讓人生出無力感,對士氣的影響極大。

而另一部由石堪率領的禁軍,已經被明國騎兵斷為瞭十餘截,陣勢散瞭,如不及早救援,早晚全軍潰敗,不過石勒清楚,即便去救援石堪,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主要是石堪面對的敵手太強,是由楊彥親領的近三萬精騎。

從個人質素上來講,騎兵比千牛衛稍欠一籌,但是在整體配合方面並不遜色,石勒寄期望於石堪多撐一會兒,先擊潰明軍千牛衛,再一鼓作聲打垮羌氏,最後挾兩路大勝之勢,反撲楊彥。

當然瞭,理智上石勒清楚成功的可能不會超過三成,可是不這樣做,難道閉眼等死?

“娘的,怎磨蹭這麼久?半刻瞭,還不出城!”

石勒急的破口大罵。

眾將相互看瞭看,都從對方眼裡讀出瞭無奈,傳訊需要時間,集結也需要時間,襄國城周三十裡,即便長瞭翅膀,也不可能那麼快啊。

可這話隻是放心裡想想,還沒人蠢到去向石勒解釋,這也不代表他們不著急,每個人均是不停的回頭後望。

“來瞭,來瞭!”

一名將領突然驚呼,五千中軍向城門轟隆隆馳來。

“開門,快開門!”

身為大王,石勒竟然不顧身份的探頭向守門軍卒下令,可見他有多少焦急。

“喀吱吱~~”

厚重的木門打開,五千騎撒蹄沖出,根本不排隊列,徑直向千牛衛猛撲。

柳蘭子回頭一看,大喝:“荀虎,你留下,羯賊由我去收拾!”

“哈哈!”

荀虎哈哈一笑:“柳蘭子你別和老子搶,娘們兒立功有什麼用,我留千騎給你,其餘的都跟老子上!”說完,也不待柳蘭子再說什麼,著旗手打出旗號,領著四千騎轉身,向那五千羯趙中軍沖殺而去。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