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九章 徐龕病危

作者:上林春 字數:2729

(謝謝好友狂龍風暴,好友糖果爸與好友三峽農夫的月票~~)

偏屋裡,一片春光剛剛落幕,竺法雅與安令首仍是沉浸在空樂雙運的妙境當中,隨著轉入密宗修行,他們越發覺察到這是一條直指無上大道的捷徑,先以欲勾之,後令入佛智,修行不再枯燥,變得樂趣盎然,心裡不由對創出密宗修行之法的毗盧遮那如來無比欽佩,也因一次次體悟空樂雙運的妙趣,竟對佛法又有瞭更深的理解。

“阿彌陀佛~~”

竺法雅整瞭整衣衫,輕喧佛號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空樂雙運隻是法門,是你我參悟無上大道的叩門磚,師妹當以欲制欲,不可為欲所惑。”

這種話要是當楊彥面前說,鐵定給扣一頂撥吊無情的大帽子,明明快活過瞭,還要對女方說,剛剛的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啊,忘瞭吧,這不是撥吊無情還是什麼?

不過安令首吃這套,原本她星眸微瞇,檀口微張,臉頰泛著點點暈紅,而在吃瞭竺法雅的告誡之後,如當頭棒喝,連忙肅容,合什道:“師兄教訓的是,師妹著相瞭,差點為欲所趁,還多虧師兄提醒!”

說著,那滿身媚態一瞬間轉化為聖潔無暇,不急不忙的穿起瞭衣服。

“嗯~~”

竺法雅暗暗點頭,這師妹,有佛性啊!

安令首正穿著衣服,卻是想到瞭什麼,回頭道:“師兄,那拓跋什翼健稟性惡劣難馴,師妹觀他倒未必鈍頓,或是故意曲解佛法經義,行抵觸之事,而明王又委托我師兄妹授其佛法,以期將來去草原傳播,這可是無上功德啊,可是照這樣下去,早晚壞瞭明王大事,該如何是好?要不要等明王回師,告之明王?”

“這……”

竺法雅略一沉吟,便擺擺手道:“拓跋什翼健少年心性,頑劣點也屬尋常,照師兄想來,此子未及人事之齡,徒解空樂雙運,味如嚼臘,難以汲取真義。

此事不著急,明王不是安排瞭四個美婢給他麼?

待他稍大些,初嘗瞭人事滋味,當能明瞭空樂雙運之道,再用心修持,必誠心禮佛。”

“阿彌陀佛,還是師兄想的周到。”

安令首合什為禮。

……

天下間沒有不透風的墻,拓跋氏被全殲的消息漸漸地散播開來,但輿論風口均是指向惟氏背信棄義,一時成瞭萬人唾罵的對象,拓跋什翼健雖恨的咬牙切齒,卻無法可想,隻能把仇恨深埋在心裡,甚至為瞭掩飾異常,修持佛法也用心瞭許多,使得竺法雅與安令首暗暗點頭。

時間緩緩流逝,不知不覺中,已是春暖花開,楊彥在安排好瞭河北諸事之後,率軍凱旋而歸,百官帶著民眾出城三十裡迎接,場面熱烈而又浩大。

但最受關註的,還是石勒,越府出身的官僚,如刁協、諸葛頤、王敦,紛紛上前痛罵,甚至還朝他吐口水,而石勒雖然被養成瞭肉山,卻安坐囚車當中,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眼神冷漠,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刁協也罵瞭石勒兩句,便索然無味,一回頭,恰見著劉隗,不由驚喜道:“哈哈,大連兄,大連兄,想不到老夫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大連兄啊!”

劉隗養瞭幾個月,狀態好瞭很多,嘆瞭口氣,唏噓道:“玄亮安好?”

“好,好!”

刁協緊住劉隗的手,連道瞭幾聲好:“過去的事,莫再提他,兄至察無徒,有剛決之才,標義為名,鉗束天下,一言之非,一事之失,張皇而摘之,雖盈廷怨起,但若非如此,朝庭豈非盡由城狐社鼠之輩竊據?

今大王鼎革舊弊,明庭氣象日新,正是我輩用武之時,大王既攜大連兄南歸,必有任用,大連兄莫要著急。”

劉隗感慨道:“知我者,玄亮也,大王任我為延尉,我自當整肅綱紀,教宵小無立足之處,以報效大王知遇之恩。”

“正該如此!”

刁協直點頭,隨即又嘆瞭口氣:“隻是可惜瞭戴若思啊!”

“哼!”

劉隗怒哼一聲,向王敦道:“若非此獠,戴若思豈能含冤而死?天可憐見,此獠亦降瞭大王,他日若犯在我手,定不枉法!”

王敦自來洛陽之後,稟持低調做人的原則,可是被劉隗指著鼻子罵,亦是忍無可忍,畢竟他也是一方豪強人物,又是頂級門閥出身,差一點就做皇帝的人,既便是楊彥,該有的禮數還是有的,又豈肯受辱於劉隗之手?

於是毫不客氣的哼道:“當初老夫寫信給你,你與老夫說: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貞,吾之志也,今晉主仍在,你為何棄建康反來瞭洛陽?汝之志向何在?”

“你……”

劉隗立刻啞口無言,是啊,司馬紹還在世啊!

“好瞭,好瞭!”

楊彥一直在邊上看著,見著劉隗下不來臺階,上前勸道:“晉主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晉祚不久矣,劉公棄暗投明,乃我大明之幸,兩位莫再爭執瞭。”

“臣遵命!”

王敦深施一禮,隻是望向劉隗的眼神中,滿是得色,令劉隗氣結,卻又無可奈何。

刁協搖瞭搖頭,拱手道:“大王,徐龕病重臥床,未能來迎,托臣向大王請罪。”

“哦?徐公何時病倒?”

楊彥眉頭一皺,問道。

刁協道:“去年冬季染瞭風寒,非但未愈,反越發嚴重,怕是……命不久矣。”

“於藥!”

楊彥喚道:“帶上徐夫人,隨孤去往徐公府上。”

“諾!”

於藥拱手施禮,套住李氏的馬車,與楊彥離瞭大隊,向徐龕府邸行去。

徐龕住在城南官員權貴區,一座五進大宅,氣派堂皇,當楊彥趕到的時候,那兩個前溪歌舞姬已在門外迎接,面帶憂色,抱著徐龕的幼子施禮:“妾見過大王。”

“不必多禮。”

楊彥擺瞭擺手,向李氏示意道:“此乃徐公發妻,你二人快見禮。”

二女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眸中讀出瞭一絲苦意,雖然她們仍是妾的身份,但傢中沒有大婦,多逍遙自在啊,誰也不願頭頂上多個管事的,再一看李氏,蒼老憔悴,眼神銳利,分明是個難相處的主,以後好日子不會有瞭,卻是隻能盈盈施瞭一禮:“妾拜見夫人。”

李氏見這二女也不喜,主要是太漂亮瞭,這已經不是相形見拙的問題,而是自慚形愧,不過當著楊彥的面,也不方便表現出什麼,於是擺瞭擺手:“老奴多虧瞭兩位妹妹照料,老婦在此謝過,先進屋再說罷。”

徐龕的兒子取名徐敢,才兩歲,沒給李氏見禮也不算什麼,但李氏對那孩子不聞不問,這就有些過份,楊彥與於藥不禁相視一眼,均是暗暗搖瞭搖頭。

清官難斷傢務事,哪怕楊彥身為大王,都沒辦法幹涉別人的傢事。

“大王請,夫人請,於將軍請!”

二女倒是頗為知禮,把楊彥一行人迎入府中,穿過長長的回廊,來到瞭寢屋,剛一踏入,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藥味,徐龕臥在榻上,蓋著厚厚的被子,骨瘦如柴,滿臉都是皺紋。

楊彥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徐龕病成瞭這樣。

“大……王!”

徐龕感覺到有人靠近,半瞇著的眼睛睜開,一見是楊彥,陡然一震,就要掙紮著起身。

楊彥把他按住,搖搖頭道:“徐公莫要動,孤給你把把脈。”說著,就從被子裡小心翼翼的拽出瞭徐龕的手臂,把手指搭瞭上去。

那兩個前溪歌舞姬的美眸中現出瞭一抹希望,楊彥素有神醫之名,她們盼望楊彥能帶來奇跡,要不然徐龕病故,傢裡又來瞭個一看就不好相與的大婦,以後的漫長歲月怎麼過啊。

於藥和李氏也是緊緊的盯著楊彥,隨著楊彥的眉頭忽松忽緊,他們的心也隨之沉沉浮浮。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