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地方軍大潰敗,任軍官們如何吆喝追逐,那些地方軍頭也不肯回。
士卒們都不是傻子:津國公的兵馬已經打敗關寧軍,轉頭回來擊潰登萊本地地方軍還不是和玩一樣?到時候秋後算帳,士卒們為登萊巡撫史含章賣命就是一輩子的污點。早一刻逃離這支毫無希望的軍隊,就少一分被津國公清算的風險。
難道還留在登萊軍軍中,等著虎賁軍回來大屠殺?
兩萬地方軍撒著腿狂奔,把那些做工低劣的武器和盔甲全扔瞭那些地方匠戶打造的刀劍,都是偷工減料的作品,拿去切菜都嫌不夠結實鋒利。更別提那些薄得不像話的綿甲瞭。既然此時大潰敗瞭,這些劣質裝備就沒有必要繼續留著瞭。
那些地方軍的武將也一個個都是人精。他們聽到李植大敗關寧軍的消息,也一個個暗道不妙,腳底抹油要溜瞭。他們表面上策馬出去追逐潰兵,叫喊著砍殺著,其實一跑遠就直接逃瞭,沒有一個人還回來接受史含章的指揮。
本來前呼後擁的史含章站在那裡看軍官們“收攏潰兵”,結果身邊的武將一個接一個跑瞭。最後除瞭幾個文官和傢丁還和史含章站在一起,史含章身邊竟沒有瞭一兵一將。
致仕的貴州巡撫陳萬信先反應過來,一拍大腿喊道:“豎子!這些豎子全溜瞭!”
好久,史含章才反應過來,明白那些武將和潰兵們是不會回來瞭。自己率領兩萬登萊軍攻打登州,最後竟是這樣可笑的結局?
史含章尷尬地嘆瞭一口氣,隻能跨上軍馬,帶著傢丁和幾個文官、士紳往南面的棲霞縣行去。
史含章的登萊軍以棲霞為糧草集散地,棲霞可以算是史含章的大本營。這裡不但有登萊軍的糧餉,更有一百多名山東士紳。
棲霞縣的縣衙二堂中,山東的名士匯聚一堂,都在等著史含章打下登州的消息!這些人中不乏致仕的官員進士和富得流油的舉人,都是這次山東募資“倒李”運動中出錢最多的。
每隔一個時辰,就有從登州戰場跑回來的信使到縣衙裡匯報前線的情況。
開始時候,士紳們還在為登州久攻不下搖頭嘆息。不過他們也不是太焦心,畢竟山東隻是這次“倒李”運動的分戰場。隻要入關的關寧軍擊潰李植的虎賁軍,山東遲早都要從李植的魔掌中光復。
然而等史含章和幾個文官灰溜溜回到棲霞時候,棲霞的名士們就傻眼瞭。
登萊軍就這麼一下子全潰敗瞭?一個兵丁都不剩?就連登萊各營的將領都跑瞭?
當然更令人感到驚駭的是灤州那邊傳來的消息。李植居然打敗瞭關寧軍?號稱天下強軍的七萬多關寧軍兵馬,一入關就被李植打潰?
李植的兵馬隻有三萬人,怎麼會強悍到這種程度?
此時此刻,本以為穩操勝券的山東士人們隻剩下滿肚的驚疑。然後這種驚疑漸漸沉淀下去,變成瞭恐懼,害怕。
士紳們明白,要不瞭多久,李植就會率兵殺回山東。這些湊錢“倒李”的士紳們會被李植怎麼對待?以李賊殺人魔王一般的名聲和作風,結果已經不言自明。
士紳們越來越害怕,突然有人大聲喊道:“撫臺大人!此地不宜久留!李植如今恐怕已經知道我們集資倒李的事情,他的騎兵從灤州趕過來要不瞭幾天!”
有人顫著嗓子喊瞭一聲:“若是讓李植抓到我們,這腦袋可就保不住瞭!”
舉人周學目猛地站起來,在二堂中大聲說道:“諸位,此時田產房屋都顧不上瞭,我們不如速速回傢整理黃白細軟,速速到南直隸躲一躲。從沂州入南直隸不過九百裡,我們最快速度過去,比遠在灤州的李植還要快一些。”
登萊巡撫史含章聽著周學目的話,臉色慘白。士紳們可以躲到南直隸去,他堂堂巡撫躲哪裡去?此時坐下來細細一想,史含章知道大勝歸來的李植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甚至天子都不會放過自己,就算自己躲到天涯海角,都會被抓出來。
他愈發後悔自己組織什麼“倒李”行動瞭。本來好好的巡撫當著,怎麼要搞出這麼大的事情出來?
史含章正在那裡懊悔,陳萬信大聲說道:“撫臺,如今之際,隻有走為上策瞭!撫臺意下如何?”
史含章想著想著,已經面無血色。他一揮手,悲愴地說道:“走!速速走到南直隸去避風頭!”
聽到史含章的話,二堂中的士紳們都站瞭起來,便要快馬回各州縣的傢中去取銀子細軟。
但眾人還沒有走到二堂,就看到一個史傢傢丁慌不擇路地跑瞭進來。那個傢丁在二堂門口的門檻上絆瞭一下,噗通一聲摔倒在地上。然而他是個極為忠心的,顧不上疼痛,趴在地上就朝史含章喊道:“老爺,快跑,李賊的密衛來抓人瞭!”
仿佛是為瞭驗證這個傢丁的話,縣衙正門突然傳來“啪啪”幾聲槍響。顯然是李植的密衛懶得再和傢丁、衙役們口舌,動槍沖進來瞭。
史含章隻覺得脊背一涼。他猛地從椅子上竄瞭起來,頭也不回就往縣衙後門走去。
眾士紳們一個個面無人色,跟著史含章就往後門跑。
然而他們隻走瞭十幾步,就一個個接一個地退瞭回來。
“密衛大使”韓金信身穿禦賜飛魚服,頭戴烏紗帽,腰挎繡春刀,腳踩黑面白底皂靴,帶著三十幾個密衛從後門進瞭縣衙。密衛們手持短銃,將試圖逃跑的士紳們全部逼回瞭縣衙二堂。
史含章一步一步倒退,倒著走回瞭二堂。他進入二堂後轉頭往前面一看,果然正門方向也沖進來五十多個手持短銃的天津密衛,自己已經是插翅難逃。
韓金信走進二堂,摸瞭摸腰上的繡春刀刀鞘,哈哈一笑,說道:“當真是群賢聚集啊,想不到被本官一鍋端瞭,可惜,實在可惜!”
史含章再也顧不上體面,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顫聲說道:“韓大人放過我們這一百士紳,我們每人出一萬銀子求韓大人高抬貴手,放我們去南直隸。一百多人就是一百多萬兩銀子,韓大人這輩子都花不完!”
韓金信仿佛聽到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話,仰頭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