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征遼

作者:米釀 字數:2174

四月初五,李植發兵遼東。

這一天清晨,李植一身戎裝,在國公府大殿前面的廣場上和崔合告別。

崔合擦瞭擦眼淚,說道:“夫君,你這次要去遼東打多久啊?”

崔合又懷孕瞭,此時已經有瞭身孕兩個月。

李植摸瞭摸崔合的肚子,說道:“短則三個月,長則六個月。等我從遼東回來,一定可以陪著你生孩子!”

崔合點頭說道:“你可要快點回來!早點把韃子打掉!”

李植點頭說道:“等我這次去遼東把韃子打掉,就天下太平瞭!”

崔合聽到這話,有些高興起來,臉上浮出笑容。

“夫君最厲害瞭!”

李歡拉瞭拉李植的衣角,說道:“爹爹,你這次不如把我帶上吧,我都八歲瞭還沒打過仗呢!”

李植摸瞭摸李歡的腦袋說道:“你現在還小。等你十六歲瞭,我就帶你上戰場。”

李歡想瞭想,說道:“那還要等八年?爹爹,這也太久瞭。”

說完幾句告別的話,李植不再和傢人盤桓,一甩披風跨上瞭戰馬。

出瞭津國公府,幾百親衛打著華麗的國公儀仗,護衛著李植往天津衛城的北門行去。衛城的道路兩側站滿瞭百姓,一個個充滿期待地看著李植的隊伍。

“國公爺要打韃子嘍!”

“打完韃子,我大明就再沒有外患瞭。”

“我大明真是全賴國公爺瞭。”

“看國公爺那儀仗,真威風!”

到瞭北城門,天津上下的文武官員全部列在城門口給李植送行。

天津巡撫帶著朝廷命官站在城門的左邊,朝李植一揖及地。巡撫如今已經沒有瞭實權,變成瞭朝廷在天津的代表。

天津巡撫如今甚至不能領導天津的縉紳天津的士紳殺瞭一批又一批,通過法庭的政策又削弱瞭絕大多數,如今剩下的基本上是最老實本分,田地是合法經營得來的那種地方縉紳。天津最後剩下的這些縉紳,和外地的靠功名亂來的士紳,大有不同。

李興則率領實際上管理天津的津國公體系官員站在城門的右邊,包括鄭元,李道等高級官員,都來為李植送行。

李植騎馬走到李興前面,說道:“李興,這次你率領兩萬兵馬守衛天津和山東。若是南兵攻來,你要記得我教你的辦法。”

李興笑道:“大哥放心,李興一定按大哥說的做!”

李植點瞭點頭,帶著儀仗出瞭天津衛城北門。

城外,出征遼東的四萬虎賁軍已經列好隊伍等待在那裡。士兵們此時沒有穿板甲,都穿著紅色的虎賁軍軍裝,穿著醬色的皮靴,看上去像是一片紅色的森林,又像是一片熊熊燃燒的火焰。

李植站在大軍前列,點瞭點頭。旗令兵立即揮舞旗幟,發出瞭命令。基層的排長們看到那旗令,一個個掏出李植發下來的檄文,在各自的士兵面前朗讀起來。

“薩爾滸以來,建州韃子靠野蠻的手段占據瞭我漢傢的遼東,在遼東肆意殺戮,血流漂杵,富庶的遼東變成瞭可怕的無人區。這些年,朝廷的文官武將腐朽,韃子進出邊關如入無人之境,一次次殺入關內劫掠屠殺。每遇抵抗,就屠城,殺光一城的百姓。”

“幾十年來,韃子的屠刀下,也不知道死瞭多少萬,多少十萬,多少百萬的漢傢兒郎。”

“我漢傢兒郎軟弱可欺嗎?”

“不!”

“今天,我們虎賁軍就要直搗黃龍,殺到遼東去把韃子滅瞭。我們要讓這些夷狄明白,殺戮我們漢人是多麼可怕的重罪!”

“朝廷軟弱,官僚腐敗,這漢人的青天,就由我虎賁軍支撐!我們要讓盤踞在遼東的韃子明白,那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漢傢的!”

聽到軍官們念頌完簡短的檄文,士兵們站得筆直,充滿瞭驕傲和使命感。放眼天下,烽火四起,能夠救下漢傢百姓驅除夷狄蠻奴的,也隻有虎賁軍瞭。

李植舉起右手:“全軍出發,征遼東!”

李植身後的大旗搖擺起來,把李植的命令傳到瞭全軍。

“虎!”

“虎!”

“虎!”

四萬精銳齊聲高吼,一隊一隊地走瞭出去。那一列又一列紅色大兵像是一道道洪流,朝韃子的大本營殺去。

####

行軍十三天,李植的四萬大軍到達瞭山海關。

山海關的守軍看到雄壯的虎賁軍,聽說虎賁軍要征遼東,都炸鍋瞭。虎賁軍穿過山海關的那一天,山海關的守軍萬人空巷。幾萬山海關守兵不管不顧軍官們的阻攔斥罵,齊齊擠到山海關關門邊看虎賁軍。

這些薊鎮的守軍衣著破舊,裝備破爛。他們身上的衣服滿是補丁,手上抓著的武器老舊落後,無非是一些最便宜的長矛大刀。他們管理混亂,一個個蓬頭垢面。他們飽受朝廷拖欠糧餉,官員克扣軍資之苦,有時候甚至要挨餓。

但是他們依舊是滿懷鼓舞熱情地看著出征遼東的虎賁軍。他們站在道路邊,一個個一聲不吭,像是歡送英雄一樣看著虎賁軍大病。

一些年紀較大的老兵,激動得熱淚盈眶。

一些從遼東逃回來,傢人都死在韃子屠刀之下的遼人士兵更是激動得泣不成聲。他們跪在道路兩邊,哭得稀裡嘩啦的,不停地朝發兵遼東的虎賁軍大兵們磕著頭。

他們無法親手殺韃子報仇,但虎賁軍的大兵們可以為他們報仇。

五尺男兒,哪個沒有傢仇國恨?哪個不是漢傢的悠悠赤子?

虎賁軍的大兵們挺止瞭腰桿,挺起胸脯穿過瞭山海關。

李植在虎賁軍中大力推廣教育,如今虎賁軍將士們都漸漸明白瞭什麼叫作國傢,什麼叫作民族。他們明白,他們不僅是為瞭天津在戰鬥,不僅是為瞭自己的榮華富貴在戰鬥,更是為這個國傢這個民族在戰鬥。

後面,是漢人的傢和國,前面,就是漢人的血和恨。幾十年的屈辱,將由漢傢兒郎親手來洗刷。漢人的未來,將由漢傢兒郎親手掌握。

李植騎著駿馬穿過安靜的山海關守軍,穿過那些一言不發卻又熱淚盈眶的薊鎮邊軍將士們,穿過瞭山海關的巍峨關門。

三騎快馬從前面跑瞭過來。三個親衛沖到瞭李植面前,大聲喊道:“國公!韃子棄瞭整個遼西走廊,往遼東逃去瞭!”

李植冷哼瞭一聲:“虛弱蠻夷,不堪一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