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李興和李老四的三萬虎賁軍一路劫掠,走到瞭遠離海岸線的平安道腹地。????
虎賁軍在平安道搶劫,搶瞭一百八十三戶兩班貴族的莊園,李興和李老四的收獲很大。
這一百多戶莊園肥瘦不一,總共搜出價值八百多萬兩的白銀、糧食和財貨。短短十幾天,李興和李老四已經搶得瞭一千五百萬兩中的一半。
這還僅僅是朝鮮八道中的半個道的劫掠成果,如果在整個朝鮮掠奪,恐怕收獲會更加驚人。
朝鮮雖然並不富裕,但作為一個人口千萬的國傢,居統治地位的兩班貴族的財富還是十分巨大的。李植索取的一千五百萬兩銀子賠償,朝鮮人本來是拿得出來的。
李老四帶著親衛騎行在平安道的山谷中,視察著占領區的朝鮮民情。
這平安道是典型的朝鮮北部山區,山地森林居多,耕地稀少。四面八方都是起伏的丘陵,道路在山谷中蜿蜒向前。
繞過一座小山,李老四看到前面出現瞭一個小村子。
那小村子看上去十分破敗,沒有磚瓦房子。二十幾間土坯屋圍在一起,屋子上面蓋著薄薄的茅草。村子外面圍著一圈半人高的土墻,似乎是起防禦作用的。不過李老四覺得那土墻脆弱得一推就會倒,大概隻能防禦野獸。
李老四正在觀察那個村子,一支劫掠完兩班貴族的步兵連隊從村子邊路過。連隊押著俘虜的兩班部曲,搬運著一車又一車的糧食和銀子,荷槍實彈地走在道路上。
村子裡的村民本來全部在屋子裡,但卻被這搶劫完富戶的運輸隊吸引。幾個朝鮮人大叫大嚷,把村子裡的人全部叫瞭出來。一個個瘦得皮包骨的朝鮮農民**著上身,穿著麻佈褲子跑瞭出來,站在矮墻後面看著運輸隊。
那目光中,有畏懼,有好奇,當然,更有仇恨。
雖然虎賁軍搶劫的是朝鮮的貴族,但對於朝鮮人來說,虎賁軍搶劫的是朝鮮。
運輸隊的連長看到道路幾十米外聚集的五十多村民,有些警覺。他舉起手銃,朝天空開瞭一槍。
“啪”一聲巨響,槍聲在山谷裡來回響蕩。
受驚的朝鮮村民嚇得抱頭鼠竄,一個個逃進瞭土坯屋中,再不敢出來。
看到朝鮮村民的狼狽樣子,李老四身邊的親衛們哈哈大笑,都十分的得意。
李老四站在遠處,若有所思。
“我們離海岸多遠瞭。”
一個親衛排長掏出瞭地圖,在地圖上量瞭量,大聲答道:“師長,我們如今離海岸線直線距離三百裡,走山間的小路有五百裡。”
李老四點瞭點頭,說道:“越往前走,我們就越處於朝鮮百姓的包圍之中。如果不爭取朝鮮百姓的支持,我們隻能殺光這些村民。”一揮手,李老四說道:“讓那個運輸隊停下來,取三十石稻米,三十兩銀子出來分給那個村子。”
李老四的親衛們愣瞭愣,互相看瞭一眼。最後親衛排長親自騎馬跑瞭出去,快馬沖到那個運輸大隊面前。
“次帥有令...”
那個運輸隊聽到李老四的命令,很快就停瞭下來。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連長還是下令取出瞭一些糧食和銀子出來,送到瞭村子門口。
李老四好奇地騎馬到瞭村子門口,看朝鮮村民會如何分配這些財貨。
看到入侵的中國人給村子送來瞭財貨,村子裡的朝鮮窮人們一個個畏縮地躲在門口看著,竊竊私語。不過看到旁邊荷槍實彈的運輸連隊,朝鮮人不敢到村子口拿東西。
直到運輸聯隊走遠瞭,村子口隻剩下李老四和四十名看上去比較和善的親衛隊騎兵,朝鮮人才鼓起勇氣走出瞭屋子。他們站在屋子門口,眼巴巴地看著村子門口的財貨,尤其是那三十石稻米。
對於這些饑一頓,飽一頓的底層百姓來說,稻米是這個青黃不接時節救命的東西。
突然,村子裡唯一穿著麻佈上衣的中年男人帶著他的兩個兒子走瞭出來。這個中年男人頭上綁著看上去比較儒雅的韓式頭巾,顯然是村子裡的領,他走到三十石糧食面前,和兩個兒子一人挑起一石稻谷就往自傢擔去。
顯然,李老四送給這個村子的禮物,要被這個村子的領獨占很多。
李老四看瞭看其他村民,仔細觀察村民們的反應。
其他土屋門口的村民看到這個村落領的行動,眼神中有些不甘,又滿是無奈。顯然,這些村民十分敬畏這個自私的領,一個個敢怒不敢言。
看到村民的反應,李老四掏出瞭手銃,啪一聲朝天空開瞭一槍。
那個挑米的村子領和他的兩個兒子嚇瞭一跳,再不敢往自傢挑糧食。他們嘭一聲把擔子摔在瞭地上,慌張跪在瞭地上,朝李老四磕頭。
村子裡的其他村民看擔子上的稻米散落在地上,十分心疼。十幾個婦女撒著腿跑瞭出來,圍著那擔稻米撿拾地上的細碎稻谷,一粒一粒地把稻谷從新匯集到裝稻子的擔子上。花瞭幾分鐘,地上就再沒有散落的稻子。
婦女們雖然撿拾稻谷,卻不敢霸占這些糧食。幹完這些活,婦女們就走到稍遠的地方,重新跪在瞭地上。
李老四看瞭看親衛隊伍中的一個翻譯,說道:“你去分配,每個村民得五鬥稻米,六錢銀子。”
翻譯官唱瞭聲喏,便去分糧食瞭。
他在村子裡轉瞭一圈,找出一個糧鬥,便將糧食一鬥一鬥地給韓國村民分。開始時候那些村民還在看村子領的臉色,不敢拿翻譯官的糧食。但翻譯官吆喝瞭幾句後,一個光著膀子的年輕村民就帶頭收下瞭翻譯官的糧食。
有這個年輕村民帶頭,其他的村民膽子鬥大瞭起來。他們最後都從傢裡拿出瞭鍋碗瓢盆,圍在翻譯官身邊分糧食。
村裡瘦弱的孩童看到大人得瞭金燦燦的稻谷,歡喜得手舞足蹈。其他的村民雖然不敢歡笑,但眼睛裡對大明軍人的仇恨顯然也少瞭很多。
朝鮮的兩班貴族人口十分龐大,養著大量的部曲,不事生產。朝鮮的農民每年要花費大量的糧食供養這些統治階級,生活十分貧困。李老四雖然隻給每個村民分五鬥糧食,卻也是救命的糧食。
至於那些銀子,倒是沒有那麼強烈的效果。
李老四看著那些眼睛裡映著歡樂的村民,思索瞭一會。
一揮馬鞭,李老四說道:“以後就這麼定瞭,在占領區搶光所有的兩班貴族,給底層百姓每人分五鬥糧食!”
又看瞭一眼朝鮮村民,李老四說道:“我們走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