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鄉野

作者:米釀 字數:1893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天子朱由檢帶著打扮成隨從的王承恩和王德化,騎馬行在天津的西郊。

朱由檢這是來天津為鐵路剪彩的。

王德化的東廠番子控制瞭紫禁城後,文官們再不敢拿捏朱由檢,朱由檢可以隨意進出宮門。有鑒於龔鼎孳等人攔駕的下場,沒有一個官員敢阻攔朱由檢。朱由檢這才真正有機會體察民間民情,瞭解百姓的實際情況。

朱由檢就像是一隻被關久瞭的鳥兒重獲瞭自由,十分地興奮。這些天他經常換上百姓衣服,在京城各處微服私訪。

在微服私訪貫通瞭,李植便邀請朱由檢來“剪彩”。

朱由檢借著這個由頭,進入瞭天津。不過他有心瞭解天津的民情,卻沒有在路上打出天子儀仗,而是穿上正二品文官官服,帶著五十多個化裝成傢丁的番子,打扮成一名巡撫。

一進入天津地界,朱由檢吃驚的是水泥修成的官道。和北直隸地界上坑坑窪窪的官道不同,天津的水泥官道平坦寬闊。官道大概寬六米,中間略高兩邊略低,可並行四輛馬車。官道上好多運送貨物的馬車來往,最多的就是往京城運糧食的糧車。

即便是京城內城的道路,都沒有這條水泥大道氣派。

朱由檢在馬上沉吟許久,朝王德化問道:“王德化,這條道路是什麼時候修的?”

“回聖上,這條官道是崇禎十七年修的。當時天津往京城運送貨物的馬車越來越多,原先的道路不堪重負,天津王便出資修瞭這樣一條水泥路。這條路修成後,從天津輸往京城的各色貨物大增。”

頓瞭頓,王德化說道:“不過這條路實際上隻修瞭一半,隻在天津地界上修,進入順天巡撫的地界就還是土路。天津王有意讓順天巡撫修建另外一半,當時的說法是天津出一半錢順天出一半錢,後來天津王又說願意出七成錢。順天巡撫劉元濤始終不願意,說天津出所有錢都不修。”

朱由檢聽到王德化的報告,眉頭一皺,罵道:“混賬東西,如此利國利民的道路,順天為何不修?派人去查一查這個劉元濤,看他是不是和江北軍有所牽連,故意為難天津王。”

“如果查實瞭是個佞臣,就拿下他!”

王德化彎腰喊道:“奴婢接旨!”

朱由檢吸瞭口氣,好久才回復心情。

往前走瞭一段,朱由檢看到遠處有一個村莊,一指馬鞭說道:“走,去天津的農村中看一看。”

二十多個喬裝為傢丁的番子立即騎出瞭官道,快馬奔往那村莊中去瞭。番子們先去村莊中檢查一遍有沒有歹人,確定瞭沒有危險,朱由檢才緩緩驅馬而去。

那村莊看上去十分富庶,農傢的房子都是清一色兩進的院子。院子都是磚瓦砌就,外面塗著雪白的石灰。院子門口都修有小型門樓,乍一看,倒像是幾十個小地主的宅院擠在一起。

村子外面的道路是土路,但一接近村子一裡路,就全變成水泥道路。

此時麥子已經割完,播種時候還不到,正是農閑時候。村子裡的人本來都在院子裡消遣時間,卻被番子的馬蹄聲驚到。村民們一個個站在自己的院子門口,驚奇地張望發生瞭什麼。

朱由檢進瞭村子,看瞭看周圍的百姓,發現那些百姓雖然都穿著樸素的棉衣,但棉衣都頗新,沒有一個人身上打著補丁。這些農民雖然在鄉野,但身上和頭上都十分幹凈,顯然經常洗澡,不似其他地方的農民蓬頭垢面。

跳下瞭馬,朱由檢朝周圍的百姓說道:“本官打擾諸位瞭!”

村民們看到來瞭個大官,這才明白瞭怎麼回事,一個個彎腰朝朱由檢作揖行禮。

朱由檢見這些百姓不朝自己下跪,倒是愣瞭愣。

王承恩有些看不下去瞭,喝道:“你等見瞭堂堂巡撫大人,為何不跪?”

農民們對視瞭一陣,最後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說道:“巡撫大人,王爺在報紙上提倡少跪。王爺說瞭,男兒膝下有黃金,男兒該明公德尚武功,頂天立地,不能輕易屈膝。平日裡就算看到瞭王爺儀仗,我等也是作揖行禮。除非是受瞭王爺的恩惠表示感謝,我們尋常是不行跪禮的。”

王承恩愣瞭愣,一時說不出話來。

朱由檢朝王承恩揮瞭揮手,示意他不要再說這個話題。

撫著胡須,朱由檢朝那個老人問道:“鄉老,我看這村子裡的屋子都修得十分體面,你們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那個鄉老聽見外來的巡撫詢問自己的收入,哈哈一笑,有些得意起來。

“大人,我們天津的百姓收入不低哩。我跟我兒子住一起,我兒子和兒媳兩個人使用機械耕作王爺的一百二十畝公田,每年能收一百多石糧食。這些糧食五成作為地租交給王爺,剩下六十多石是自己的,賣給王爺的官倉就是一百二十多兩銀子。”

“當然農械和水車需要維護費,我兒子用四頭耕牛,這些牛平日裡打理也要銀子。這些合起來一年要花去三十多兩銀子。”

“最後算下來,我兒子和兒媳兩人一年能入賬九十兩銀子。我兒子養瞭四個子女,個個都是白白胖胖的。”

“大人你看我傢的宅院,建這兩進的宅院隻花瞭我兒子半年的收入。”

老人說完這話,就當著朱由檢的面哈哈大笑起來。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