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朱由檢頂著烈日,騎行在順天府WWW..lā
朱由檢是來檢查均田賦政策的執行效果的。所以他這次依舊沒有穿天子龍袍,而是穿著一套禦史的官袍,身邊也隻帶著三十個“傢丁”。
當然,為瞭防止出事,一支五百人的新軍騎兵隊伍始終吊在朱由檢的半裡之外。如果天子受到攻擊,這支五百人的隊伍隨時會沖到前面去保護天子。
此時已經接近冬麥的播種期,田地中的百姓在忙著犁地翻土,為下個月的秋播做著準備。不過比起天津那些使用農業機械的農民,順天府的農民就貧窮多瞭。農夫驅策的黃牛大都是瘦骨嶙峋,甚至還有一些農民農婦兩人一組,用人力拖動鐵犁松土。
農田裡的灌溉設施也基本沒有,百姓們都是用扁擔挑水來澆灌旱田,看上去十分的辛苦。
朱由檢一路走一路看,突然朝身邊的新任內閣大學士張光航問道:“張光航,本朝禁止民間私宰耕牛,為何百姓還這麼缺乏牛力?甚至要用人力犁田?”
張光航拱手道:“聖上,這耕牛雖然不準宰殺,牛犢孽生不少,但是要把黃牛養成耕牛,也是需要很多成本的。雖然大多數時候可以給黃牛吃草料,但是在役使耕牛的那幾個月是要喂精料的,否則牛會體力不支病死。”
“順天府的百姓以前自己都吃不飽,沒有財力給耕牛喂養精料。”
“而且在這順天府的民間,還有另一種醜惡。就是但凡一傢農夫傢中花瞭大價錢買瞭耕牛,地方上的豪強士紳就會頻繁派人來借牛。養牛的人花費錢財養瞭耕牛,最後往往被士紳豪強占用,所以最後也無人願意飼養。”
朱由檢聽到張光航的話,明白這事情到底還是社會秩序混亂造成的,養牛者不得牛力,自然漸漸棄養。
朱由檢嘆道:“民事艱難!”
張光航拱手道:“聖上,這個月天津王支援北直隸的二千名法官已經到位瞭,北直隸的九府二州都有瞭第一批法官,法庭可以開庭處理官司瞭。若是這些法官能多處理幾件耕牛的官司,幫底層百姓守住耕牛,那以後願意養牛的百姓就越來越多瞭。”
朱由檢點瞭點頭,繼續往前方騎行。
行到一群在田壟上歇息的農民前面,朱由檢停下瞭馬。
那些農民看到來瞭個大官,慌張地看著朱由檢。最後一個老農走瞭出來,顫顫巍巍地拱手道:“這位官爺在上?有何交待?”
朱由檢摸瞭摸馬鬃,笑著問道:“鄉老,去年的收成如何?”
和天津的百姓不同,北直隸的百姓十分害怕官紳。聽到朱由檢問話,老農跪到瞭地上,先給朱由檢磕瞭一個頭。
朱由檢跳下瞭馬,扶起瞭地上的慌張老農,問道:“鄉老,去年收獲瞭多少糧食,田賦要上交多少糧食?”
按大明慣例,田賦分為夏稅和秋稅。田賦夏稅無過八月,秋稅無過明年二月。此時馬上就是交納夏稅的最後期限,農民們大多已經交完瞭一次稅。
那老農見朱由檢這個大官和藹可親,被朱由檢扶起來時候忍不住多看瞭朱由檢幾眼,才答道:“回大人的話,民我傢有薄田二十一畝,去年的冬麥收瞭二十三石的糧食,刨去種子,就是二十石的收益。”
老農著著,臉上激動起來。
“按以前,那些差人也不知道怎麼算的,我傢需要交納八石的田賦。老農我的媳婦已經病死瞭,膝下有一個兒子一個兒媳,三個人靠十二石糧食過日子,連做冬衣的錢都沒有。”
看瞭朱由檢一眼,老農激動地道:“然而如今不同瞭,前幾天我去城裡交夏稅,城裡的差爺突然變瞭口風,我今年隻需要交納一石七鬥麥。夏稅三鬥,秋稅一石四鬥!”
“這樣一來,我傢三口人刨去口糧還能餘下九石多的結餘。這就是二十多兩銀子。多瞭二十兩銀子,當真是天翻地覆啊。我傢三口人都有錢做冬衣冬被,有錢買磚瓦來修破漏的屋舍瞭!今年冬天不會挨凍瞭,以後下雨下雪,屋子也不會漏水瞭”
老農著著,哭瞭起來,一邊話一邊使勁擦眼淚。
“我聽人瞭,這都是皇上的恩德,是皇上可憐我們這些民衣不遮體,所以給我們減瞭稅!”
旁邊一個年輕人插瞭一句嘴,道:“魏老頭,你的沒錯哩。我聽城裡的賬房先生瞭,這次真的是皇上給我們這些民減瞭稅。原先我們稅高,是因為士紳老爺不交田賦。如今士紳老爺全部要交田賦瞭,我們就不用交那麼多瞭!”
“全是皇上的仁德恩惠哩!”
“皇上大慈大悲,知道民間疾苦!”
一群農民著著激動起來。他們突然集體躬身作揖,朝京城的方向行禮。
朱由檢見百姓如此愛戴自己,撫須微笑不語。
張光航在一邊看得有些尷尬,大聲喝道:“你們這些農有眼無珠,皇上就在眼前,怎麼還朝北方行禮?”
田壟上的十幾個農愣瞭愣,詫異地看向瞭朱由檢。
這幾個月天子喜歡微服私訪的傳言也傳遍瞭北直隸,農民們都知道天子是個四十出頭的長須中年人。一般的文官哪裡有這麼多高大魁梧的保鏢?他們打量著朱由檢,終於悟瞭過來,聖天子不在京城,就在眼前。
十幾個漢子猛地轉向瞭朱由檢,跪地磕頭。
“皇上萬歲!”
“皇上仁德,給我們減稅,我們這些農感激不盡!”
有三個漢子磕瞭三個頭,就激動地撒腿朝村子裡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吼叫:“皇上來瞭,皇上來瞭!給我們減稅的皇上來瞭!”
朱由檢吸瞭口氣,朝張光航罵道:“閣老糊塗,你這一出朕的身份,朕便體察不瞭民情瞭。”
張光航愣瞭愣,轉頭看向瞭遠處的村莊。
果然,一百丈外,一百多人從村莊裡沖瞭出來。村民村婦們光著腳丫子在田地哩狂奔,一邊往這邊跑一邊喊叫著:“皇上來瞭!皇上!”
“給我們減稅的皇上來瞭!”
朱由檢這次在北直隸和山西均平瞭田賦,個人聲望在民間達到瞭頂峰。百姓們都把天子當成瞭救苦救難的聖天子。不光是這個村莊的人要沖過來表達自己對天子的崇拜之情,就連遠處的隔壁村子也被好事者挑發瞭,一個個都湧瞭過來,要給朱由檢磕頭。
朱由檢搖瞭搖頭,暗道這次微服私訪算是結束瞭。
他一踩馬鐙,翻身上瞭馬。
百姓們從四面八方湧瞭過來,他們跪在田間地頭,朝策馬經過的朱由檢大喊萬歲。那聲音就像是山呼海嘯,響徹在平原的天空上,讓聽到的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