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六章 加特林

作者:米釀 字數:2137

韋老大聽到韓老頭的話,半天反應不過來。

”加特林?“”機槍?“

韓老頭笑著看著韋老大,說道:“所謂機槍,就是使用機關,能夠連續不斷開火的步槍。”

韋老大愣瞭愣,問道:“能連續不斷開火?不需要裝藥上彈?”

韓老頭點瞭點頭,說道:“不需要,一切上彈步驟都由機械完成,開槍的士兵隻需要摁住扳機,就能夠連續不斷地射擊。”

韋老大聽到這話眨瞭眨眼睛,努力去想想一把火槍連續不斷射擊是什麼模樣。

不過韋老大最後還是沒有想出來,畢竟虎賁軍才剛剛進入後裝槍時代沒幾年,韋老大熟悉的還是紙殼彈六、七秒一發的射速。剛剛裝備到他手上的金屬彈殼步槍,韋老大還沒有完全習慣。

而到瞭韓老頭這裡,射速就已經不說幾秒一發瞭,而是直接說“連續射擊”瞭。

韓老頭看瞭看韋老大一頭霧水的樣子,笑瞭笑。他不再和韋老大多解釋,而是自顧自地摸出瞭一根范傢莊牌卷煙,叼在瞭嘴巴上。

然後他從口袋裡摸出瞭一盒火柴。

看到那盒火柴,韋老大眼睛一瞪。半年前送到前線來的《范傢莊日報》就宣傳火柴已經研制成功,齊王大力表彰瞭范傢莊大學化學科研組。但是這剛剛發明的火柴還未能大規模生產,隻以配給方式分給瞭少數軍官試用。

韓老頭是營長,才分到瞭這盒火柴,能拿來點煙。

韓老頭拿起那火柴在火柴盒上一劃,呲啦一聲點著瞭火柴,然後將煙嘴湊過去在火焰上點著瞭卷煙。

韋老大這是第一次見識火柴點火,目前虎賁軍的士兵要取火都是用火鐮的,十分不方便。而以前虎賁軍的手榴彈都是需要明火點燃引信的,那時候為瞭能隨時點燃手榴彈,虎賁軍的士兵甚至需要隨身攜帶火把。

范傢莊的科技一日千裡,到瞭崇禎二十八年,火柴終於被生產出來。從後,生火就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再也不需要時時保存火種瞭。

韓老頭點完煙,瀟灑地一甩手把火柴熄滅瞭,扔到瞭泥土地上。不過他轉頭過來看韋老大時候卻發現韋老大正瞪大兩隻眼睛看著自己手上的火柴。

韓老頭不禁笑瞭笑。

他想瞭想,把火柴扔給瞭韋老大,笑道:“這盒火柴給你玩。”

韋老大如獲至寶,手慌腳亂地接過那包火柴,在手上看瞭好久才裝進軍裝口袋中。

他剛裝好火柴,泥土地上的步兵戰車已經開動瞭。

不像蒸汽坦克需要很長的時間預熱,使用內燃機的步兵戰車隻用瞭十幾秒的時間就開動瞭。最前排的十臺戰車在地上抖動瞭一陣,就發出巨大的力量轉動瞭履帶,緩緩朝前方開動瞭。

步兵戰車比蒸汽坦克開得更快,在泥土地上開瞭一會,就有瞭十幾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再往後戰車越開越快,速度已經接近二十公裡每小時。

圍在泥土地外圍的大兵們發出瞭巨大的驚嘆聲。這步兵戰車的速度實在是太快瞭,這樣的速度已經超過瞭牛車馬車,達到瞭隻有機械才能實現的水平。

泥土地上的土堆,石頭之類的東西在沉重堅硬的履帶面前毫無抵抗能力,被毫無懸念地碾壓成粉末,被步兵戰車輕松跨越。

即便是兩、三米寬的塹壕,甚至一兩米高的土丘,步兵戰車也都能一一通過。比起輪式車輛,履帶戰具的維護費用要高得多,但是適應能力的提高卻不隻是一倍兩倍。

十輛前進的戰車每跨越一個障礙,外圍的觀眾們就爆發出一片震耳欲聾的贊嘆聲。

戰車在泥土地上完成瞭轉彎,倒車等復雜的動作,然後停在瞭靶區的外圍。

首先開火的是步兵戰車上的火炮。

戰車上的火炮並不是重炮,是一種六磅的小炮。火炮瞄準瞭五十米外的塹壕,將五斤重的小型開花彈對著壕溝射瞭進去。

對面的壕溝中頓時火花飛舞,火光四濺,裡面擺著的稻草人被炸成瞭灰灰。

接下來加特林機槍出場瞭。

戰車開到戰壕的二十米外,十輛戰車右側的加特林機槍對準瞭戰壕中的稻草人,猛地噴出瞭火舌。韋老大舉起瞭自己的望遠鏡,就看到子彈象暴風雨一樣從旋轉的加特林槍管中噴射出來,一枚接一枚不停地傾瀉在前方的壕溝中。

機槍的旋轉速度太快瞭,韋老大已經無法通過機槍的轉速分辨機槍的射速瞭。他瞪大眼睛看著那機槍旁邊不斷飛出的空彈殼,努力計算著那不斷飛濺的彈殼數量,試圖算出這種可怕武器的射速。

最後韋老大算清楚瞭,一分鐘起碼是一百三十發以上,每秒鐘超過兩發。

得出瞭一個匪夷所思的數字,韋老大張大瞭嘴巴。

看到機槍的恐怖射速,聚集瞭萬人的泥土地上面一時出奇的安靜。所有的虎賁軍大兵都被驚呆瞭,一時間竟沒有人說話。

韋老大看向瞭韓老頭。

韓老頭笑瞭笑,取下瞭嘴上的卷煙,說道:“其實這機槍的原理很簡單。”

韋老大使勁點瞭點頭,想聽營長的指點。

韓老頭說道:“這加特林機槍其實可以說是十把步槍合在一起,每把步槍都有自己獨立的槍擊和槍膛。十根槍管合用一個供彈口和扳機,隻要負責旋轉機槍的機槍手一旋轉槍管,供彈的機關就不斷往旋轉到供彈口的槍管中安裝子彈。”

“隻要射擊手摁下扳機,等槍管旋轉到射擊位置後,由復雜機關組成的裝置就會觸動槍管中的槍機,射出槍管中的子彈。”

“然後槍管繼續旋轉,轉到退彈口彈出空彈殼,繼續下一個循環。”

韋老大聽得雲裡霧裡,隻不住地點頭。

“這麼說起來,步兵戰車裡面有兩個人在操作機槍?”

“兩個人不夠,要三個人,還有一個人負責給機槍供彈。”

韋老大點瞭點頭。

泥土地上,十輛步兵戰車結束瞭演示,開始調頭回到停靠區域。

圍觀的大兵們終於反應過來瞭。有瞭這樣的裝備,虎賁軍的戰鬥力將出現質的飛躍。彌漫在士兵們心頭的憂慮情緒一下子緩解瞭好多。他們齊齊舉起瞭雙臂,發出瞭山呼海嘯般地歡呼聲。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