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不提這茬還好,一提這個,黃婉貞就有些義憤填膺,氣鼓鼓道:“兩傢聯盟,跟聯姻有屁關系!我們大漢當初為瞭討好匈奴,先後送給單於七八位皇室公主。按說關系好的不得瞭。
結果呢,大漢恢復元氣後,在武帝時期,便與匈奴開打,將人傢攆出萬裡之外。武帝也因此名垂青史。
人們津津樂道於武帝的赫赫武功,誰會想過,武帝趕走的,都是自己傢姑姑,甚至姑奶奶的後輩!又有誰站在那些出嫁公主的立場考慮問題。戰爭一起,這些女人,該心向丈夫,還是心向故土?
不管她們作何選擇,心總是要被撕裂成兩半,苦苦煎熬。再說,女人的本分,隻是相夫教子,憑什麼把這種沉重的代價,壓給女人,讓女人來承擔?”
“好!男人就是這麼自私!需要委曲求全,便想到我們女人;而到快意恩仇時,卻全成瞭男人的風光,女人的想法和立場,全然不顧。”蕭凝鼓掌附和道。
黃順也跟著擊節叫好道:“果然巾幗不讓須眉!還以為姐姐嫁給姐夫這些年,一心以姐夫為中心,早沒當年那股英姿颯爽的豪氣瞭呢。剛才這一番控訴,著實痛快!”
黃婉貞笑道:“就說這孫劉聯盟,不過是形勢所逼下,不得不爾的舉動。後面形勢稍有變化,兩傢固有的矛盾沖突立馬便會擺上桌面,為此大動刀兵都有可能。
正因為聯盟不穩,才有聯姻的需求。作為女人,我可不想看著人傢如花似玉的小姐,嫁給劉備,一旦兩傢關系破裂,弄的兩邊不靠,愁苦一生。
若她嫁給我傢黃順,情況便大不相同。黃氏和夏吟坊,跟孫氏沒有利益沖突,黃順的志向,與那孫權的抱負,也無矛盾。如此兩傢聯姻,才是好上加好,兩傢得益,女人幸福。皆大歡喜。”
黃順眉開眼笑,“姐姐分析的對!我就是這麼想的。”
本來還想著此趟任務艱巨,自己被迫又要大出血才能過關。沒想到,意外之喜,姐姐完全站在自己這邊。這樣,形勢就大不一樣。
黃順受姐姐啟發,進一步想到:姐姐身為女人,天然的會設身處地為孫尚香著想。同樣的,俟奴嬌也很容易接受姐姐的觀點。
隻要自己在這點上大做文章,待會正式會談,還容易便能形成三對一的有利形勢。再加上蕭凝也是女人,到時候,就輪到姐夫左支右絀,吃不消瞭。
想到這,黃順不禁為自己的自作聰明暗暗後悔。若能把白雪、程瑤、陸吟霜她們都帶上,自己的優勢還會更大。
放下心事的黃順,立馬感到肚子空蕩蕩的,有些餓瞭。便讓丫鬟給自己和蕭凝端上早餐,簡單對蕭凝讓瞭讓,自己便狼吞虎咽,連喝三碗綠豆粥,這才抹抹嘴,心滿意足的拍拍肚子,表示吃飽瞭。
這時,諸葛亮陪著俟奴嬌,有說有笑的從外面走進來,看見黃順在場,諸葛亮斂去笑容,板起臉,對黃順哼瞭一聲,說道:“你搞的好動作!”
有姐姐的支持,黃順氣勢十足,理直氣壯的回道:“我搞什麼動作啦?我行的端,做的正。才不屑偷偷摸摸的舉動。有什麼話,現在咱就擺出來談。”
黃順非比尋常的氣勢,連俟奴嬌都看瞭出來,嬌笑道:“吆!今兒三少底氣很足嘛。”
黃順看一眼俟奴嬌,說道:“你照顧好自己要緊。待會我與姐夫談判,你不要顧及著姐夫,總要站在理上才是。”
俟奴嬌笑道:“人傢孫劉聯姻,是早就說好的事,你橫插一手,依你說來,還是你占著理瞭?”
黃順胸脯一挺,說道:“沒理我能如此氣壯嗎?你自己說說,孫劉聯盟,跟孫劉聯姻,兩回事吧?劉備五十多歲的人,人傢孫小姐二八佳齡,他們怎麼看,也不是般配的小兩口吧?說是單純的兩傢聯姻,你相信嗎?
說到底,還是兩傢大人,為瞭兩傢聯盟,這才搞出這出聯姻的好戲出來。兩傢聯盟,本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從來不曾幹預。為什麼女人出嫁這樣的大事上,男人就非要給女人扣上維護兩傢聯盟的責任呢?這明顯對人傢孫小姐不公平嘛。
我也不是硬要棒打鴛鴦,我不過是看著兩傢拿著人傢一個小姑娘的終身大事做交易,對他們心存鄙視而已。我做的,不過是跟劉備公平競爭。
劉備有婚約在手,我有年齡優勢,現在很難說誰更占上風。一切全憑各自本事。誰有能耐,便抱得美人歸,另一方,別眼紅,大方認瞭,這才是君子的表現。”
俟奴嬌捂嘴笑道:“強詞奪理。誰不知真正的事實是,那孫權看到把妹妹嫁給你,更有利可圖,這才臨時毀約,想著一女二嫁。這般卑劣的行為,在你嘴裡,卻成瞭堂堂正正的舉措瞭?”
黃順笑道:“孫權,亦是劉備,我管的著嘛。我隻能管到我自己。反正我覺得這件事上,我行得端,立得正,無可指摘。孫權有問題,你們找孫權說去,別找我。”
“孫權不是,你跟著助紂為孽,就不對瞭。”諸葛亮補充道。
“孫權不對,可人傢孫小姐是無辜的。你們有本事,沖著孫權去,別拿人傢孫小姐的終身不放呀。”黃順笑嘻嘻的接口。
諸葛亮還要說話,黃婉貞聽不下去,打斷他們的磨嘰,說話道:“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事,你們扯來扯去就是扯不清白。孫小姐的事,黃順說瞭,他與劉備各憑本事,爭奪美人,公平合理。隻說這事,你們還有什麼別的意見不成?”
“我沒意見。”黃順舉起雙手表示贊成。
“夫人,”諸葛亮有些急瞭,“這事沒那麼簡單……”
“別的事待會再說,隻說這事,你有問題嗎?”黃婉貞根本不給諸葛亮說話的機會,截斷話頭逼問。
蕭凝這時表態道:“就算兩傢定親,畢竟還未正式成親嘛。一方悔婚,頂多退回彩禮罷瞭,沒有多少道義上的虧欠。這事上,孫權也沒多大過錯。”
俟奴嬌這時也表態道:“單說這事,我也沒意見。”
四比一,諸葛亮無奈,隻好說道:“那好吧,這件事,先就這麼著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