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四族的韜略

作者:伏波飄萍 字數:1928

陸遜嘆瞭口氣,說道:“江東的大局,在荊州之戰後,就已經確定。孫氏地位牢不可破。包括四族在內的所有江東大戶,要想維護本傢利益,就必須依附孫氏,為孫氏賣命。

這一點,在四族內部,已經形成統一的認識,不存在沖突。隻是在如何依附孫氏的問題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我是主張全面依附孫氏的。道理很簡單,任何一個有雄心的主公,都不會容忍私傢養蓄部隊,擁有對抗自己的力量的。這是龍鱗之忌,決不能冒犯。

我知道,四族主張擁有軍隊,是為瞭自保,但恰恰因為擁有軍隊,威脅到瞭主公的地位,主公才會千方百計削弱四族,針對四族。若四族沒有軍隊,隻是普通的江東大戶。江東大族那麼多,主公憑什麼就專門跟四族過不去呢?

如今孫氏強勢,四族要在江東謀求長遠發展,必須自己先退一步,然後才能贏得孫氏的信任。而且,這一步,退的越早越好。否則,等大部分門戶都同意放棄兵權,四族再跟上,怕是連湯都沒得喝瞭。”

黃順點點頭,說道:“確實是持重謀國的路子。隻是,阻力不小吧?”

陸遜苦笑道:“何止不小,起初,他們簡直就不把我當自己人看。若不是後來,在秣陵城的事情上,我在其中出瞭力,得到他們的認可,我們陸氏,怕是要被除名出四族行列瞭。”

黃順笑道:“大哥雖然比我年長,但論見識,未必就比我高明。我生在襄陽,來到江東,去過鄴城,長城以北的大草原,我也走過一遭,算得上見多識廣。

我說大哥的想法,是老成謀國,看的深遠,是長久之計。但眼下卻不具備實施條件。不說四族不同意,別的門戶不同意,就是孫權那邊,一時半會,也接收不瞭四族交出來的兵權,隻能再度歸還四族,讓四族的人統領。”

“喔?”陸遜感興趣道,“三少可否詳細說明一下?”

黃順點頭道:“道理很簡單,四族屹立江東,之所以能夠被人稱之為四族,除卻經濟實力和族內人才濟濟外,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四族在江東族群裡鶴立雞群的保障。

大哥主張放棄兵權,做安分的老百姓,等若是把四族的一切推倒重來。不說四族中人感情上接受不瞭,理智的考慮,也多半會拒絕。

其他門戶,之所以能夠認同孫氏的地位,很大的原因,是孫氏默認他們手中的兵權。若四族主動交出兵權,做出榜樣,他們交不交?

不交,成瞭眾矢之的;交,又違背瞭本意。如此一來,四族就把自己,放在瞭江東大門大戶的對立面。如此一來,從孫氏那邊的所得,未必能夠彌補與門戶對立的所失。

再說孫權,他雖然做夢都想從江東門戶手上收回兵權,但卻萬萬不能操之過急。

大哥請想,現在就把陸氏的兵權交給孫權,交由孫權的將軍去統帥。那些底層軍官和士兵,能聽其調遣、指揮嗎?是不是還得讓陸傢的人來帶著?這樣一來,上交兵權一事,虛有其名而已。”

陸遜辯解道:“既然我們交出兵權,我們就可以作為主公手下的將領,聽從主公安排,帶兵、練兵,從主公那裡領軍餉、拿俸祿。同樣是帶兵,性質卻是完全不同。”

黃順笑道:“各傢的兵馬,隻能各傢人帶,孫權還要搭上各種軍餉。若我是孫權,寧可維持現狀不變,省下這筆錢,發展自己的兵力。”

黃順剖析入裡的分析,陸遜聽得心悅誠服,緩緩點頭:“確實不能操之過急。”

陸吟霜拍手歡笑:“這還是我那眼高於話道:“這還不算?還有比這個更不靠譜的?”

陸遜不高興瞭,說道:“保住秣陵城,如何不靠譜瞭?我們仔細研究過,成功確實需要許多條件,但並非不可能。”

黃順說道:“就是說,還有比這個意見更為激進的。你們還能怎樣?揭竿起義,推翻孫氏政權?有些扯吧?”

陸遜失笑道:“差不多個意思吧。”

這下連陸吟霜也睜大瞭眼睛,看著陸遜:“就那幫老頭,能想出這般瘋狂的主意來?”

黃順也道:“就是,就憑你們四族的兵力,孫權對付你們,還不是小菜一碟。你們怎麼能想到這條路的?”

陸遜言道:“當初你們襄陽六姓,計劃奪取荊州,不也是看似不可能嗎?而事實卻是,你們確實成功的以之說服瞭我們四族,並付諸瞭實施。雖然沒有完全成功,但至少,大半個荊州,實際上掌握在你們手上瞭。

你們六姓能行的事,我們四族為什麼就不行?”

黃順笑道:“六姓之所以能夠成功,是調動瞭所有能調動的力量,在對大局掌握入木三分的基礎上,巧施謀略,天時、地利、人和皆備。就這樣,中間還是出瞭無數的岔子,差點功敗垂成。你們可有匹敵六姓當初荊州攻略的大謀劃?”

黃順說著這話,不由想起自己的神來之筆。若不是當初靈機一動,想起夢中兩千年之後一位偉人的豪放詩篇,曹操很可能就放棄馬上進攻江東,改為穩紮穩打瞭。

若真是如此,無論六姓,還是劉備、孫權、四族,所有的規劃、藍圖,都再無可能。天下歸曹,指日可待。

六姓謀篇如此周密的荊州大計,執行起來尚且如此驚險。現在江東大勢已定,四族已經沒有騰挪輾轉的空間,根本不可能再有那樣的驚世謀篇,想法再好,也是紙上談兵,根本不具可行性。

(本章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