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盜竊

作者:伏波飄萍 字數:2130

荊恬做好這一切,又起身簡單把房間內佈置瞭一下,轉身要走,想瞭想,又回身在墻上留下一行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寫完,荊恬拍拍手,端詳瞭一番,滿意的走瞭。出門往地下一看,那個小道童還倒在那裡呢。

荊恬搖瞭搖頭,徑直走瞭。

從張璜那裡,雖然收獲不少,但最為重要的劉洋在各縣的佈置,還未弄到手。這讓荊恬感覺有些美中不足,他不甘心就此回去。

與手下一商量,一致認為,若想拿到這個情報,隻有找上劉洋才行。而且,還不能讓劉洋發覺。

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偷摸進入郡守府,找出準確的情報。而且,還有一系列的前提:得知道劉洋的機密藏在什麼地方,還得劉洋留下過文字記錄,否則,不是大海撈針,就是無用功。

常理,做這種機密,都會留下文書,至少,也得有個花名冊。隻要找到這,臨摹一份,就算大功告成。但劉洋會把它藏在什麼地方,就不好說瞭。

郡守府那麼大,有太多藏東西的地方。貿然進去,就是堂而皇之的找,十天半個月,也未必就能找得到。

荊恬不愧是荊恬,很快就想好瞭對策。荊恬立即回城,偷偷潛入郡守府,在劉洋的書桌上,留下一封書信:三天之內,前來盜取金佛像。留名俠盜上官虹。

荊恬的本意,是劉洋看到這封信後,肯定慌神,第一時間就會去查看金佛是否還存在。

這個金佛,是張璜告訴荊恬,段望送給劉洋的重禮。劉洋當做寶貝收藏,肯定會藏在最為隱秘的地方。

到時候,隻要荊恬悄悄跟在後面,就能得知劉洋的機密藏窖在什麼地方。

誰知,此時的郡守府,上下一片混亂。因為張傢傳來消息,張璜外出上香出事瞭,整個人變得癡癡傻傻,誰也不認識,就知道傻笑。

劉洋作為老丈人,當然是第一時間就趕過去探望,安慰自己的女兒。同時詢問跟隨張璜出門的人,到底發生瞭什麼事。

這樣一來,劉洋就沒有及時發現這封信的存在,荊恬的算盤落空。

荊恬沒有灰心,派人盯緊劉洋的舉動,自己則回旅館養精蓄銳。

劉洋在張傢,一直張羅到大半夜,這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府。女兒悲痛欲絕的樣子,仍在不停的在他眼前晃悠,同時伴隨著張璜的傻樣。

這是什麼人幹的?劉洋完全沒有頭緒。墻上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因為張璜在道館顛鸞倒鳳被人發現,被認為玷污瞭道教聖地,所以才被人下手制裁嗎?

問題似乎沒有這麼簡單。劉洋隱隱感覺,這事的背後,水很深。

劉洋精疲力盡的回到傢,安慰瞭內人幾句,便獨自一人來到書房,他要靜一靜,好好想想這件事。

他的書房,沒有他的吩咐,無人敢進。所以,荊恬那封信雖然放的顯眼,卻無人發現。

劉洋進入書房,第一眼就看到瞭那封紅彤彤的書信。他毫無意識的拿在手,隨手撕開,隻看一眼,就蹦瞭起來。

“來瞭來瞭!果然來瞭!”劉洋腦筋轉的很快,馬上就意識到,這件事,與張璜白天裡被襲擊,是一體的。

肯定是有人盯上瞭自己,先找上張璜,瞭解底細後,才開始對自己下手。

至於對方為什麼會特意留書提醒,劉洋還沒來得及考慮,就下意識的沖出書房,來到臥房,根本不管不顧別人的招呼,找到機關扭開,墻壁開瞭一道縫,劉洋一閃身進入,又連開三道機關,這才打開盛放金佛的櫃子。金佛正好端端的放在裡面呢。

劉洋松瞭口氣,把機關恢復原狀,抹瞭一把冷汗,走瞭出來。

這個時候,劉洋才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對手為什麼會留書提醒自己呢?

劉洋左思右想,始終想不明白。為瞭穩妥起見,他還是加強瞭府裡的守衛,從外面調集大批人馬進駐府裡,裡三層外三層的守備。

劉洋自己,則整日留在臥房,吃喝拉撒睡全在房間裡。他的身邊,是他的六大護衛,都是武功高強之輩。

如此防禦,劉洋相信,就算那個上官虹有三頭六臂,也休想盜走金佛。即使他得手,也休想逃走。

不說劉洋全神戒備,就說荊恬,看到劉洋進屋臥房,打開機關後,他就意識到,自己犯瞭一個錯誤。嚴格說,是他忽略瞭一件事:這些有錢人傢,往往設有機關,保護他們最為寶貝的東西。

荊恬可以設計知道劉洋的藏寶地點,但是打不開機關,荊恬照樣拿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荊恬可以使用蠻力打開,但這樣一來,劉洋就知道自己的機密被人發現,他完全可以調換一批人,這樣一來,荊恬得到的名單,就是一張廢紙。

如何繞過劉洋的機關,獲取自己需要的情報,就成為擺在荊恬面前的首要難題。

荊恬自己面對機關束手無策,召集大傢一起群策群力,還是沒招。因為大傢都是粗人,沒人會擺弄像機關這樣的玩意。除非像馬鈞那樣的工匠,面對這種機關,才會有得心應手的感覺。

既然擺弄不瞭機關,那就隻好讓機關失去作用。荊恬他們開始商議著調整方案。在多方權衡後,他們終於拿定主意,準備冒險一試瞭。

第一晚,第二晚,郡守府風平浪靜,那時候,荊恬還在為機關犯愁呢,當然不可能付諸行動。

第三晚上,也就是荊恬留書的最後時限。郡守府上下,所有人都繃緊瞭神經,一隻蒼蠅飛過,都會引起人群中一陣躁動。

時間一分一秒逝去,漸漸的月至頭頂,人們精神逐漸開始懈怠之時,一個矯捷的身影嗖的一聲從劉洋的臥房沖出,一個起縱,就輕松上的房頂。那人當真是藝高人膽大,房頂站定後,還不忘回身耍酷。

“金佛在此,上官虹拜領。”

隻見他手裡,一個一尺多長的金佛閃閃發光。劉洋聽在耳裡,一眼看去,差點暈倒過去。

“快!抓住他,不要讓他跑瞭!”劉洋完全是歇斯底裡的喊道。又是跺腳,又是撓頭,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

(本章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