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二嚴之爭

作者:伏波飄萍 字數:2119

黃順渾身一個激靈,就知道這是趙雲出現瞭!

黃順一回身,恰好看見趙雲身穿藍色傢常服,身板硬的像塊鐵板,偏偏懷裡抱著一隻小花貓,與趙雲的武將氣勢形成鮮明的反差。

黃順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我說子龍老哥,也沒見你多老,怎麼就活成個居傢婦人瞭呢?你這是有多閑?整天裡需要逗貓打發時間嗎?有空閑時間,打打拳,寫寫書法,踏踏青,有的事做,非得挑一樣婦人做的事?”

趙雲微微搖頭一笑,拍拍懷中花貓,貓很通人性的從趙雲懷裡跳下地,沖著黃順瞪瞭兩眼,仿佛知道是黃順害它離開舒服的懷抱。

“對你黃順,我沒有什麼可隱瞞。我這麼做作,不過是做給某些有心人看的罷瞭。”

黃順神色一噤,謹慎道:“難道成都城裡,還有誰吃瞭老虎豹子膽,敢在你這太歲頭上動土不成?”

趙雲說道:“我那點名聲和資歷,唬的住一般人,卻唬不住真正的野心傢。吾身負皇室安全重責,別人走一步看那三步,我得走一步看十步才行。”

黃順笑道:“沒想到子龍閑居在傢,竟然也迷上瞭棋道。不過,單論棋道,子龍的話,在下卻有些不認同。”

子龍微微詫異道:“三少盡管指教。我還沒有老到剛愎自用的地步。”

黃順笑道:“談不上什麼指教,隻要會下棋,就一定會看後面的幾步甚至十幾步棋,從而更好的考慮自己如何運子。高手與庸手的區別,不在於誰看的更深更遠,而在於對棋局的分析判斷能力上。

當初我自己剛開始學棋時,經常有這樣的經歷。我算計到瞭數步之後的棋局,並精心籌劃瞭自己的棋招。但當棋局真的到瞭我預計到的棋步時,我卻發現,棋局的變化完全不在我當初的預料之內。本來我認為自己應該大優,結果卻是平手甚至大劣。

這就是對棋局判斷能力不夠的結果。所以,單從下棋來說,能看出幾步遠,其實是基本功,遠未上的瞭臺面。對整個棋局把握的精準,才是最考較功夫的地方。”

趙雲眼中精光閃閃,看著黃順,一會,啞然失笑道:“難怪雄才大略如先主都會對你如此顧忌瞭。你確實非比尋常,剛才一番話,讓某傢受教瞭。”

黃順謙虛道:“不過論棋而已,沒有其他的意思。”

趙雲臉色一收,說道:“你的來意我知道,就是想知道魏延的三千兵馬是怎麼回事,對不對?”

黃順說道:“不錯!要是我沒在成都,這裡發生天大的事情,也與我無關。自有你子龍頂著。但現在我就在這裡,在我眼皮子底下的事情,就算與我無關,我也應該過問一下。若有可能,我也可以為朝廷出一把力。想必子龍應該知道,我可不是孤身一人進川。跟隨我進川的親兵,個個都是戰場上正面能夠以一當十的高手。”

趙雲嘆瞭口氣,說道:“此事說來話長瞭。”

趙廣一聽,就笑道:“長就慢慢說。咱們說話的這功夫,成都的天還能塌下來不成?”

趙雲把背靠向椅背,閉眼想瞭一會,理瞭理思路,然後才用低沉的聲音開始說話。

李嚴與魏延的矛盾,天下共知。但人們隻是以為二人為爭奪丞相的位置展開的競爭和對抗。其實,二人之間的矛盾遠非如此,二人的矛盾也深刻的多。

顧命大臣中,趙雲雖然也是武將,但趙雲不掌握兵權,隻有人數不多的白耳兵能夠支配。白耳兵雖然強悍,畢竟數量不多,在大規模對戰的戰場上,起不到什麼太大作用。

除卻趙雲,顧命大臣裡就兩大武將:李嚴和魏延。劉備的本意,是李嚴負責荊州方向,魏延負責漢中方向,確保蜀漢能兩路對外用兵。

但兵權這玩意,向來是越集中越好。劉備在安排後事中,沒有說明蜀漢的兵權由誰統管。或許,劉備想的是由劉禪統一掌管。但現實中的劉禪顯然沒有那個能力,甚至也沒有那個**。那麼,蜀漢的天下兵馬大權就出現瞭空缺。

這種情況下,丞相近水樓臺,就成為最有可能掌握兵權的人。李嚴和魏延為什麼非要亟亟於爭奪丞相之位?繁瑣的政事根本對他們構不成興趣,他們想要丞相之位,就是為瞭爭奪蜀漢的最高兵權。

為瞭這個兵權,所以魏延一手設置瞭西涼戰場,李嚴親手打造出久拖不決的平叛戰場。就是為瞭爭奪蜀漢本來就不寬裕的兵力和糧草輜重資源,為自己的最終問鼎助力。

這種情況的出現,就不是劉備當初能夠料想到的瞭。諸葛亮不在朝中,無人能比李嚴和魏延更有資格掌握蜀漢兵權。趙雲雖然資歷夠老,但一直沒有掌握過大軍,對李嚴和魏延構不成威脅。所以,二人互相視為最大競爭者,你死我活的爭奪就在所難免。

李嚴的策略,不僅僅是讓魏延在丞相位置上待不住,李嚴的策略是釜底抽薪,要從根本上打垮魏延,徹底搬除魏延這個障礙。

相較之下,魏延的動作就更為集中,方向也更為明確。在魏延看來,丞相的位置爭奪來不過是用來爭兵權的。真正的目標是兵權,丞相不過是手段而已。丞相位置上的失利,對魏延來說並沒有傷筋動骨,魏延完全可以直接對著兵權下手。

在成都與李嚴競爭,相當於魏延的客場打李嚴的主場,魏延什麼事情都推進不順利。所以,魏延索性後退一步,退回漢中去。在漢中,魏延就可以為所欲為瞭。

魏延的做法看似示弱,其實是相當精準的一招。李嚴的平叛戰場畢竟是在內部,怎麼也不可能長久。劉備分配給李嚴的荊州,就憑李嚴的能量,根本打不進去。這樣一來,蜀漢可以長久用兵的方向就剩下瞭一個:漢中。

隻要魏延把漢中牢牢控制在手,李嚴就算名義上拿到瞭蜀漢的最高兵權又怎麼樣?魏延不聽他的,李嚴根本就玩不轉。李嚴不可能從漢中調走一兵一卒,相反,李嚴還要被迫不斷給漢中增援兵力和物資。

(本章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