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眼前一亮,說道:“公子似乎已經有瞭應對之策?”
李尚說道:“如果沒有,我還有那份底氣坐在這裡,對著仲達侃侃而談嗎?”
司馬懿一拍大腿,說道:“太好瞭!走,我們別處去談。”
李尚奇道:“難道這裡還不夠安全,不夠隱秘?”
司馬懿說道:“不,我要帶你去見曹真將軍!”
李尚嚇瞭一跳,說道:“仲達的意思,是讓我對曹真獻策?這事,不是應該仲達做才合適嗎?”
司馬懿說道:“你跟著我,當前沒有多大前程,隻有跟著曹真才能前程遠大。我不願意耽誤你。當然,我也是有私心的。我們現在是朋友瞭。你混的越好,對我就越有利。這道理,不難解釋。”
李尚一陣感動,眼睛紅瞭,濕潤瞭一下,趕緊收住,說道:“仲達今日舉薦之大恩,李尚沒齒難忘。”
司馬懿帶著李尚,立即去找曹真。聽說有瞭能夠對付黃順飛艇的人,曹真放下手邊的所有活計,出來見司馬懿和李尚。
司馬懿向曹真簡單介紹瞭李尚。曹真哪顧上這些,一連串的問怎麼對付飛艇。
司馬懿倒是不急,笑道:“大帥,李尚這時候主動過來找我們,也是有求於我們的。他與黃順有不小的私怨,如何保護自己不被黃順所殺,是李尚最為關心的事情。我們是不是先解決掉這個問題,讓人傢沒有後顧之憂,再談正事不急。”
曹真大咧咧說道:“如果你真有對付飛艇的辦法,就留在我這裡,做一名馬軍司馬,那你就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誰敢行刺於你,那就是與朝廷過不去!”
司馬懿委婉的提醒道:“這個對黃順似乎不適用吧?”
曹真這才想起,黃順早就跟朝廷過不去瞭。這話等於白話。曹真臉皮有些泛紅,說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司馬懿說道:“朝廷與荊州雖然在開戰,但皇族與荊州黃氏的私交還有,能不能考慮借助這種關系,讓皇上給荊州黃氏去封信,得到黃氏不再針對李尚展開報復行動?畢竟說起來,他們的私怨也沒那麼重,經人說合,還是有可能解開的。”
曹真躊躇瞭一下,說道:“就為這事,驚動皇上。皇上會不會認為我們小題大做?”
司馬懿當然知道這點,剛才的說法不過是漫天要價,這時才說出自己的真實意圖:“車騎將軍張郃,與黃順關系不錯。若能讓車騎將軍居中說合,說不定可行。”
曹真笑道:“我與那張郃有舊,這辦法可是一試。你們等著,我這就修書,派人送給張郃那小子。”
說幹就幹,曹真坐下就拿出毛的關系緊密,與孫氏的關系緊密。所以黃順在江東,無往而不利。江東幾乎就是黃順的主場。
再看黃順與皇族的關系,也是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就算現在雙方戰場上兵戎相見,但私下裡仍然關系不錯。這種事情,也隻有黃順才能做到吧?
與蜀漢的關系更不用說,蜀漢能夠成立,六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黃順,更是襄陽十姓的帶頭人。
這麼一數,當今幾個風雲勢力,黃順都與之保持不錯的來往。相比之下,黃順與我朝的關系反而是最差的!
黃順的這些人脈是怎麼來的?當然不是憑空來的,都是黃順一步步精心培育的結果。我想,當初黃順做這些事的時候,未必就抱有什麼很明確的目的,隻是知道與這些人搞好關系,對他自己有好處。這就夠瞭。
正因為黃順舍得在人脈關系上投入,這才成就瞭黃順當前的成就。也成就瞭張郃這個人。張郃的崛起,正是靠著黃順的扶持。雖然目前張郃對黃順沒什麼用,但誰能說得準以後也沒用呢?”
李尚感嘆道:“還是層次不夠哇。還是你們同類人,能夠理解其中的奧妙。”
司馬懿還沒說話,曹真已是不耐煩道:“你們倆消停會行不行?都打斷我的思路瞭。能不能讓我好好寫信?”
司馬懿笑道:“大帥許久沒親自動筆瞭吧?提筆腦中一片空白對不對?我也是這樣,被下人伺候慣瞭,自己就不行瞭。我們這裡有一位稱職的幕僚在,大帥何苦自己費那個腦筋呢?”
司馬懿向李尚使個眼色,李尚頓時會意,上前主動請纓道:“大帥,就讓小人先行起草一份,大帥再作修改,可好?”
曹真把筆放下,哈哈笑道:“早如此多痛快!”
李尚果然可以,坐下後筆不加點,一蹴而就,拿起來吹瞭吹墨,遞給曹真。曹真看後,贊不絕口:“簡直就是我心中想的,全體現在這裡瞭。我看不用改瞭。署上我的大名,就這麼寄出去好瞭。”
李尚大喜,說道:“如此就多謝大帥瞭。”
曹真把信交給手下衛兵,然後拍拍手,說道:“咱們現在是不是可以談談如何對付飛艇的事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