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江東出使

作者:伏波飄萍 字數:2154

李尚不禁在心中佩服:曹真的情報工作做得果然到位!魏延與黃順之間的那些糾結關系竟然也知道。

“黃順去漢中,對魏延來說不是好事嗎?怎麼反而成為我們進兵的機會呢?就算黃順與魏延之間有些矛盾,但他們都是做大事的人,不會拿著朝廷大事不管不顧,一味的懟私人恩怨吧?”李尚揣著明白裝糊塗。

曹真說道:“如果隻是魏延公佈遺詔那點矛盾,根本就不會在他們二人之間造成什麼障礙。他們二人之間的根本性矛盾,還是在於西涼。

魏延為瞭西涼,與我們打瞭三年仗,結果最後卻被黃順的河西摘瞭果子。換成誰,也憋不住這口火氣。

而黃順,一心想的肯定是能夠連通河西,將河西的人馬和物資運回荊州。這樣肯定繞不過漢中去。魏延又死死掐著這點不放,給黃順添堵。黃順對魏延,能不怒火中燒嗎?

所以,這次黃順去漢中,就是強龍與地頭蛇的戰鬥,肯定是十分精彩。可惜,我們沒有時間看戲瞭,必須盡快出兵。”

“有沒有可能魏延和黃順達成和解呢?”司馬懿比較謹慎,問瞭一句。

曹真說道:“世事無絕對。但達成和解是需要他們雙方共同推動才有可能。隻要魏延態度不松動,以黃順的脾性,會無原則的向魏延妥協嗎?可能性不大。”

曹真此話一出,李尚立馬敏銳的認識到,曹真在魏延身邊,肯定安插瞭人手,而且是能夠影響到魏延決策的人手。否則,曹真不會如此自信,魏延不會妥協。

李尚當然沒有再接口延續這個話題的可能。曹真出兵子午路,本身就是在冒巨大的風險。曹真的生死與李尚沒有關系,相反,李尚倒是樂見曹真摔一跟頭。

至於司馬懿,也沒有再說話。智慧如司馬懿,當然能夠看出其中的風險。但這正是司馬懿所希望的。

司馬懿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魏延與黃順的關系如外表般那麼緊張。因為在司馬懿看來,黃順與司馬懿並沒有多少不能解開的恩怨。

遺詔問題,那是劉備留下來的,魏延不過遵命行事罷瞭。西涼問題,也不是黃順強行出手搶魏延口裡的肉吃。事實上,是魏延沒有那麼大的胃口,吃不下西涼,由皇帝出面,邀請黃順出的手。

既然黃順與魏延的關系沒有那麼緊張,那他們表現出劍拔弩張的氣氛來到底為何,就很值得玩味。曹真為大舉進攻漢中做瞭多年準備,蜀漢不會沒有覺察,說不定,人傢就是做套等著曹真往裡鉆呢。

希望漢中的魏延能夠不負自己所望,狠狠挫敗曹真。就算不能陣斬曹真,至少也能把曹真打到懷疑人生,從此頹廢。那樣,司馬懿的春天才算真正來到。

幾乎在同一時間,更方面都在調兵遣將,一時間,天下大勢又變得戰爭風雲密佈,隨時都有開打的可能。

作為另一方重量級勢力,東吳反而沒有多少動靜。一方面,孫權忙於處理傢事,顧不上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江陵的十年期限即將來到,黃順能否按時歸還江陵,誰也不敢肯定。這個時候,能否順利拿回江陵城,就成瞭東吳對外最關心的問題,除此無他。

孫權思來想去,決定還是要派人去成都走一趟,見一見黃順。派誰呢?孫權這回決定派出陸琳。陸琳本來沒有在朝為官,但架不住陸遜的簇擁,到底還是出仕,擔任選曹尚書,手掌重權。

既然陸琳已經是吃朝廷飯的人瞭,那孫權安排他做什麼事,就不用通過陸遜的轉手,直接下旨就行瞭。

再說,陸琳與黃順是好朋友,好朋友多年不見,能夠再次見面也是件好事,陸琳沒理由不同意。

陸琳接到孫權的旨意後,多瞭一個心眼:這事看起來簡單,就是去探探黃順的口風,能否按期歸還江陵。但萬一黃順不允,那就是自己的差事完成的不漂亮,到時候,自己可承擔不起。最好再拉上一人,與自己同去。

陸琳不假思索,當即表示,希望徐慎能夠跟自己一塊去。原因很簡單,以前去找黃順辦事,都是他們兩個同去,習慣瞭。

要說到徐慎,那可是江東的風雲人物,風頭甚至還在戰功彪炳的陸遜之上。徐慎現在是孫權身邊的掌印內史,簡單說,就是替孫權掌管皇帝大印,首發內外公文。

這個官職,雖然官階不高,但絕對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徐慎以東順閣中人,能夠做到這一步,絕對是徐慎的本事!

孫權當初考慮人選時,不是沒考慮過徐慎,隻是徐慎那邊事務太忙,有些離不開,就沒考慮他。現在陸琳主動提出來,孫權也不好貿然回絕,隻好詢問徐慎是否願意同去。

徐慎對孫權的心思猜的比較透,但他更有自己的想法。徐慎知道,他能從一個紈絝公子哥爬到現在的位置,很大程度上都是源於他與黃順的交往上。正是結交認識瞭黃順,這才讓徐慎有瞭一步步往上爬的動力。現在,他已經是東吳朝廷的紅人,深得孫權的信任。

但徐慎追求的並不僅僅是這些,他要追求的,是提攜起東順閣,成為與四族一般的存在。

要達成這一目的,就與孫權有一定的沖突瞭,孫權不可能允許江東再出現第二個四族。所以,徐慎隻能借力黃順。所以,徐慎本人是非常願意走上這一趟,與黃順見見面的。

“皇上,江陵能否回歸,關系到我們大吳江防的完整和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急務。陸琳與黃順關系相善,又多次擔任出使任務,足以完成此任。微臣掌管玉璽和文書,公務繁忙,怕是抽不出身。”徐慎以退為進,先委婉的表示拒絕。

徐慎知道,孫權是不希望他去的,畢竟孫權的公文往來,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太多,隻有徐慎能夠照顧的全面,得孫權的肯定。自己離開,孫權勢必要親自處理這些公文往來,想想心情就不會太好。

但徐慎更知道,陸琳更不想獨行。因為荊州形勢已經今非昔比。江陵城周邊已然全是黃順的地盤。就算江東強行拿回江陵,隻不過在上遊多瞭一處堡壘而已,無出頭之地。

(本章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