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說完,饒是馬超定力足夠,此時也有些激動瞭。長老院這玩意,早先黃順跟馬超提起過。但馬超自我衡量,自覺沒有足夠的資格能夠入駐長老院。原因很簡單,想想能夠入駐的傢族都有哪些,橫向一比較就知道,馬傢的資格是否夠瞭。
但現在,黃順又在長老院之外,另設瞭一個類似的專管軍事的機構。這樣一來,馬傢幾乎就是首當其沖瞭。不說馬騰那輩的事情,馬超兄弟幾個,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驍將,關鍵馬超兄弟幾個會生啊,後輩眾多不說,個個都能拿得起槍上陣殺幾個回合。當世能有如馬傢如此實力的軍事世傢,還真沒有幾個。就算是位於道說道,有道理,或許還能減輕一二分懲罰。
諸葛喬和諸葛瞻老實回答,害怕以後馬傢尾大不掉,指揮不動,還不如趁著眼前他們還沒有形成大勢時,搶先把兵權搶過來。
“兵權兵權,你們就知道兵權。”黃順痛心疾首,忍住自己的暴脾氣,開始慢慢開導他們,畢竟都是小輩,還是姐姐的親生兒子,黃順難道還能真個將他們法辦瞭?“你們想過沒有?如果可以,小舅我現在手中掌握的兵力,足以橫掃整個天下的聯兵,還有富餘!
有小舅在那裡,馬超有幾個膽子敢造你們的反?再說,荊州交給你們,可不是說荊州以後就是你們倆的獨立王國,什麼事都是你倆說瞭算。這天下早晚是要統一的。以後的荊州,與其他地方一樣,都要受統一的朝廷節制。到時候,你倆願意繼續留在荊州做地方官,隨你們的意;你倆要是做夠官瞭,那就跟著小舅一起,做生意,周遊天下,也可以。但要是存瞭割據荊州,稱王稱霸的心,那你倆就是打錯算盤瞭。”
“小舅既然有那麼強的實力瞭,為什麼還要低頭認人傢為皇上,搶瞭他們的地盤,小舅自己做皇帝不成嗎?”諸葛瞻不解的問道。
“小舅做瞭皇帝,你們打著小舅的旗號,到處作威作福,小舅的皇位還能安穩嗎?”黃順氣極反笑,“治理天下,不是所有權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上就是好的,就是安全的。治理天下需要的是權力分散,需要的是制衡。這個道理你們還小,聽不懂也正常。但是這件事,一定不能姑息,這回就不要再留在荊州瞭,隨我去成都,等候處罰吧。”
諸葛喬和諸葛瞻都是大氣不敢出,乖乖低頭答應。
結果,到瞭晚上,俟奴嬌就過來找黃順說情瞭。在俟奴嬌面前,黃順除瞭講瞭一大段“慣子如殺子”的道理,還向俟奴嬌保證,這次不過給他們兄弟倆吃個苦頭,讓他們長長記性,不會真個拿他們怎麼樣的。
俟奴嬌關註的顯然不是這個。黃順要教訓諸葛兄弟,俟奴嬌自知攔不住,俟奴嬌關心的是,這荊州被黃順收瞭回去,以後還能再給諸葛傢嗎?
黃順不禁氣笑,諸葛兄弟滿腦子的割據思想,源頭在哪,現在總算是找到瞭。原來是俟奴嬌所教。
這也難怪,俟奴嬌畢竟不是中原漢人,沒有漢人大一統的國土觀念,相反,鮮卑人意識中,他們居住過的地方,就是他們部族的,不允許任何人再來染指。這樣的思想,即使來到中原這麼多年,仍然是根深蒂固,關鍵問題上,時不時就能體現出來。
這問題大瞭,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解釋清楚的,而且,俟奴嬌是諸葛亮的女人,黃順還不敢怠慢,隻好耐著性子,幾乎花瞭一整晚的時間,對俟奴嬌灌輸天下為傢的理念。到最後,也不知俟奴嬌聽進去多少,又累又困的黃順堅持不下去,回屋睡覺,不管不顧瞭。
黃順在南陽逗留瞭幾天,與馬超研究主管軍事的組織,定名講武堂,黃傢世代擔任堂主,馬傢和另外未確定的兩傢為常任成員,朝廷占有一席,再為將來功勛人士留有兩席,共七席位置。軍事行動投票決定,絕大多數同意就能定板,分歧嚴重,則由堂主做最後決心。
這隻是最初的設計框架,詳盡的議事規則和程序,則需要馬超費心在後面的時間裡做出來,報與黃順定奪。
黃順沒有準備在南陽待太長時間,這裡的事情稍定,黃順就開始啟程回襄陽。畢竟那裡才是黃順的老傢,也是夏吟坊的基本所在。
這次黃順回來,本來就是臨時回來滅火的,並沒有提前做計劃,但消息還是擴散的飛快,就在黃順還在南陽與馬超研究講武堂時,襄陽各傢已經開始準備著歡迎黃順回歸瞭。就連遠在沔陽的黃霸,也聽說此事,千裡迢迢趕瞭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