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殺念驟起

作者:大名府白衣 字數:2717

清晨,含元殿中。

房俊的畫供一經拿出,頓時引發瞭一陣不小的騷動。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眼望印有房遺愛、謝瑤環二人手印的畫供,頜下胡須微微顫動,眸中怒意呼之欲出。

一字一句看完房遺愛的供招後,李世民將供招交給白簡,接著視線對準腳下的紅毯,開始思忖起瞭處置房遺愛的利弊。

蕭瑀紅著眼睛,手持笏板走出朝班,十分激動的道:“啟稟萬歲,既然房俊已經招供,就該對他處以極刑。”

李世民眉頭微微一皺,瞬間便恢復瞭往常的神態,面對蕭瑀的啟奏視若罔聞,顯然是沒有拿定如何發落房俊的主意。

房玄齡、杜如晦二人為瞭避嫌,隻能默默聽著蕭瑀的慷慨陳詞,二人昨晚便打定主意,待會就準備辭去“蕭銳暴斃案”的主審一職,一是為瞭避嫌,二是為瞭脫身盡力保住房遺愛。

過瞭片刻,柴紹從武班中走出,語調有些失底氣的道:“啟稟萬歲,可否將房俊的供招命人誦念出來,也好讓臣等明白其中細節。”

見姐夫有心偏袒房遺愛,李世民點瞭點頭,將供招遞給白簡,示意他高聲誦念出來。

接過供招,白簡先是快速掃瞭一遍,見上面對於毒殺蕭銳一事隻字未提,他暗舒一口氣,接著高聲朗讀出瞭房遺愛親手所寫的供招。

聽過供招上的言辭,文武群臣交頭議論,房玄齡、杜如晦、秦瓊、柴紹等人懸著的心隨之落瞭地。

“房俊竟敢私造宮中腰牌、官衣,他好大的膽子啊!”

“原來謝仲舉是被他手持利刃,脅迫著進到刑部大牢之中的。”

“供招上房俊並未承認是他毒殺瞭蕭銳,隻是說夜探大牢看望蕭銳,單憑這張畫供恐怕難以結案吧?”

隨著蕭瑀的朗聲啟奏,眾臣的議論聲這才漸漸落瞭下去。

“想小兒被押進刑部大牢當中後,也隻有房俊一人曾去探望過他,況且房俊的醫術有目共睹,他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毒殺小兒,簡直是易如反掌。”說到最後,蕭瑀老淚縱橫,倒不是他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為蕭銳感到冤枉。

“之前察院仵作也曾驗過屍首,蕭銳死於鼠疫確鑿無疑,難不成房俊是老鼠成精?他怎麼會傳染鼠疫呢!”柴紹據理力爭,看向一旁武班中的秦瓊、尉遲恭等人,底氣瞬間恢復瞭大半。

蕭瑀沒想到柴紹會跟自己頂本,激憤下隨即將怒火轉移到瞭這位柴駙馬身上,“柴駙馬,小二死於鼠疫不假。但仵作也曾經說過,小兒的鼠疫病發十分倉促,想房俊深通醫術,想要偽裝成鼠疫的假象殺人滅口,怕是能夠做到吧?”

“殺人滅口?房俊為何要殺人滅口?蕭銳抓住瞭他什麼把柄?”

“銳兒一定是知曉瞭他化名身份,這才會被房俊投鼠忌器殺人滅口。要不然等到銳兒面聖,房俊哪裡還有機會參加殿試?不能得中狀元,他欺君之罪必死無疑!”

就在柴紹和蕭瑀吵得不可開交時,尉遲恭大步走出武班,握著笏板道:“宋國公,房俊之前武舉身受重傷,長安城人盡皆知,從他參加完武舉重傷昏迷,到蕭銳暴斃身亡,中間不過短短兩天的時間,試問一個身受重傷的病人怎麼會有精力去配置毒藥,然後去到天牢毒殺令公子呢?”

“沒有精力?房俊夜探大牢可是真真切切的,鄂國公如此巧言令色,莫非是因為尉遲寶林與房俊是結拜兄弟的緣故?”

“就事論事,你他娘的少跟我扯別的,信不信老子一鋼鞭打死你!”

尉遲恭沒說兩句,便搬出打王鞭來唬人,就在他即將發飆的空檔,須發蒼白的高士廉踱步走到他跟前,用眼神打消瞭尉遲恭心間的怒意。

高士廉正色道:“平心而論,房俊冒名與眾位國公之子結為金蘭,顯然並非隻是出於結交好友的目的,想來卻是要將朝中重臣拉下水的緣故。”

高士廉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及給瞭尉遲恭、程咬金等人臉面,又點名瞭房俊的“險惡用心”,短短的一番話將這位兩朝老臣的城府盡數彰顯瞭出來。

尉遲恭被說得理屈詞窮,大袖一揮,不忿的回到瞭武班當中。

他剛剛退去不久,一位十六七歲的英氣少年,便將身站到瞭高士廉面前。

羅通毫不懼色的看向高士廉,辯解道:“申國公有所不知,當日校場結拜之時,房俊事先說明瞭他的真實身份。你若不信的話,可將程處弼、候霸林等人喚來詢問。”

見自己被拉下水,程咬金、侯君集不好袖手旁觀,相繼走出朝班,拱手道:“啟稟萬歲,越國公所言不假,臣子之前也曾說過結拜細節,房俊卻是在結拜之前向他們說明瞭真實身份。”

就在二人遮蓋過高士廉的詢問後,長孫無忌踱步走出朝班,再次在李世民的傷口上撒瞭一把鹽,“既然房俊能將化名一事說於眾位少國公聽,怎麼不一早稟告萬歲?難道是想期滿萬歲不成?”

此言一出,眾臣紛紛閉口不語,除去長孫無忌、蕭瑀外,柴紹等人全都識時務的退回到瞭各自的位置上。

李世民正在權衡房遺愛的價值,忽然聽到長孫無忌的話,自覺尊嚴被挑釁的他,轉而將怒火盡數撒在瞭房俊頭上,“蕭銳乃是當朝駙馬,又是西梁蕭氏的嫡長子,此案一定要嚴加審訊,國舅就多多費心吧。”

長孫無忌不露痕跡的詭譎一笑,拱手道:“臣領命。”

見李世民打定瞭要徹查此案的心思,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一眼,雙雙走出朝班,由房玄齡開口說道:“啟稟萬歲,老臣教子不嚴,肯定辭去蕭銳暴斃案的主審,以求還蕭駙馬一個公道。”

杜如晦應和道:“老臣附議。”

李世民深知房杜二人的秉性,出於平衡朝中勢力的緣故,便將杜如晦、秦瓊等人知曉“房俊化名”一事的罪過忽視掉瞭。

避重就輕點頭道:“好,二位愛卿深體朕心,此案就交於無忌...”

話說一半,聯想到長孫無忌和房遺愛的恩怨,李世民順帶看瞭魏征一眼,“此案就交於無忌、魏征主審吧。馬周、蔡少炳以為副審,協助二位主審徹查此案。”

等到李世民說完審案官員的變動,站在殿中養側耳細聽的蕭瑀,竟自大聲嚎啕瞭起來。

“萬歲洞幽燭遠,明見萬裡,老臣拜服。”說過一番奉承的場面話兒後,老謀深算的蕭瑀竟將瞭李世民一軍,“隻是老臣年老昏聵,不能再盡心輔佐萬歲,此番懇請告老還鄉,為銳兒好生操辦後事。”

蕭瑀的告老之言一出,滿堂一片嘩然,就連房玄齡、杜如晦都沒想到,這位宋國公竟然會不惜以官位做籌碼,用來打定李世民處罰房遺愛的決心。

“宋國公乃是兩朝老臣,此番若告知還鄉,確實少瞭一棟架海金梁啊。”

“是啊,宋國公為社稷勞苦功高,切莫要因背上而賭一時之氣啊。”

眼下與突厥國的戰事一觸即發,李世民迫切要得到各大宗族的支持,若是因為蕭銳暴斃一案惹怒瞭西梁蕭氏,到時天下門閥心生間隙,哪裡是一個房遺愛的價值能夠比擬的。

蕭瑀的軟言相逼,加上因房俊隱瞞化名,自覺威嚴受到撼動的李世民,第一次生出瞭斬殺房俊以震懾天下的念頭。

不過轉念想到房俊背後的房傢,以及盧氏夫人的娘傢,房盧兩傢的勢力加在一起,並不比西梁蕭氏差,況且房俊身後又有秦瓊、尉遲恭、柴紹等老臣支持,一時間,殺與不殺房俊,竟讓殺伐果斷的李世民犯起瞭難。

坐在龍椅上一番權衡過後,李世民起身正色說道:“明日審訊房俊,高士廉、蕭瑀、張亮等人從旁觀審,二位主審可在長安城中請德高望重之人一同觀審,務必、一定要還宋國公和蕭駙馬一個公道!”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