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解凍未久的涇水嘩嘩的流淌著,難得清澈的河水帶著高山融雪的冰寒。一支數千人馬組成的軍隊,就在涇水旁的官道上迤邐南行。
春風吹綠瞭涇水兩側山巒,初春的風景,美不勝收。以涇水河谷為中軸的環慶路,每年到瞭冰雪溶解的時候,都會跟世間的其他州縣一樣,陷入春天的忙碌之中。
但今曰的谷地中,卻是寂靜一片。應當開犁播種的田地,卻是渺無人煙。這支大軍經過的地方,連村落上都沒有一道炊煙——不論是蕃人,還是漢民,都已經得到瞭叛軍南下的消息。在這支軍隊尚未到來的時候,便紛紛帶著傢當逃入瞭山間。
吳逵騎著他的愛馬,提著他慣用的鐵槍,沉默的走在在大軍中。周圍的士卒也都是與吳逵一樣沉默,整支隊伍帶著怪誕的氛圍。但有許多人都背著碩大的包裹,那裡面全是從慶州城中搶來的財物。
雖然跟著身邊的都是叛軍,但照樣有著隊列和號令。而且由於吳逵堅持的緣故,廣銳軍的旗幟依然被高高的舉著,一丈多高、紅底黑緣的大纛,就在前廣銳都虞侯的身邊,被一名掌旗官牢牢把定在手中,指引著大軍前進的方向。
幾個月的牢獄生涯並沒有影響到吳逵的健康,相反地,因為好吃好睡,他反而還長胖瞭一些。
跟隨著吳逵多達數千人的隊伍,有騎兵,有步卒,雖然主力仍是廣銳軍,但還有其他軍額的人馬參加瞭進來。他們都是常年受到欺壓,心頭一股怨氣積蓄良久,當有人舉旗一呼,便群起響應。
前幾天,有消息說韓絳要來慶州,敦促慶州出兵牽制圍攻羅兀的西賊,城中就有傳言說韓絳來瞭之後,要斬吳逵祭旗。對於出戰的畏懼,對於韓絳偏袒蕃人的怨恨,加之吳逵在廣銳軍中威望極高,這就是叛亂的開始。
吳逵現在都在納悶,王文諒那蕃狗到底靠瞭什麼讓韓絳對他言聽計從。
當聽到瞭兵變中,一片聲要救自己的聲音,吳逵就知道,不論做出什麼決定,他都是死定瞭。在叛軍的救援下出獄,朝廷要殺他,硬留在獄中不出去,朝廷還是一樣要殺他——或者好一點,讓他自盡。
終歸是一個結果,沒有傢室之累的吳逵,也沒有其他選擇瞭。
張玉不在,姚兕也不在,除瞭一個林廣,慶州已經沒有一個能讓吳逵看得起的將領。而且把他救出牢獄的幾千兄弟,也不能就此放手。
被舊屬從獄中救出後,放開瞭一切的吳逵,立刻帶人將慶州南城不肯一起兵變的駐軍殲滅,把知慶州兼環慶經略的王廣淵嚇得躲到瞭北城去,繼而又強攻北城,逼得王廣淵趁夜逃出瞭慶州。
吳逵在慶州城中留瞭三天,看似危險,但依仗慶州城的優勢,輕易擊敗瞭幾處星夜趕來平叛的官軍,讓他對叛軍的控制上升瞭好幾臺階。將糧草、兵械備足,同時將雜亂不一的叛軍整編,變成能聽從指揮的軍隊。這雖然是叛亂中死中求活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吳逵作為一名合格將領的明證。
整編瞭叛軍後,吳逵主動離開瞭慶州城,開始南下。緣邊四路兵多將多,寨堡也多。留在慶州隻是等死而已。
東面的鄜延路正糾纏於羅兀城的攻守之中,但隻要韓絳一聲令下,拼著一點損失,集合瞭兩路精銳的大軍,就隨時能從綏德經過大順城直撲過來。
而西面的涇原路,別的都還好說,兵將都不算出色,就是經略使蔡挺讓人心生畏懼,原本是緣邊四路中最弱的一路,但就是因為有瞭蔡挺,使得西賊的主攻方向都避開瞭涇原。
北面投夏人,吳逵從沒有想過。唯一的選擇是南方,雖然他不知靠著手上的兵力能在進剿的官軍攻擊下支撐多久,但吳逵並不甘心就這麼去死。現在的三千人隻有三分之一擁有戰馬,隻要能在長安附近把馬匹配足,稍加磨練,就是一支精銳。
“都虞,前面快到安定瞭!”一名隻有十五六歲的士兵騎著馬從前面過來,向吳逵稟報道,“解指揮說安定城中馬多,問都虞你要不要打?”
安定縣是寧州的治所,過瞭安定,下面就是邠州。而領著剛剛整編過的前軍指揮的解吉,則是吳逵的親信,也是將他救出大獄的首領。
吳逵想瞭一想,搖頭道:“邠寧之間的白驥鎮同樣有馬,防禦卻弱得多。你去與解吉說,讓他速領本部直取白驥,為全軍抵達做好準備。”
少年躬身應諾,又打著馬向前跑去瞭。
指派下屬,運籌謀算,吳逵腦中一陣恍惚,仿佛讓他回到瞭舊時一般。若是能時間能重來該有多好,可惜瞭他幾十年來辛辛苦苦的才掙來的都虞侯。
吳逵突的又悲憤的大笑起來,現在都這副田地瞭,還想什麼過去?
“反正都是死路一條,拼一個夠本就行!”吳逵恨恨的用力攥緊瞭手上的鐵槍。他現在隻想把聲勢鬧大點,鬧得越厲害,處事不公、讓他落到現在這般田地的韓相公,就越坐不安穩。
“還有那王文諒!總得讓朝廷殺瞭那廝!”
吳逵狂笑的神態恍若厲鬼,就算做瞭鬼下地獄,也要把那廝給拖下去。
……………………
晨光未露,夜霧猶在。
早春凌晨時的清寒中,羅兀城的南門悄悄的打開。趁著天亮前的黑暗,一支多達千騎的護衛隊,護送上百輛馬車悄悄的離開瞭羅兀城。
人銜枚,馬裹蹄,連車軸上都抹上瞭厚厚的豬油,行動看似悄無聲息。但所有人都知道,在城外各處的高地上,都有著一對對銳利的眼睛,盯著城門口的一星半點的動靜。
他們是誘餌,是今次計劃中關鍵的一環。
戰鼓響瞭起來,
這個計劃無論張玉還是高永能都是點頭同意的。在城頭上望著這一支騎兵隊伍的離去,韓岡的思緒回到瞭昨天主帳中軍議之時。
當韓岡說出瞭自己的意見,向眾人問著‘如果一支有車有馬的隊伍突然悄悄的離開羅兀向南去,落在黨項人眼裡會是什麼情況?’的時候。眾人正在考慮,張玉卻立刻眉飛色舞起來,毫無形象的拍著大腿,叫好道:“這一招好,正愁不能跟西賊好好拼上一把!”
得到他的提醒,想通瞭的幕僚們也一下興奮起來。經過瞭這些曰子在羅兀城的戰事,城中沒有一個將領害怕與黨項人對陣。反而是愁著不能給黨項人一個痛快。
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幕僚也跟著叫起來:“對!趁此機會把西賊騙出來打一仗,讓他們不敢追擊!”
“先派出一隊假的,將西賊騙出來,等陰瞭他們一招後,再讓正主離開!”
“先悄悄從南門出城。然後等西賊出動追擊後,我們就立刻出城做拖延。”種樸出著主意,他壞笑著,“要騙人,就騙到底,讓西賊信以為真。”
有瞭種樸帶頭,一個接著一個誘敵上鉤的計劃被提瞭出來。人人眼睛發光,要趁此良機給圍城在外、卻始終不肯硬拼一場的西賊一個好看。
高永能和張玉聽著這些主意,都是暗自點頭,而韓岡也任由他們發揮。這些在戰場上騙人入彀的本事,自然要專業人士來完成。韓岡隻管出題,答案就不需要他來想瞭,坐等結果而已。
他隻想著等送梁乙埋一個狠狠的教訓,到瞭後面正式放棄羅兀城的時候,前次吃得虧,黨項人當是還記憶猶新,隻要他們稍稍猶豫,他自是能跟著大隊揚長而去。等回到延州,那就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一切就如計劃中的一般順利,這一幹騎兵和車隊在黎明前悄然離開,在兩刻鐘之後,讓城北數裡外的西夏軍營地,徹底的沸騰瞭起來。
東方的天空此時漸漸有瞭一線微光,深黯的夜幕化為瞭瑰麗的紫羅蘭色。
先是一隊五六百人的騎兵奔馳出營,從旗號上看,赫然是最為精銳環衛鐵騎,繼而又是三四千騎鐵鷂子飛馳而出。他們一前一後遠遠的繞過羅兀城,千軍萬馬的蹄聲撼動天壤之間,大地隆隆作響,看其洶洶去勢,就是要追擊離開的那隊車馬的模樣。
“戰鼓!”
張玉一聲暴喝,五六十歲的老將中氣十足,聲震城池內外。
城頭上的戰鼓隨之響起,鼓音震蕩,壓倒瞭西夏鐵騎的撼地之聲。
南面的城門中開,守候已久的城中守軍從門中魚貫而出,在戰鼓聲中離開瞭城池的護衛。兩個指揮的大宋騎兵,先一步攔在瞭數千鐵騎之前,並不硬拼,僅是稍做阻擋。
這片刻的拖延,讓交戰的大宋騎兵在瞬間減少瞭十分之一的兵力,而他們的犧牲則讓出城的七千餘名步卒乘機組成瞭戰陣,利用所處位置上的優勢,先一步堵住瞭無定河谷南下的去路。
狹窄的河谷通路隻有半裡多的寬度,被宋軍戰陣和羅兀城分去瞭大半空間的狹小戰場上,遭到堵截的數千黨項騎兵選擇瞭開戰。
終於可以好好決一次勝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