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 九

作者:cuslaa 字數:3468

?【兩連更,這是第一更,也是昨天的第二更。--】

不出意料,號角聲中,第一批被派上來的是黨項人。

當先出陣的黨項軍大約三千多人,手上的兵器是全的,帶甲的士兵也占瞭一半。基本上都是明晃晃的板甲。也不知黨項人平曰裡保養起這些甲胄,擦瞭多少羊尾油,亮得在城上的種樸都覺得刺眼。

種樸咧著嘴,低低罵瞭一句,全都是高遵裕送去的好處。靈州城下一敗,涇原、環慶兩軍加起來五六萬人馬,陸陸續續逃回來的有一多半,可還帶著甲胄的就沒幾個瞭——逃跑的時候隻會嫌盔甲重——全都送瞭人,還附帶瞭神臂弓、斬馬刀和不少能造霹靂砲的工匠。等到遼人占瞭興靈,通過兩國和議,俘虜換回來不少,但工匠一個都沒有弄回來。

鹽州之戰的時候,若不是有瞭那麼一批兵甲,黨項人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攻破鹽州城。且在鹽州城下,他的父親已經將高遵裕送出去的禮物拿回瞭大半,想不到還有這麼多留在外面沒有收回。

眼下黨項人都能有一半裝備上甲胄,遼人自不會缺。有瞭甲胄護身,神臂弓的有效范圍頓時減半。

種樸陰著臉想著,不過立刻又嘆起自己的鴻運來。幸好之前在城下守著遼人的一千步卒,因為遼人追自己追得太緊。為防誤傷,不得不放近瞭才射。否則縱有事前這一番佈置,也一樣翻不瞭盤。種樸最後返身與遼人追兵廝殺時看得很清楚,他們身上分明穿瞭軍器監造的胸甲。

在出戰的黨項軍的背後,還有第二批同樣有三四千人的黨項軍隊——這一批人中,裝備甲胄的比例看起來就少瞭許多——再後面,又有著為數更多的遼軍壓陣。北、東、西三面足夠萬人之眾。隻看氣勢,就遠遠超過不知為何而戰的黨項人。之前在城下的損失,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點皮肉傷,傷的隻是顏面。

黨項人沒有騎馬,而是步行。三千餘人的攻城隊伍以北面為主,從兩裡外的軍營出發,揚起瞭一片煙塵。而在煙塵中,兩艘飛船冉冉升上瞭天空。

“都派飛船上來瞭?!”

種樸的副將李清踏上瞭城頭,瞇著眼睛望著天空。

從西夏國唯一的漢人大將,到一城城主的副手,落差不可謂不大。在對降人一向寬厚的大宋,這是個很少見的例外。不過這主要還是李清本人的身份作祟。

如果李清像黨項和吐蕃的豪酋們有自己的部族,那他至少能得到一個刺史的官稱。可惜他是漢人,麾下都是漢軍。降順後,便立刻被解除瞭對軍隊的控制,然後便給安排到瞭不掌實權的位置上。不過在這過程中表現得極為恭順,因為他本身的能力又得到瞭趙禼的看重,幾經輾轉才又被派到前線上來領兵。

“飛船倒沒什麼,反正溥樂城就這麼點大。”

溥樂城並不大,城墻周長一千一百步,也就是三裡出頭。而且是標準的軍城,沒有什麼閑雜人等,有的隻是官兵們各自的傢室。三千軍漢城墻上一站,都能勾肩搭背起來,還不用擔心背後有人壞事。

自然,守城不可能盡把人往城墻上堆,五六百人就足夠瞭,保險一點也不過**百。種樸將兩千七百多名步卒,按指揮分作六部,輪番交替上城。隻要保證每一刻都有兩個指揮在城頭上就足夠瞭。

種樸說起話來有些悶悶的。他的臉上纏著繃帶,從左頰斜斜的掛到右邊的耳朵上,緊緊地纏瞭好幾圈,說話都不方便。不過有兩個大嗓門的親兵正拿著個兩頭沒底的薄鐵桶在他旁邊。幫他喊話,城上城下都能聽見他的號令。

抬起手,傳令的親兵便靠瞭過來,種樸吩咐道:“把我們的飛船也放出去。”

傳令兵拿起薄鐵桶,跑到內側的邊緣,扶著女墻沖城墻根大吼著將種樸的號令傳瞭下去。

空氣中煙味立刻就重瞭起來。

存在城中的燃料不少,可現在是冬天,如果不是遼人放瞭飛船,需要維持城中士氣,種樸也不想浪費燃料在飛船上。兩丈多高的城墻加上兩層高的敵樓用來監察敵情,高度已經綽綽有餘。

“那些雲梯才是麻煩。”種樸指著越來越近的黨項人,人群中那一架架三丈長的長梯十分顯眼。

李清點瞭點頭,“能造這麼長的雲梯,就能造霹靂砲。也不知遼人的營地裡藏瞭多少工匠。”

“還有木料!”

種樸自問他在這一年來沒有少下功夫。為瞭修復溥樂城,周邊能用得上的木料全都給砍伐一空。加上還有尋常使用的柴草,也要對周邊的草木植被的大肆砍伐,溥樂城附近,根本見不到半點綠色。但黨項人的隊伍中還是有雲梯存在。

這讓種樸很驚訝,“莫不會是從耀德城運來的吧?”

長梯的數目並不算多,種樸粗粗一數隻有十幾二十具。要打造能攀上高約兩丈半的城墻的長梯,必須要有一流的木工手藝和上等的木料。即便不說木料,單是這個等級的木匠,就跟能開兩石弓的猛將一樣,已是為數寥寥。就是大宋這邊也不多見,城外遼人手上自然更少。

在大宋軍中,一般是幹脆瞭當的直接打造雲梯車,長長的梯子下面有瞭車體支撐,便不會因為長度過長而容易折斷。隻要有瞭圖樣,幾個普通的木匠配合,輕輕松松就能做出來。比起單純的三丈長梯,工藝上要簡單得多。

可就是這十幾具長梯已經讓種樸覺得怵目驚心瞭。這代表對方營中至少有一個大匠級的木工。也代表接下來的霹靂砲絕不會少。

高遵裕到底送瞭多少東西給外人啊!比真宗皇帝還大方。

沖在最前面的黨項士兵已經到瞭兩百步以內,如果不計八牛弩,再向前三十步就到瞭神臂弓的有效范圍瞭。城上的數百將士雖然神色依然輕松,不過雙手已經握緊瞭神臂弓的弩身。

種樸沖親兵招瞭招手,“放近瞭再射!”神臂弓的最大威力,還是在面對面、臉貼臉的時候。

城外的黨項人隨著越發接近城墻,速度也開始提升,從徐步到疾步,此時已經開始奔跑瞭。就在這一批的後面兩百步,人數還多上一點的第二批黨項軍,也開始接近。

蟻附攻城。

而且是節奏感把握得很不錯的蟻附攻城。

對於為遼人賣命,被強占瞭傢園的黨項人自然不是心甘情願。不過看到溥樂城上稀稀拉拉的守兵,他們倒還是鼓起瞭一點勇氣來。

吶喊聲沖天而起,三千多黨項士兵沖向瞭城墻。他們的裝備也看得越來越分明,除瞭抬著雲梯的士兵,每一人都隨身帶著一個看起來很有分量的包裹。

城頭上的種樸和李清,隻是順帶著瞥瞭一眼,就確定瞭黨項人的打算。這是準備壘土成山,在進行雲梯攻城的同時,也準備用人數上的優勢硬吃溥樂城中的守軍。而這些土包,也可以墊在雲梯下。以防攀登時折斷。

隻是這樣的攻勢,在最為擅長守禦的宋軍眼裡,連笑話都算不上。

最前面的黨項士兵下到隻有一層被凍結的底水的城壕中瞭。指揮使們回頭看看敵樓,種樸搖搖頭,城上便毫無動靜。

黨項士兵開始向城墻腳下投擲攜帶的土包。種樸說瞭句‘再等等’,城上依然沒有動靜。

當黨項士兵拉開長弓,射擊城頭,以掩護雲梯越過城壕,種樸還是不許官軍反擊,城上還是沒有動靜。

直到已經超過一半的黨項士兵越過城壕,雲梯陸續架上城頭,一群最為勇猛的黨項戰士開始攀爬雲梯,種樸終於揮下瞭手。

壓抑已久的將校們一陣歡呼,隻聽得城上一通鼓響,檑木、拍桿、灰瓶、滾油隨即傾瀉而下,砸斷瞭雲梯,澆傷瞭人體,然後便是數百張神臂弓齊射。

每一名神臂弓手的腳邊,都有七八張已經張好的神臂弓,拿起弩弓,放上箭矢,一個呼吸間就能射上一箭。

鼓響不過十聲,城上就已經射下來數千支箭矢。在最短的時間,殺傷最多的敵人,這樣的一擊之下,便能讓敵軍完全失去戰鬥意志。

不到十丈的距離下,神臂弓的威力充分發揮瞭出來,縱使軍器監打造的板甲和頭盔也抵禦不瞭這麼近距離的射擊,僅能化解一些致命傷,讓中箭的士兵隻傷不死。但滿地的慘叫聲,同樣能讓人失去戰鬥意志。在這第一批攻城軍近乎崩潰的時候,突然打開的城門給瞭他們最後一擊。

僅僅據守城墻不叫守城,以城墻為憑,不斷出城反擊,才是真正的穩守之道。養精蓄銳的千名戰士手持戰斧從城門中殺出,沖進城下混亂的敵群中,揮斧肆意砍殺,帶起一片血浪。城上的神臂弓也順勢外延,用弓矢阻斷敵軍的退路。

三千黨項士兵冰消瓦解,完全失去瞭戰鬥能力,如同羔羊一般被宋軍屠戮。高高在上的飛船將這一幕傳給下方的遼軍將領,在號角聲的催促下,拖在後面的第二陣立刻加速趕來,而兩隊各五百多人的遼人騎兵也隨之出動。

敵樓上,種樸好整以暇的比瞭個手勢,“霹靂砲,給我擋住後面的賊人。”

城內的霹靂砲開火瞭,一包包石子飛上天空,劃著拋物線,又重重的落到瞭地面上。包著石子的繩索在重力下根根崩斷,從靈州川中搜集來的鵝卵石四散飛濺,一下阻斷瞭第二波攻勢。讓他們躲避著飛石的同時,隻能坐視城下的友軍在宋人的重斧下哭喊哀號。

李清略帶冷淡的看著這一幕,並沒有感染上敵樓中其他將校們的興奮和狂熱。

這裡根本不需要他。種樸隻需要下命令,剩下的就交給參謀們。在他們的安排下,甚至連霹靂砲的配重都事先調試好瞭,隻需要等待城上的號令。之前種樸敢於領軍出外偷營,而不是讓他這個副將領隊,也是仗著參謀們對城中軍隊的控制力。

或許種樸從來都沒有信任過他這個降人。或許自己來到最前線是個錯誤的選擇。看首發請到--

請分享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