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 51

作者:cuslaa 字數:5655

韓鉉戰戰兢兢的帶著弟弟下車。

車旁有一輛馬車。正是這輛車將韓鉉乘坐的馬車擠到路邊,不得不停下來。

這是傢裡備用的馬車。與傢裡主人主母公開外出所乘的豪車不同,為瞭不惹人註目,造得很樸素,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普通樣式。

連前面的兩匹挽馬,都是北地草原來的臨潢馬,耐粗飼,耐疾病,就是個頭矮,不說大食天馬,河西馬也比不上,隻比養在東南島上的洲嶼馬強些,完全撐不起門面。

即使在京師滿地接客的出租馬車裡面,也少有人用這臨潢馬,好歹用兩匹個頭稍高的一點的帶河西馬血統的挽馬,這樣才有些體面,容易招徠客人。

不過這輛車上顯然是有暗記,或是什麼特別的地方。外行人看不出來,內行人一眼便知——韓鉉的車夫此時正縮著頭,對旁邊馬車把自己別到路邊的行為完全不敢作聲,正常情況下,打起來都有可能。

不過韓鉉完全沒心思關心車夫和暗記,他和韓錦的二哥正透過車窗,露出瞭半張臉。

半張帶著怒意的臉。

“上車!”

韓鉉老老實實把小弟抱上自傢的車,自傢的車夫已經丟過去幾枚大錢,把這邊的車夫給打發掉瞭。

在韓鐘迫人的目光下,韓鉉、韓錦規規矩矩的在座位上坐好。

韓鐘早板起臉,瞪著這位性子跳脫的弟弟,“四哥,你可真有本事啊,不跟傢裡說,就帶著七哥跑去瓦子裡。過兩年,是不是都能玩到窯子裡去瞭?”

韓鉉垂頭喪氣,不敢回嘴。

“你出來玩倒罷瞭,帶著七哥作甚?你這麼大的人丟不掉,七哥呢?王傢十三叔丟瞭後還能找回來那是靠運氣,七哥還能有這般運氣?”

韓鉉梗著脖子,不服氣:“隻是逛一逛,也沒出什麼事。”

“是啊,差點被訛瞭也叫沒出什麼事,反正沒鬧大,正好就可以瞞住傢裡面瞭?”韓鐘沒好氣的,鼻音上揚,飽含著怒意的質問,“嗯?”

本來還想蒙混過關,而韓鐘卻什麼都知道瞭,韓鉉頓時又軟瞭下來,苦著臉,不敢說話。

韓鉉服瞭軟,韓鉉還是怒氣不消,哼瞭一聲,“要不是有人跟著,傢裡面還不知什麼時候才會知道今天的事!”

“有人跟著?”

韓錦的小腦袋左擺右擺,看看左邊窗戶,又看看右邊窗戶,然後轉瞭一圈又回來,“二哥哥,在哪裡?”

對這位天真聰慧的小弟,韓鉉就發不起火來瞭,微微笑起,“在七哥你看不見的地方。”

果然有人在暗中保護。

才發生的事情就傳到瞭兄長的耳朵裡,韓鉉已經有瞭猜測,沒想到一轉眼就被證實瞭。

傢裡藏得還真深。

韓鉉不禁在想。派在這方面的人手,他可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隻是傢裡深藏的東西,看來也隻有父母,還有二哥哥才知道,至於婚後就回瞭老傢的長兄,韓鉉卻沒把握他清楚不清楚。

回頭看瞭韓鉉,韓鐘的語氣終於也和緩瞭不少,“老四,我要怎麼說你。老三是個書呆子,早上坐在椅子上什麼樣,晚上還是什麼樣,都不帶挪窩。他讓爹娘操透瞭心,可好歹不會提心吊膽,怕他闖出什麼禍事來。你呢?現在朝堂上那麼多事,傢裡事情也不少,你還要讓爹娘擔心,你覺得應該嗎?”

韓鉉垂著頭:“哥哥,我知道錯瞭。”

韓鐘哼瞭一下,“你幾歲瞭,還裝可憐?”

看著韓鐘的氣頭算是過去瞭,韓鉉忙討好道,“哥哥,今天的事是我錯瞭,可是我也知道錯瞭,下次肯定不會再犯,哥哥能不能給我一個悔改的機會?”

韓鉉丟瞭個白眼過去,“你當阿爹會沒人報給他?”

“娘那邊呢?”韓鉉緊張地問。

韓傢是嚴母慈父,韓岡在傢時少,對子女也就更多放縱,打碎瞭出自官窯的整套禦賜瓷器,都會打個哈哈,說句這沒啥。失手弄起瞭火,也是訓誡兩句後就拉著一起探討要是下次再玩,該怎樣事先做好滅火的準備。

有空還帶著孩子們玩,釣魚,騎馬,射箭,拆裝火。槍,甚至前些日子還拆過一個蒸汽機——前些天,韓府內修瞭水塔,給全傢各處提供幹凈的深井水,從深井裡抽水的蒸汽機被運瞭兩臺來,一臺裝瞭上去,一臺則被韓岡帶著傢裡的孩子給拆瞭又拼起來。

而掌管傢法的就是王旖,從小到大,犯瞭錯都會在她這邊受罰。一板起臉來,幾個孩子都怕她。

“要是你一人出門,阿爹倒是會幫你瞞著娘,可今天多瞭一個七哥,你說阿爹會不會幫你瞞著?”

面對韓鐘反問,韓鉉幹咽瞭口唾沫。心道這下可完瞭,回傢後,少不瞭一頓打,還要關上幾個月禁閉。

韓錦卻是無憂無慮,一直都在看著車窗,此時忽然回過頭,“二哥哥,我們現在是回傢嗎?”

“不,是去外公傢。”韓鐘瞥瞭韓鉉一眼,“不然哪裡會來得那麼快。”

聽說瞭要去王安石府上,韓鉉的臉色就變得淡漠起來。

韓鐘的外公可不是韓鉉韓錦的外公,小時候沒在意,年紀越長,這分得就越是清楚。

傢裡是盡量一碗水端平,且韓鉉他們幾個兒子加起來也比不得唯一的姐妹受父母疼愛,兄弟間嫡庶分得就不那麼明白。

可到瞭外面,嫡庶之間受到的待遇就截然不同瞭。韓鉉也清楚,什麼時候自己有瞭功名,這樣的差別待遇才會漸漸消除。

韓鉉可不想去王安石府上見那些人的臉孔,“哥哥,要不我和七哥先回傢去。先反省,等阿爹回來,好好認錯。”

“阿爹在外公府上,你跟我一起走就行瞭。”

韓錦張大眼睛問:“是娘讓哥哥去外公傢的?”

就是韓錦也明白,肯定是嫡母怕這對翁婿又吵起來,所以才趕著把二哥送過去。

“五哥呢?他沒一起來嗎?”韓鉉問道,韓傢的嫡子還有一人。

“在傢裡受罰,這半個月出不瞭門瞭。”

好吧。

韓鉉是認命瞭,靠在椅背上,徹底沒言語瞭。

三兄弟沒用多久便抵達瞭王府。

王安石的嫡孫、王雱的遺孤王栴,以及王旁的長子王檀,出來迎接三位表兄弟。

韓鐘領頭,韓鉉韓錦先後行禮:“韓鉉(韓錦),見過表兄。”

但韓鐘的這兩位嫡親表兄弟,一清高,一倨傲,都沒把韓傢的兩位庶子放在心上,隻依禮數回瞭一禮,便迎著韓鐘入內,韓鉉、韓錦跟在後面。

不過王栴回身前還冷眼瞥瞭韓鉉一眼,韓鉉則同樣以冷眼回應。

王傢之中,王安石夫婦還好,待韓傢諸子如一,越小的越是疼愛,王厚夫婦也一樣是做得像一位長輩,就是同輩人讓人生厭。不僅是王栴、王檀,還有王安石的一幹侄孫。

之前王安石中風,韓傢子女被王旖帶著南下,在金陵王府住瞭不少日子。當時,還有許多王氏子弟紛紛來探望,韓傢子弟與他們都打過交道。這些人中,有不少把嫡庶看得極重,或者說,那些嫡子中極看重自己嫡出的身份,以嫡子驕人。

韓鉉也明白,這些人是實在沒有別的可以炫耀瞭,就隻有嫡子的身份讓他們覺得可以顯示自己身份的特別。

對嫡庶的看重,通常也隻在年輕時。到瞭年長入仕,就隻看自身的功名、官位,嫡子一個無功名的選人,如何能與進士出身的庶子比?

就是要議婚的時候,也不會太在意。政治婚姻,那隻看雙方傢長的身份,如果是要給女兒找個好歸宿,就得看對方的人品才氣,皆無關嫡庶。

清楚這一切,卻並不代表韓鉉願意忍耐到自己擁有功名的那一天。因而他與王傢諸嫡子的關系都不太好。

不過韓鉉與王栴的關系惡劣,倒也不隻是嫡庶的問題,也是跟皇帝有關。

韓鉉隻是在金陵時,隻為太後該不該歸政,便與王栴鬥瞭好幾次嘴。如今皇帝成瞭王傢的女婿,卻被軟禁於宮中,隻要一見面,王栴都少不瞭跟韓鉉為此事吵上一段。

王安石正在與韓岡說話,王厚在旁作陪,韓鐘兄弟通瞭名後,一時沒被叫進去,坐在外廳說話沒兩分鐘,韓鉉就又跟王栴爭上瞭。

王檀不豫之色溢於言表,韓錦則似懂非懂,茫然的看著韓鉉和王栴,隻有韓鐘百無聊賴,一邊喝著茶,一邊悠然聽著兩人來回如拉鋸似的爭執。

“……等你覲見過天子再說……”

“小弟沒見過皇帝,所以不敢妄言。想來表哥是見過的。”

“隻有幸覲見過一次。皇帝少年睿智,更是謙懷大度,絕非謠言所誣之昏君。”

“隻見過一回,便比日夜相處的太後,自幼教導的宰相都看得明白這個人是什麼樣?什麼時候表兄出月旦評?”

“天子有何疏失之處,做臣子的也該苦勸,豈能行悖逆之事?”

“刑有五等,笞杖徒流死,什麼樣罪應的對什麼樣的刑。要是皇帝的過錯,是勸誡便可,也不至於會落到如此境地。須知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怨不得人。”

“草芥寇仇,此無君無父之言!”

“君豈得與父相比?子承父血,無父則無子,故父責子,子不得怨。人君於臣有何功,可與父子相比?”

“父生之,君食之。君父、君父,君父自古並稱。”

“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呵……此偽作爾。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是太祖親筆。種糧者,民也。納糧者,民也。食天下者,民也。正所謂,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姑父不得先帝之用,豈有今日之煊赫?!”

“表兄你不是很明白這個道理嘛。用則盡心報之,不用則如陌路。若皇帝無故輕賤之,那就是仇人瞭。先帝以國士待傢嚴,傢嚴遂以國士報之。而皇帝不念傢嚴擎天保駕之功倒也罷瞭,連十幾年來的護持之勞都不念瞭,傢嚴隻是讓他回去反省,已是念在先帝舊德。何況此事太後亦贊同,以母責子,天經地義。”

“隻恐太後為人所惑。”

“這是表兄的想法,還是外公和舅父的?”

“四哥!”韓鐘突然出瞭聲。

就是親如兄弟,立場相悖也是正常,吵吵架也沒打緊,反正都還是未入朝堂的閑人,在傢裡怎麼吵都沒影響。但把傢長扯出來就不對瞭,有些話是不能說的。

閑得要打哈欠的韓鐘也不得不出言提醒。

韓鉉也自知失言,忙拋開質問,“表兄應該知道,唐太宗大行之前,斥李績,貶遂良,非李、褚有罪,實是太宗欲使高宗有恩於二臣。”

其實反過來,褚遂良和李績即徐世績,賜姓李,避太宗諱,故名李績這麼一起一落之後,也能安心輔佐高宗。因為他們知道,受瞭新皇帝的恩惠,就是他的體己人瞭,不用擔心自身安危,也可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

就像一個儀式,參與者和圍觀者都是知道毫無意義,完全是自欺欺人,卻又不能不做。

“曾有人建議唐太宗詐怒以測臣子心性,唐太宗卻說,欲使臣子赤心奉上,自己卻要用詐術相待,豈不是南轅北轍?可如此英明睿智的皇帝,臨死前還是要施展一下詐術。此何故也?”

王栴口舌便給不如韓鉉,而想要在不大肆攻擊太後、宰相的情況下為天子辯解,又非易事,故而每每輸給韓鉉。到最後,王栴就隻能跟韓鉉兩人相互瞪著眼,都快成瞭烏眼雞。

王檀有些發急,而韓鐘安安然然的喝著茶,自傢兄弟又沒吃虧,也沒打起來,又有什麼大不瞭。

隻是他立刻就不能淡定瞭。

眼前人影一閃,一個俏生生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韓鐘一見之下,連忙站起,“見過三妹妹。”

伊人色如嚴霜,隻是回瞭一禮,就立刻問,“外公在哪裡?”

王越娘一向溫婉嫻雅,性情一如春日的南國水鄉般和煦,隻是這一回,卻是仿佛寒冬降臨。

沒等韓鐘反應過來,一位老婦也隨後而至,陰沉著臉質問王越娘,“小娘子的功課還沒做好,這要去哪裡?”一轉眼又看到韓鐘三人,臉色更加難看,“外男如何在此,還不速速退下!”

韓鉉一聽便不樂意,“越俎代庖,這有你說話的份?!”

老婦一瞪眼,“老身是天傢的人,奉旨來此教導王小娘子,免得入宮後不知禮數,丟瞭天傢體面!”

原來是宮裡派出來的老嬤嬤。韓鉉立刻看向王栴、王檀,就算是宮裡來的,也未免太囂張瞭,說實話,皇帝都不敢。

王栴和王檀卻沒出來為妹妹撐腰。王栴還一臉不快,沖著王越娘道,“三娘,先回後院去。隨意出入外援,你這是成何體統?!”

韓鉉恙怒於心,又心中生疑。當著宰相兒子的面,在未來國丈傢裡指手畫腳,這是來挑事的?

他轉頭望著韓鐘,希望自己二哥能有個說法。

韓鐘面上不見喜怒,叫瞭韓錦一聲,“七哥,陪著你三姐姐去見外公。”

韓錦立刻聽話跑過去,拉起王越娘的手,用力扯著就走,“三姐姐,我們走。”

“不許走!”

老嬤嬤一聲尖叫,可韓鉉早跳過瞭去,攔住瞭她,“這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王栴皺起眉頭,“這是我王傢事!”

韓鉉嘿嘿冷笑,回頭道,“人傢後妃入宮,還指望傢裡的兄弟能幫襯一二,兩位表兄倒好,三表姐還沒出嫁呢,倒幫襯起外人瞭。”

王栴黑下瞭臉,而老嬤嬤一見韓錦拉著王越娘從後門離開,頓時急瞭,一推韓鉉,“老身奉太後、太妃之命,誰敢攔著!”

哪個老身?

在場都是有品級的官人,就是剛走的七哥韓錦,也是正九品的太常寺太祝。區區一個宮內女官,也敢在官人面前賣老?

韓鐘緩緩坐瞭下來,看瞭這老嬤嬤一眼,“陳寶珠是吧。”

老嬤嬤身子一震,臉色頓時就難看起來。

女子閨名向不傳於外人,出嫁之後,就冠上夫姓,對外更不會提及閨名。即使五十六十的老婦,這閨名也是不能隨便讓人叫的。

何況,這宰相傢的公子是怎麼知道的?

宰相或許有可能知道,但那位宰相會多關註一個宮人的閨名?而眼前的宰相傢的衙內卻知道自己的閨名,不管怎麼想,肯定不會是好事。

看著陳寶珠臉色一息瞬變,韓鐘淡漠的念著,“陳寶珠,高平人氏,十三入宮,三十一為女史,三十八歲任掌記,後兩年為掌簿,繼為掌贊、掌賓、掌禮,年五十升典禮,於今五十四,為彤史。有一兄,早亡,惟留一子,名興,現在在馬行街開瞭傢綢緞鋪,生意據說還不錯。”

王栴、王檀驚訝莫名,韓鉉更是聽得呆住瞭,“哥哥,你怎麼知道的?”

“怎麼會不知道?派去教導皇後的人,太後怎麼會不讓皇城司查一查她的底。”

韓鐘臉色越發木然,聲音也更加冷如寒水,

他的視線如猛獸般盯著陳寶珠,“你的傢底,太後知道,皇城司知道,兩府諸公也都清楚,外公同樣是一清二楚。包括朱太妃給你的賞賜,包括你和你的侄兒從朱太尉那邊拿到的東西,都不是什麼秘密。……陳彤史,你明不明白?”

陳寶珠面色如土。

臨行前太妃的密語,太妃之父的囑咐,多少陰私事,一時間都從頭腦中倒轉回來,這裡面,有多少已經被外人得知瞭?

想到膽寒處,雙膝一軟,跪倒在地上。

“傢嚴和兩府諸公隻是懶得理會你罷瞭,別以為他們會給太妃留太多臉面。”韓鐘冷哼著,“老實做你的事。天傢的事,也是你能插手的?滾!”

韓鐘一聲斥退宮裡來的老嬤嬤,回頭對著幾兄弟,“知道為什麼我不想三妹妹入宮嗎?三妹妹入宮,其實無害於傢嚴,若能規勸天子走向正道,更是天下之幸。但想利用三妹妹的性命,壞瞭傢嚴名聲的人,卻多得很。”

他沖著王栴、王檀冷冷一笑,“若三妹妹在宮中有何不測,世人會認為兇手是誰?!”

“啊!”韓鉉一聲驚叫,難以置信。

王檀連連搖頭,更是無法認同,“鐘哥,若事情當真如此,你當祖父想不到?”

“是啊,外公是想到瞭。”韓鐘低聲喟嘆,忽而抬眼,“可他就是把先帝的忠心移到當今天子身上瞭,寧可冒此風險,也要保皇帝。不過,今日外公能舍得三妹妹,來日,說不定也能舍得兩位表兄就是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