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在鏖戰,京中也為之牽掛。
一封封戰報從前線傳回京師,牽動著朝堂上下的心。
連日來,都堂中夜夜都留有宰執值守,帶著同樣值班的當值官吏,處理各種緊急事務,並將戰報整理成簡報,第二天交給其餘宰執們查閱。
韓岡今天很早就到瞭都堂,便要瞭一份簡報在一邊看著,越看,眉頭就皺得越緊,很快他的眉心上多瞭一道豎起的皺紋。
今天的簡報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壞消息,但韓鐘的姓名卻出現瞭兩次,保州鐵路局這五個字更是出現瞭多次。隻要對河北戰局有所瞭解,對定州路的地理形勢再多些認識,再看到這份簡報,韓鐘上躥下跳的舉動可就歷歷在目瞭。
呂嘉問昨夜值守,簡報基本上都是他所整理。當韓岡拿起簡報,他便端著茶,在茶湯冒起的熱氣中,悄悄觀察著韓岡的反應。
看見韓岡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表情,似是隱怒在心,呂嘉問起身,似乎順道一般的經過韓岡身邊,隨口問道,“玉昆相公,可是擔心令郎?”
韓岡抬起頭,一雙沉凝幽深的眼睛,如同大槍長矛般釘住瞭呂嘉問。
他一直安靜的看著簡報,隻有翻頁時才有一點動靜,排除這點動作,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座雕像。此刻抬頭,依然安靜,但凝定的眼神中,卻潛藏著滾滾怒濤。
韓岡隻稍稍一動,廳內的氣氛陡然間變得壓抑起來。
不僅僅是本就在關註呂嘉問和韓岡兩人交談的曾孝寬,正小聲說話的沈括和遊師雄,在自己位置上補眠中的張璪,都被驚動到瞭,一時間也都將視線轉瞭過來。
韓岡一直沒說話,呂嘉問給盯得心中發毛,幹笑道,“玉昆相……”
“望之當知,”韓岡打斷瞭呂嘉問,“河北軍中兒郎三十萬,皆為人子,岡相天下,豈能隻擔心自傢兒?”
呂嘉問都有點發懵,隻是問瞭一句話而已,韓岡的反應未免過於激烈瞭。
韓呂置氣,曾孝寬忙出來緩頰,“要擔心也不該擔心鐘哥。”他笑著對韓岡道,“外面都在說玉昆你傢的鐘哥是乳虎,臨危不懼,忠於職守,不辱傢風。”
有瞭曾孝寬首先出面,張璪、沈括都出頭來說話,把氣氛緩和瞭下來。遊師雄倒是沒敢多話,他還沒有通過議政會議的推舉,成為都堂的一員,但他已經擔負起鐵路總局的工作,開始列席都堂會議。
等到章惇抵達,例會正式開始,一切都恢復平靜。
隨著時間的過去,加上北方的戰事,東京城中也漸漸平靜下來。
京師士民不再感受到水災帶來的不便,註意力也漸漸從水災轉到瞭北方的兵災上。
之前判鴻臚寺受都堂委托,去汴水畔主持瞭水陸大蘸,祭吊瞭京師水患的亡靈。而新生醫院中的病患,也漸漸有人病愈出院。
京城內被水災破壞的裡坊,重修工作都堂已經做出瞭安排,失去傢園的百姓得到瞭一定的補助,得以租住新的房屋。
因為在洪災中排水不力,重新整修汴河河道的動議提上瞭議事日程。疏浚河道,降低河床,這也算是一個大工程瞭。
當然,因為北方征戰正酣,其他與戰事無關的議案,在議事日程上都排在瞭最後。今天都堂的例行會議,大部分時間,幾乎都耗在北方戰事上瞭。
會議後,章惇與曾孝寬並肩離開,拉著他問瞭,“玉昆和望之是怎麼回事?”
雖然沒有看到,但會議上他還是能夠感受到韓岡和呂嘉問之間隱而不露的針鋒相對。
曾孝寬沒隱瞞,將韓岡和呂嘉問之前一點齟齬轉訴給章惇。
“哈哈,”章惇頓時就幸災樂禍的笑瞭起來,“難得玉昆如此沉不住,看來真是在傢裡受瞭氣。不過望之這也是自找,玉昆就是對自傢兒子有氣,也輪不到他這外人說三道四。”
因為韓鐘的事,韓岡夫婦不和,這在都堂成員中也不是秘密瞭,就是議政會議的成員也基本上都知道瞭。呂嘉問故意挑釁,韓岡正在氣頭上,能給他好臉色看才怪。
曾孝寬一笑,“望之也隻是想看看笑話罷瞭。”
“難得玉昆有葡萄架子倒掉的時候,也不怪望之想看個熱鬧。”章惇又是微微一笑,又問,“令綽,你覺得韓鐘此子如何?”
曾孝寬搖瞭搖頭,“不太喜歡。”
“嗯,我也不太喜歡。”
韓鐘要堅守崗位,誰都不能說他不是,從朝廷的角度,甚至得大加褒獎。但韓鐘本心又哪裡是當真要忠於職守,還不是想要爭功。
韓鐘這一個私心下來,弄得整個河北路都要去配合他,即使韓鐘成功瞭,那也是王厚等保州將帥的功勞。他們是因為顧忌韓岡,才會為韓鐘私心去改變即有的戰略,之後能擊敗遼軍,是他們在拼命,可不是韓鐘的功勞。
都堂大佬一個個心明眼亮,哪個不清楚?
還連累得韓岡都要被呂嘉問冷嘲熱諷。雖說兩人有隙,可尋常時候,呂嘉問可不敢平白招惹韓岡。
“比起他老子可真差瞭不少。”曾孝寬搖頭道。
雖然不會明說,但韓鐘本人的評價,其實在高層是大大降低的。在韓岡本人的心中,怕也是把他這個嫡長子降瞭幾級。
“虎父犬子,本是常見。”章惇微微皺起眉,顯是想到瞭什麼,嘆息道,“更可嘆的,多少名宦顯貴之後,卻連一個守傢之犬都找不到。韓鐘,其實已經算是出挑瞭。”
虎父犬子倒也罷瞭,能守門戶的犬子總比敗傢子要強。可多少宰輔傢的子弟,基本上都是敗傢子。
至於韓鐘本人,到底是不是敗傢子,輪不到外人來操心,那是韓岡的事瞭。
……………………
‘敗傢子’的韓鐘連著幾天都沒睡好。
遼軍始終都沒有消息。更確切地說,沒有韓鐘想要聽到的消息。
這讓他開始焦躁起來。
費瞭那麼多的氣力,卻沒什麼成果,那可就是個大笑話瞭。
“二郎。”韓鐘正站在車站小樓上,隔著玻璃窗望著外面的營地,陳六悄然來到他的身邊,低聲道,“第五將回來瞭。”
韓鐘聞言一震,轉回頭,驚訝的問道,“第五將不是去協防安肅軍瞭嗎,怎麼就回來瞭?”聲音忽的變得急促起來,“是不是耶律乙辛南下瞭?!”
陳六搖瞭搖頭,“聽說是盯上瞭一部宮衛,追上去時卻發現是三個千人隊,硬碰硬的打瞭一仗,損失不小,隻能先退回來瞭。”
“贏瞭輸瞭?”韓鐘立刻追問。
陳六道,“第五將把傷兵和戰歿者的遺骸都帶回來瞭。”
“那就沒有輸。”
韓鐘很明白,戰鬥之後能打掃戰場,收攏傷亡,臉皮厚一點,完全可以說是贏瞭。
第五將完全是以騎兵組成,兵力不過三千,能與兵力相當,而且還是一腳踩進瞭陷阱——如果事先知道是有三千宮分軍在前面等著,第五將的主將可也不會有那麼大的膽子,當真會去硬碰硬,想來是以為抓住瞭一隻豬尾巴,沒想到拖出來的是頭長瞭四隻獠牙的野豬。
幾天來,定州路這裡接連發生瞭多次戰鬥。基本上都回報說是大捷、大勝,虜寇宵遁、遼賊逃竄什麼的,可斬首卻不多。聽來都是正常的諱敗為勝,往戰功裡註水罷瞭。
不過有一點,每一次他們都能把傷兵帶回來,也就是說一次都沒有慘敗過,逼得不願與官軍對耗的遼人隻能主動撤離戰場。
而且戰場基本上就是在保州、安肅軍和廣信軍。
這三處軍州,被遼人攻破的村寨,據統計已經超過瞭百餘處。百姓傷亡極為慘重。
隻是從整體的戰局上來說,遼軍兵鋒被阻截在瞭定州路北,並沒有繼續南下。如果拿過去的戰例作比較,這已經是最好的開局瞭。
韓鐘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遼國的那個偽帝就跟天門寨較上瞭勁。
原本契丹鐵騎離合不定、飚行千裡、席卷四野、遇堅則避的作戰原則呢?
原則都不能堅持,難怪戰力越來越不行瞭。
韓鐘嘆瞭一聲。
怨來怨起,他現在也隻能在肚子裡發發牢騷瞭,擺下瞭棋盤,可對手就是不入局。自傢在這邊翹首以待,人傢半路上轉去玩雙陸瞭。
當然,他不會期待天門寨被攻破後,遼軍繼續南下。這樣想,可就不配為人瞭。
“要是遼人對天門寨久攻不下,說不定就會轉而繞過天門寨南下。”韓鐘對陳六說道,“所謂羞刀難入鞘,以天子之尊領軍南下,不逼得大宋定下城下之盟,他又如何回去見臣僚?到最後肯定會搏上一搏。”
這全局性的見識,陳六就不擅長瞭,這是宰相衙內的擅長領域。
陳六配合的說道,“那樣的話,當會直取保州。”
這就是韓鐘的計劃。
讓遼人看到抓到他,逼迫他做宰相的父親和談的機會,然後跳進預設的陷阱裡。
韓鐘呵呵的笑瞭兩聲,突然精神一振,提聲道,“不能這樣等下去瞭。”
陳六瞪大瞭眼,不知這位小爺又有什麼念頭瞭。
“不能坐等瞭。等著遼人來,按父親的說法,實在太被動瞭,要主動點。”韓鐘飛快的說道。
守株待兔,必須要有隻能跑能跳眼還瞎的兔子,現在兔子眼不瞎,就是不肯動彈,那樣的話,就隻能往兔子那邊趕過去瞭。
“遼軍不是在拆鐵路嗎?”
陳六點點頭,遼人又不蠢,定州到天門寨有一條幹線鐵路在,現在既然主力在圍攻天門寨,那為瞭拖延宋人的援軍,當然就得下手拆路。
這幾天,據稱已經給毀瞭好幾段瞭,雖然都不長,但不修好,這條鐵路就等於是廢瞭。
“我們組織人手,去修路!”韓鐘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遼人來攻最好,不來,我們把路修好也一樣是功勞一件。”
他對陳六振奮的說道,“我曾經聽四叔說過,大錢要賺,小錢也要賺,對行商來說,賬裡的流水最重要。功勞也是一樣,多長時間沒動靜,突然一件大功,誰相信真的是我做的?說不定是仗勢欺人搶來的。要是我一直功勞不斷,再立個大功,人人都要豎大拇指,說韓二的確是個有本事的。”
韓鐘終於提起精神,陳六自是高興,忙點瞭頭,下去準備去瞭。
待陳六離開,韓鐘臉上的笑容消失瞭,他現在的心情,當真是鬱悶無比。
如果有大功,又何必去撿小錢?
就跟韓鐘一樣,秦琬此刻也很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