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火箭 5

作者:cuslaa 字數:2715

透明的雙層玻璃隔絕瞭屋外的寒意,卻將陽光放瞭進來。8『1中文Δ』網

新近改造過的書房,有著有別於舊式屋舍的軒敞。陽光穿過近一人高的巨幅玻璃窗,將整間書房照得內外透亮。

新樣的彈簧軟椅放在陽光最通透的地方。

韓岡就半躺半靠在軟椅上,清澈的陽光從側面灑到他手中的報紙上。

嘩嘩的報紙聲響中,陽光中的灰塵狂飛亂舞。報紙一張張被翻得飛快,一版報紙通常隻被掃瞭幾眼就被翻瞭過去。

一個年輕人悄步走進韓岡的書房,又是厚厚一沓報紙就輕輕的被放在瞭韓岡左手邊的小幾上。

年輕人正準備悄聲退出去,韓岡偏頭看瞭看厚實的幾十份報紙,抬起頭,“今天的報紙都在這裡瞭?”

年輕人生怕吵到韓岡一般的輕聲道,“還有十幾份沒整理好。這一次是遼國的報紙,一起送來瞭。”

韓岡讀報的時間,通常就是在早上。飯後的休息時間,韓岡在繞著院子走過兩圈之後,通常都會花上兩刻鐘的時間,將送來的報紙瀏覽一遍。不僅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其實也就隻有遼國瞭。

“哦?這一回總算早瞭點。”聽瞭年輕人的話,韓岡就揚起眉,笑道。

他一向是很喜歡看遼國的報紙,因為總是看的很開心,

遼國的報紙那是真有意思,看起來行文嚴肅,內容卻是荒腔走板,可堪一笑。

韓岡喜歡看原汁原味的報紙,而不是被人挑選過的剪報,原因也在於此。

“耶律乙辛這一次怎麼編排我的?”

年輕人低眉順眼,沒有回話。而韓岡說著就丟下手中的報紙,放到瞭右手邊一沓子報紙的最上面,拿起瞭剛剛送來的報紙,隻看瞭封面,就出瞭‘呵’的一聲嗤笑。

“王師涿州大捷?!”

韓岡笑得嘴角都咧起來瞭。

遼國的報紙上說涿州大捷,開封的報紙上也說涿州大捷,兩邊說的都是一場戰鬥。

夏秋時節河北河東兩場大會戰,一時間耗盡南北雙方的資源和戰意,幾個月來,河北河東的戰局都是波瀾不驚。遼人縮回窩裡舔舐傷口,而官軍這邊,也沒有大規模進攻的能力,而是采取瞭淺攻蠶食的戰術。用一場場千人以下的小戰鬥,一點點的消耗遼人在邊境上的實力。

十餘天前涿州方面的戰事,算是比較大的一次戰鬥瞭。圍繞著涿州城外圍一座周長隻有五百步的堡壘,雙方直接參戰的總兵力過一萬。戰鬥持續瞭一天半,最後以遼人主動放棄堡壘而告終。

河北制置使上報說是這一戰敗敵七千,斬兩百,己方傷亡則有一千多,其中陣亡有三百瞭。

從交換比上,雙方持平,不虧不賺——斬能有兩百,那麼遼人至少得有三百以上的戰死者,輕重傷更要翻幾倍。不過這樣一來,作為防守方的遼人,竟與進攻方的官軍損失相當,那遼人肯定是吃瞭虧。再算上南北兩朝的國力底蘊,人員數量,生產水平,以及恢復能力,遼人吃的虧就大瞭。而且官軍的戰鬥目標也是達到瞭:盡可能的在邊境上消耗遼國的戰爭潛力——即使是有鐵路能連通到析津府,韓岡也是不願意在燕京城下與遼人決戰,三百裡的補給線依然是太長瞭。

韓岡還是比較相信制置使司捷報的。盡管其中無可避免的有一些花頭,尤其是有關傷亡方面,水分總是有的。可隻要不像海軍在日本的戰報海水一樣多的水分,那韓岡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瞭。

而不管兵力、傷亡、斬獲等方面的水分多寡如何,奪占下來的土地城池總歸是無法作假,拿下瞭作為這一戰勝負的關鍵點,那勝利自然不會有偽。

可是在韓岡手中的報紙上,這一場多達七八萬人的大會戰上,大遼王師大獲全勝。三百勇士扼守要隘,硬生生的擋住瞭百倍敵人的進攻,整整三天,城墻下屍積如山,而這些勇士也傷亡慘重。眼看著城池將破,神火軍便如神兵天降掩殺而至,大敗南蠻,甚至連南朝主帥王厚都中箭而逃,至於王厚手下下面的將校,更是一個個命喪黃泉。

在報上羅列的戰果中,韓岡還看到瞭一個極熟悉的名字。他失聲而笑,“二哥這是死瞭第三回瞭吧。”

年輕人一點頭,“是第三回瞭。”

之前的遼國報紙上,韓鐘已經死瞭兩回瞭,算上今天的這一次,那就是第三回瞭。

韓岡呵呵的拿著報紙笑說著:“三個月就死三回,等這一戰打完,傢門口的白燈籠怕不要掛上二三十年瞭。”

韓岡又丟下這份報紙,隨手翻瞭一下剩下的。幾傢報紙加起來十幾期,幾乎都是在說涿州方面的大捷。在上面,王厚的箭創一次比一次更重,而韓鐘也是死瞭一回又一回。都是被放在頭版、二版上一說再說。

而在其他版面,韓岡和章惇主導的大借款,也是一樣成為熱點。

這一回的大借款,在京師、在國中,都引起瞭巨大的震動,理所當然的,消息也傳到瞭遼國。

韓岡這兩天,在加急送來的幾份遼國報紙上,都看到瞭相關的新聞。從時間上看,遼國剛剛得到瞭大借款的消息,就急急忙忙的對外公佈瞭。

相信隨著借款細節的不斷傳遞,皇宋朝廷一借兩三千萬貫,國中商人踴躍出資,耶律乙辛和他的臣子們,怕是不敢對外宣揚瞭。

當然瞭,這些細節,隻會表現為調門逐漸變低,然後讓這一個新聞點自然而然的冷下去,最後無聲無息的消失掉。

利用報紙引導輿論,利用輿論引導人心,在中國做瞭一個優秀的示范之後,遼國的皇帝也飛快的全盤學習瞭過去。

不過由於統治方式的不同,遼人對新聞媒體的控制,就簡單粗暴瞭許多,除瞭得到皇帝耶律乙辛批準的幾份報紙,其他任何報紙都無法公開行,一旦被現,直接歸入煽惑人心的死罪。

耶律乙辛的這個命令被執行的不錯,遼國國中的確找不到其他私傢報紙。不過韓岡覺得,還是因為遼國辦報不賺錢的緣故。

他在報紙的一角輕輕一捻,就有幾片碎紙黏在瞭手指上。這質量,幾乎跟國內拿來燒的黃表紙差不多瞭。

析津時報社是南京道上幾傢漢人世族聯手創辦的報紙,是得到耶律乙辛準許的大報,現在卻連買好紙的錢都沒瞭,看起來在遼國辦報虧本的確是真的。

報紙都是這等質量,那報道的內容,自然也就是那麼一回事瞭。

“窮兵黷武。”

“好戰必亡。”

“饑民嗷嗷待哺,權相——”韓岡又忍俊不禁的笑瞭一聲,“隻看這報紙,北虜真是為中國操碎瞭心。”

又翻瞭一回,見沒有什麼新鮮的內容,韓岡放下報紙,問那年輕人,“你爹的病可還好些瞭?”

年輕人連忙躬身,“謝相公垂問,小人父親自轉到天水的療養院後,就說病情一下好瞭大半,咳嗽也比過去少多瞭。”

韓岡點點頭,溫聲道,“等過年時,你就回去看看。跟你爹說,就說是我說的,癆病得好好靜養,讓他不要心急。”

年輕人眼圈微紅,“小人肯定會父親說的。父親聽瞭,肯定會相公的。”

韓岡笑著搖搖頭,“你爹啊,當年事事爭先,這急脾氣也不知改瞭沒有。”

癆病也就是肺結核,眼下隻能在空氣清新、沒有污染的地方靜養。這些年,全國各地建瞭許多處高山療養院,富貴人傢的癆病患者去療養院將養成瞭流行。

不過全天下至少有上百個研究小組,正通過各種手段來采集各色菌種進行培養,從中找出可以殺滅結核桿菌的菌株,隻是時間和運氣的問題。

韓岡沒有研究能力,但是在科學研究上,單是一個明確的方向,就已經最大的貢獻瞭。韓岡的記憶,對抗生素的研究幫助良多。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