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新議 28

作者:cuslaa 字數:2344

/p“姑父?”

“記得小時候,二姑父每逢年節,都會寄許多好玩意兒過來,每次最盼著就是二姑父的禮物瞭。”

王越娘笑著說的,朝堂政事上,她一句都不敢提。太後的真實想法,她也不想去試探。但心中,卻在暗暗憂慮,‘姑父又弄出什麼事瞭?’

在王越娘的記憶裡,打小兒開始,時不時就能聽到那位二姑父在哪裡的任上,弄出些震驚朝野的事來。

按祖母的說法,是‘慣能生事’,還對祖父說,‘比你還能耐’,當時還小沒多少想法,現在想起來,比創立新法,鬧得朝堂士林對立兩分的祖父還要‘能耐’,肯定是諷刺瞭。

畢竟在先帝第七子因痘瘡而夭折的當口,獻上瞭牛痘法,還上奏說因為有幹天和,把最早傳自孫真人的人痘法隱瞭十年之久。

莫說是當時,就是現在想來,也是把全傢老小的性命放在一根細繩上吊著。

雖說那時候才記事,但當時祖父的為難,祖母的憤怒,以及傢中無處不在的壓抑感,都像刻在心裡一樣,至今記憶猶新。

幸而沒過多久,開封就傳來消息,二姑母一傢安然過此劫,姑父被調回京中任職,傢裡面的氣氛終於是緩和瞭下來。

據說後來,祖母親自寫信,把二姑父好一陣教訓,但等到厚生司保赤局開到瞭江寧府,府中幼子排著隊開始種痘,她和兄弟們則是保赤局的醫工上門,一個個親朋好友在祖父母面前誇贊二姑父,就連祖母的抱怨也沒瞭。

很快,經過二姑父手的什物成瞭搶手貨。雖然還是小孩子,但她的幾個玩伴心機都不缺,一不註意還給騙走瞭兩個京裡來的魔合羅——因為是二姑母從京裡寄來,說是二姑父在京西買的——因此,還被阿母教訓瞭一通,當時是委屈透瞭。

這是王越娘對韓岡——她的二姑父最早的深刻印象瞭。

長大後,才稍稍明白,二姑父的舉動究竟犯瞭多大的忌諱,但是,正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即仁且智且勇。即使是觸怒瞭皇帝,冒犯瞭天傢,也是不憂不惑不懼。

而從那時候開始,二姑父的‘能耐’,一樁樁的傳入耳中。跟祖父爭道統,與天子辯是非,出外領軍,入內治政,及至先皇中風之夜,逆王宮變之時,更是力挽狂瀾。/p不論從什麼角度去看,過去的二姑父,都是一派正直忠良的千古名臣的風范。

所以當太後不滿她的敷衍,停下腳步,直截瞭當的問:“皇後你可知道,方今朝中,最為忠心的臣子究竟是誰?”

王越娘也並不驚訝的回復道:“是二姑父?”

“當然。”太後說得十分肯定“若無相公,吾母子屍骸不知在何處。”

的確,二姑父一開始肯定是忠心的。

然而皇帝不顧念兩次救命再造之恩,對二姑父銜之入骨,忠心還能剩下多少?

“但皇帝不斷讓人失望,至今也不知悔改。”太後瞥瞭眼低下頭的王越娘,“你也的確不方便說。不過吾知道,你是明白的。”

王越娘的確明白,也的確不方便說。

不過母子嫌隙至此,她這個做新婦甚至為夫婿辯駁的念頭都沒有,卻不是不方便的問題瞭。

不是不敢,也不是不方便,而是不願。

皇帝的日常行事,王越娘都看在眼裡。即使出言為其在太後面前緩頰,言不由衷,又有什麼意思?

太後對皇帝所作所為更加瞭如指掌,“賣畫,笑話。真當人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王越娘更加沉默,隻低頭看著腳下的道路。

“韓相公也是對皇帝太失望瞭。雖說早年立下誓言,不會戀棧相位,可如果皇帝可以輔佐,韓相公還是會留下來的。”太後說得很篤定,可是,她又是一嘆,“如今韓相公這一去,李承之、張璪之輩,哪個是可以危身奉上的?”

太後跳過瞭章惇,其中用意不問可知。

對當朝首相猜忌到瞭這般田地,王越娘暗暗心驚。

而太後接下來說得更加直白,“即便皇城內外兵馬,有忠良統領,可宰相之權之威何人可抵?”

王越娘忍不住飛快的向身後一瞥,幸好隨侍都知趣的離得挺遠,十來步之外。

王越娘視線再轉回來,就看見太後沖她一笑。做壞事被抓包的感覺,王越娘羞澀的低下頭去。

太後沒有抓著說什麼,安靜的走瞭一陣,移步換景,前方一座涼亭掩映在花木中,“進去坐坐。”太後說,拉著王越娘的手,走瞭進去。

涼亭內被早一步過來的宮人生瞭火,地板下升騰著熱氣。憑欄坐下,太後看著欄桿外春意融融的花海,王越娘看著太後的側臉。

氣色還好。今年過來,太後的身體比去年好瞭許多。

“老瞭。”太後又嘆瞭口氣,轉回頭來,“沒精神跟那個不肖子周旋瞭。”

如果是普通人傢的妻子,這時候不是為丈夫辯解,就是要起身為自己勸諫不力而謝罪,但王越娘一句都不想說。與太後,她有許多地方和觀點截然相反,但對皇帝,卻是同樣的放棄瞭。

“你姑父呢,怕也是同樣的想法。不過韓相公終究是忠心,又有先見,早早的就預備下瞭議會,以防有人圖謀不軌。”

說到與太後看法不同,議會就是一樁。

議會的確能克制宰相,但議會的這種克制,跟天子對宰相的克制是同樣的性質,其取代的,正是天子的位置。

議會出世,天子權柄不之存也。過去十載,祭由天子,政歸都堂,自議會後,天子在與不在,卻也是不重要瞭。

“設議會,立法案,用代表天下士民的議員牽制宰相。韓相公行事有始終,在臨去前,又安排瞭一份法案。”

太後看過來時,皇後已經明白瞭她的意思。突然間說要早點將儲位定下來,應當是有變化瞭。

“什麼法案?”

“皇帝繼承法案”

“皇帝繼承法案?”王越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傻傻的重復瞭一句。

“就是在天下人面前排定繼位順位。即使有人想要學北面偽帝,也改不瞭已定的順序。”太後看著王越娘,“看來皇後你是明白瞭。一旦此法案定下來,順位第一的,就是安康郡王。”

王越娘心猛地一跳,安康郡王趙士閔,是已經去世的英宗之子、熙宗之弟——韓恭惠王趙頵的嫡長子,也是當今皇帝的堂侄。

“但皇帝還……”

王越娘欲言又止。皇帝還在努力要生下自己的孩子,嬪妃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設立這個法案之後,皇帝若有子,那該如何?

“所以讓皇後你早日定下,一旦你定下瞭,那就是嫡子,”太後斬釘截鐵,“誰也越不過去!”

她回望花海,“那樣的皇帝,還是算瞭吧。”

(本章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