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顏良罵過之後的劉備清醒瞭很多,也明確瞭他的未來方向,便是組建自己的勢力,隻有手中有兵有地盤,說話才有底氣,別人才會真正的尊重自己,而並非是被人稱做一聲皇叔,就真的成為承大人物。
就此,原來劉備是想跟著漢獻帝一起走的,現在確有瞭自己的心思。曹操想要將皇帝去他的地盤,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瞭,如果自己跟著去,也不過就是一個附庸而己,且還是永遠出不瞭頭的附庸。
這並非是劉備想要的人生之路,他需要選擇的是一條希望之路。就算是附庸,也要尋一個能力一般,但實力不錯之人。便像是現在的徐州牧陶謙就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僅是從這一點上來看,劉備還是很有能力的,至少可以很準確的找到自己的落角和發展之處。
劉備心中在想著以後的計劃,默不作聲,引得一旁的關羽和張飛也沒有多說一句話,他們感覺到瞭大哥身上的改變,兄弟能做的就是用無聲來支持。
“出來瞭!”典韋斷然曝出的聲音,讓大傢的思緒一下間回到瞭現實之中,舉止望去,看到的便是袁紹一臉笑容的送著張超和孫堅走出來的情景。
“哎呀,吾不過就是不知獻帝如何瞭而己,這才擺下瞭兵陣,可確沒想到被誤會,哈哈。現在好瞭,即然事情都說清楚瞭,吾這便讓大軍讓開一條道路就是。”袁紹給自己陳兵如此,找瞭一個非常合適的理由。
“呵呵,本初兄大義,讓我等佩服。”張超心知肚名的笑瞭笑,爾後抱拳拱瞭拱手道:“即己說清,我與孫將軍就退回去復命瞭。”
“好,你等有公事在身,我也不多做挽留瞭,請。”袁紹哈哈笑著。
張超和孫堅這就行瞭禮,爾後兩人同行向著趙雲等人處走去。
在行走的過程之中,孫堅用著十分小的聲音道:“剛才袁紹可是埋伏瞭刀斧手呀。”
“我看到瞭。不過你放心,這不過就是他的一個準備而己。對瞭,孫將軍,這一次離開之後,便不知何時在見,吾有一個衷告不知當不當講。”張超知道事情辦完瞭,便是大傢各分東西的時候。對於孫堅,給他的感覺還不錯,至少這個人名大義,知事禮,且認瞭朋友就很少玩心眼,遠比曹操、袁紹和劉備之徒可交多瞭。
即是如此,倒不如做一個提醒,如果可以保得孫堅一命,那便是在好不過的事情瞭。
“有什麼當講不當講,這一次若不是致遠出手相救,我怕是現在還在與郭汜拼命呢,說吧。”孫堅倒是十分大氣的打著哈哈。
“好,即如此,我要提醒孫將軍的是,以後行軍打仗,做為主將萬不可輕易出陣,戰役勝利的關鍵就在於主將是不是還活著,若是你都出瞭問題,便是戰爭勝瞭也是毫無意義可言瞭。在這個亂世要成就一番大業,那首先就需要活下來,對嗎?”張超記得孫堅是在戰爭中被黃祖所殺,到底怎麼回事,他也不是很清楚,可若是不沖在第一線,想必出事的概率就會低一些吧。
“謝過致遠的衷告,吾記住瞭。”孫堅若有所思的說著。
“好。”張超也答應瞭一聲。這一次他的擔心倒是有些多餘瞭。歷史中的孫堅的確是被黃祖所殺,在追擊時中瞭埋伏,被士兵亂箭射死。但當時他不過就是一個長沙太守而己,還要受袁術的節制。現在確因為張超的原因,先一步成為瞭揚州牧,那就斷然不會在聽袁術的命令,自也不會有接下來之戰瞭。
隻是這個提醒也依然是有好處的,像是孫堅這樣喜歡沖在一線的主公,便是不在這場戰爭中出問題,下一場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不改掉這個習慣的話,怕是結果會一樣,無非就是早晚而己。
兩人說著話的工夫,己經來到瞭眾人之前。
張超看到瞭趙雲三人那明顯松瞭一口氣的樣子不由一笑道:“走,回去吧!”
袁紹看到瞭張超帶來的詔書,被同時封為冀州和幽州牧,他的胃口得到瞭滿足,自然大軍就開始回收,讓出瞭曹操等人一條東歸之路。
借著這一條道路,曹操等人開始向傢鄉而返。在過瞭袁紹軍營的地盤後,孫堅是第一個提出告辭的,他要去的地方是揚州,是需要轉路南下的。第二個提出告辭的便是劉備。
原本劉備的想法是皇叔的身份在獻帝的身邊進行輔佐,可是在看到曹操對其態度後,便有瞭離開的決心,在這樣人的手底是斷然是不會有什麼前程。
劉備離開之後,張超便也以思兄心切為由,帶著手下的兩千五百騎兵離開瞭。
對於張超,曹操己經有瞭一種無法控制之感。
原本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個有些文才的青年而己,但當張傢騎兵一亮相,他便知道自己一直都小看瞭這個人。尤其是這一戰,竟然是張超最先勝瞭董卓軍,而且還有空去幫助孫堅和自己,後來更是第一個殺入到瞭長安城,等回歸時,別人都是損兵折將,隻有他由步兵改成瞭騎兵,人數雖然少瞭一些,可戰力變得更強大瞭。
這一切發生的事情,任何一件都讓曹操明白,這個人的不簡單。隻是此時此刻,他己經無法控制對方瞭。現在漢獻帝就在自己的手中,如何打好這一張牌,去謀取更大的政治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張超,就先放一邊去,就算是有些能力,可並州那裡常時間戰亂,任何人去到那裡站穩腳跟便是一件難事吧。
張超雖然得到瞭曹操的重視,但隻能說重視度還不夠。這也正是他所期望的,展現出一定的實力,不讓他人小覷,不讓他人打主意的同時,也不要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能威脅到他們,要達到這樣的結果可是很難的,好在他做的還算是不錯。
與曹操告別之後,張超立馬就有瞭一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之感。
歸心似箭,張超帶著兩千五百的騎兵一路風塵仆仆,直返陳留。
對張超來說,現在就說安全瞭,還是為之尚早,待回到瞭陳留,舉傢搬至到並州,安定下來,這心裡的石頭方才能落於地上。
陳留城。
張超的離開並沒有打亂這裡的生活,憑著留守張傢五百精銳輕騎,這裡成為瞭極少涉及到戰亂的幾座城池之一,整個陳留城的人口也並沒有像其它的郡府減少太多,依然還有十萬百姓在這裡居住著。
這自然就是張傢軍護衛的功勞瞭。而對於這些百姓未來的去向,座為臨時郡守魯肅確是一直舉棋不定。
張超這一次在參加五路聯軍之前,曾與魯肅有過一段長談。他說及到瞭自己這一次的目標,也說瞭陳留並非久留之地,並州才是立傢之本的事情。
對於張超的這個決策,魯肅是支持的。
戰亂期間,陳留的位置很重要,但同樣也很尷尬,弄好瞭或許可以左右逢源,弄不好就會四處皆敵。
倘若隻是想存世的話,或許還有很多種做法,但若是想創世,陳留做為起步點的確不怎麼樣。
相反,並州確是不同。他屬於東漢的北邊邊境瞭,隻需處理好匈奴等幾個民族的外患,便可以立足於腳下,放眼於全國。
對張超的決定完全支持的魯肅,在大軍離城之後,就開始做起瞭準備遷移的工作。要說先期還是秘密進行的,可後期從天眼成員那裡得到瞭消息,主公己經獲得瞭並州牧的封賞,並被拜為大將軍之後,這種準備工作就變成瞭公開化瞭。
按著張超離開之前所定的策略,滿城都被張貼瞭前往動員去並州的告示。
告示中明白的寫著,張超這一次帶軍救駕所立的戰功,也說明瞭他被拜為大將軍,封為並州牧的事實,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下面那一段與百姓攸關的話題,便是張大將軍決定願意帶著喜好和平之人一同前往並州,那裡有豐厚的土地,有著最為平和的生活環境,說白瞭,就是讓人看到之後,感覺並州就是一個天堂一般的存在。
公告發出之後,讓魯肅想不到的是,整個城池都被震動瞭。原本以為讓人舉傢而遷是一件非常為難的事情,畢竟國人都有故土難離的本位思想,甚至很多人還抱有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種古老說法。
這些顧慮,讓魯肅以為十萬百姓能有兩萬人願意跟隨便己經是很不錯瞭。可不成想,告示貼出之後,調查得知,竟然有八成的百姓願意跟著張超前往並州。
八成便是八萬百姓,這個數字的確也嚇瞭魯肅一跳,但同時也讓他清楚,張超代兄經營陳留這幾年,工夫的確是沒有白下。
相對於其它城池,苛捐雜稅其多,動不動就征兵征勇,這幾年,陳留城確是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甚至就算是當兵都是自願,而且軍餉也是按時發送,從不會托欠。
老鐵!
"
(=)
想看更多更勁爆的內容,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txtji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