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之中,被俘且己被說服的張合在看到瞭張超之後即是一臉的羞愧之態。
想當初,張超早就想招撫於他,若是他肯的話,傢人就會無生命之憂瞭。現在他倒成為瞭被俘之將,在鄴城中的傢人也盡被袁紹處死,這一切皆是他選擇之錯。
一看到張合之後,張超即是一臉悲慘之表情道:“儁乂,是吾害瞭你的傢人呀。”
“啊,大將軍莫不可如此說。”聽到張超將過錯自攬於身,張合連忙慌張而言。
“唉,若是我有些準備的話,提前安排,或許儁乂的傢人就可以不用逢難瞭。”張超確是搖著頭,一臉悲慟之態。
張超的舉動,感動瞭張合,當即他就下跪道:“主公莫說此言,一切都是合之選擇之錯,錯不在主公呀。”
張合叫瞭主公,這亦是表明瞭徹底歸順之意,這引得張超是大喜,將其扶起之後道:“儁乂且莫如此之說,這件事情我也是有責任的。當然,錯還是在袁本初身上,有此良將不知善待,早晚會眾叛親離也。”
一說到袁紹時,張合更是雙眼放著血光道:“滅傢之仇,合定報之。”
“好。即是如此,吾就成全儁乂,這樣,我即任命你為河內將軍,統兵五萬與沮授先生一起鎮定河內。倘若袁本初在起戰心,我們便給他來一個滅傢之舉好瞭。”張超借著雙方之仇恨給瞭張合實權。
以前的河內,正是由張合與沮授主政,隻是那個時候,河內歸袁紹管轄。而現在,依然還是由他們兩人去管理,確是己經換瞭一個主公,變成瞭張超。
敢於這般做,自然是張超有著充分的自信瞭。袁紹不會用人,才會有此失敗,可是他確自信,同樣的人,同樣的事定會出不同的結果。
對於張超將自己單放一處,如此之信任,張合自然是感動不己,當即表示定會守住河內,以粉身碎骨來報答主公之恩。
有瞭任命之後,當即張合即帶著親兵繞道並州先行一步去河內任職瞭。
張超本人帶著呂佈的四萬先鋒軍,黃忠的四萬一軍團士兵以及五千張傢軍退出瞭冀州之地,由常山郡直向著雁門關而去。
大軍剛剛駛出瞭常山郡,幽州方向就傳來瞭急報,信是主管幽州的軍師賈詡著人送來的,信中寫的是三韓之地突然起兵於樂浪郡,並殺瞭那裡公孫度派出的郡守。
現三韓二十萬大軍正由樂浪向著遼東郡方向殺來,賈詡己帶和公孫度等人帶兵進行防禦,同時鎮守河間郡的趙雲將軍己帶著五萬龍虎軍向遼東那裡趕去。
看著這軍情急報,張超的雙眼露出瞭怒火道:“好一個三韓之異族,我還未想到要去征服你們,你們就自找上門瞭,即是如此,便先收拾瞭你們。”
軍情緊張,張超當即帶著八萬五千人不在奔向雁門,而是由幽州轉道直向著遼東郡而去。為瞭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幽州之邊境問題,張超還著人送信給瞭留守在晉陽城的魯肅軍師,讓他將一軍團五萬主力也一同派來。
公元一九六年九月底,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張超重創瞭袁紹,使他的南方邊境獲得瞭暫時的平安。之後又揮軍東出,直向遼東而來。
三韓入境,這件事情也很快的傳到瞭冀州牧袁紹耳中。當即就有人建言,此時正是攻取並州,最少也是奪回河內的最好時機。可袁紹隻是聽瞭後心情振奮之下又搖瞭搖頭,“算瞭,還是先等等,我軍剛經歷大戰,現在士氣不足,士兵數量亦不足也,還是等著遼東那裡傳回的結果在說吧。”
袁紹出身極好,為人也算是謙虛,但就是有一個致命的特點便是多謀少斷。做事情往往猶豫不絕,這才使得他在歷史中也錯失多少良機,最終被曹操所滅。
張超也正是抓住瞭袁紹這一點,這才放心帶兵前往遼東。
袁紹不動,這就給瞭張超借機解決幽州周邊之患的機會,這也是他同意談和,並不要太多條件的原因,他就是要將袁紹留下來,阻擋著中原曹操的兵鋒。
反之,若是真滅瞭袁紹的話,怕換成曹操,他也不敢如此果斷的就集中兵力展開遼東之戰瞭。
遼東郡。
公孫度為郡守,自投降瞭張超之後,他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甚至比在公孫瓚手下時還要過的更好,更加的自由一些。
原本,他還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雖然歸屬於張超帳下,但所謂天高皇帝遠,在遼東他還是有著很大的話語權的。可沒有想到,張超與袁紹就打到瞭一起,然後三韓認為時機成熟,這便突然出兵進入瞭樂浪,打瞭他一個措手不及。
眼看樂浪被占,遼東危機,公孫度這便急著人通知瞭賈詡,同時也引兵去瞭遼東西安平,與三韓先打瞭一仗。
因為沒有足夠的準備即開戰,一戰之下,公孫度大敗,張超任命的輔助先生田疇和將軍鮮於輔盡戰死被殺。
一戰之下,非旦損兵三萬,還丟瞭西安平,使得遼東門戶大開,公孫度慌張之下不得不退守汶縣,等待著賈詡的援軍。
三韓即馬韓,辰韓、弁韓,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落。
馬韓是三韓中最強大的,被三韓擁立為"辰王",定都目支國,統領三韓之地。
馬韓由54個城邦構成,辰韓主要位於洛東江以東,由12個城邦組成。弁韓也是由12個城邦組成。
漢朝末落,但三韓此時確異常的平和,並在不斷的發展壯大。
在張超起兵進入遼東的時候,白馬將軍曾派人向三韓求援,隻因並州軍太過勇猛,等著他們準備好軍隊之時,公孫瓚己然兵敗被殺,但從那個時候起,三韓就有意要進戰幽州瞭,他們不過隻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張超與袁紹北方一戰之時,這讓三韓似乎是看到瞭機會,當即便集中瞭二十萬大軍突襲樂浪,開始瞭侵略之旅。
一路攻襲瞭樂浪,又在西安平打瞭一場勝仗之後,使三韓看到瞭擴充的希望,當即在西平安整頓之後,即兵發汶縣。
三韓二十萬大軍,分別由馬韓的利不切將軍、辰韓的得眾將軍和弁韓的加泥三位大將所帶領。其中,隊瞭馬韓的十萬大軍外,其它皆是五萬人馬。而一路上他們燒殺搶掠是無惡不作,殺男子和老人五萬餘,搶婦女和兒童五萬餘。
一路的順利使得他們士氣大盛,來到瞭汶縣之前時,更是軍心強盛,遠遠看去隻是人頭攢動,數之不盡。
汶縣城樓之上的公孫度眼看著三韓之軍士如此之多,當即害怕瞭起來,竟然選擇瞭棄城撤到瞭安市城,留下瞭一城近萬餘的百姓於不顧,使得三韓士兵進城又是一番的肆虐。
等到賈詡帶著五萬士兵趕到安市城,看到的就是一路兵敗的公孫度以及他手下的五千士兵。
公孫度不敵,主要原因也是手下可用之兵太少,僅有五千人,面對著如狼似虎的二十萬大軍,便是守亦是不住。
“先生救我呀。”一看到賈詡帶著大軍入城之後,公孫度便是一臉的哭喊向前,他知道這一次丟瞭城池,損瞭人馬,己經是處犯瞭張超所制定的軍法。
“能不能救將軍,我說不瞭算,主公己經起大軍向遼東而來,你且聽他安排就是。左右何在,將此人拿下。”賈詡看著跪倒在地的公孫度搖瞭搖頭。若是隻失瞭城池,他並不擔心,可是此人竟然棄百姓於不顧,隻是自己逃亡,這想必就無法讓張超容忍瞭。
張超對百姓的態度如何,賈詡是十分清楚的。這一次公孫度怕是再劫難逃瞭。
將公孫度軟禁之後,賈詡即命令隨軍將軍柳浦(公孫瓚原部下,降將,為消滅公孫瓚戰役中立過戰功)安排安市城百姓撤離之市,同時他又叫瞭來瞭另一隨軍將軍鮮於銀安排人守城之事。
賈詡這一次隻有五萬軍士,面對著城墻不高的安市城,他自知久守不住,但城中百姓還沒有撤離,他也不能棄城,隻得一戰瞭。
剛剛安排瞭城防防務,三韓的軍隊就來到瞭城下。當下沒有進行什麼休息,這便展開瞭攻城戰。
三韓的軍隊一路士氣極盛,一路未逢什麼敵手,這攻城也是異常的兇猛,鮮於銀帶兵兩萬,隻是守瞭一天一夜之後,便是損兵一萬五,眼看就快支撐不住瞭。
不得以之下,賈詡隻得又派上瞭兩萬人,這才勉強的守城三天,直到百姓都撤出瞭城,走出瞭百裡十地之後,賈詡這才率軍而退,如此安平城被拿下。
入得城中,竟然看不到百姓,找不到糧食,三韓的軍隊十分氣憤,這就一路追趕瞭過來。
眼見看敵人追瞭過來,賈詡自知帶著百姓逃不快,這便隻是留下瞭兩千士兵護送百姓,他帶著鮮於銀和柳浦兩位將軍外加餘下的兩萬三千士兵與三韓在平地上展開瞭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