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

作者:浪子邊城 字數:3156

註意到這手指所落之地,沮授便先是雙眼一凝,接著就輕輕點瞭點頭,爾後又搖瞭搖頭,顯得很糾結的樣子。

“沒有辦法瞭,即然敵軍都在陰般城會聚瞭,那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想要攻下實在太過困難,不如就走上一步險棋好瞭,一旦成功,倒是可以以守代攻,此事亦是好解決矣。”李儒出口而道。

顯然,李儒己經知道沮授明白瞭自己的意圖。要說這樣做事情的確有些冒險,隻是現在也顧不得那麼多瞭。即然張超將大軍的決定權交給瞭他們,那總不能讓人失望的。雖然說孤軍由此伸入冒險瞭一些,可一旦能夠成功,便可以切斷劉、董聯軍的後路。而一被圍,這支軍隊必須軍心大亂,那個時候,他們隻需守城,等著別人來死攻就是瞭。

“這樣是不是不太穩妥?”沮授盡管聽瞭李儒之言,依然還是有些不太確定的問著。

“打仗哪裡會沒有風險嘛。在說瞭,一旦可以由高陸進入池陽,就可以繞道到長安之後,如此就等於切斷瞭敵軍的後路和糧草供應。想必用不瞭多久,聯軍軍心自亂,那個時候,我們隻要守住城池就可以將來敵重重消耗瞭。待對方受到瞭重創,便是我大軍反擊之時,一戰可勝矣。”李儒沒有絲毫猶豫的說著,同時還將詳細的作戰意圖講瞭出來。

沮授當然聽懂瞭李儒的意思。這是要分兵而圍,如此由攻城改成瞭守城,將聯軍當成瞭甕中之鱉,是想怎麼處置就可以怎麼處置的。

要說,這個做戰計劃是有著出奇的一面,一旦真的做成瞭,將會對敵人的聯軍以重創,可同樣也有著很大的隱患存在,那就是能不能順利由高陸進入池陽在繞到敵人的後路上去,還有就是真達成瞭這作戰意圖後,在西涼的聯軍會不會反過來對付自己,若是那般,就等於是包圍圈中有包圍圈瞭。但不管怎麼樣,孤軍伸入的這個軍團無疑都是非常危險的。

沮授此人行事喜好穩妥,不願冒險,這是他成熟的一方面,也是張超所看重的一方面。可是同樣的,這樣的性格打起順風仗來會很合適,但應對眼前的局面就不成瞭。

相反,李儒此人確是習慣出鬼招的,往往他所帶軍都會行出其不意之舉,你以為他會東面出現,事實上,他確是帶軍由西而面來瞭。這是完全兩種性格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出這樣的主意瞭。

若隻是一個軍團去戰,李儒無需去與人商量,他隻要下命令就是。可現在是兩個軍團協同作戰,他就不能如此的無禮瞭。若是不能說服沮授的話,沒有人配合自己,也是不行的。

所以,李儒就側頭看向著沮授道:“冀州之戰沒有我們的用武之地。這一次主公行公平之舉,允我等前來解決雍州的事情,那難道我們就這樣與聯軍對峙嗎?若是如此,怎麼完成主公之命令,又豈不讓其它人笑話呢?好瞭,沮先生,現在沒有什麼別的選擇瞭,請答應我的請求吧。”

李儒在說著這些話的時候,十分的真誠。要說他的確是憋瞭一口氣在的,同樣是軍師,眼看著其它人都靠著自己的能力出謀劃策,獲功得賞,如何不急。當然,他也知道沮授同樣也需要一場勝利來獲得別人的認可。

果然,當這些話在講給沮授聽之後,他也為之動容,然後輕輕點頭而道:“此計雖然有些冒險,但並非不可為。這樣吧,那這出兵高陸的事情就由我們四軍團來做好瞭。”

任誰都看得出來,走高陸這一路線的軍隊,無疑風險是要大上許多的。沮授這樣說,也是想將困難的事情交給自己去做。

“這怎麼行,主意是我出的,當然是由我們六軍團來做這件事情瞭,此事無需爭議。”李儒聽聞後確是拂瞭拂袖,一幅不同意的樣子。

不錯,走高陸是有些危險,可一旦成功瞭,也將會立上大功。李儒怎麼會讓給別人呢?在說,沮授的性格太過沉穩瞭一些,倘若是由他來執行這個任務,怕是很難起到突襲的效果,若是那樣,這個計劃就算是執行起來也不會多麼的完美瞭。

李儒不讓,沮授便不在去爭,隻是好心的提醒道:“即是這般,就請文優兄多多註意瞭,一旦情況不對,還請速退,我和四軍團會接應你們的。”

“好。”見到沮授終於答應瞭下來,李儒便忙不迭的點頭。而至於對方說的有事即退,他確是沒有多想,或是他認為根本不會有後退的那一天。

兩位軍師意見達成瞭一致。接下來開始商量進攻高陸城的事情。而為瞭能起到迷惑對方的作用,李儒的意見是在六軍團一動手時,四軍團也要向陰般城發起佯攻,至少要吸引敵軍的註意力才是。

對於這些,沮授都點頭答應瞭下來。冒險的事情都讓六軍團去做瞭,他當然要好好的配合。

大事商定後,李儒就開始吩咐人準備糧草,召集軍團的將領開會商議,佈置任務。而就在當天晚上,六軍團就離開瞭新豐城。他們出城時都沒有打火把,為的就是不引人註意。

第二日一早,四軍團長張合在軍師沮授的授意之下,就安排副軍團長高覽帶兵五萬前去陰般城叫陣,他們這是要吸引對方的註意力瞭。

話說六軍團夜晚而出,隻是一夜就走瞭足足三十裡路,而後在天即將大亮時,尋瞭路邊的一個大林中進行休息。

即然是要搞突襲,當然不能露出絲毫的跡像讓對方知道瞭。為此,李儒提出的要求是日伏夜出,等到敵人發現自己的時候,他己經殺到瞭長安城,截斷瞭聯軍三十萬大軍的退路。

大軍白天休息,晚上出動,速度倒也並不算是太慢。尤其是先鋒將軍由副軍團長顏良兼任,行軍速度更是不曾慢下瞭絲毫。

袁紹投降,冀州被占,顏良就成為瞭俘將,被安排到瞭張傢軍事學院進行學習。

原本以為,像是他這樣的俘將,就算是有些本事,可是想要獲取信任與重用,也是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做到。而顏良也做好瞭從基層做起的心理準備,甚至他連被任命為一個師長的信心都沒有,在他看來,能當上一名團長就是很不錯瞭。至少可以單獨領兵,可以立功。

隻是未曾想,就在不久之前,任命下達瞭,他竟然被安排到瞭六軍團任瞭一名副軍團長,這個職務可是比師長還要強上很多倍的。

這個結果,有些出乎瞭顏良的意料,他在感動的同時,也下定瞭決心要好好的表現,不辜負張超的重用。

讓顏良任六軍團的副軍團長,也是張超下瞭很大決心才做的決定。相對而言,徐榮雖然有些本事,可是幾個軍團長之間相比,實力確是最弱的一個,那配備一個強勢的副軍團長就顯得十分必要瞭。

考慮瞭良久之後,張超這就決定將顏良派給徐榮做副手,有瞭此人的協助,六軍團的戰力也將會是大漲,便是遇到瞭強敵拼將鬥勇的話,也有瞭雄厚的基礎。

對於這一點,李儒看得非常明白,就講給瞭軍團長徐榮聽。知道瞭主公這般安排的意義之所在,當顏良一來到六軍團即被重用,不旦受到瞭真誠的歡迎,同時還可以獲準獨自帶兵。

對於軍團長和軍師的倚重,顏良感動之下,也決意要好好的表現。就像這一次,明知道此行會很艱辛,甚至一步不慎,就會陷入到危險之中,可他還是努力爭取到瞭先鋒將軍的位置。他就是要借此讓別人看看,他冀州投降來的將軍不比任何人差,也是能夠被委以重任,也是能夠帶軍立下大功的。

想要好好的表現心理之下,顏良帶著先鋒軍團的行軍速度是越來越快,尤其是在突襲瞭毫無防備的高陸城並將之占領後,他隻是留下瞭一千士兵守城等候著軍團長和軍師的到來,他又帶著五萬先鋒軍向池陽而去。

如此一來,顏良的先鋒部隊與身後的軍團主力就拉開瞭一定的距離。

對此,也有將軍提醒瞭顏良,是不是等一下軍團主力。他的回答是攻下瞭池陽之後,在城內進行休整和等待。

想著距離池陽也並不遠瞭,在那裡休整也可以,其它的將軍們便不在說話,而是主動的配合起顏良帶著大軍行進。

攻高陸的時候,顏良等五萬人就有如天兵下凡一般,讓得城中的五百守軍還不知道發生瞭什麼就被己經被圍城,被破城。可以說是出其的順利。正是因此,當來到池陽腳下的時候,顏良走的是一樣的路數,也是采取瞭突襲的方式。五萬大軍同時在兩個城門前出現,然後就是大舉進攻。

池陽的守軍一樣隻有五百人,面對著百倍的敵人,他們隻是稍一抵抗,就撤退瞭,城門大開,引得顏良哈哈大笑的帶兵進入。

如此輕意的就拿下瞭池陽城,顏良並不感覺到多麼的意外。他認為這根本就是董卓軍太弱的原因所至。而沒有防備的他初一入城,手下斥候即急急來報,說是在西面方向,有著人數不少的敵軍殺瞭過來,請示接下來要如何去做。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