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城到保定府,鋪設鐵軌的話,需要消耗多少鋼鐵?
夏完淳沒有算過,但是絕對是一個天數字,一根鋼軌以一丈的長度計算,差不多有百斤重,一裡一百五十丈,四百裡是六萬丈,差不多需要六百萬斤鋼鐵,這還是一根的,這個鐵路肯定是需要兩根鋼軌的,那是需要鋼鐵一千二百萬斤!
天啊,大明一年鋼鐵的總產量方才有多少?雖然如今因為轉爐煉鋼法與坩堝工藝已經開始普及,鋼鐵產量劇增,一年的產量,也不過方才三四千萬斤而已,這麼一段鐵路,要用去大明鋼鐵年產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是將鐵軌從京城鋪設到濟南或者更遠的南京呢?即便是將大明一年生產的鋼鐵全部搭進去,都不夠用的!
在場的人全部被朱傑想法給嚇到瞭,即便是呂留良都感覺到快要窒息瞭!
“怎麼瞭?鋼鐵不夠用?”
朱傑笑道:“難道鋼鐵不夠用,我們不造瞭?我們造戰艦,木材還不夠用呢,不照樣還在全力建造戰艦嗎?”
李巖苦笑道:“皇,木材不夠用,我們可以從東瀛、從南洋購買,可是鋼鐵不夠用怎麼樣?世界可是沒有現成的鋼鐵,都需要煉鐵才能得到,雖然不知道其他國傢怎麼樣,但是臣可以斷定,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傢有我們大明帝國鋼鐵產量更高瞭,西洋也沒有這個水平,即便是想買都沒有地方買去,而且也買不起啊,我們隻需要建造一條從京城到南京的鐵路,需要三千裡的距離,需要萬萬斤的鋼鐵,哪怕是一兩銀子可以買到五十斤鋼鐵,萬萬斤的鋼鐵,那可是需要多少銀子?數以百萬兩計算,這還沒有算人力呢……”
朱傑搖頭道:“不光是這些,你們看,這鐵道的鐵軌下面,還需要木材支撐呢,一丈以內,基本需要六根枕木,也是兩尺左右,需要一根枕木,兩根鐵軌的距離大約是半丈左右,當然,全國下,必須采用同樣的規制,車同軌,書同嘛!這樣一根枕木需要有七尺左右的長度,木材的用度,之鋼軌不會少多少……”
我去……
眾人全部都翻起瞭白眼,哪怕是皇說出來的話,也絕對不能接受啊!造價未免太高瞭!
“粗略的計算一下,一裡鐵路的造價,差不錯需要四千兩銀子左右,從京城到保定,四百裡路程,差不多需要一百六十萬兩白銀……”
朱傑不理會眾人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繼續說道。品書網
一百六十萬兩!
袁繼咸沒好氣道:“皇,您想都別想,即便是大明再有錢,也禁不住這樣花,一百六十萬兩白銀啊!咱們朝廷消耗的起嗎?”
“消耗得起,為什麼消耗不起?”
朱傑笑道:“當然瞭,單單是修建從京城到保定的鐵路,暫時還沒有太大的必要,我們需要修建的鐵路,首先是用來發展經濟,用來回收成本,才是第一要務!所以,如果朕要修建鐵路的話,不會是從京城到保定,而是,從永平府到天津衛!或者,從滄州府到天津衛;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修建一條連接南京、蘇州、揚州、松江府的鐵路,讓鐵路直通貿易港口!”
直通貿易港口!
李巖瞬間明白瞭朱傑意思,這是要為貨物流通加速啊!
“皇,你這是為瞭方便國內的貨物迅速集到港口,然後進入海外,進行貿易?”
李巖問道。
朱傑點點頭,答道:“不錯,現在我們依靠騾馬運輸貨物,太慢瞭,一套騾馬,滿打滿算能夠拉多少貨物?滿載也是一兩千斤而已,一天能走多遠?百十裡算遠的瞭,十萬斤貨物的成本,從京城運到天津需要多少時間?多少銀子?需要至少五十套馬車,至少三天的時間,沒有百十兩銀子是甭想的!如果是蒸汽機車呢,十萬斤的貨物,隻需要一輛火車,也是大半天的時間可以抵達天津,花費多少銀子?幾千斤煤而已,二三十兩銀子,夠夠的瞭,這是差距!”
“鐵道都是有鋼鐵制造,數十年都不擔心毀壞,可以想見,一次投入,用起碼五六十年,五六十年之內產生的效益……”
李巖喃喃說道,“天啊,投入巨大,但是,這收益也是一個巨大到令人眼紅的數字!”
李巖可是做過戶部尚書的,對於數字再敏感不過,至於一旁的臣工們,更是不乏數算經濟的人才!又豈會不知道未來鐵路蘊藏的巨大的收益!
“皇,您難道真的讓鐵路光運輸貨物?”
一旁的徐一帆有些急眼瞭,急聲道:“相對於賺點跑腿的銀子,運兵方才是其最大的價值所在啊,將蒸汽機車後面掛車廂,拉著步兵,兩三百裡路程朝發夕至,這簡直是神速!完全可以成為一場戰爭的勝負手!他在軍事的價值方才是最大的!”
作為兵部尚書,防務與軍事,永遠是徐一帆最先考慮的,這鐵路用來運輸軍餉物資,用來運兵,那簡直瞭,一條鐵路,之五萬精兵的作用都大!
“所以說,鐵路,必須要建!”
朱傑沉聲道:“呂留良,好著琢磨琢磨,這蒸汽機車,還需要如何進行改進,朕給你一年的時間,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朕隻要一個載重能夠五萬斤以,保持每個小時十二裡的行進速度的蒸汽機車!為瞭方便你試驗,可以將這段環形路改成鐵路,傳旨給工部,兩個月時間,務必將這條鐵路給朕修建起來!”
袁繼咸嘴角狠狠的抽搐瞭一下,低聲道:“皇,真的要修建?這、這可不是幾萬兩銀子能夠辦的事情,從京城到天津衛,三百裡路程,我們可是要投入一百多萬兩銀子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每年我們造槍、造炮要用去不少鋼鐵的,現在還要修建鐵路,隻怕鋼鐵遠遠不夠用……”
“怕什麼?”
朱傑傲然道:“待到轉爐煉鋼法完全推行開,我們到時候會有用不完的鋼鐵!每年鋼產量一萬萬斤,輕松至極!”
本書來自
本書來自http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