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韓二武說完這些話後,心中也是忐忑的很,畢竟在這世道像兵甲這種東西肯定是越多越好,誰會吃飽瞭撐的借給你啊。
所以當韓二武看到張世華在聽到他這話,微微皺眉之後,他便立即接著說道:“當然,我傢大哥也絕不會讓張兄弟吃虧的,這些兵甲我傢大哥願用市價……不,市價的雙倍的價格向張兄弟“借”這批兵甲。”
而張世華聽到他這話,心中也是樂瞭:“看來韓咬兒現在真是急缺這些兵甲瞭。”
所以一想到這,張世華便笑著對韓二武說道:“哎!韓兄弟說的是哪裡話,區區三百副兵甲罷瞭,算得瞭什麼。借來借去的何必如此麻煩,我直接將這些兵甲送給韓萬戶不就好瞭。”
“啊!”韓二武聽到張世華這話,一時間好像也沒有反應過來。
但是他畢竟也是久經沙場的人,所以在第一時間也便站起身,想對著張世華深鞠瞭一躬,以感謝張世華的贈甲之情。
不過還不等他彎下腰,張世華也便扶住瞭他,對著他說道:“哎!何須如此,韓兄弟這是不拿我當兄弟啊!”
韓二武聽到張世華這話,心中也不禁生出瞭滿滿的感動,所以他不禁拍瞭一下張世華的手,對他說道:“張兄,我帶我傢兄長多謝瞭!”
而張世華則先是不著痕跡的從韓二武手中抽出瞭手,然後才對著帳中站著的李重三吩咐道:“重三,你和四九帶幾個人,為韓兄弟把那些兵甲送過去。”
……
半個時辰之後,韓二武帶著三百副兵甲歡天喜地的回瞭自己的營壘,等將這些兵甲一副副的仔細安置好瞭之後,韓二武才哼著歡快的小曲找到瞭自己的大哥--韓咬兒。
此時韓咬兒也正在為著自己麾下兵甲不足的事情操著心,畢竟雖然他現在手下足有三千人,可是這些兵卒中,兵甲齊全的還不到一半人。所以在他看到歡天喜地進來的自己兄弟之後,也明白自傢弟弟是將事情辦成瞭,便也忍不住的開口對自己兄弟問道:“二武怎麼樣,可是將兵甲借來瞭。”
而韓二武聽到自己大哥這話,也是笑著對自傢大哥賣關子道:“大哥,兵甲是弄來瞭,但是卻並不是借來的。”
“不是借來的,那是怎麼弄來的?”韓咬兒聽到這話,也不由的帶著幾分好奇問道。
“是張兄弟主動給咱們的!”韓二武高聲說道。
“主動給咱們的!”韓咬兒也不由的驚訝道。
“是啊。”韓二武回答道。然後回答完,他便又自顧自的在哪嘟囔道:“哎,我以前就覺得張兄弟是一個講義氣的人,現在看來還真是……”
“看來咱們還真是欠瞭他一個好大的人情啊!”韓咬兒沒有聽自己兄弟的廢話,而是自己低聲嘆瞭一句。
而在張世華的大帳,張世輝同樣也用著不解的語氣對著張世華問道:“大哥,咱們為什麼要把那些兵甲給那姓韓的?要知道那可是足足三百副兵甲可不是什麼小數目啊!”
而張世華聽到自己兄弟的話,卻是拍瞭一下他的肩膀,對他說道:“世輝,要想在這亂世安安穩穩的活下來,可不是光靠蠻力就行瞭,更重的是要有一個長遠的目光,要懂得取舍,你明白嗎!”
張世輝聽到自己大哥這話,則是若有所思的點瞭點頭。
而張世華這時卻是已經出瞭大營,在校場上背著手眺望者校場的西方,不知在想些什麼。
……
翌日一早,城外的大校場之上,劉福通騎在一匹戰馬上,看著頭綁紅巾宛若紅蓮火海一般的紅巾軍兵卒,不禁挺直瞭自己的脊梁,並拔出瞭自己的佩劍,劍指西方,高聲喊道:“聽我號令!大軍開拔!”
而與此同時,在二百餘裡之外的上蔡城,三萬官兵也紛紛在各個將官的指揮之下,拔營集結,向著東方攻去。
經過瞭一天時間的長途跋涉,在第二天下午時分,紅巾大軍也終於趕到瞭嶽廟鄉。
而嶽廟鄉的近千百姓在知道他們的傢園將成為紅巾軍與官兵的戰場之後,在鄉中裡正的帶領下,百姓們也隻能含淚離開他們祖輩生活的傢鄉,畢竟比起自己生活的傢園,人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他們也算是幸運的瞭,畢竟來此駐守的紅巾大軍,至少準許他們帶走自己的財產,並願意給他們一條活路,而如果是官兵,那估計他們也將會變成官兵殺賊的功勞瞭。
當然這並不是說紅巾軍這樣做就是好的、就是對的,畢竟在這樣一個亂世,善惡對錯早就分不清瞭。如果真要說,那隻能說,所有人都隻不過想這個亂世中求活罷瞭。
而因為嶽廟鄉的百姓是提前接到紅巾軍斥候的消息的,所以在劉福通率領著紅巾軍主力趕到之時,嶽廟鄉的百姓就已經全部撤離幹凈瞭。因此他們也並沒有耽誤紅巾軍主力部隊的時間。
而在大軍趕到此地之後,身為主帥的劉福通一方面先是讓大軍在此安營紮寨,而另一方面則派出瞭數百名精銳斥候,讓他們時刻註意大軍周圍的動靜,尤其是上蔡城方向的動靜,並要求他們一旦發現韃子大軍的行蹤,就立即回報。
也因此,在以嶽廟鄉為原點的半徑三十裡的龐大范圍內,到處都活躍著紅巾軍的斥候,隻要官兵靠近這裡,那便絕對逃不過劉福通的眼睛。
然而就在紅巾軍這邊在嶽廟鄉安營紮寨之時,三萬官兵大軍卻依然距離嶽廟鄉還有五十裡,這樣的行軍速度對於現在元蒙朝廷的官兵們來講,倒也實屬正常。
畢竟對於一群腐朽到骨子裡的元蒙漢軍,和一群連怎麼打仗都快忘瞭的水土不服的老爺兵來講,這樣的行軍速度已經是很瞭不得瞭。
而且不同於紅巾軍那邊的如臨大敵,這三萬平叛官兵們,說是來打仗的,其實就和遊玩的差不多。
因為他們在行軍的途中,根本沒有派遣任何斥候,當然,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那些會騎馬的老爺兵沒人願做斥候,但更重要的卻是,在上到赫廝、禿赤,下到千戶、百戶、九夫長,都沒有將那些所謂的紅巾軍放在眼裡。
因為在他們想來,這群所謂的紅巾軍叫嚷的再兇,也隻不過是是一群拿起鋤頭造反的農夫罷瞭,這樣的一群人,能有什麼本事。
而再反觀自己這邊,不但有著阿速軍這樣“英勇善戰”的天子衛隊,還有這徐左丞和赫廝、禿赤這樣的朝廷大員坐鎮,再加上自己這邊兵力還遠超紅巾賊,所以這一戰怎麼可能打不贏。
甚至在不少的將官想來:“這一次說是平剿叛賊,但實際上完全和白撿功勞差不多。”
而連將官們都這樣想,也就怪不得官兵懈怠成這個樣子瞭。
不過這群傢夥好像忘瞭一句話,那就是“驕兵必敗”。
因為就在他們這樣懈怠之時,他們的一切卻都已經被紅巾軍派出的斥候查探的一清二楚,而這些情報,自然也全部被斥候,匯報給瞭紅巾軍的主將劉福通。
在剛剛建好的中軍大帳中,劉福通正在燈光下詳細的看著斥候打探來的消息,而當他看到“三萬官兵,驕橫自大,且沒有任何斥候耳目之時。”劉福通愣瞭愣,而後臉上便湧現出一抹笑意。
“快將杜先生、盛先生、還有羅將軍、韓將軍喊來此處,本帥又要事要與他們商談。”劉福通放下文案,一臉嚴肅的對著帳中一名親衛如此吩咐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