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練兵

作者:須臾乾坤 字數:4094

而張世華聽到韓咬兒這話,卻也用著同樣的語氣對著韓咬兒說道:“哎,是啊。我這正可惜這沒法在沾韓將軍您的光呢。”

韓咬兒聽到這話,看著張世華臉上的表情,兩人卻是不由的同時發出一陣大笑。

而等兩人笑罷之後,張世華卻收起瞭臉上的笑容,轉而以一種嚴肅的語氣對著韓咬兒說道:“韓大哥今日身為我軍上將,擔負著汝寧北部的戰事,肩上的擔子不可謂不重。”

“臨別在即,兄弟希望韓大哥要多加保重身體。而且,雖前不久我軍大敗韃子三萬大軍,然而因此,韃子朝廷卻更不可能善罷甘休,所以大哥你今後萬萬要多加小心啊。”

韓咬兒聽到這話,也不由的有些感動,但是他還是笑著對張世華說道:“大哥懂得,你也要多多保重身體。他日若再見,我韓咬兒必要再與兄弟你並肩殺敵。”

說到這,韓咬兒便大笑著帶人離開,絲毫無拖泥帶水的小女兒姿態。而張世華則深深的看瞭一眼他的背影,亦帶人策馬離開。

……

一個時辰之後,城外的軍營大帳處,羅文素帶著一千兵卒來到瞭張世華的營壘,在見到張世華之後,羅文素便大笑著對張世華道:“張兄弟來看看,這一千人都是元帥特意補充給你的精兵,來看看,怎麼樣?”

張世華聽到這話,頓時也明白瞭這時怎麼回事,所以便也轉身看向瞭這群所謂的精兵。“倒還好,至少都是青壯漢子。”張世華在大致掃瞭幾遍之後,心中如此想到。

不過心中雖然是這樣想的,但是在嘴上張世華卻依然是笑著對羅文素說道:“果真是難得的精兵,有勞羅樞密替末將謝過元帥瞭。”而羅文素聽到張世華這話,卻是帶著許些尷尬的對張世華說道:“張兄弟你也知道,這些人是精兵不假,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降卒俘虜,估計會有些難以操練。所以老哥我建議你最好給他們來個下馬威,挑出幾個看著不順眼的直接宰瞭,也省的有刺頭鬧事。”

而張世華聽到這話,心中卻是想到:“這羅文素還真是一個實在人,前面說是精兵,後面就把底全交代瞭。”不過對於此事,張世華心中卻並沒感到有什麼不痛快,畢竟打贏勝仗之後,為下屬補充降卒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在聽到羅文素這話之後,張世華依然是笑著說道:“末將明白,末將謝過羅樞密瞭。”

而羅文素聽到這話,便也笑著說道:“好,既然這樣我也就走瞭。”說完羅文素便帶著數名親衛策馬離去瞭。

而等到羅文素離開之後,張世華便威嚴的對著周圍的將官喝那一千名士卒喊道:“爾等聽好瞭,一刻鐘之後,本將要在校場上看到你們兩千人,那個若是來晚瞭,直接軍法處置!”

說完這話,張世華看都不看周圍的將官,直接就大步離開瞭。

因為張世華也覺得羅文素剛剛有一點說的是沒錯的,那就是對於這一千名降卒俘虜必須要給他們來一個下馬威,不過張世華不會向羅文素那樣簡單粗暴,而是會采取一種較為柔和的方法。

……

而再說那張世華身旁的群將官,如周鐵和李二牛這些人,在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之後,自然是不敢耽擱,忙去營壘中召集部隊去瞭。

至於那一千名降卒新兵,他們對於張世華這個,曾在戰場上一舉擊潰他們數倍兵力的將軍也感到十分的畏懼,所以他們在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之後,也立即亂哄哄的向著校場趕去。

校場距離此處,倒是不遠也不近,一刻鐘的時間對這些青壯漢子來講可以說是綽綽有餘,因此在一刻鐘過後,全軍上下二千餘人並沒有一個人遲到。

不過雖然沒有人敢遲到,但是那一千名降卒俘虜和張世華麾下的一千老卒站在一起,卻顯得是十分的有差距。

老卒這邊隊列整齊,一千人聚在一起毫無雜音,士卒一個個挺胸抬頭顯得精氣神十足。而這一千降卒俘虜這邊,則卻差得多,這些人隊列混亂不說,聚集在一起更是亂哄哄的,隊列之中也是雜音不斷,一眼看過去簡直想一個菜市場一般。

而在這樣巨大的對比之下,很多降卒俘虜的臉色都顯得很坎坷,畢竟紅巾軍這些天對於這些降卒俘虜的態度,絕對跟好字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毆打、餓肚子什麼的那都算是最基本的。

而且為瞭防止這群降卒俘虜作亂,紅巾軍還將這群士卒原本的編制全部打亂,好讓他們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因此在這樣的充滿強壓且又陌生的環境之下,這些降卒俘虜的心中都極其的恐懼,生怕他們這樣的表現會引起張世華的不滿。畢竟現在他們的命全掌控在張世華的手裡,就算張世華一個不高興直接來個抽三殺一,那他們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不過還好張世華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般兇殘,隻是讓一個大嗓門的漢子對著他們吼道:“給你們十息時間,都他娘給我安靜下來,十息之內還有響聲的,全什一起,軍杖十棍!”

一千名降卒俘虜們聽到這話,連忙閉上瞭嘴巴,就連軍中的老刺頭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畢竟一旦因為他說話受罰,那他就一下子把全什的人都得罪瞭。

而張世華見立即安靜下來的兵卒之後,也不由的點瞭點頭,然後便見他徑直走到降卒那邊,用著一個自己做的鐵喇叭對著這群降卒俘虜們高聲吼道:“今天本將對你們醜話說在前頭!你們今天既然來到我這,那麼從今天開始,你們就全都要守我的規矩,聽我的話。隻要你們能守規矩,能聽吩咐,那我張世華就保證,對待你們就絕對會一視同仁!”

“但是,如果你們誰要是給敢給我耍心眼,玩手段,本將也不介意直接從你們回老傢。都明白嗎!”

“明白瞭!”一千名降卒俘虜皆精神一震高聲吼道。

“很好。阿五,跟他們講一遍這軍中的規矩。”張世華轉身對著李五說道,並將手中的鐵喇叭遞給瞭李五。

而李五聽到這話,也立即雙手接過瞭鐵喇叭,並走到這一千名降卒俘虜之前對著這些人吼道:“軍規其一:無條件執行命令,接到上司的命令,沒有‘為什麼’,隻有‘遵命’。此軍規重中之重,敢有犯者就地處死!軍規其二: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軍規其三: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軍規其四:……”

“軍規其十八: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此乃我軍十八禁律五十五斬,爾等且記好,若日後膽敢觸犯,定斬不饒!”

而再說那一千餘降卒俘虜,當他們完整的聽完這一十八條嚴格的令人發指的軍規之後,所有的人,後背皆不由的出瞭些冷汗,甚至有不少人還暗暗的摸瞭摸自己的脖子,總感覺自己隻要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觸犯軍規。

雖然說,身為官兵的他們對於這些軍律並不感到陌生,但是不知為何,今天在重新聽到這些軍律之後他們卻由衷的感到瞭恐懼,因為他們的直覺告訴他們,這位張將軍絕不是跟他們鬧著玩的。

而張世華見此一幕,嘴角卻不由的揚起瞭一抹笑意,說實話這些軍紀出瞭第一條之外,其他的全部是張世華照搬的唐律。因為張世華對於唐律中的“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還是很欣賞的。

雖然以後世的眼光眼光來看這樣的軍規過於嚴苛,但是在張世華看來:“亂世就當用重典,尤其是像紅巾軍這樣的起義軍,更應該嚴守軍法。畢竟日後的紅巾軍,就是因為軍紀不嚴、軍隊腐化的問題,遭到瞭北方百姓的強烈抵制。要不是因為這樣,也不至於日後紅巾軍三路大軍集軍百萬北伐,卻在短短的兩年之內便被察罕帖木兒逐一瓦解消滅。”

畢竟人心威望這些東西有多重要,張世華的心中可是明白的很。

不過練兵這種事,打一棒子也要給他們一個甜棗,所以在哪一千名降卒俘虜被軍法軍規嚇得冷汗直冒之時,張世華便又拿著那個鐵喇叭對他們高吼道:“我的規矩你們也算是清楚瞭,不過你們也不用這麼害怕,隻要你們不犯軍規,本將保證對你們絕對會一視同仁!”

“而且你們也要聽好瞭,本將著不但有過必罰,有功,本將也絕不吝惜賞賜。隻要你們作戰勇武、認真做事,那麼你們每一點功勞便都會被軍法官記下,隻要你們功勞足夠,官職、女人、田產、房屋這些東西,本將到時候都可以滿足你們。”

說到這,張世華看著眼中重新露出希望和欲望的一千名降卒俘虜,嘴角微微一揚,接著說道:“話,本將就說到這,現在咱們開始處理一些正事。”說完這話,張世華便開始準備重新打亂校場上的二千兵卒。

畢竟現在他現在已經不是千戶瞭,而且他手下還有這三個千戶,所以張世華自然要重新分配手下的士卒。

而因為張世華現在麾下有兩千人,所以張世華便決定讓張世輝、趙九、徐明這三個千戶每人統兵六百,而餘下的兩百人則作為自己的親衛。

可以說,這樣的分配方法對於張世輝、趙九、徐明這三個千戶絕對算是最公平的。但是其真實情況徐明卻明白,那就是徐明現在雖然成為瞭千戶,但是,徐明的實權地位其實卻並沒有提升多少。

因為在徐明這六百人中,副千戶是張世華的心腹張明通不說,餘下的那六名百戶官,其中五名也都是由張世華一手提拔的巡檢司老卒。至於張世華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張世華不相信他徐明。

是的就是不相信他,哪怕徐明從未做過對不起張世華的事情,但是張世華心中卻明白:“徐明始終都是一個劉福通派下來的安排在自己身邊的一個眼線,這個人現在之所以對自己百依百順,那也隻不過是因為自己沒有背叛劉福通的原因,徐明忠於的是劉福通而不是自己。”

也因此,張世華才會對徐明玩這一手明升暗降,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日後劉福通會必不可免的失敗,那麼張世華也絕對不會愚忠。

……

在重新分配完之後,那些降卒俘虜和原本的老兵也算是徹底被打亂瞭,為瞭保證這些新卒可以盡快的融入老卒之中,所以在新分配的什隊之中,每一名什長都是由張世華麾下的老卒擔任。

至於原本的新兵俘虜中什長之流,心中會不會因此存有怨恨。這個張世華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這群降卒俘虜的隊伍已經被打亂瞭兩次,現在這群新卒俘虜之間往往都不認識,就算他們心中有怨恨那又能怎樣。

一群毫無威望和身份的傢夥,在自己的軍營之中,張世華難道還怕能反瞭天不成。

不過就在張世華剛剛分配完各個千戶的軍陣之後,張世華卻又突然接到瞭劉福通的命令,說是有軍事計劃要安排,讓他趕快去中軍大帳。

而張世華在聽到這話之後,自然也不敢耽擱,在吩咐瞭一聲趙九、世輝和徐明三人之後,就連忙帶著親衛李五策馬趕到瞭中軍大營。

不得不說,赫廝這傢夥的中軍大營就是氣派,以至於劉福通這個傢夥見瞭赫廝的中軍大營之後,竟然舍不得放手瞭,一直把這座營帳從嶽廟戰場帶到瞭這。

不過對於這個行為張世華本人倒也能理解,劉邦這貨當上皇帝之後也要改名、建宮殿裝比,更不用說劉福通這樣一個骨子裡的草莽豪傑瞭,畢竟“非壯麗無以重威”嗎。(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