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

作者:須臾乾坤 字數:4100

如雨般的箭矢結束,戰場之上也成為瞭勇士的舞臺。兩軍的最前線,數以千計的披甲悍卒怒吼著,並在下一個瞬間沖鋒廝殺成一團。

“殺韃!”七千紅巾的最前線,穿戴著張世華獨傢發明的板甲,將自己武裝成一個個鐵罐頭的三百重甲兵,在張世華麾下的大將趙二的親自率領之下,這般高聲怒吼著的同時,也揮舞著各式各樣的重型兵器,對著對面的敵人發動瞭悍不畏死般的沖鋒。

“殺!”一聲怒喝傳來,定睛一看卻是身先士卒的趙二,手持一柄百煉鋼刀,一刀斬殺瞭對面的一名敵人。那人的頸血四濺,將趙二的半邊身子也都染成瞭紅色。

但越是這般,身先士卒與敵廝殺的趙二也不由的越發興奮。所以在斬殺瞭這樣一名敵人之後,趙二便又以迅雷之勢,斬斷瞭另外一名敵人的頭顱。

“殺韃!”連殺二人的趙二,再一次高吼著。在此之時他的怒吼聲和敵人頸血的噴濺聲,卻也不由糾纏在瞭一起。

“將乃軍之膽”主將尚且這般悍不畏死,餘下的士卒自然也是受到瞭莫大的鼓舞。所有當著三百名重甲兵士聽到趙二的那聲怒吼之後,也是紛紛嘶吼著,與他們的主將並肩向著敵人殺去。

“殺韃!”三百紅巾重甲兵齊聲怒吼,聲若驚雷。他們本就是張世華麾下最為勇猛善戰的一群人,當這樣的一群人,又武裝上板甲這樣的重甲之後。其人在疆場之上,更是如同下山之虎一般,勢不可擋。

故而在兩軍白刃相交的第一時間,趙二率領著這三百名重甲悍卒,便就像一根釘子一般,深深的釘入瞭官兵士卒的軍陣之中。

“殺!”趙二怒吼著,手中的精鋼戰刀,再度揮出。鋒利無比的戰刀,帶著自己全部的力量斬到瞭對面士卒的身上之後,他們身上那所謂的甲胄,簡直就像是紙糊的一般不堪一擊。

故而,伴隨著這一刀的劈斬,也自然又是一名敵人倒在瞭血泊之中。

“沖,繼續沖,鑿穿他們!”在不知斬殺瞭幾人之後,即便是向來都成熟穩重趙二,心底那嗜血的欲望,卻也不由被徹底的喚起。故而,已然有些殺紅眼的他,也不禁的對著麾下一眾士卒,再一次下達瞭沖殺的命令。

而這三百同樣殺紅眼的重甲悍卒,在聽到趙二這樣的命令之後,自然也是不假思索的便跟著趙二一同向前沖殺而去,渾然沒有在意他們已經和身後的大部隊拉開很遠的距離瞭。

“該死,那紅巾賊當我帳下無人嗎!爾等,誰願為我將那數百賊人的頭顱取來!”趙二他們這樣一支無可阻擋的人馬,在經歷瞭長時間的廝殺之後,自然也讓策馬站在一處高坡之上,縱覽全局的烏恩奇註意到瞭。

所以在看到趙二他們已經像釘子一般釘進己方的軍陣之後,烏恩奇也不由這般怒吼著對著左右將官如此道。

而聽到烏恩奇這樣的話,自然也站出來瞭一名生的膀大腰圓的將官。這魁梧將官在站出來之後,自然也是對著烏恩奇高聲抱拳道:“末將阿古拉,原為將軍戰!”

“好,將軍真我之虎將!阿古拉將軍請去,我將在此為你擂鼓助威!”見阿古拉站出來,烏恩奇自然也是這般贊道。

而那阿古拉聽到烏恩奇這樣的話,則也是抱拳高聲道:“既如此,末將去也!”說完這話,阿古拉便也一催胯下戰馬,帶著麾下近千士卒向著趙二他們三百悍卒殺去。

而見此一幕,烏恩奇也是對著身旁的親衛士卒一擺手。那些親衛士卒見此,自然也忙奮力的敲響瞭面前的戰鼓。

“咚鏘咚鏘咚鏘咚鏘!~~”無比雄厚的戰鼓聲,頓時也便傳遍瞭戰場。而聽到這戰鼓之聲的官兵士卒們,則也不由的再一次對著他們對面的紅巾軍士卒發起瞭悍不畏死般的沖鋒。

所以,在下一個瞬間,整個戰場也不由變得更加的慘烈。

戰場之上,局勢可謂是變幻莫測。所以在為阿古拉擂鼓壯行之後,一時之間烏恩奇倒也沒有在註意趙二他們那邊。

因為在他烏恩奇想來,這樣一支孤軍深入的人馬,即便士卒咱們的勇武善戰,那麼在被敵人盯上之後,也決然不可能在千軍萬馬的重重包圍之下,還有什麼活命的可能。

所以在當兩刻多鐘的時間過後,烏恩奇再次目光轉到趙二那邊,卻發現趙二那樣一支孤軍深入的人馬已經消失不見之時,他也不由大笑著對著左右說道:“爾等且看,那數百賊人依然蹤跡全無,必然是阿古拉成功破敵瞭!”

“是啊是啊,有將軍您在此坐鎮,那群紅巾賊匪又豈能擋將軍您的神威。誒,將軍您看,那名身背令旗的傳令兵,必然是為阿古拉將軍報捷的。”

說著,這名大拍馬屁的將官用手一指,也便將烏恩奇的目光引到瞭一名策馬狂奔而來的傳令兵身上。

不過當烏恩奇看到那名策馬而來的傳令兵臉上的慌張樣子之後,心中卻也突然的有瞭一種不祥的預感。

“報!將軍不好瞭,不好瞭。阿古拉將軍已然戰死,那數百身披重甲的紅巾賊匪也趁著阿古拉將軍戰死之機,鑿穿瞭我軍的包圍,又安穩的回到己方軍陣中去瞭!”

“什麼,你說什麼!”聽到這傳令兵此言,有大喜轉為大怒的烏恩奇也不由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到瞭那名傳令兵的身前,這般扯著那名傳令兵的領子對著那名傳令兵喝問道。

而那單膝跪地的傳令兵被烏恩奇這般喝問,心中驚懼之下,有哪裡還說的出話來。

故而烏恩奇見此,怒火中燒的他,也不由將這名無辜的傳令兵一腳給踹成瞭滾地葫蘆。

“來啊,傳我軍令。命所有預備士卒,全軍壓上,本將非要一舉將這些個紅巾賊匪擊潰不可!”被憤怒沖昏瞭頭的情形下,烏恩奇也不由這般對著左右將官們吼道。

而左右將官們見烏恩奇如此,自然也不敢多言什麼。故而隻見的這一眾官兵將官,在高唱瞭一個肥諾之後,便也忙不由將烏恩奇的命令傳瞭下去。

而後,在片刻時間之後,原本還一直都沒有加入戰場的五千官兵悍卒,也皆不由高聲嘶吼著加入瞭戰鬥。

“啟稟將軍,韃子預備隊已然全部出動。現如今韃子兩萬大軍,已然盡數投入戰場瞭。”當官兵的五千預備隊出動之時,遵循張世華命令,一直都盯著官兵預備隊的斥候們,也不由在第一時間將此消息稟報給瞭張世華。

而在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後,面色一直都無比嚴肅的張世華,嘴角卻也不由的勾起瞭一抹微笑。

“阿羽,該你們動手瞭,務必要給我糾纏住他們的騎兵!”

“末將明白。將軍大人,您就看好吧。”說完這話,郭羽便振臂一呼,帶著身後千餘精騎,徑直對著官兵投入戰場的三千騎士掩殺過去。

而見郭羽如此,張世華也不由將手中佩劍斜斜的指向瞭天空,並怒聲高吼道:“傳我軍令,敲響進軍戰鼓。所有士卒,凡聞鼓聲,隻得前進不得後退。但凡有旗號後退者,無論官職大小,皆斬!”

“遵命!”守在張世華身旁的一名傳令兵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在這般高唱瞭一聲肥諾之後,也忙策馬將張世華的軍令傳達瞭下去。

故而在片刻時間之後,紅巾軍士卒這般,也便響起瞭悶雷一般的戰鼓聲。

而聽到這樣的戰鼓聲之後,張世華也不由將手中佩劍下壓,用手中的佩劍直直的指著對面的敵人,並怒聲高吼道:“所有人,聽我軍令,沖殺!!!”

“殺韃!!!”張世華身後僅剩的那一千預備隊,聽到張世華那樣的怒吼聲後,也頓時便在薛慶這員猛將的率領之下,這般高聲嘶吼著,並悍不畏死般的沖向瞭對面的敵人。

“殺啊!”話說,就在張世華身後僅剩的預備隊也投入戰場之時,郭羽他卻也是在這個時候,率領著麾下的一千精騎對上瞭烏恩奇的三千騎士。

在冷兵器的時代,唯一可以在正面牽制並戰勝騎兵的兵種,也隻有騎兵。所以在這個雙方戰局陷入焦灼的時候,兩軍騎兵的勝負,其實是完全可以決定整個戰局走向的。

不過沒辦法,張世華起傢的時間畢竟太短,底蘊也並不深厚,全部的騎兵加起來也就隻有一千餘。雖然說這一千餘騎各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但官兵士卒那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所以對於騎兵的勝利,張世華其實並沒有報什麼希望。也因此在給郭羽下命令時,張世華也隻是希望郭羽可以牽制住烏恩奇麾下的騎士,為步卒這邊爭取足夠的破敵時間。

畢竟剛剛發生的一切已經證實,官兵的步卒戰力遠遠不如張世華麾下的步卒,即便官兵是以三打一。

不過雖然說張世華對於騎兵的勝利沒有報什麼希望,但是作為張世華手下唯一一名騎兵統領的郭羽,他本人心底的想法,卻和張世華這個妹夫的想法,截然相反。

因為郭羽本人很自信,他不但對自己的本領有自信,對於跟在他身旁的將士們也十分的自信。所以郭羽覺得,他本人完全可以擊敗敵人的三千騎卒。故而在郭羽率領著麾下的騎卒沖出之時,他也便高吼著,率領著麾下的士卒,徑直的向著官兵的三千騎卒沖殺過去。

一聲雷霆般的怒吼,手持長槊且身先士卒的郭羽,在與一名敵將兩馬相交的剎那時間,便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那名敵將挑於馬下。

“擋我者死!”一擊得手之後,殺性大起的郭羽也不由這般怒吼著,揮舞著手中的長槊,又一連斬殺瞭兩名敵騎。

“將乃軍之膽”郭羽身後的千餘騎卒,見自傢將軍,一個照面的功夫便連殺瞭三人,心中的勇氣也不由倍增,故而在下一個瞬間,這千餘騎卒也不由緊跟著郭羽悍不畏死般的殺進瞭敵陣。

“沖啊!”兩軍的騎卒都是這般怒吼著。借助著胯下戰馬沖鋒的力量,這些沖鋒起來、時速都已然飆至幾十公裡的騎卒,在廝殺時,他們甚至根本用不著揮舞手中兵器。

因為沖鋒所帶來的強大慣性,足以讓他們殺死任何一個想要阻擋他們的敵人。

故而,騎兵之間的對決,其實是最危險也是最考驗技巧和勇氣的戰爭。

先說技巧這方面,雖然說張世華手下著千餘騎卒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但是再怎麼厲害的精銳,也改變不瞭他們成軍不久的事實。因而在技巧上,張世華麾下的這千餘騎卒隻能說是一般。

不過萬幸的是,雖然說在咱們後世,元蒙人被譽為生在馬背上的民族。但是在這支馬背上的民族在入主中原,且經受瞭中原這樣繁華景秀之地長達百年的消磨之後,他們早就腐朽到骨子裡瞭。

什麼騎馬射箭、茫茫草原,對於這些從小便在中原之地的元蒙人來講,就好像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青年從電視看上個世紀的抗戰一般,對於先輩的一切早就遺忘的幹幹凈凈瞭。

這些東西對於現在的元蒙人來講,其實就和傳說差不多。所以在騎術技巧這方面,他們和紅巾軍比起來那也就是半斤對八兩,兩者差不多。

而技巧上兩者相仿,那麼最為影響戰爭勝負,自然便也就是勇氣瞭。

畢竟在冷兵器時代,“一夫搏命,千夫震恐”兩軍交戰時,勇氣絕對是比兵力更加重要的一樣東西。

所以這般看來,郭羽他們的勝算其實要比官兵騎卒們更大。因為在亂世之中,沒有人可以比一群絕望的百姓更有勇氣。畢竟他們除瞭一條命,什麼都沒有。

“無所牽掛之人,便無所畏懼。”對於一群因為饑餓而造反的百姓來講,區區的死亡是不可讓他們感到畏懼的。因為在饑餓和絕望的生活之下活著,遠比死亡要可怕的多。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