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過年風波亦不休

作者:須臾乾坤 字數:4111

而等到這些人拜謝完之後,李五頓瞭頓卻也不由接著說道:“吾有今日之業,帳下披甲執堅之將雖當為首功,但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吾若無帳下文官輔助,亦難有今日之業。”

“而帳下文官之中,當屬裕州知州張烈文、葉xian知縣李重三、舞陽知縣周四九、南陽知縣薛玉龍、糧草後勤官趙子玉等五人功勞最顯。故自今日,吾將行樞密之職,特冊封前裕州知州張烈文為南陽府知府;特冊封前葉xian知縣李重三為汝州知州;特冊封前舞陽知縣周四九為裕州知州;特冊封前南陽知縣薛玉龍為鄧州知州;特冊封前糧草後勤官趙子玉為代軍師。”

“而餘下有功文吏,亦將各有封賞!”說到這,李五也終於是將錦書合起。

而在李五他合起錦書之時,那些個在場的文官自也是像剛才的武將那樣,對著張世華齊聲謝恩。

而張世華見此,在再一次擺手讓眾人免禮之後,卻也不由看著帳下諸多的文官武將們說道:“這一年來,諸位弟兄的辛勞我也都看在眼中,按說這都到瞭新年瞭,也該讓弟兄們好好休息休息,抱著自傢婆娘過個安穩年瞭。”

“但諸位兄弟也知道,現在是個什麼時候,咱們新業草創,實在是歇不起啊!所以從明日開始,我也隻能讓弟兄們相繼輪休,希望諸位弟兄內心,可不要怪罪我啊!”

“將軍大人哪裡話,我等雖為粗鄙之人,但亦知大義曉大禮,將軍大人您放心好瞭,我等決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有所松懈,給敵人可乘之機的。”聽到張世華那話,趙九等人自也不由這般說道。

而聽到趙九等人這話,張世華自也是笑道:“既如此,我便也放心瞭!”

而後,就在這般又交談瞭近半個時辰之後,這至正十一年的最後一次會議也終於結束瞭。

……

也晚,張世華和妻子居住的那處庭院之中,又是操勞瞭一天的張世華再給自己的父母問安之後,也終於是返回瞭這處“小傢”之中。

“夫君你回來瞭。”見張世華回來,在門口迎接的郭薇兒,面帶歡喜之色的道瞭一句之後,便也不由將張世華迎進瞭屋。

而屋子中因為生瞭無煙炭火的原因,所以很暖和,故而在進屋之後郭薇兒也不由嫻熟的解下瞭張世華那厚厚的外套,並將其搭放在瞭一旁。

然而也就在郭薇兒將張世華的外套搭在衣服架子上之後,站在身後的張世華卻也不由伸出瞭自己的雙手,並從後面緩緩的抱住瞭妻子的腰肢。

而郭薇兒感受著身後丈夫的寬闊胸膛所帶瞭的溫暖之後,卻也不由深深的靠在瞭丈夫的懷中。

但在外征戰已久,久不知肉味的張世華在抱住自己妻子的如玉嬌軀之後,自也是有些情難自禁。所以在妻子郭薇兒順從的躺在自己的懷裡之後,問著自己妻子發香的張世華卻也不由將雙手緩緩的攀上瞭那雙玉峰。

“夫君……”感受到自傢丈夫那作怪的雙手,和丈夫久別,心中亦是相思難耐的郭薇兒卻也不由這般輕聲嬌喘道。

但聽到郭薇兒這般嬌喘,張世華腹間欲火卻不由更甚。

故而在郭薇兒一聲嬌喘之後,張世華便也不由一下子將其橫抱在瞭床榻之上。

“夫君,還有宵夜沒用的。”被橫抱在床榻上之後,郭薇兒用那雙纖手,欲迎還拒的抵著張世華的胸膛,嘴上卻也不由這般嬌聲說道。

然而張世華聽到這話,笑看瞭一言躺在床榻上的嬌妻之後,便也不由俯身對其說道:“現在你便就是夫君的宵夜。”

這話說完,張世華便也不由緊緊的吻上瞭那兩片紅唇,而後便隻見的衣衫翻飛,床榻之上顯得春意融融。

……

一夜瘋狂之後,第二日天明之時,卻也正到除夕。

元代除夕其實與後世相仿,在今日百姓無論貧富與否,都是要準備年夜飯和祭祖守歲的。

所以在今天這個時候,張世華也不會再像往常那樣公務忙個不停瞭,而是準備安安心心的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和傢人一起守歲過節。

而又因為郭薇兒乃是張傢的少娘子,張世華明媒正娶的妻子,所以在今天這個時候,祭祖所需要的飯食,是要由她和張世華的繼母也就是雪姨一起操持準備的。

故而,在白天這個時候,張世華和他老爹張烈武反而成為瞭全府上下最清閑的兩個人。

這不就在這個時候,張世華和他老爹還有心情在在著下棋呢。

“父親,這些日子因為安置上蔡百姓的事情,二叔他一時半會的估計是待在方城回不來瞭,所以在過完年之後,世輝他的婚事可就要全仰仗您老人傢瞭。”張世華一邊下棋,一邊也不由對著正在沉思的自傢老爹這般說道。

而聽到自己兒子這話,張烈武先是將手中的卒子向前行瞭一步,便也不由點頭笑道:“怎麼,你這小子還不放心你老爹嗎。不過你二叔那邊就真的這麼忙,忙的連他親兒子的婚禮都沒工夫操辦?”

“可不嘛,父親您也是知道的,一下子安置萬餘百姓到底有多麻煩,二叔他就算是手段在高,那也需要時間準備不是。不過父親,您真的不願意在重新出山幫幫兒子。”

“以您老人傢的手段,這種事情還不是手到擒來啊!”

然而聽到張世華這話,張世華的老爹張烈武卻是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瞪瞭一眼自己的兒子道:“去你的,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小子安得什麼心,我告訴你,你老爹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用不著你給我找事。”

“再說,你小子現在可都成瞭義軍之中的樞密瞭,在這紅巾軍中,你小子也是坐前幾號交椅的人,手下的能人異士多不勝數,那裡還需要我這個當瞭一輩子典吏的老掉牙。”

說完這話,張烈武將炮一擺,大喊瞭一聲“將軍”卻也不由將張世華形式大好的一局棋給將成瞭死棋。

而張世華見此,也不由一下子回過瞭神,瞪大瞭自己的眼睛對著自傢老爹說道:“父親這不算,我剛才光顧著吃您手中的棋子瞭,沒看瞭您這還有一個炮。這不算,您讓我在重來一步、重來一步。”

然而見自傢兒子這般,張烈武哈哈一笑之後,卻也是瞪著眼睛說道:“重來,屁。你小子都當上樞密瞭,難道還不知道落子無悔的道理啊。”

“父親,那您……我這馬上可都要贏瞭。”見自傢老爹這麼說,張世華抓著棋子卻也不由這般道。

“小子贏,你還差得遠呢,就你老爹這個棋藝那可是二十多年都未逢敵手,你還是乖乖學著吧。”聽到自傢兒子這話,張烈武卻也不由這般不屑道。

而張世華聽到這話,受自己老爹一激的他自然也是將方才的想法拋到瞭腦後,準備要再次和自己的老爹轟轟烈烈殺一盤。

不過正在他將要這麼做的時候,一名丫鬟卻也不由匆匆忙忙的走進瞭後院,並來到瞭他的身旁,俯首對他說道:“啟稟少爺,趙子玉趙先生來瞭,說是有要事對您稟報,現在趙先生也正在前堂大廳候著呢。”

“什麼,子玉來瞭。”聽到這話,張世華在驚訝的同時,也不由放下瞭手中的棋子,並將目光轉向瞭坐在對面的父親。

而見自傢兒子的目光傳來,張烈武自然也是無所謂的擺手道:“子玉他現在來肯定是有要緊事的,你也就別再耽誤時間瞭,快快過去吧。”

“好的,父親。既如此,那咱們就下一次在再棋藝上分個高下吧。”說完這話,張世華便也不由告別瞭自己的父親,大步向著前堂大廳走去。

“屬下拜見將軍大人!”片刻之後,有些焦急的張世華邁著大步走進瞭前堂大廳。而在看到張世華進來之後,原本坐在凳子上等待張世華的趙子玉,也不由急忙便從凳子上站瞭起來,並在站起來之後,這般對著張世華見禮道。

而張世華見此,在皺眉讓趙子玉他免禮之後,便也不由對著他問道:“子玉怎麼瞭,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瞭?”

趙子玉:“回將軍大人的話,就在剛剛,南陽府那邊張明通將軍和薛玉龍大人,向您送來瞭一份急報。”

“哦,急報,什麼急報?”聽到趙子玉這樣的話,緩身坐在主坐上的張世華,卻也不由這般問道。

而聽到張世華這樣的問話,趙子玉一邊低頭從懷中取出那份急報,一邊也不由對著張世華說道:“回將軍大人的話,據張明通張將軍講,說是在前天也就是臘月二十八日,鄧州佈販王權也就是佈王三,在鄧州起兵舉義瞭。”

“王權在鄧州起義瞭。”心中這般想著,張世華也不由一把接過瞭趙子玉遞來的急報,雙手打開急報,便看瞭起來。

“哼,這樣看,這佈王三倒還真是一個人物!”一目十行的讀完急報之後,張世華合上急報,卻也不由這般冷哼道。

“將軍大人,難道這佈王三有和將軍大人您抗衡之心?”見張世華這般,站著張世華身前的趙子玉,卻也不由這般小心翼翼的問道。

然而張世華聽到趙子玉這話,卻是用力的拍瞭一下桌子道:“和我抗衡,他一佈販也配。不過這賊子也端的是可惡,他竟然敢跳過我直接去找劉福通,求劉福通冊封他為鄧州萬戶。”

“這賊子,他把我張世華這個南陽樞密當成什麼瞭!”

說到這,張世華也不由狠狠的將那急報摔在瞭桌子上。

而見張世華如此,趙子玉在皺瞭皺眉頭之後,卻也不由帶著幾分焦急問道:“大人,那咱們該怎麼辦?畢竟以劉元帥的性格來看,肯定是會準瞭這佈王三的請求的。而到時,這佈王三也就真的成瞭義軍的一員瞭,咱們也不可能再對他動手瞭。”

張世華:“同是義軍就不能動手。哼,那可不見得,李喜喜何如,還不是成瞭我刀下之鬼。”

“將軍使不得啊,那佈王三不同李喜喜,此人出身於白蓮世傢,雖是佈販但在鄧州當地卻是頗有威望。更為棘手的是,在其起義並迅速拿下穰xian、新野兩縣之地,手下也差不多聚集起瞭數千精壯。”

“若想殺此人,當想一萬全之策方能動手,萬萬不能在這個關頭便殺他啊。畢竟殺他事小,但若是因殺此人,而讓將軍您失瞭大義民心,可真真是得不償失瞭。”

聽到張世華那樣說,以為張世華是想要直接向佈王三動手,趙子玉在驚訝之下便也不由對著張世華這般勸道。

而聽到趙子玉這樣的勸說之言,張世華在深深的吸瞭口氣之後,便也不由將心中的煩悶壓瞭下去。說實話,在剛剛他的確是有些失方寸瞭。不過這道也不全是張世華城府不足,而是因為在張世華原本的計劃之中,鄧州就是他下一個目標。

要不是因為這樣,他也就不會在昨天將薛玉龍任命為鄧州知州瞭。

要知道,以現在的情形來看,在南陽的張世華顯然是不可能繼續向北發展瞭,因為北邊就是汴梁路,以他現在的勢力向北發展簡直和自殺無疑。所以在這樣的情緒之下,鄧州便也就成為瞭張世華最好的一個選擇。

因為就在鄧州的南方,便就是富饒無比的荊襄之地。要知道就在幾年之後,占據瞭荊襄之地的陳友諒,在一開始的時候,可以說是壓著打占據瞭江南之地的朱元璋。

而單從這一點上看,也便能知道,現在的荊襄之地,到底有多麼的富足。可以說在張世華的眼中,荊襄之地簡直是比江南更適合做根據地的地方,也因此,這處地方也早已被張世華視為瞭自己的囊中之物。

現在,從南陽府通往荊襄之地的唯一門戶鄧州,卻被佈王三在張世華的眼皮子底下占瞭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張世華又怎麼可能不發怒呢。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