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到這,張世華也隻得擺手說道:“窮寇莫追,況且這一場仗才剛剛開始,我們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就冒這麼大的風險,還是讓他們走吧。”
而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郭羽在沉默瞭片刻之後,也隻得是默默的點瞭點頭。
不過在點頭之後,因為無法反擊而感覺到憋屈的郭羽,卻還是不由嘆氣道:“將軍大人說的對,方才的確是我太莽撞瞭。不過隻能挨打而不能主動反擊,這滋味可真他娘難受。”
然而對於郭羽這話,張世華卻是轉身回望瞭郭羽一樣,然後用著輕松的語氣說道:“別擔心,義軍可不隻是咱們這一傢。等著吧,用不瞭多久,就該要風水輪流轉瞭。不過在這之前,咱們更應該耐心來,不是嗎?”
“這個……”聽到張世華似有所指的話,不明其中緣由的郭羽在不解的皺瞭皺眉頭之後,也隻得恭謹抱拳道:“末將遵命!”
而見此,張世華自也知道作為一個武人的郭羽並沒有太理解自己的話,不過對此張世華微微一笑,卻也並沒有繼續解釋的想法。畢竟對下屬保持足夠的神秘感,也是很好的禦下手段。
……
“將軍您看,將軍大人那邊並沒有派軍出城,反而還在剛剛給咱們打出瞭繼續固守的旗語,想來也是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就與韃子決戰。”此時此刻在城外,趙九的副將趙二看著襄城那邊打出的旗語之後,便也不由這般對趙九道。
而作為城外駐紮的黑衣軍主將的趙九聽到這話,在默默的掃瞭一眼前線的戰局之後,便也不由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便按照將軍大人的命令來辦吧。來啊,給我傳令給鄧虎他們,讓他在接到軍令後,立即帶兵抽身撤回,不要在戀戰瞭。”
“屬下遵命!”聽到趙九這話,他身旁一直候著的一名傳令兵在高唱瞭一聲肥諾之後,便也不由快馬加鞭的將趙九的命令傳達瞭下去。
“將軍有令,命鄧虎將軍部在接到軍令之後,立即抽身撤回,萬萬不得戀戰!”傳令兵這般對著鄧虎高吼道。
而剛剛從前線撤下,渾身浴血的鄧虎聽到這樣的話,再看瞭一眼前線那因為數千援軍的到來,又漸漸扳回局面的韃子官兵們,爽利的點瞭點頭之後,自也不由道:“末將遵命!勞請回稟將軍,我將現在就將人馬撤回。”
“鄧將軍放心,我現在便去回話。”聽到鄧虎爽利的回答,這名完成任務的傳令兵,這般應承瞭一句之後,自也不由拍馬返回。
……
“太尉您看,左翼的黑衣賊又退回去瞭。而且襄城的那些個黑衣賊也沒有殺出瞭,看來這群黑衣賊還是不敢和咱們決戰。您說咱們要不要趁這個機會,滅瞭城外這群黑衣賊。”
見到鄧虎他們撤兵,不知怎麼一下子變得自信心爆棚的一位元蒙萬戶,竟不由這般對著太不花建議道。
而對於這樣幾乎白癡的建議,一直都陰沉著臉的太不花自也是理會都懶得理會。畢竟稍微有點常識的傻子都知道,前線那些個剛剛吃瞭敗仗的軍隊,在這個時候根本已經不堪用瞭。
在這個時候,指望他們這群人借助援軍的力量擊敗城外這群士氣正盛,且根本不愁援軍支援的黑衣賊,那不是開玩笑嘛。
“該死的,國事全敗壞在這群廢物的手中瞭。”面色陰沉的太不花這般默默暗罵瞭一句之後,便也不由自顧自的擺手下令道:“傳我軍令,讓所有人馬鳴金收兵。這一戰,就算是打瞭個平手瞭。”
“平手,從昨天到如今自己這邊都死傷瞭近三千人瞭,而黑衣賊加起來全部的死傷估計還不到七百,有這樣的平手嗎。”聽到太不花這般近乎皇帝新衣的話,那傳令兵心中雖然暗暗腹誹瞭一句,但是在面上依舊是高唱瞭一聲肥諾,將軍令傳達瞭下去,結束瞭今日的戰事。
……
近半個月之後,也就是至正十二年的三月十號,經過前期那一系列的激烈廝殺之後,太不花不由悲哀的發現。他在之前,真的實在是太小看這群黑衣賊瞭。兩軍對壘瞭這麼久,他不但沒能撈到什麼可乘之機,反而在一天接著一天的戰事之中,不斷的消磨掉瞭自己的力量。
起初他有著近四萬的精銳兵馬,滿心以為自己借助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可以輕而易舉的便剿滅這群黑衣賊。
可是經過這些天一連串的打擊,他麾下的人馬漸漸從四萬削減到三萬之後,他心中那必勝的信心,便也不再像起初那邊堅定瞭。
不過直到兩天前,北方一個消息的傳來,卻又讓他重新拾回瞭自信。
這個消息就是,就在前不久,朝廷派出瞭阿速愛馬裡納忽臺這個色目人前往滑、開二州平定韓兀奴罕這支河北紅巾賊。而阿速愛馬裡納忽臺鎮壓之下,賊匪韓兀奴罕也不由被打得節節敗退。
所以,在河北局面得以緩解的局勢之下,朝廷也不由為他送來瞭一支火炮軍,並攜帶瞭二十架青銅火炮。
是的你沒看錯,在這個時代,元蒙朝廷的確有著一支全世界最早的專業的炮兵部隊。並且這支專業的炮兵部隊在元蒙朝廷的歷史及其悠久,據史書記載,早在元蒙尚且沒有統一中原的蒙古國時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托雷的兒子,蒙哥汗的部下,就已經有瞭一支專業的炮兵部隊。
並且這支部隊,還曾跟隨著元蒙人西征,幫助元蒙人建立瞭西方帝國的霸權。據說當年歐洲人之所以會接觸到火藥武器,就和這件事有著極大的關系。
而說到這,作者也就不得再提到一個人瞭。因為嚴格說起來,這個陜西省華xian的漢人,應該就是全世界炮兵的先輩。他就是大唐郭子儀的後人——郭侃。
郭侃字仲和,聽名字就知道,這一個根正苗紅的漢人。但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從郭侃的祖父輩開始,郭傢便開始效力於元蒙帝國、效力於成吉思汗。據史書記載,郭傢世代將門,反正據他們自己說,他們乃是大唐名將郭子儀的後人。
而出身於將門世傢的郭侃,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自然也是一個自幼便能熟讀兵法的將門子弟。不過相比於其他的將門子弟,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郭侃無疑更加優秀。那就是因為,出身將門的郭侃不但知曉兵法,而且其本人還是一個極其優秀的能工巧匠。
就這樣給你說吧,元蒙朝廷現在所使用的青銅火炮,就是郭侃他發明出來的。而起他還有一個族人,叫做郭守敬。
而郭侃本人也就是憑借著他親自發明出來的火炮,跟隨著旭烈兀遠征西亞的時候,獨自在西亞屢破*****隊攻占百二十餘城,其後更是一舉攻陷巴格達,滅亡瞭大食國,讓那些所謂的勇士在其腳下瑟瑟發抖,並在之後還輕易的擊敗瞭教皇的十字軍,又一連攻占瞭百八十餘城。
這個漢人將軍當年跟隨著元蒙人在西亞討伐瞭很多國傢。據史書記載,郭侃曾率領著他的炮兵部隊越過喀什米爾,並被他征服的人畏懼的稱之為“東天將軍”。
隻可惜郭侃他所效忠的乃是元蒙人,以致使他在後世的名聲,遠遠比不上他生前所立下過的功業。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人真的是一個傳奇,一個在作者看來絲毫都不下與霍去病的人。
而言歸正傳,也就是因為郭侃立下瞭如此之大的功業,以致使元世祖忽必烈雖然因為某些原因而討厭他,但卻也不得不讓他成為萬戶官。並且將那支全世界最早的專業化炮兵部隊交給瞭他們郭傢。
所以這一次前來支援太不花的炮兵部隊的主將,也正是郭侃的七世孫郭正陽(ps:郭正陽乃是作者虛構的。因為郭侃是在西元1217年出生的,所以這樣算起瞭,也就是六七世孫。)
也正因如此,太不花對於這支炮兵部隊還是有很大的信心的。因為他深知這支炮兵部隊的強大。
畢竟威力滔天的火炮,可不是人力可以對抗的。
“哈哈,等著吧。黑衣賊們,最多再過五天時間,等到五天時間過後,那些炮兵和二十架火炮到來,我必將能安安穩穩的邁進襄城,乃至於邁進南陽府城、邁進汝陽府城。”
三萬官兵士卒簇擁著的中軍大營之中,被一連串的戰敗打擊,搞得有些意志消沉的太不花,此時也不由這般信心十足的想到。
而對於此,一直都安安穩穩守在對面城墻之中的張世華,卻是絲毫不知。
……
第五天,清晨。在張世華臨時征用落腳的那處作戰指揮中心也就是將軍府中,張世華依舊像往常一般,早早的便起瞭床。
在親衛統領李五的服侍下,洗漱完畢之後,便也不由穿上瞭自己那副沉重的鎧甲,並在腰間配上瞭那柄象征意義大過實用價值的寶劍。
“阿五,昨晚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吧?”一絲不茍的打理完自己的儀表,讓自己成為所有士兵想象中的那般威嚴的青年將軍之後。習慣性單手握著佩劍的張世華,便也不由這般對著李五問道。
而李五本人聽到張世華這話,在低頭對張世華行瞭一禮之後,便也不由對著張世華說道:“回將軍大人的話,和前幾日一樣,城外的韃子依舊是安安靜靜的,並未有任何異動。”
“恩,和前幾天一樣。”聽到這話,張世華卻不由皺瞭一下眉頭。
“奇怪,這群韃子難道是變脾氣瞭不成,東邊還有戰事,他太不花絕對要比我更加著急才是,怎麼會這樣。難道,他在準備什麼厲害的手段嗎?”察覺到不對勁之後,張世華微微低頭皺瞭一下眉頭,便也不由說道:“阿五走,跟我上城墻上看看。”
“哎,末將遵命。”聽到張世華這話,沒有察覺到異常的李五宛若平常般的答應瞭一聲之後,便也不由點齊瞭麾下的親兵侍衛,簇擁著張世華一同向著城墻上趕去。
“將軍大人好,將軍大人好。”等到張世華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走上城墻之後,城墻上那些個士卒也不由這般含笑著向張世華打起瞭招呼。
然而對此,張世華卻並沒有像往常那般含笑回應,而是面色嚴正的對著這些人點瞭點頭之後,便也不由向著城門樓方向大步走去。
“哎,奇怪。誰惹將軍大人不高興瞭,將軍大人今天看著怎麼這樣反常啊?”看到張世華這幅樣子,一名穿著板甲的健壯山羊胡漢子,在不解的撓瞭撓頭之後,便也不由對著身旁一人這般問道。
而他身旁那人聽到這話,白瞭山羊胡一眼,並吐出嘴中一直咬著的草桿之後,便也不由沒好氣的說道:“奶奶的,將軍大人是怎樣的人物。你問我,我問誰去。還有,你小子那來的這麼多的好奇心,有這功夫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要是被什長知道瞭,你小子可撈不到什麼好果子吃。”
這話說完,這士卒伸瞭個懶腰之後,便也不由跟另一人換班去瞭。
而不說他們,再說張世華這邊。當面色嚴正的張世華帶著一眾親衛走上城墻,並看到城墻上的那些個守卒以為這些天來的安逸,變得明顯有些松懈之時,心中不滿的他,也不由大步走向瞭城門樓,也就是他的兄弟張世輝今日落腳的指揮部。
……
“大哥您來瞭。拜見將軍大人!”當張世華快步走進城門樓,已然提前接到消息的張世輝和其麾下的一眾部將們,也不由快步出瞭城門樓,這般對著張世華見禮道。不過雖然是想往常一般的見禮,但這一次這些人的額頭上卻是冷汗密佈,好像是被張世華撞到瞭什麼不好的事情一樣。
而一直沉著臉的張世華見此,鼻子微微一抽之後,那哪裡不知道是發生瞭什麼。所以在這些人見禮之後,張世華也不由面色陰沉的對著行禮的他們呵斥道:“好啊,正處戰時,又非戰勝慶祝,是那個給你們的膽子,竟然讓你們這群將領表率,聚眾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