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問題都比較敏感,所以在張世華問這些問題的時候,他旁邊坐著的周四九自也是一言不發。
不過錢臘做出的回答卻還是很讓張世華滿意的,錢臘得到瞭他們該有的一切,在這些問題上,並沒有任何人從中作梗。
不得不說,在聽到這樣的答案之後,張世華自己都不禁有些驚訝。因為吏員傢族出身的他深知,每一道政策下達到底層之後,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說句不誇張的,現在的元蒙朝廷,每收一個銅板的稅,層層剝削下來,到瞭底層的老百姓哪裡,一個銅板的稅便就能變成五個銅板,乃是十個銅板。這並非是誇張,而是正兒八經的事實。
想一想就知道,就連後世,國傢政權都已經進入瞭民主時代瞭,貪污的官員照樣如同田地中長出的韭菜一樣割掉一茬又一茬。民主時代尚且如此,更何況靠高壓獨裁來統治的封建政權呢。
所以在封群社會,想要杜絕官員的貪腐問題,那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看朱元璋就知道瞭,為瞭整治貪官污吏,光是人皮朱元璋都不知道拔下來多少副瞭。可能有什麼用,他一死,換上一個威望和能力都不如他的皇帝之後,官員們還不是該怎麼貪就怎麼貪。
所以即便是新生政權,張世華也從來沒有幻想過手下的官員可以像清水一樣廉潔。畢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別的不說,張世華身旁坐著的周四九,可就不是什麼清廉的官員。
單是張世華本人知道的,自他當上知府之後,迄今為止。這傢夥最起碼也從林、樓這樣的襄陽大戶的手中收瞭不下五千兩白銀的孝敬。
五千兩白銀,不管換成哪朝哪代的王法,這傢夥也早該被罷職免官下大獄瞭。
但張世華按照法律那樣做瞭嗎,顯然沒有。因為張世華知道,想以殺人的方法在杜絕官員的貪腐,那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張世華看來,貪污這類問題並不是一件不可以饒恕的事情。
就比如周四九吧。沒錯,從上任以來就開始貪污的他,的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貪官。但你要知道,貪官可不等於無能,也更加不等於不作為。
周四九他貪污瞭的確沒錯,但他卻是一個能幹實事,且知道什麼錢能拿什麼錢不能拿的官員。
雖然說他自上任以來,前前後後加起來便貪污瞭五千多兩銀子。但自從他當瞭襄陽知府以後,久經戰火的襄陽路卻得以迅速恢復秩序,秋收和春耕這樣的事情,在他的手上也得到瞭完美的處理,沒有讓張世華操過多少心。
所以,雖然他本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貪官,但他對襄陽百姓和黑衣軍這個政權所做出的貢獻,可遠不是那種隻會打嘴炮的清廉官員比得瞭的。
故而,張世華從來都不怕官員們貪污,他真正害怕的其實是官員的屍位素餐、不幹實事。
不過要是每次都能像這一次一樣,既能不貪腐不打老百姓的註意,還能將交代下來的事情做好,張世華自然也是更加滿意的。
當然,之所以這一次沒有人對這些個移民百姓下手,也肯定是因為一窮二白的移民百姓,身上沒有多少油水有關。
畢竟,但凡是自願移民的,哪一個不是窮困潦倒。再加上移民事件上不但有著軍方的插手,還有這張世華的高度重視。所以官吏們所冒的風險和收獲自然是不成正比的。故而對於移民事件,除瞭極個別要錢不要命的官吏之外,其他的那些個官吏自然也不會那麼不開眼。
要不然你把這群窮困潦倒的百姓換成富戶來試試。
要是換成瞭肥的流油的富戶來移民,除非你用刀駕著他們的脖子,否則他們要是不從富戶身上撕下來一塊肥肉。那這太陽,就真的要打西邊升起來瞭。
好瞭,此時話且說回來。
在瞭解到移民的貧民百姓沒有受到苛刻對待,張世華所制定的絕大多數政策也都一一得到落實之後,對於周四九等負責此事的官吏們,張世華自也是毫不吝惜的對他們大加贊賞。
而這些個得到張世華贊賞的官員們,一個個自然也是喜笑顏開。
畢竟對於他們來講,張世華的贊賞就等同於是升官發財。
所以一時之間,這簡陋無比的校園之中,屋裡屋外便也就顯得其樂融融瞭。
不過卻也就在這個時候,原本守在鎮門口的親衛高揚,卻帶著一名從襄陽城策馬趕來的親衛,急忙跑進瞭小院。
“主公,主母要生瞭,主母要生瞭!”那名從襄陽城策馬趕來的親衛在氣喘籲籲的跑進屋後,便也忙不迭的對張世華說出瞭這樣的話。
而張世華猛的聽到這話,自也不由噌的一下便從座位上站瞭起來。
“什麼,薇兒生產瞭!快,高揚你現在就給我把戰馬牽來,所有人立即跟我回襄陽。”這個時候,心急如焚的張世華自然也顧不得其他瞭。故而隻見他一邊這樣大吼著,一邊也不由邁開步子,三步並作兩步的向外趕去。
不過親衛高揚倒也是聰明人,在來的時候,便也就將張世華的戰馬牽到瞭錢臘他們傢的傢門口。
因而,張世華邁步出門之後,一個翻身騎上戰馬,便也不由揮著馬鞭向著襄陽城方向趕去。
而見張世華如此,這個時候不用招呼,李五還有周四九等人自然也是快步跑著在後面跟上。
所以在這不起眼的小鎮之上,便也不由見到瞭五六個身穿官服的官老爺,一個個撩著自己的袍子,像屁股著火一樣的向前跑。而這樣的一幕,倒也真可以算是一個奇景瞭。
不過對此,一下子被涼下來的錢臘卻並沒有感到好笑,而是雙手合十,誠心的對佛祖祈禱起來。以期佛祖能保佑他們的平章娘子,能夠順順利利,母子平安。
“駕!駕!……”在襄陽城通往這裡的鄉間小路上,此時張世華也是發瞭瘋一樣的策馬狂奔。
而見張世華這般模樣,李五等人在後面自也是玩命的催馬緊跟。故而從葛鎮到襄陽城這二十多裡的道路,張世華他們一行人隻用瞭不過兩刻多鐘的時間,便也就催馬跑完瞭全部路程。
“來者止步,來者止步。主公有令,除非有緊急軍務,否則任何人不得奔馬入城!”因為絕大多數的黑衣軍士卒並沒有近距離見過張世華的模樣,又因為張世華策馬先行一步的原因,他們也沒有看到跟在張世華身後的官員和護衛。所以見到衣著打扮就像是一個貴公子模樣的張世華,一馬當先的向著城門這裡直直奔來,這些個守門兵丁也不由下意識的發聲阻攔。
不過萬幸的是,守城的百戶官卻一直惦記著一大早就帶人出門視察的張世華。因而一直關註著城門,準備等到張世華回來之後再在張世華的面前刷一把臉的他,也不由在城門樓旁第一時間認出瞭城外張世華的身份。
“混賬東西,瞎瞭你們的狗眼,竟然敢阻攔主公,還他娘不快點給我滾開!”這百戶跳著腳不由這般高聲罵道。而城門口阻攔張世華進城的那些個守城兵丁聽到自傢百戶的這話之後,猛的知道瞭張世華身份的他們,也不由刷的一聲便跪在瞭地上。
“屬下該死,主公恕罪,主公恕罪!”這十幾個守城兵丁一邊跪在地上叩首,一邊也不由汗流浹背的請求張世華的原諒。
不過此時張世華那有心思理會他們,見這些人讓開瞭道路,心急如焚的張世華一揮手中的馬鞭,便也不由奔馬進入瞭城池。
而跪在地上的這十幾名守城兵丁,聽到馬蹄聲漸行漸遠,這也才相繼顫顫巍巍的抬起瞭頭,並從地上爬瞭起來。
“這是,出出什麼事瞭?”第一次見到‘泰山崩於前尚且都面不改色’的張世華竟然這般失態,一名守城兵丁一邊擦著額頭上的冷汗,一邊也不由結結巴巴的對著自傢排長這般問道。
不過這話才剛問出來,他們的耳朵便也不由再度聽到瞭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城外傳來。而在打眼一看,便也不由見到十餘名黑衣黑甲的漢子迎面趕來。
“這是,這是李統領他們,快快把道路讓開!”瞇著眼睛,見到一馬當先的那名漢子身上穿的衣服,領口和袖口都繡著代表正副千戶一級的紅邊。左側胸口位置還繡著一個張世華的親衛軍獨有的明黃色拳頭大小的劍盾圖案後。這守門的排長,倒也不由在第一時間猜出瞭李五等人的身份。
不過這個時候倒也不用他高喊,一眾守門士卒,便也就在第一時間讓開瞭道路。
“嘿,我問你,主公剛才是否已經進城瞭?”帶著十餘騎一馬當先的來到城門口後,看著那名守備在城門口的排長,也不由這般發問道。
而那排長聽到這話,神色一肅,便也不由開口道:“回將軍的話,主公方才已然順利入城。”
“好,弟兄們,咱們進城。”聽到這話,松瞭口氣的李五再度招呼瞭一聲,便也不由帶著麾下的一眾人馬,奔馬進入的襄陽城。
而與此同時在張世華那邊,一直奔馬不休的張世華也不由感到瞭傢中。
“父親、母親,薇兒她怎麼樣瞭?”回到傢,三步並做兩步的來到瞭後院,見到同樣是焦急無比坐立不安的父母後,心急如焚的張世華也不由忙聲發問。
而張世華的父母見到自傢兒子趕回,又聽到兒子這般發問,張世華的後母雪姨便也不由第一時間看著自傢兒子道:“伯昌你別著急,剛才產婆已經進去瞭,生孩子罷瞭,薇兒一定沒事,一定沒事。”
雖然嘴上這樣安慰著自傢兒子,不過看著雪姨的臉色和她手中那快被揉成碎片的手絹也就知道。她這個做婆婆的同樣是無比擔心。
畢竟在這個醫療水平極為底下的年代,頭胎生產絕對就是每一個女人的鬼門關。
所以現在這個時候,絕對可以說是張世華有生以來最為焦急和不安的時刻瞭。這種焦急和不安,甚至比他當年決心起義的那天夜晚,還要強烈無數倍。
故而,聽著從自己和妻子的房間中傳出的妻子因生產而發出的一聲聲無比痛苦的呻吟和喊叫聲時,心急如焚的張世華便也不由想邁步走進產房。
“老爺,現在這是產房,您可不能進去。”見張世華想邁步走進產房,守在產房門口的一位使喚婦人,自然也不由伸手將張世華攔下。
而被人攔下後,張世華想要高喊一些話來鼓勵妻子,可卻又害怕這樣會打擾產婆的接產。故而也隻能長嘆一口氣,如同一隻沒頭蒼蠅一樣,在院子中轉來轉去。
當瞭父親的人應該都知道,產婦頭胎的分娩時間,平均是需要7~9小時的。
而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不但分娩的產婦要經歷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痛苦,作為妻子的丈夫和孩子的父親,在外等待的時間,更是無比的痛苦和煎熬的。
就比如說現在的張世華吧,在院子裡等待的他,聽著妻子因為分娩帶來的痛苦,而不時發出的一聲聲沉悶呻吟,他就恨不得讓自己為妻子承擔這份痛苦。故而在這個時候,心急如焚的張世華也真可以說連坐都坐不下。
不過在此時焦急的顯然也不僅僅是張世華一個人,張世華的父母親人還有趕來的嶽父嶽母,同樣也都是焦急無比。
以至於差不多快要到四個時辰瞭,張世華這一大傢子也都是緊張到連喝水的心情都沒有。
“哇~哇~哇~”終於,不知道過去瞭多久,一聲嬰兒的啼哭,也終不由從產房之中傳瞭出來。
而當院子中焦急等待的眾人聽到這聲啼哭,他們一直高懸著的心,也終不由放瞭下來。
“老天保佑,保佑兒媳生的是個男孩兒。”這個時候,因為隻有張世華這一個獨苗兒子,故而一直都希望能抱孫子的張烈武,也不由這般祈求禱告起來。而此時除瞭他在這樣禱告之外,張世華的哪位老嶽父,竟然也是在這樣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