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

作者:須臾乾坤 字數:4123

除夕,在人們或高興或悲傷的心情下,很快便也就過去瞭。

而等到除夕過後,自然便也就是一番走親訪友。這畢竟乃是數百上千年華夏所傳承下來的傳統瞭,張世華自然也是不能免俗的。

因而這些天張世華也大都在應酬之中,或和親人、或和友人、或和下屬。

當然作為盟友,在此之時,天完政權方面自然也為張世華送上瞭一份年禮。一些個看上去便就很珍貴的金玉瓷器。因而在這般情況下,張世華也同樣大方的拿出瞭五百副板甲,作為還禮,送給瞭歡天喜地的天完朝。

反正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張世華這些天過得挺安逸的。沒有戰事,治下也一天比一天繁榮,時間上便也就到瞭大元至正十四年。

……

“主公,有成果瞭,有成果瞭。”大元至正十四年,正月十七日。

在元宵節過後,張世華治下將官紛紛回到崗位的第二天。(現在黑衣軍政權已經正式確定瞭過年的法定假期,那就是從臘月二十五日到正月十五日,前後假期二十天。雖然不如明清時封印的時間長,但和當今大元比起來,卻還是要好瞭很多的。)

作為張世華麾下主官軍械鍛造的大匠師沈石,便也不由健步如飛的來到瞭張世華的府上。

“主公,沙盤有成果瞭,沙盤有成果瞭。”見到張世華,沈石的第一句話便是如此。

所以當聽到他這樣的話後,張世華便也不由直接讓他將花費瞭大半年時間,而制作出的沙盤帶瞭上來。

“主公,您看。這便就是軍器營中二十多位精通測量和輿圖的匠師,花費瞭近八個月時間按照您要求的那樣,制作出的沙盤。這幅沙盤,不但詳細清楚的將我黑衣軍治下所有州縣地形演化出來。更是將緊挨著我治下的汴梁、汝寧、黃州、漢陽、武昌、歸州、商州、河南府路等地區的州縣、地形、山川、河流詳細的演化而出。

臣下敢向主公保證。解釋按照世間所有的地形比例演化而成,絕對沒有半分虛假。”當沈石將一塊有一塊以黏土燒制而成的沙盤從車上運下,並在大堂中當著張世華的面,拼成瞭一塊足有十五六平方的大地圖後,他也不由這般自賣自誇的向張世華介紹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張世華卻已經沒有心情理會他的自賣自誇瞭。

因為在沙盤鋪成之後,張世華全部的註意力便就被徹底的吸引瞭過去。

一開始的時候,張世華突發奇想的提出要制作沙盤,其實就是為瞭行軍打仗、佈置兵馬能更加的方便。雖然說在元代士氣,行軍所用的地圖,就已經詳細的標出瞭城池、河流、官道還有等高線。

但這樣的地圖看起來其實是很麻煩的。而且又因為勘察的不準確,所以很多地圖的比例尺並不準確。以至於有的時候,地圖完全成為瞭一個擺設。軍隊甚至需要廣撒斥候來確定自身方位。

出於這樣的一個原因,張世華自然就有瞭制造沙盤的想法。以將復雜難辯的平面地圖,轉化為一目瞭然的立體地圖。

然而讓張世華沒有想到的是,當沈石他們花費瞭數個月時間,將這樣的一副沙盤立體地圖擺放在自己眼前的時候,自己竟會生出如此強烈的震撼。

身為黑衣軍總元帥,黑衣軍政權的最高領導人。張世華對於治下州縣城池,自然是瞭然於胸。每一個州縣,方位在哪,人口經濟如何,他都是一清二楚。

但當這些個州縣以立體的方式展現在他的眼前時,張世華的心也不由狂跳瞭一下。

看啊,這就是我的疆土,這就是我的城池土地。

這便就是張世華在看到這幅沙盤時腦海中湧現出的第一個想法。

所以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聲音也不由出現在瞭張世華的腦中。

擴張,不斷的擴張。讓自己的疆域變得更大,然後稱帝建極,成為天子,成為這個天下真正的至尊。建立萬世不朽的功業,留下千載不滅的威名。

這個聲音一遍遍的沖擊的他的腦海,也讓他的眼神開始變得越發炙熱。

“呼~”最終,他不由深吸瞭一口氣,將心中這強烈的欲望壓下來去。再度清醒過來的他,表情重新變回瞭剛才那邊。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給人一種很平易近人的感覺。

“很好!”他笑道。“有瞭這沙盤,行軍佈陣、指揮兵馬當省許多力氣。傳令,此番制作沙盤之匠師,品階待遇各升一級。除此之外,每人再賞白銀百兩。而匠師沈石,有統籌之功,賞白銀三百兩。”他說著,然後將目光再度看向瞭沈石。

而這個時候,沈石聽到他這樣的話,自也是忙撩袍下拜,跪伏在地上向張世華告謝。

“好瞭,且起來吧。”見此,張世華習慣的擺瞭擺手。讓沈石他從地上站起來之後,也不由吩咐他道:“今日,我再撥軍器營白銀三萬兩。除制作火炮、鍛造板甲武器之外,也當多制作些沙盤,以備行軍佈陣隻用。你明白嗎?”

“臣下明白。臣下定不會讓主公失望!”聽到張世華這般吩咐,沈石自是忙再度跪伏下拜,朗聲應下。

因而見此,張世華便也不由擺手讓其退下。同樣,也讓其將排放在屋堂中的沙盤帶瞭下去。

……

而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就在張世華這邊制備沙盤之時,在距離襄陽千裡之遙的安豐壽春,作為河【】南紅巾大元帥的劉福通,卻不禁陷入瞭兩難之局。

“數日前,答失八都魯這狗賊,趁我軍不備,奪瞭我軍的蒙城。而在汝寧府,一個叫李察罕的狗韃子,則也是統帥著萬餘兵馬,占據信、光兩州,在我軍心腹之地為禍。

這般兩線作戰,對我部來講,局勢可謂不利。不知諸君,此時有什麼破解之法嗎?”壽春城,劉福通的府邸大堂之中,劉福通看著麾下這些個將官謀士,也不由皺眉揉頭,嘆息著問出瞭這樣的話。

顯然,在這般兩相打擊之下,劉福通已經有些吃不消瞭。

但等劉福通這話說出,堂上卻也是一時無言。畢竟現在他們所面對的局勢,這些人都很清楚。跟他們對上的答失八都魯也好,在他們後方奇跡崛起的李察罕也罷。

這兩個人,可都不是什麼軟柿子。被這樣兩個強敵夾擊,即便紅巾軍在兵力上有些優勢。但在其強大的攻勢面前,卻也是被打的抬不起頭來。

“元帥,要不咱們現在從濠州請些援軍來。畢竟咱們和濠州也算是唇亡齒寒。同時義軍,他們當會派些兵馬支援的吧。”沉默瞭好一會,堂下一個謀士說話瞭。

不過這話說著,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看看濠州那是群什麼玩意吧!一開始的時候,目光短淺的郭子興等人,就能為一些蠅頭茍利大打出手。而到瞭後來,等到趙均用和彭大逃到濠州,這兩貨更是鳩占鵲巢相互攻訐。

等到後來,這兩人更是比這稱王。根本就沒有把劉福通這個名義上的上司放在眼中過。

現在這個時候,雖然彭大已經死瞭。但卻也正因為如此,趙均用便也和彭大的兒子彭早佳徹底的撕破瞭臉。

為瞭擴張自己的勢力,取得更大的發展,趙均用是一心想要吞並彭早佳的部眾。

單從情報上來看,估計這兩人用不瞭多久便就會開始火拼。因而在這個緊要關頭,他們又怎麼可能會理會劉福通。

因而聽到謀士這樣的廢話,劉福通也不由陰沉著臉,擺手讓他再度坐下。

“恩,元帥。在這個時候,此時我軍想要破局,倒也真的可以借些外力。”等那說瞭一通廢話的謀臣坐下,卻是又站起瞭一名謀臣,對著劉福通彎腰揖禮,說出瞭這樣的話。

“君乃何意?”見此,劉福通知道這個謀臣肯定是不會再說出去濠州求援這樣近乎白癡的話瞭。因而在頓瞭頓之後,便也不由好奇的詢問起來。

“元帥,濠州趙均用等人,一個個鼠目寸光。此時我軍向他們求援,他們為圖自保,肯定是不會出兵的。”再說自己的註意辦法之前,文人相輕的這位謀士,還不由暗暗諷刺瞭剛才那位謀士一番。

而後,見到劉福通點頭之後,他方才繼續說道:“既然濠州求援不得,我軍卻可向襄荊求援。”

“襄荊,你是說向張世華求援。”聽到這謀臣這般說,劉福通摸著自己的下巴,不禁一字一頓,這般說道。

“是啊,元帥。襄荊張世華,在名義上依舊乃是我紅巾軍的平章。而您,乃是我紅巾軍兵馬大元帥。這般一來,我軍自然可以派遣使者,前往襄荊之地求援。”

“這……”聽到謀士這樣的話,劉福通一時間卻是不由沉默瞭下來。

不過在這個時候,劉福通雖然是沉默瞭,但在大堂之中的羅文素卻是站起來說道:“老孔,我說你也太想當然瞭些吧。那張世華,面厚心黑,為人最是虛偽不過。

此人,雖整日將仁義道德掛在嘴邊。骨子裡卻是一虎狼之輩。年前時,元帥不過向他求些兵甲,他都百般推辭。最後,雖拿出板甲五百副,卻反以此巧取豪奪瞭我軍大批糧草。

這樣的一個人,完全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如今我軍正處困局,他們怎麼可能出兵協助我軍呢。而且就算他出瞭兵,難道你就不怕趕走瞭狼,又引來瞭虎嗎!”堂下,羅文素如此說道。語氣中充滿瞭對張世華的不信任。

因而聽到羅文素這樣一番話,劉福通臉色也不禁陰沉瞭許多。

顯然,對於這個曾經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下屬,他早已是一丁點都不相信瞭。

“元帥,張世華此人固不可信。然其造出的兵甲,卻是亂世之中的立身之資。雖說是求援,但我軍也並不一定非要求外人之援軍。若是能從張世華那裡得到兩千領板甲,而後在裝備於精銳。

組建成一支重甲軍。亦是可以扭轉我軍如今的困局啊!畢竟,韃子李察罕雖然勇悍,但其部眾兵馬卻並不多。故而,我軍隻要能勝李察罕一戰,當也就可重新光復信、光二州。”

這孔姓謀士言之鑿鑿。不過卻也是透露到瞭,從至正十二年年底,李察罕從羅山【】縣城起兵開始。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瞭,面對李察罕,他們就從來沒有答應過一仗。

因而對於劉福通他們對於李察罕的重視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瞭答失八都魯。

至少在面對答失八都魯的時候,兩者之間還是互有勝負的。

故而聽到謀臣說,借堅甲、輔精兵,以擊李察罕,好重新光復信、光兩州時,劉福通便也不禁意動瞭。

作為紅巾軍大元帥,且打瞭好幾年仗的劉福通,自然明白。絕對不能再讓李察罕這樣勝下去。在這般讓其勝下去,李察罕的威望便就會越來越高,部下的士氣便也會越來越旺。

一個處理不好,被他麾下積極迷信的士卒神話。那往後兩軍對陣起來,他的兵馬絕對要一觸即潰啊!

因而一想到這一點,劉福通便也不由下定瞭決心,對著那孔姓謀士說道:“孔先生,本帥決定瞭,便按照您的意思辦。不過卻是不知先生您,願代我軍出使襄荊嗎?”

“食公之祿,自當為公分憂。”聽聞劉福通的話,孔姓謀臣倒也毫不推辭。

因而見此如此,劉福通也不由肅然贊道:“先生真豪士也!此番出使,先生可全權代我,隻要不涉及割地,那麼無論付出何等代價,我都可接受。”

“如此,元帥請放心,屬下定不會讓元帥失望。但,在此之前,卻還要向元帥您求一人。”

“何人?”劉福通不解。

“農政司農政楊碩。”孔姓謀臣如是說道。

“楊碩?”劉福通還是有些不解。但在這個時候,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他便也不由擺瞭擺手道:“準瞭。”卻是沒有想起來,他曾將楊碩的女兒,送給瞭張世華為妾。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