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說的那是江西行省,而再說中原地區。
在正式將韓林兒尊為帝王,建立瞭“宋廷”之後。張世華等地方實權派義軍對龍鳳政權的認同,也無疑讓劉福通獲得瞭“大義”這一級buff的加持。
以至在稱帝建極一個月之後,劉福通便就順利的將勢力展到瞭混亂的兩淮地區,並逐步整合瞭兩淮地區的大小勢力。甚至他還得以聯絡上瞭山、東以及河、北義軍,讓他們也都成為瞭龍鳳帝的臣子。
這麼一來,劉福通和歸德府的答失八都魯攻守形勢也不由來瞭一個徹底的大逆轉。
不過答失八都魯這位元末名將也端的是一位猛人。當他見到劉福通要是繼續這樣展下去,自己將完全不是劉福通對手的時候。
這傢夥竟然在劉福通擁護韓林兒稱帝建極一個月後,也就會天下的地方實權派義軍紛紛表示願意認同龍鳳政權,讓劉福通無比自得的時候,直接冒險繞開瞭劉福通的北方防線,率軍突襲瞭宋廷的都城亳州,對劉福通玩瞭斬行動。
然後劉福通就慘瞭。
這個時候因擁護韓林兒稱帝讓自己得到瞭大義的加持而自得不已的劉福通,根本就沒有想到答失八都魯敢冒著後路被截斷的風險跟他玩這一手。
作為都城的亳州竟不由被答失八都魯一鼓而下。
也幸虧劉福通警覺的早,帶著小皇帝韓林兒之下南下逃到瞭安豐,要不然答失八都魯的斬行動還真就成功瞭。
不過既然斬行動到後來沒能成功,那麼答失八都魯這一支孤軍顯然也不可能在四面皆敵的情況下守住亳州城。因而後來面對劉福通的反撲,答失八都魯還是失敗瞭。
不但被劉福通堵在歸德路沒法動彈,甚至就連河【】南府路那種原本還很安穩的大後方,都開始鬧起瞭亂子。
所以要是放眼天下來評價的話,自脫脫這位擎天柱架海梁被免職流放並被人落井下石害死後,天下的反元義軍也真的是再度迎來瞭第二個春天。
而之所以會這樣,自然也和元廷那混亂的中樞脫不瞭關系。
在脫脫死後,為瞭為己方謀求最大的利益,原本還哥倆好的哈麻一黨和皇太子一黨也不由為爭右丞相之位打破瞭頭。
以至於在脫脫被免職之後的半年時間內,大元右丞相竟然就換瞭三個人。而現如今的右丞相鼎柱,則完全就是雙方妥協之後的產物。
因為這位相爺身體一直都不好,一年差不多有半年時間都得在病床上躺著。
所以指望現在的元廷中樞像脫脫生前那樣,動不動就調集十幾萬大軍搞平叛,也顯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瞭。
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為瞭穩定地方,中樞也隻能對地方再度放權。
反正現在在中原地區和即將被張世華吞並的湖廣地區,隻要能拉起幾千義軍,並在名義上表示願意歸順元廷,那你立馬也就是元廷的地方將領。
當然,這種方法並沒能對張世華造成什麼太大影響。
現在整個湖廣能和楚軍對陣的,也就隻剩下宣撫司的那群土司們瞭。
但在見識到楚軍展現出的強大力量後,這群土司們瘋瞭才會遵從元廷中樞下達的命令呢。
不過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個龜縮在黔地,算得上是兵強馬壯的土司們沒有展現出一點和張世華敵對的想法。可湖廣地區的很多腦袋熱的河盜山匪卻是自不量力的鬧騰起來,一副要和楚軍對抗到底的模樣。
而對於這些個不長眼的東西,張世華自然也沒有任何手下留情的想法。
因而在短短的幾個月來,單單是湖南那邊,張世輝這個節制湖南道宣慰司的都元帥府大元帥,就在那邊擊破瞭妄圖想要渾水摸魚的山寨,殺瞭一個人頭滾滾。
……
九月,楚軍治下的湖廣地區和襄荊之地,秋糧也終不由得以入倉。
因而,大楚那因征戰而被揮霍一空的國庫,在得到瞭這一次的補充之後,也不禁變得充盈瞭許多。
不過因為趙建、高開達、趙餘褫三人要領軍南下的原因,這剛剛入倉的糧食,在糧倉中放不瞭多久,就要被再度支用大半。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原因,嶺南也就是廣西兩江道宣慰使司正處在楚軍的大後方。如果張世華日後相對其他地區用兵,此地顯然也是必須要被拿下的。
因而在九月初三這天,正式接到張世華出兵命令的趙建等人,便也不由帶著暗衛餘俊達搜集到的兩江道地區情報,率領著麾下的三萬大軍,一路浩浩蕩蕩自信滿滿的向著兩江道開去。
不過令趙建他沒有想到的事,這場他覺得等到年初就能結束的戰事,真正實施起來之後,卻一點也不輕松。
實在是因為兩江道地區多山,且當地氣候也迥異於荊南荊北之地。以至於在領軍趕到兩江道之後,還沒有作戰,很多士兵便就出現瞭水土不服的現象。
復雜的地形、惡劣的氣候還有多民族混居的情況。使得這場起初讓趙建覺得自信滿滿的戰事,到最後竟然足足在兩江地區焦灼瞭一年多的時間。最終,方才得以在當地少數民族的協助之下,攻克兩江治所臨桂,取得瞭決定性的勝利。
因而後來等到楚軍越強大的時候,為瞭避免這類情況的再次生,楚軍攻打和兩江道極為相似的雲【】南行省時,也不禁放棄瞭強行攻打的方法,選擇瞭招討並重的法子。
不過這些也都是後話瞭,先且不提。
單說在趙建領軍南下沒多少天後的九九重陽那天吧。在這天,張世華卻是不由在楚王宮的書房之中,單獨接見瞭呂思誠、趙子玉、郭羽、李重三等心腹重臣,提出瞭想要軍制改革的意向。
……
“大王,您是說軍隊接下來不再以百人為一百戶,千人為一千戶,做領兵調度之法。而是要五人為伍、兩伍為什、三什為排、十什為隊、五隊為營、兩營為旅、三旅為師、五師為軍。”
“沒錯,阿羽。我想這麼多年領兵征戰下來,你也應當感受到兵馬一旦上萬,主將指揮起來有多麼吃力瞭吧。元蒙,將天下兵馬十十為制,乃是因元蒙當年乃是草原遊牧之民。
當年他們在草原生活,便就是十十為制。且這些遊牧之民,當年也普遍不識字,做不到精確指揮,十十為制能讓將領指揮起來更加容易,也更加能揮出騎兵大規模作戰的優勢。
但這是遊牧騎兵的作戰方式。同樣的作戰方式,放到咱們中原大地,尤其是步卒的身上,便就有些行不通瞭。”
“這……卻是如此。即便是我,在戰場上指揮作戰的時候,也無法做到兼顧每個千戶。隻能在戰前便就制定好一份作戰計劃,戰事大半都是在打死仗。以至於就連我軍的千戶將領,如若遇到突事件,除瞭親自帶人,趙子玉沉吟一聲,便隻得閉上瞭嘴巴。
是啊,沈軻等人雖然算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但沈軻、范中、李智(范中為松滋豪傑,李智為荊門僧,都是當年主動投奔張世華的豪傑)等人,卻可不是一條心。
到時候,隻要張世華拿出一個軍長的位置當魚餌誘惑他們,這群傢夥估計都能為這個位置搶破頭。
那時張世華在推行軍制改革,便也就沒什麼阻力瞭。
是以在接下來,張世華便也就不久和呂思誠、趙子玉、郭羽、李崇善等心腹重臣,秘密的商議起瞭該如何在整個楚軍范圍內進行軍制改革。
好吧,在整個楚軍范圍內,打破原有的軍隊制度,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制度,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商議瞭一個多時辰後,張世華他們也沒能商議處一個該如何在全軍推行的滿意方案來。
實在是因為現如今在各個將領都鎮守著不同區域,且掌管著不等量部隊的情況下,難以在全軍范圍內對這些將領進行統一有效的劃分調度。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