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八裡橋烽煙

作者:巨兔木木 字數:3438

一番看得果興阿心裡拔涼拔涼的前戲過後,三萬清軍全部也開出營壘,部署在一小塊平原上,呈現出大弧圈半包圍的陣勢。零點看書整個騎兵排成正面長達十餘裡的陣線,陣列的中央就是八裡橋的橋頭,後面則是清軍炮兵和步兵。

法軍先遣隊的指揮官也意識到瞭問題的嚴重性,自己玩大瞭,隊伍太過突前瞭,便迅速組織部隊後撤,並通知後面部隊戰況。接到前方的戰報,蒙托邦這時候迅速做瞭個英明的決定,第一旅部隊迅速停止前進,部隊成戰鬥隊形並就地構築工事。且聯系後翼的英軍迅速西進形成左翼,並派出騎兵偵察。因為他預感到法軍現在所處的平原地形對騎兵有利,清軍騎兵可能會發起更大的進攻。

蹲在一邊的果興阿看著雙方排兵佈陣,心裡反而有瞭那麼點小火花。僧格林沁不愧是一代名將,雖然隊友不太給力,居然愣是憑著自己的一番調度,把整體局勢給穩住瞭。因為他的主力部隊前出,主動抵擋住瞭進攻的法軍第一旅,把實力最差勁的瑞麟所部擋在瞭身後,讓瑞麟部成為瞭他的後援部隊,有效的保護好瞭自己的短板。而實力稍好一點的勝保部,則處於瞭防守位置,憑借堅固工事防范由南路而來的法軍第二旅。勝保部抬槍和火炮數量極多,非常適合防守作戰,又有險要可守,必然萬無一失。

果興阿不知道這個陣形是不是僧格林沁苦思冥想出來的,但是的確是眼下最好的安排瞭。瑞麟部打仗肯定是不行,但是看護八裡橋後路應該還不是問題。勝保堅守陣地,拖住敵軍就可以,也不算是什麼困難。真正的決勝負的關鍵,僧格林沁還是扛在瞭自己的肩上,他和法軍可謂各有短長。他有一萬騎兵,都是他的蒙古嫡系,個個是悍勇異常之輩,不過裝備的多是弓箭之類。而法軍則隻有一點偵查用的騎兵,以步兵為主,面對騎兵多少有些吃虧,但是武器上領先蒙古騎兵幾個世紀。最後誰勝誰負,鹿死誰手,就要看兩位統帥如何指揮瞭。

“大人,法軍第二旅也逼近勝保那邊瞭!”一名樹精一樣的偵察兵,從草地裡貓腰跑瞭過來,向果興阿稟報道。望遠鏡能看的距離畢竟有限,看不到的地方,果興阿還是要依靠偵察兵來傳遞消息。

“勝保那邊怎麼樣?”勝保在江南的名聲,可謂是頂風都臭十八裡,成名於江南的果興阿,對於勝保的印象自然非常不好。

“勝保大人已經完成佈防,不過馬隊和炮隊大部分都留在瞭定福莊,一線臨敵的京營也就幾百人。”偵察兵不好評價友軍主將,不過他也就得勝保的安排有點別扭。

“勝保他媽的搞什麼?這個時候還保存實力!”果興阿差點氣炸瞭肺,勝保這是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啊!

“東翁,有些人勝克齋怕是惹不起,所以不敢全力出戰啊!”皮潤民這下可有話說瞭,打仗他不行,人際紛擾果興阿就不行瞭。

“啊?他惹不起誰呀?坑死僧格林沁,他就擔待得起瞭!”果興阿腦子一下子有點亂。

“東翁,多次調動之後,勝克齋麾下的主力已經是五千京營瞭。”皮潤民覺得隻要提示一下,果興阿應該就能懂。

“我知道啊!這和他保存實力有什麼關系?”果興阿在這方面總是時靈時不靈,目前正好是不靈的時候。

“京營可是穿黃馬褂的。”皮潤民不想當著一群小兵的面把話說透瞭。

“他就是穿龍袍的,這時候也得上啊!”果興阿的思想完全是現代的,所以有些話他根本就不過腦子。

“慎言,慎言!”皮潤民急忙伸手來捂果興阿的嘴。

“到底怎麼回事!”果興阿一把推開瞭皮潤民。

“哎呦,我的東翁啊!京營都是駐京八旗勁旅中的親貴子弟,勝保敢讓他們去打硬仗嗎?這旗人之間都是環套環的關系,那個不是一大堆的親眷。勝保要是拼光瞭這些人,回到京裡,這幫人的親戚不得活剮瞭勝保。”皮潤民被果興阿給逼無奈瞭。

“顧忌這些,他勝保就別帶兵瞭,回傢抱孩子多安全!”果興阿不停的翻著白眼。

“隻能看僧王瞭!”皮潤民也是隻能苦笑。

果興阿的心又一次涼瞭下來,歷史上僧格林沁就是被聯軍抄瞭後路,眼下僧格林沁的後路好像也有點不穩當瞭。木偶一樣的瑞麟,坑死人不償命的勝保,好像也都把希望放在瞭僧格林沁身上。但是他倆要是出瞭大簍子,僧格林沁就是三頭六臂也得完蛋。

而且在地圖上推演瞭一下雙方的位置之後,果興阿發現瞭更大的問題,法軍第一旅雖然有英軍做後援,看上去更像是主攻。但是實際上法軍第二旅的位置更加靠前,而且是直指勝保防守的八裡橋,僧格林沁直接去迎戰敵軍主力,不會是判斷錯主攻方向瞭吧!不過也不算是大問題,隻要勝保能夠堅持住,僧格林沁依的騎兵依舊占據著戰場主動權。

果興阿卻不知道,咸豐也不是老實的在北京待著,他之前抓到瞭一個間諜,所以又給僧格林沁下瞭一道上諭:“逆夷用兵,馬隊在前,步卒在後,臨陣則馬隊分張兩翼,步卒分三層前進。前層踞地,中層微府,後層屹立,前層先行開槍,中層繼之,後層又繼之,我軍若迎頭轟擊,馬匹一經受傷,必然驚潰,惟有斜抄橫擊,轟斃必多。夷情兇悍,深知兵法,是在該大臣等審度形勢,妥籌應敵,以操必勝之權。……”詳細的給僧格林沁講解瞭一下聯軍的戰法。所以其實清軍的三位統帥,對於聯軍的戰法都有一定的瞭解。僧格林沁想當然的認為,用勝保所部的抬槍、火炮去抵擋聯軍,縱使不勝也不會大敗。

而且果興阿更不知道,僧格林沁現在的內心壓力有多大,他不拼命博一把也不行瞭。隻關心戰局的果興阿不知道,退守通州後,僧格林沁曾經給咸豐上過一道奏折,內容有些泄氣,他建議咸豐巡幸木蘭圍場,遠離京師是非之地。他是要甩掉困守京師被動挨打這個包袱,讓清軍放開手腳能攻能守。假如果興阿知道,果興阿肯定會贊同的,從後來幾十年中國數度被外人攻陷京師的慘痛教訓來說,僧格林沁的建議太重要瞭,是智者之言。

不過其他人可不像果興阿一樣,瞭解未來的歷史。太多不明事理的迂腐大臣沒有聽懂僧格林沁建議的弦外之音,他們紛紛聯銜封奏,交口勸留。醇親王、恭親王、曾經和僧格林沁共事的軍機大臣文祥、匡源、甚至於杜翰,都大哭大鬧,竭力勸阻。甚至不惜勸以惡言,以為但凡力主皇帝巡幸木蘭的人,一定別有用心。侍郎潘祖蔭更是征引明朝大忠臣楊繼盛的名言“欲誅俺答,先去嚴嵩”,以為今日之事,非將誤國之臣立即罷去,不足以謝祖宗在天之靈,而作臣庶同仇之慨。

也就是端華、肅順等幾個人理解瞭僧格林沁的苦心,給咸豐出瞭點明白主意。但是朝野物儀紛紛,咸豐也不敢頂著硬來。隻能發佈瞭一道諭旨,強調察時審勢,“夷氛”雖近,尤應鼓勵人心,以拯時艱。即將離開京師巡幸的準備並不是逃亡,而是準備禦駕親征,鎮定人心,以期鞏固。咸豐帝命令惠親王傳諭京城巡守接應各營隊,如果通州一帶打起來瞭,他將帶勁旅在京北坐鎮,以為接應。算是以親征的名義,做好瞭跑路的準備,不過人還是沒動,京師還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政治意義。

僧格林沁白挨瞭罵,還得死守八裡橋,而且現在不打一場漂亮的,他就別想翻身,他已經戴上瞭當世嚴嵩的大帽子。八裡橋這場仗,無論勝保和瑞麟多扯淡,他也得咬牙堅持下來。

僧格林沁現在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他能依靠的隻有久經沙場的蒙古騎兵,這些陪著他生擒林鳳祥、李開芳的嫡系。清軍騎兵隨著僧格林沁的馬刀揮動,發起瞭第一輪真正意義上的沖鋒,而且是多線沖鋒。果興阿最佩服的就是僧格林沁的戰場捕捉能力,他總是能找到聯軍方陣的間隙,然後揮軍猛攻。果興阿手下的博日圖和慕順就都沒有這個能力,他們隻能等待步兵和炮兵為他們打開缺口。

沒有近代武器的蒙古騎兵,隻能以弓箭、長矛、馬刀來廝殺,他們伏在馬背上,驍勇的沖向瞭敵人。法軍的前裝槍,在面對大規模騎兵的時候,明顯跟不上節奏瞭,火炮成為他們遮斷清軍沖鋒的唯一指望。隆隆的炮聲和馬蹄聲同時震動著大地,所有的一切都好像被這兩種聲音主宰瞭一般。雙方開始瞭毅力的比拼,清軍承受不瞭傷亡則法軍勝,法軍承受不瞭壓力方陣散亂則清軍勝。果興阿在心裡默默的為僧格林沁祈禱著,期盼他能夠改寫歷史。僧格林沁也對得起果興阿的祈禱,沖鋒的騎兵突然變陣,開始迂回包抄法軍法陣,試圖將法軍分割包圍。

“大人,你看!”長祿忽然指向瞭法軍的側後方。

“我去!”果興阿將望遠鏡移向瞭長祿手指的方向,然後他就被僧格林沁的好運氣驚呆瞭。不足百人的英軍小隊正在向法軍方陣靠近,似乎是有事要找法軍商量,這本不足為奇。但是果興阿看到瞭不一樣的華麗軍服,那是將軍的服飾,果興阿弄不清那個人是誰,但是絕對是一個英國將軍。

“長祿,想辦法,我要那個人!”剛剛還與僧格林沁同仇敵愾的果興阿,瞬間想到瞭搶功,無論生死,這哥們兒絕對值大錢。

“嗻!”長祿帶著一批樹妖,迅速的隱沒在瞭草木之中。

一批繞到法軍陣後的清軍騎兵也發現瞭英軍小隊,縱馬沖瞭過去。雖然有心搶功,但是果興阿還是期盼著清軍能夠拿下這支小隊,戰馬飛速的奔馳著,隻有最後三十米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