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吹牛逼的套路

作者:巨兔木木 字數:2148

果興阿一下子拋出兩近一遠三大隱患,咸豐當即緊張瞭起來。太平天國是他關註的頭等大事,所以他一直以為隻要平定瞭太平天國,他就可以高枕無憂。現在果興阿突然說,太平天國鐵定玩完,但是除瞭太平天國還有別的隱患,作為大清的君主,咸豐怎麼能不擔心。

“兩處小隱患在何處!”咸豐關切的問道。

“回主子,這兩處隱患,一是眼下已經顯現出來的捻匪,另一處卻是奴才自己胡亂猜度出來的。”果興阿不能說自己是穿越來的啥都知道,隻能吹噓自己的分析能力。

“捻匪不過疥癬之疾吧!”咸豐還眾多的大臣都沒拿捻軍當回事,因為捻軍戰力實在太差,規模也完全不能和太平天國相提並論。

“主子切莫輕視捻匪!捻匪雖然眼下還不成氣候,組織松散戰力也不強,但是一旦發匪覆滅,捻匪必然與發匪的餘孽合流。捻匪若是得瞭發匪的將領,學習瞭發匪的軍事組織結構,憑借其起於綠林的優勢,山東、河南、直隸、安徽、湖北、陜西等地,必然被他們攪擾得天翻地覆,其破壞力絕不遜色於明末的流寇。”果興阿說的也是實情,歷史上太平軍北方的殘部便與捻軍會師,的確像李自成一樣到處亂竄,搞得大清焦頭爛額。最後賠上瞭僧格林沁的性命,曾國藩的威名,才由李鴻章的淮軍剿滅。

“捻匪四處流竄,勝之容易,滅之難,眼下已成禍患。若是真如雲閑所說,將來必成心腹大患,卻是不得不防!”咸豐頻頻點頭,捻軍現在鬧騰的也非常歡。

“至於奴才憑空猜度的隱患,卻在甘陜!”果興阿的這個說法可沒有提前準備,是他自己的臨時起意。如果他能說動咸豐提早預防,導致中國死亡兩千餘萬人口的悲劇可能會被避免。

“甘陜有何隱患!”咸豐這下可急瞭,捻軍也就是折騰,對大清統治的威脅並不大,甘陜有變可受不瞭。雖然自宋開始,的談不攏就動武,鬧出瞭人命,官府自然要參與。官府自然是每次都不會向著動武的一方,采取瞭打壓新教的態度。久而久之,原本的宗教內部沖突,也就變成瞭新教和官府之間的沖突。再加上回漢之間本來就有些小矛盾,被有心人這麼一挑唆,所有的問題都被無限擴大,最後就出現瞭“同治回變”這樣的慘劇。

“遠處的隱患卻是什麼?”咸豐心情好瞭一點,畢竟在自己的聖明領導下,近處的兩個隱患變成瞭一個,他特別想把遠的這個也給解決瞭。

“遠處的隱患,便是洋人!”果興阿剛剛因為不懂內情被人撅瞭一遍,情緒有點低落。

“朕就知道啊!萬裡江山花花世界,誰會舍得呢?洋人到底是要與我大清爭天下啊!他們是再次調集瞭兵馬嗎?”咸豐一聲長嘆。

“不是,主子,洋人回去瞭!”果興阿準備瞭一晚上的牛逼,還沒等吹就被咸豐給打亂瞭。

“回去瞭!”咸豐直接站瞭起來。

肅順和杜翰也參與瞭進來,四個人好一頓分說,果興阿才弄明白瞭一件事,咸豐才是真牛逼,而且咸豐吹牛逼的套路才真叫深,這個哥們兒根本不知道大清是一個國傢。果興阿也才想起瞭一件事,就是咸豐從來沒說過大清國,他一直說的都是天下,他根本就沒有國傢的概念。其實也不是咸豐吹牛逼,這是中國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堅信的一個概念,中國不是一個國傢而是天下。

中國歷來自視為天下,而國是天下的下一級單位,國字最開始就邦邑的意思。周天子分封諸國,封地就是國,而周天子有的是天下,中國就是天下。果興阿生在現代,知道世界上有許多的國傢,中國隻是世界的一部分,咸豐可不知道這些。在咸豐的眼裡中國就是全天下,其他的國傢都是中國下的崽子,都是親戚而已,全得給中國跪著。有的是中國的兒子,比如朝鮮、越南、琉球,當然也有逆子日本。有的是中國的侄子,比如緬甸、泰國之類。反正北邊來的是狄,南邊來的是蠻,東邊來的是夷,西邊來的戎,總之都是中國面前跪著的。實在太遠夠不著的,來跪一下,中國也得給張紙,任命為當地的國王,謂之曰冊封。

天下隻能有一個,就像天無二日一樣,中國從來就不覺得能有一個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東西。英法聯軍一沖進來,咸豐就萬念俱灰瞭,他覺得自己丟瞭天下。按照他腦子裡的知識,無論是《二十三史》還是《資治通鑒》,洋人隻要進瞭北京,下一步就是改朝換代瞭。咸豐跑到熱河,其實已經有瞭退回東北老傢的打算,準備去當元順帝瞭。

果興阿費瞭好大的力氣,才讓咸豐徹底接受聯軍退兵的事實。因為咸豐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幫哥們兒走瞭,他們為什麼沒把這天下變成他們的。果興阿費盡唇舌之後,咸豐終於算明白瞭,聯軍不是來改朝換代的,人傢就是來揍大清一頓的,揍完之後人傢就回傢瞭。

果興阿準備說服咸豐改革的話,一個字都說出口,奏對便結束瞭。因為幾個人為瞭國傢和天下的事,已經爭論瞭整整一個下午。果興阿本也就是抱著碰運氣的心態來找咸豐說改革,咸豐連國傢都弄不明白,讓他接受改革也有難度,還是下回再說吧。

不過這一下午,也不是沒有成果,咸豐下瞭一道讓果興阿幾乎抽過去的詔書。繁瑣的文字果興阿是沒記住,不過內容因為太過振聾發聵,果興阿記得是清清楚楚。大清帝國承認瞭大英帝國是一個國傢,是和大清帝國平等的國傢,而且還允許人傢自治。

果興阿被咸豐雷得外焦裡嫩,杜翰卻如喪考妣。這道聖旨意義可深遠瞭,它不但承認瞭英國不是大清的藩屬,而且承認瞭大清不再是天下。中國從這天開始,才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下。

“雲閑,留在宮中用膳吧!你長姐一直在等你!”果興阿正準備和肅順等人一起跪安,卻又被咸豐給雷瞭一下,自己宮裡還有親戚?

本書來自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