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又出事瞭

作者:巨兔木木 字數:3485

果興阿回瞭大營,雜務科就全力運轉瞭起來。.org雅文吧現在沒有疑問瞭,翁同龢參劾果興阿,絕對不是報私仇的突發事件,肯定有強力人物在幕後籌劃指使。而且套路玩的非常深,就算最後所有的彈章都能像翁同龢的奏折一樣處理,果興阿的名聲也別想要瞭。

讀書人有句吉利話,叫連中三元,是指讀書人在科舉中,連續獲得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狀元,被視為讀書人的最高榮譽,當然古往今來能獲得這項殊榮的人少之又少。果興阿則成瞭官員中的連中三元,連著三屆狀元參劾他,也算古往今來少見的神跡。狀元不見得就是好人,但畢竟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連續三屆狀元都攻訐果興阿,果興阿在朝野的名聲就算徹底完瞭。就算咸豐依舊不會怪罪果興阿,官員們也肯定會對果興阿側目。背後籌劃的人,也算是有心瞭,這彈劾無論成與不成,果興阿肯定會被整的灰頭土臉。

這次沖上來的兩個人裡,孫如僅入仕以來就沒碰過實務,不是在翰林院看書,就是去當考官,從他身上幾乎查不出什麼來,到是他的老前輩張之萬有點內容。

張之萬字子青,直隸南皮人,道光二十七年狀元。但他入仕卻早,道光十七年拔貢生,十九年便以七品京官分刑部學習行走,所以當瞭狀元之後,很快就開始接觸實務。而且人哥們兒還接觸過軍務,在太平軍北伐和捻軍作亂期間,不僅獻計獻策,還親臨過一線。回京之後入職上書房,還負責教授宗室親王、郡王讀書,與宗室關系密切。英法聯軍進攻大沽口之後,張之萬奉旨與軍機大臣焦佑瀛、禦史陳鴻督辦團練,雖然沒啥成效,但是和奕欣的關系也變得有點曖昧。除瞭在朝的一番作為,他傢裡還有個果興阿聞名已久的堂弟張之洞。

“孫如僅書生一個,隨便一個什麼人就能把他忽悠瞭,到是這個張之萬,身居高位如此不顧後果的攻訐軍門,實在是很可疑。”粗略的情報傳回來之後,鄒德歸馬上鎖定瞭目標。

“這倆人都參我什麼啊!我還不知被人告瞭什麼罪名呢?”果興阿一直想著是有人要對付自己,所以主要分析敵人是誰,卻連自己被告瞭什麼都不知道。

“孫如僅說您擅自殺害瞭安佑宮的掌事太監,而且有戕害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的嫌疑!張之萬則告您劫掠圓明園,借兵災為掩護,盜取園中珍寶!”皮潤民把肅順送來的兩份奏折的抄件遞給瞭果興阿。.org

“老子進園子的時候,文豐已經自己跳河死瞭,關老子毛事?”果興阿就這一條委屈瞭。

“文豐的死僅是孫如僅的推測,安佑宮那個太監卻有證人,是安佑宮的嬤嬤,說是看見我們的官兵把人帶走瞭,再找到的時候人就淹死瞭。張之萬那邊也列舉瞭一大批太監宮女的證言,說是我們的人把各宮室的珍寶都給收瞭。”鄒德歸皺著眉頭,這次有點難辦瞭,對方手裡有一大堆的人證。

“她又沒看見我們殺人憑什麼說是我們殺的,那太監自己逃跑掉到湖裡淹死瞭不行啊!這種官司打到天邊也不怕,反正死無對證!”果興阿嘴裡不在乎,卻暗恨喜壽做事不幹凈,怎麼沒把那多事的宮女一起扔湖裡。

“孫如僅的參劾漏洞頗多,不足為懼,到是張之萬有點麻煩。”皮潤民也覺得孫如僅的參奏好辦,咬死瞭不認賬就是瞭。

“我們是收瞭各宮室的東西,但是過後我都還給恭親王瞭,有交收清單的,他張之萬找幾個太監就想拉我下水,估計不容易吧!”

果興阿還是有準備的,到北京之後,他就趁亂向奕欣移交圓明園的東西。不過都是些歷代帝王畫像,祭奠用的禮器,再有就是些不值錢的玩意兒。當時兵荒馬亂的,奕欣連能不能保住北京都沒底,當然不會仔細查點這些東西。而且為瞭拉攏果興阿,就算明知道東西少瞭,奕欣也會當作被洋鬼子和亂民劫走瞭。

“張之萬知道您和恭王爺辦瞭交收,但是他找的都是有司職的太監,記得自己宮裡都有什麼東西。他拿著太監們的口供和恭王爺的清單對瞭,還列瞭一個缺少珍寶的明細,說是您藏匿瞭這些東西。”鄒德歸還挺欣賞張之萬的,做事非常詳盡。

“口說無憑,當時又是賊又是兵的,一群被嚇傻瞭的太監,事後憑著記憶口述的東西,怎麼能當真。喜壽不是做瞭一批清單嗎?我們拿白紙黑字的證據出來,還怕他不成!”喜壽因為福順的關系,偶爾能給雜務科打打下手,主要的工作就是造假。

“喜壽的單子怕是用不得,他做得太細瞭,我們收的東西一樣不少的都給瞭恭親王,太完美的東西,容易讓人看出假來。”鄒德歸堅信世界上不該有十全十美的東西。

“沒事,皇上的態度我試探過瞭,他不敢動我,我給他個臺階下就可以。二位先生就按我的意思,擬個奏折出來遞上去吧!”果興阿現在吃死瞭咸豐。

“好,一會懷遠兄擬稿,我來執筆!”皮潤民把要點都記瞭下來。

“對付皇上是小事,我們要搞清楚是誰在搞我!看不見敵人,寢食難安啊!”果興阿當面鑼對面鼓誰也不怕,但是這冷箭他真怕躲不過來。

“如果是像翁同龢那樣小打小鬧,皇上或許還有可能默許,以敲打軍門。但劫掠圓明園這樣大的罪名,皇上自己也被彈章弄得進退維谷,絕不會出自皇上的授意。”皮潤民開始分析有能力做到這些的人。

“恭親王看上去很可疑,這三位狀元眼下和恭親王都在京師,恭親王要唆使他們非常容易,而且一些關於圓明園的情況也隻有恭親王才能提供給他們。不過恭親王與軍門有約在先,這樣攻訐大人,對恭親王並無好處!”鄒德歸開始研究奕欣。

“會不會是恭親王在京,得知瞭軍門與肅中堂和懿貴妃的關系,擔心聯盟有變,所以才對軍門動手!”皮潤民覺得奕欣並不是沒有動機。

“是有這種可能,但是軍門與恭親王結盟並非單單因為私利,主要還是出於對大政的看法一致,輕易不會被私情左右的。而且恭親王這樣做的風險極大,很容易就會發現是他做的手腳,一旦軍門與他反目,徹底倒向皇上,恭親王立即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鄒德歸還是覺得奕欣不會這麼二。

“軍門若去,整個黃河以北便以勝保的軍力最強,恭親王便勝券在握。而且軍門的性格強硬,一旦與皇上反目,極有可能會擁立恭親王。所以恭親王這麼做風險雖然大,收益卻高,……”皮潤民還是懷疑奕欣。

“等等!你們看有沒有這種可能,皇上授意瞭對我的攻訐,但是卻故意讓我們發覺恭王爺有很大的嫌疑,以此來讓我徹底倒向他。”果興阿可是看過各種陰謀論電影的人,腦洞開的也比較大。

“軍門所見不無道理!”

皮潤民和鄒德歸兩人都被果興阿給震撼瞭,回答的慢瞭一點。當然先是佩服果興阿想的夠深,同時也覺得有點不靠譜。因為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下去,還有可能是恭親王故意攻訐果興阿,讓果興阿懷疑是咸豐陷害恭親王,根本就是死循環永遠沒完。

“他倆都有嫌疑,但無論是誰主使的,恐怕還會有後招啊!”果興阿真的進瞭死循環,不過他做人比較簡單,分不清楚就當兩人都有嫌疑就是瞭。

“是啊!翁同龢和張之萬等人的奏疏都告不倒軍門,肯定隻是前奏而已,必然還有厲害的後招!”皮潤民也認同果興阿的觀點,現在的關鍵是預防敵人的後手,至於到底是咸豐指使的,還是奕欣授意的,可以以後慢慢再研究。

“除瞭他們已經告到禦前的這些事,我還幹過什麼出格的事沒有?”果興阿努力反思著自己的過去。

“坐視僧格林沁敗亡而不救!”皮潤民先想到瞭一點。

“這個不成立,當時沒有旨意,我怎麼可能私自帶兵進入京畿。而且一路的官府都能給我們作證,僧格林沁兵敗八裡橋的時候,我們的大軍才剛從固安出發。他敗得那麼快,我來不及就他也是合情合理的。”果興阿否定瞭這一條。

“藏匿軍國重器不上繳朝廷?”鄒德歸又想到瞭固安軍的武器。

“他們根本不懂我們的槍炮先進在哪裡,也分不清我們的槍炮和洋人有什麼不同,還以為我是從洋人手裡繳獲的呢!而且也沒人找我要過,算不得我的罪過!”

大清的官員們還沒有接受現代化知識,連膛線的意義都不懂,根本不能理解果興阿的槍炮好在哪裡。而且果興阿後續開發出來的武器,多數都涉及到化學等方面的知識,他們更是一無所知。而且朝廷還是認為固安軍能走屢戰屢勝是果興阿的關系,對於戰爭的瞭解還維持在將在謀不在勇,雖然也知道武器的厲害,但是並不是特別的看重。所以也從來沒有人提出向果興阿要武器的事。

幾人又商議瞭半天,也沒想出來能一擊擺平果興阿的理由,最後隻能先寫服辯折子,其他的過後再議。第二天一早,宮裡便來瞭旨意,宣召果興阿入宮。果興阿也沒在意,醞釀好瞭委屈的淚水,便帶著福全等警衛入宮去瞭。

“大人被這些雜事纏住,耽擱瞭擴軍等要緊事呀!要是頭上沒有這昏君就好瞭!”隻剩下皮潤民和鄒德歸,皮潤民開始發起瞭感慨。

“懷遠兄?”鄒德歸許久沒有接話,反而直愣愣的看著皮潤民,搞得皮潤民有些不自在。

“壞瞭,韓影你馬上去把軍門追回來!禍事瞭!”鄒德歸一下子從椅子上挑瞭起來。

“怎麼瞭?”皮潤民並沒有想到什麼。

“你我和這一眾幕僚,便是軍門最大的罪過!”鄒德歸急得直跺腳。

“快,快去追!”皮潤民一下反應瞭過來。

接連的彈劾中,咸豐招果興阿入宮,似乎有著一絲不祥的意味。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