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離奇的情報

作者:巨兔木木 字數:3273

肅順等八大臣和兩宮太後談判的時候,果興阿也沒閑著,他要安排自己在辛酉政變之後的後路。.org雖然打定瞭主意什麼事都不攙和,將來就是回東北老傢當軍閥,但果興阿也沒有放松對於其他人陰私的窺探。他必須看清局勢,弄明白誰是誰的人,他可以不攙和,但是不能不提防。

咸豐病危期間奕欣的來信,讓果興阿看到瞭書信之外的東西。奕欣能夠在肅順嚴密封鎖消息的情況下,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咸豐病危的信息,並且非常瞭解咸豐的病情,這是很說明問題的。因為萬壽節那天咸豐是當眾發病的,所以想知道咸豐發病的消息很容易。不過獲悉咸豐的具體病情可就不容易瞭,咸豐身邊的禦醫中肯定有人是奕欣的鐵桿,或者說與奕欣的鐵桿份子關系密切。但是肅順當時把整個承德都封鎖瞭起來,這個能與禦醫扯上關系的人,又是怎麼把消息送出去的呢?而且能夠以驚人的速度送往北京。

雜務科現在的編制已經十分龐大瞭,有瞭線索之後再用心調查,很快就找到瞭奕欣的暗樁——禦醫官欒太的至交好友曹毓英。曹毓英,字子瑜,號琢如,江陰周莊人。道光十年秀才,後選為拔貢,以七品頂戴任職兵部。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咸豐五年由軍機章京升主事,歷任員外郎、郎中、鴻臚寺少卿。由於他長期在軍機處工作,有“內嫻掌故,外悉四方之政的美譽,肅順也曾對他竭力拉攏,不過他卻是奕欣的鐵桿,而且是隱藏的極深的那種。

曹毓英與欒太是多年好友,以他們的交情,他絕對能從欒太的嘴裡問出咸豐的病情。別看曹毓英官不大,可是位置卻重要。他是軍機處的首席章京,也就是傳說中小軍機裡面排名第一的。在咸豐病重期間,大軍機們都圍在宮裡,他便成瞭軍機處的實際當傢人,可以隨意使用軍機處的一些小特權,比如發送緊急信件。軍機處的公事和信件,是誰也不敢扣留和查問的。也就是這樣,奕欣的緊要情報,便在肅順的渠道裡暢通無阻瞭。

雖然曹毓英也不算小魚瞭,但是果興阿還是覺得不知足,他總感覺還有一條大魚還沒有被找到。但是雜務科調集精幹力量查瞭幾次,依舊沒有任何新的收獲,奕欣的佈置好像僅此而已。果興阿總覺得還有沒被找到的人,可是也沒有線索也查不下去瞭,隻能作罷。不過七八天之後,一個雜務科外線人員的下線人員送來的情報,則差點把果興阿嚇掉地上。

這份情報的內容,是這個十八線人員在伺候一場傢宴時聽回來的,說出秘密的人是醇郡王奕譞。鄒德歸等人對於這份情報的真實都性嗤之以鼻,因為實在是太離譜瞭,且不論其內容是否真實,單是奕譞在人多眼雜的地方說出這樣的秘密,便是絕無可能的事情。不過瞭解瞭詳情之後,果興阿卻有點狐疑瞭。他對於這段歷史不是十分瞭解,但是奕譞吐露的秘密中涉及到的人和事,他多少有些印象。

哪位十八線的外圍人員,是老五爺惠親王綿愉傢裡的下人,他伺候瞭一場隻有近支宗室參與的便飯,親耳聽奕譞說瞭一個大秘密出來。奕譞不僅是兩宮皇太後的小叔子,而且還是西太後的親妹夫。咸豐九年,當時還是懿貴妃的西太後的親妹妹,就奉旨與奕譞成婚,親上做親的做瞭醇郡王福晉,並於第二年三月生有一女,咸豐十年八月,當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之際,醇郡王奕譞夫婦即隨同咸豐皇帝逃難承德避暑山莊。

顧命八臣為瞭避免兩宮勢力過於膨脹,所以嚴格以“祖制禮法”來挾制太後,兩宮太後自然不能召見外臣入宮,就是連奕譞這樣的小叔子也不能隨意召見。因為在禮法上來講,叔嫂當避嫌疑,何況太後還是奕譞的寡嫂,當然不能隨意召見。但奕譞的福晉是西太後的親妹妹,親姐妹見面聊天,卻是任何人都無法提出異議的。何況是姐姐剛死瞭丈夫,情緒悲痛,妹妹就更應該去時時勸解安慰的。所以醇王福晉,可以時常入宮寬慰兩宮太後。見得多瞭,自然聊得也就多瞭,所以醇王福晉從宮裡帶回瞭瞭不得的消息。

據奕譞說,兩宮太後有一次跟醇王福晉述說肅順等八人時,常常哀嘆先帝托付不效。兩宮太後隨口便能說出肅順八人如何的目無君上、跋扈不臣,西太後講到動情處,還不由得哭瞭起來,說:“他們八個這樣欺侮我們孤兒寡母,難道我們傢就沒有人能出來主持公道瞭嗎?”

古訓雲:“君憂則臣辱,君辱則臣死”,如今居於“君位”的皇太後竟然淚眼巴巴的說出這樣的話來,醇王福晉勢必要對自己夫婦的“忠誠”有明確的表示,何況兩宮太後中還有一位是自己的親姐姐呢?於是,醇王福晉就代表自己的丈夫表態說:“有七爺在這裡,兩位太後隻管放心”。東太後一聽這話,馬上就說:“那就明天早上召見七爺吧”。

果興阿覺得這部分肯定不全是假的,其中西太後痛哭一項就十分真實,與大多數女強人不同,西太後是一個十分愛哭的人。有人說三國時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其實西太後的江山同樣也是哭出來的。垂簾聽政本是違背祖制的大忌,之所以能得能成功施行,與西太後的善於“煽情”,有密切關系。其實綜觀西太後一生,每當她在政治鬥爭中處於相對劣勢時,幾乎都要上演一番哭哭啼啼的“悲情戲”,這回除掉顧命八臣時是如此,同治年間打擊恭王時也是如此,光緒年間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皇帝時更是如此。相反,當她在鬥爭中處於相對優勢時,則必定是雷霆萬鈞的“乾綱獨斷”瞭——二十三年後的光緒九年(1884),政治上已經羽翼豐滿的西太後,為瞭徹底擺脫恭王的掣肘而獨攬大權,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悍然發動“甲申政變”,將以恭王為首的全班軍機大臣盡數革退,不但使恭王從此徹底離開權利的中樞,也使西太後的權力從此完全失去制約。那個時候,她表現出來的就絕不是一個“淚眼巴巴的婦道人傢”瞭。至於後來戊戌年(1898)她再次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時,所以又當廷痛哭,則是因為其時光緒名義上已親裁大政數年,作為早已撤簾歸政退居深宮皇太後,要公然重奪帝權臨朝訓政,在祖制傢法面前自然又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不得不哭”,以表示自己之所以這麼做,實在是因為光緒皇帝“不爭氣”“不孝順”,有負自己多年撫育教導,自己出於“萬不得已”才再次臨朝訓政。

雖然對於西太後的描述有著外人不能窺見的真實,但是其他的部分卻有點不和邏輯瞭。兩宮太後剛剛才和八大臣談好瞭條件,怎麼馬上就調轉槍口,找人對付八大臣瞭。而且就算兩宮太後想全面奪權,一舉解決點對她們掣肘的八大臣,也得找個靠譜的人不是。剛剛二十一歲的醇郡王奕譞,就算榨成骨粉又有幾斤幾兩,他憑什麼對抗如日中天的八大臣。兩宮太後找這麼個外援,絕對是吃錯瞭藥瞭。

不知深淺的奕譞還真就準備接受召見瞭,可兩宮真要召見醇王,也不那麼容易。據奕譞說,第二天當他來到宮門口時,肅順就在宮門處等他,而且還問他要幹什麼?他說:“皇太後召見。”肅順笑著說:“怎麼會有這樣的事?必是老七你弄錯瞭,還是快回去吧”。肅順這樣蠻橫而簡單的一句話,奕譞卻不知該如何應付,隻是在那裡磨著不走。幸好西太後料到他必定對付不瞭肅順,打發瞭一個太監來正兒八經的“傳懿旨”:兩宮太後傳七爺。肅順不敢公然“忤旨”,才無可奈何的放他進去。

這一段就是評書演義的套路瞭,肅順是一朝宰輔,又不是避暑山莊看大門的,哪裡有空去專門堵奕譞。如果肅順真的想隔絕奕譞與兩宮,也不會在宮門上做難,一直一道旨意就能把奕譞全傢弄會北京去。哪裡用費這般手腳,最後還讓奕譞得瞭逞,自己卻成瞭一副沒落失意的模樣。

見面時兩宮太後時的情況,都讓奕譞說出引人入勝的感覺瞭,連他自己都被編排瞭進去。據奕譞說,兩宮太後聲情並茂的把昨天跟醇王福晉說的那些如話再復述一遍,意思是要這位“七爺”拿個主意該怎麼辦。奕譞承認自己沒有解決八大臣的能力,所以這其實是兩宮太後在擠兌他,因為他當然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隻好說一個於他來講不是主意的主意:“這事非恭王不能辦”。不過兩宮太後要的也正是他這句話,所以當即命他馬上回京召恭王入覲,奕譞領旨後便馬上出來瞭。

奕譞說自己擔心八大臣過於跋扈做出對兩宮不利的舉動,所以才特意把兩宮的意思透給大夥,希望各宗室王爺能夠在他回京之際好生護衛兩宮太後。同時他還給大夥透瞭個絕密,西太後的貼身太監安德海,已經在禦前侍衛榮祿的協助下,秘密潛回京師向奕欣報信瞭,他不過是第二道保險而已。

果興阿開始猶豫瞭,奕譞說的這些東西,恍惚和果興阿瞭解的歷史記載差不多。但是不合理的地方太多瞭,果興阿實在無法看清這些雲霧背後的真相。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